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真实

来源:知库网
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

——听《 市直学校常态课有效课》有感

洮南市第一小学 吴东敏

有幸听了四节常态课,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课堂的真实、扎实、朴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实实在在地让学生领悟原汁原味的知识,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常态课的基础——简洁有效的情境创设

几位教师的情境创设简洁有效。孙慧卓老师的《小数大小的比较》这节课,借助课前量身高,然后比身高这一情境引入,简洁明了。探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时借助学校三位教师跳远比赛成绩这一情境,贴近生活,孩子们兴趣盎然、精神饱满的参与教学活动中,高效地掌握了比较方法。李扬老师的《众数》这节课,设计了在班级学生跳绳、踢毽子统计表中找众数;在小崔水果店月薪统计表中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些生活情境,孩子们感兴趣,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前我在设计课时为了创设情境煞费苦心,只重视激发孩子的兴趣,而对情境和所学内容关系是否紧密考虑的不多。可见,情境的创设不能流于形式,不应只图一时热闹,而应该扣紧所要呈现的数学知识。情境创设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生活中、学校里、课堂上,有许多人、事、物只要稍加以裁剪、润色便是创设情境的绝好素材,不可或缺的是要用教师的一双“慧眼”去“发现”,要用教师智慧的“巧手”去“创造”。简易、有效、自

然的教学情境一定能给常态课带来无限生机。教学就如平常生活,简单有效,朴实无华才是真!

二、常态课的精髓——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体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从这几节课中我看到了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的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活动的过程。从几位教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自然的、原生态的知识,没有花架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课堂上有精彩的瞬间,也有不如意的残缺,也有真情的流露。这就是真实的课堂,展现了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能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真实的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几位教师的课堂简单实用,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鲜活的数学,而不是人为编造、纸上谈兵,不是只动口不动手、只计算不应用,不是学习陈腐僵化的数学。

三、常态课的关键——互动生成、智慧共享的学习方式 数学课中的小组合作能在组长的带领下有计划地完成

合作的任务,交流时产生了智慧的火花。回想自己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有时分工不够明确,导致纪律混乱,不能按规定完成教学任务;有时不值得合作的内容也去合作。以后再设计小组合作时,应分工明确,做到有层次、有深度的合作。语文课中的随文识字、有感情读文巧妙地设计在了闯关游戏中,可谓妙哉!赵雪霏老师激情地引导孩子们体会情感、用情读文使我深受启发,短短的40分钟完成了识字任务,指导了读文,真正做到了扎实、有效。

四、常态课的延续——扎实有效的课堂练习 (一)练习内容趣味性浓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孙慧卓设计的“翻牌游戏”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飞起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这时学生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去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练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练习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练习题的设计具有梯度性,例如:孙慧卓“翻牌游戏”是对几种情况比较方法的巩固,由易到难,强化了记忆,具有一定的层次。

几节常态课就像及时雨一样滋润我们干渴的心灵,为我

们的有效教学指点了迷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常态课堂教学的时效,关注教学的设计与改进,努力使我的课堂焕发出生命与活力。

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

-----听《 市直学校常态课有效课》有感

洮南一小 吴东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