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
思南八中 谯忠政
一、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是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的第16课。它主要讲述了从20世纪30年代起日本发动并逐步扩大罪恶的侵华战争和中国军民团结抗战直至取胜的主要史实。揭露了日军的滔天暴行,展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揭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反侵略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地位。这些内容在多个维度上蕴涵了丰富而重大的历史学习价值。在贯穿百年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一专题中,抗日战争是中国从衰败走向独立振兴的一个伟大转折,而对于新高中历史课程而言,抗日战争也是启迪学生智慧、升华爱国情感和人生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二、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再加上平时观看过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已对抗日战争有了简单的了解,但还需发展强烈的情感价值取向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
①.日军发动和扩大侵华战争的重要步骤:“九一八”事迹、“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
②.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以及国外战场的抗战:淞沪会战、台儿
庄战役、平型关大捷、敌后根据地、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③.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与生化战、“三光政策”。 2.理解。
①.说明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与作用。 ②.认识中共全面抗战路线。
③.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的成因。 ④.概述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3.运用。
①.分析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②.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③.拓展题(见后练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再现,强化历史意识。
运用唯物史观进行问题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联系与对比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活动,培养学生个人探究、合作研讨和网络交互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战争性质。将对侵略者强烈的恨、对卫国者强烈的爱、对受难者深厚的悲悯升华为热爱祖国、反对侵略、捍卫自由和平的民
族责任感。
关注现实,关注祖国的未来,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坚定的使命感。
重视发展生产力和综合国力,重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难点: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不同特点;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我把本课内容进行重组,分为四大板块。
先用2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视频,引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提高教学效果。
1.大危机——国难当头、生死存亡:展示日本侵华进程资料图片(由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整理而成)。根据学生的发言作补充。让学生通过十几分钟的学习,达到以下目标:展示日本侵华进程资料图片,使学生从纵观上了解日本侵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蓄谋已久的。
2.大屠杀——惨绝人寰、罄竹难书:请学生介绍他们所知的一些关于日本侵华的一些罪行。
播放《南京大屠杀》片段及其它罪证图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落后就要挨打”。
联系时事,我们应如何处理现在的中日关系?表明日本右翼势力有所
抬头,我们要有所警惕;但更应该把我们的工作重心放在国家的发展上,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发展离不开合作,所以我们要处理好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不能盲目排外,中国走的是和平崛起的道路。 3.大团结——众志成城、共赴国难:要求学生看书并思考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与作用。布置学生概括国共两党在战争初期的主要举措。阐述全面抗战路线及片面抗战路线,要求学生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的成因?指出抗战初期国共两党都进行了积极抗战。介绍抗战中出现的卫国人士。学生观看图片并由学生讲解图片内容。阅读课文第一子目内容并思考回答问题。概括国共两党在战争初期的主要举措。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的成因?了解爱国人士的卫国行为。达到:学生自己动手概括比较国共两党在初期的举措,加深学生对于全民族抗战的理解,引发他们对于抗战能取得胜利原因的思索。
4.大胜利——浴火重生、凤凰涅槃:介绍百团大战发生的背景原因及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并指出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指导学生探究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指导学生评价抗日战争并理解其意义所在。达到:1、探究原因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体现历史的借鉴作用,以古鉴今。2、“抗战胜利的意义”使学生能正确认识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3、正确的思想引导避免使学生出现盲目排日的思想,使其认识到正确处理国际关系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也只有发展了,才不会有历史的重复。
六、本课小结:
1、梳理知识使学生能把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问题的提出既为下一单元的知识做了铺垫,同时又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体现历史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
3、通过中国全民族的英勇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4、本单元是侵略史与抗争史,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但东西方的剧烈碰撞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呢? 七、作业布置:
1、课堂练习:选择题、材料题(见课例课件) 2、课后拓展作业(选做一题):
①、按照时期、政策、成就编制日本全面侵华的进程和国共两党抗击日本的图表。
②、撰写小论文。例:展望21世纪中日关系问题、日本右翼势力泛起的历史根源 八、板书设计:
伟大的抗日战争
1.大危机——国难当头、生死存亡: 2.大屠杀——惨绝人寰、罄竹难书: 3.大团结——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4.大胜利——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