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措施及应急预案
一、防洪措施:
1)雨季前,对施工场地、材料堆放、生活驻地、运输道路及设备的防洪、防雨、排涝等设施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对不安全隐患,立即进行处理。
2)暴风雨后,立即对脚手架、边坡、地基、临时设施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雨、漏电等,及时修复。 3)经常同气象部门取得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防范工作。 4)生产生活房屋、场地、驻地及设施四周设排水沟,并经常派人检查维修,保证排水沟的通畅。隧道洞门开工前先进行天沟的施工。 5)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地质雷达和红外线探水仪等先进仪器对隧道前方地质进行预测,有突水突泥的可能时,提前采用相应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6)对隧道施工中通行的暗河岩溶等易发突水突泥地段,加强监测,确保安全。
7)现场施工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按规范要求安装和架设,不使用破损或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线,所有电线采用架杆挂线,做到电线不随意布设,所有电闸箱有门有锁并加设防雨罩,设危险标志。 8)驻地、场地以及其他生产生活设施应避开滑坡、堆积体不良地质地段。便道通过滑坡、堆积体不良地质地段设观测点。暴雨期间,禁止车辆在此路段通行。
9)针对管段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备足防洪材料、机具和人员。二、防洪制度
1)预警预报制度:
此项工作由项目部调度负责,24小时值班。 值班电话为:××××——×××××××
值班员职责:
(1)及时了解天气预报情况,及时与当地防汛防灾部门联系、沟通情况。
(2)及时传递可能发生的暴雨警报、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2)防洪检查制度:
此项工作由防洪领导组负责,定期检查便道、驻地、生产场地以及隧道工作面等防洪区域的防洪设施。检查防洪应急工料机的配备情况以及其他防洪安全隐患。
3)防洪应急制度 详见“防洪应急预案”。 三、防洪防汛重点
一是将施工现场附近河道清理疏通,保证河水的流量,洪水到来时时刻观测警戒水位,必要时提前配合当地政府加固附近河堤水坝;二是加快桩基础和承台的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加快施工进度;三是雨季期间安排专人进行防护观察,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启动防汛防洪应急措施;四是定期对大桥周围进行监测,确保万无一失。 四、防洪应急预案
1)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施工期间,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教育全体职工时刻牢记安全,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把不安全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为应对工程施工中不可预见的突发性安全事故,我分部要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应急指挥中心设在安质部,并公布24小时值班电话。应急小组下设四个小分队:
1、应急预案督导小分队:安质部部长任分队长,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检查及监督,应急预案实施中协助应急领导小组队长进行现场指挥和协调。
2、机械物资供应小分队:物设部部长任分队长,负责抢险机械、物资的供应,成员为机械物资部全体成员。
3、后勤保障小分队:综合部部长任分队长,负责抢险期间抢险人员的饮食及现场保卫,引导、疏散无关人员,成员为全体食堂人员及所有现场巡守人员。
4、现场抢救小分队:应急领导小组副队长任分队长,负责积极处置和抢救人员、设备,成员为医务人员、各工区工班全体人员。
2)应急预案措施
(1)施工中特别是施工前期,经常组织进行专门抢险培训和抢险演练,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组织有力,行动迅速,遇险不慌不乱。应急预案试验或演练以后,若发现应急预案不能有效控制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或扩大时及时修订。
(2)备齐专门抢险设备物资,专人看管,定期检查,不得挪做他用。
(3)隧道内有突水、突泥预报时采取帷幕注浆、超前注浆和管道引排减少水量,降低水压。突水、突泥事故发生后,在保证抢险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快以钢管、型钢为骨架,填充草袋、木板等堵口,然后喷砼封闭、加固洞身周围,并对该地段加强监控。在可能发生涌水、突水地段及岩溶发育地段雨季施工时,备足抽排水设备,保证电力供应,专人24小时值班。
(4)雨期施工密切注意天气情况,及时和气象部门联系,做到洪水来前有充分准备,人员、机械设备、物资事前转移到安全地点。驻地、各工点排水系统完备,数量充足。洪水到来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24小时值班,调集临近工区人员组成抗洪抢险分队,全力以赴,加强抽排水,保护已完工程。
(5)发生险情和事故后,现场报警人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通报,指挥中心值班人立即向应急领导组组长报告,同时现场设置警戒线,
防止闲杂人员进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