大学生党员意识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
作者:刘彩霞 方必基
来源:《山东青年》2015年第10期
摘要:选取400名大学生党员,运用大学生党员意识问卷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党员意识现状。根据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党员具有较强的党员意识,然而,仍有部分大学生党员存在责任意识缺乏、权利意识弱化、党的理论意识淡化等现象。为此,需从加强理论学习、端正入党动机、建立完善的党员发展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党员意识水平。 关键词:党员;大学生;党员意识
党员意识,是党员在社会生活多种角色中最重要的政治角色意识,是党员对党组织的一种认同感、从属感、责任感,是党员对自己所应具有的理想信念、使命、宗旨及权利、义务在思想上的认同、坚信和经常性的觉察。简言之,党员意识包括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理论意识四个方面。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必要前提。近年来,学者们围绕党员意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有对高校教师党员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有个别文献是关于女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的探究以及关于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意识的调查,而针对大学生党员意识进行实证研究的还比较少。对大学生党员意识进行实证研究,可以清楚认识和了解大学生党员意识现状,分析和研究大学生党员教育弱点和切入点,为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帮助。 一、大学生党员意识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共选取400名在校大学生党员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367份有效问卷,其中男185人,女182人;大一94人,大二92人,大三90人,大四91人。 2、研究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党员意识问卷。问卷由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理论意识四个方面组成,共计36道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总体看来,大学生党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权利意识,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和憧憬,他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是,部分大学生党员意识淡化现象明显。 1、理论意识方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理论意识是党员对党的先进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及其价值进行学习、实践、传播的认知与态度[1]。党员必须密切关注党的新观点、新思想,紧跟党的号召,才能时刻践行党的宗旨。在调查中,部分大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积极,理论意识淡化。比如,只有59.8%大学生党员会经常关注党的新思想、新动态,13.7%的学生党员偶尔关注一下的党的新动态,令人吃惊的是,26.5%的学生党员从不关注党的新动态、新观点。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大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党员学业任务重、参加社团活动多,使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去。 2、责任意识方面
责任意识是一种深刻、自觉的价值判断,是构成自觉主体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标志,同时,也是决定主体实践动力大小的一个内在依据[2]。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党员责任意识缺失严重,只有55.6% 的大学生党员知道党员的责任,32.1% 的不是很清楚,而12.3% 的根本不清楚。出现上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大学生党员在思想认识上的错误,他们简单的认为大学生党员只是参加一下组织的活动,开开会,投投票,没有认识到党员是要履行党员的责任,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纪律意识方面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党员具有很强的纪律观念,能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成为班级的先进分子,但是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党员纪律观念淡薄,起不到党员的表率作用,严重削弱党的威信,阻碍党的事业发展。比如,在调查中,针对“你上党课有没有迟到过?”这一问题的回答,76.5% 的学生回答“没有”,14.7%的学生回答“偶尔”,8.8%的学生回答“经常”;针对“你会积极参加党组织的会议吗?”问题的调查,回答“积极参加无缺席”的学生占76.7%,回答“偶尔有事请假”的学生占10.5%,回答“无故缺席”的学生占12.8%。出现以上情况,主要原因是学校党支部对党员要求不高,纪律落实不到位,在个别党员出现纪律松懈现象时,没能及时发现,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助长了党员队伍中不良作风的形成。 4、权利意识方面
党员权利是党员参与党的政治生活的法理依据。明确党员的权利是正确行使党员权利的基础。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党员中存在权利意识淡化现象。在调查中,只有50.8%的大学生党员表示“了解党员的权利”,38.5%的大学生党员“不太了解党员的权利”,10.7%的大学生党员“根本不知道党员的权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党员权利意识淡化的现象十分普遍;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学业重、课外实践活动多决定大学生党员没有更多的时间投身于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参与党的政治生活,因此导致对自身权利认知的缺失。 二、培养大学生党员意识的对策与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党员意识淡化有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理论上不是真的相信党,心理上没有真正接受党,组织上没有融进党。因此针对部分大学生党员意识淡化现象,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大学生党员意识的培养:
1、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意识
大学生党员学业任务重、课外实践活动多决定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投身于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他们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缺失。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党支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大学生党员学习党的新思想、新观点,比如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专业学习和党的理论学习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下交流相结合,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学。 2、端正入党动机,做好大学生党员的早期教育工作
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推动力。目前,大学生党员中存在部分党员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时,学习积极性不高,认识问题不深入、不透彻等现象,甚至有的大学生党员是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劝说下入党,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不清楚,主动服务意识不强。针对这些情况,学校党支部在进行入党教育时,一定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其入党动机,并结合党史、党情以及党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使大学生党员逐渐形成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积极观念。 3、建立完善的党员发展管理机制,做好党员入党后的教育工作
合理的管理机制,才能充分发挥组织的功能。针对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党员,高校党组织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学习特点组建复合型党组织,比如低年级学生党员建立以专业为基础的党支部,高年级学生建立以班级或者以实习小组的党支部,以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的理论知识教育和党员先进性活动教育,让大学生党员明确党员考评机制和退出机制。此外,学校党支部要经常组织实践锻炼活动[3],引导大学生党员主动接触社会,用实践检验党的理论知识,不断深化大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党员意识。 [参考文献]
[1] 刘树燕.党员意识现状与建设路径浅析.理论学刊, 2012, (8): 31-34. [2] 陈阳.首都青年责任意识调查分析.当代青年研究, 2012(6): 77-78.
[3] 张春梅.强化学生党员意识的培养.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17 (4): 42-43. 2015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党员意识及培养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5145)。
(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