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阳光课堂”:内涵与特质

来源:知库网
誊健壤簧jl梅2010年第2期 教改前沿 “阳光课堂’’:内涵与特质 ●曾继耘 史俊 和谐发展,成长为面向未来的“阳光少年”:拥有健康 一、“阳光教育”的基本内涵:爱智共育的教育 的体魄、阳光的心态、灵动的智慧、丰满的个性,举止 文雅,高贵大气,既有民族情怀,又具世界眼光,既素 “阳光课堂”是在“阳光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一种 质全面,又各有所长。这正是“阳光教育”理念中“学生 教学实践。构建“阳光课堂”,首先需要把握“阳光教 发展”本质内涵,也是“阳光教育”的终极理想与不变 育”的内涵。 追求。在这里,“爱”、“智慧”、“学生成长”三者有机结 “阳光”是一种比喻、一种意象。阳光是富有生命 合,构成了“阳光教育”的基本内涵或基本思路(如下 力的,是世间万物勃发的基础。阳光既给人以温暖,给 图所示1。 人以爱的感觉,又给人以光明,点亮人的智慧。因此, “阳光教育”可以诠释为一种温暖的教育、爱的教育、 光明的教育、智慧的教育。在“阳光教育”的理念中, “阳光”便有了两个最基本的内涵:爱和智慧。其中,爱 是基础,是学生成长所需的空气;智慧是雨露,是不断 滋养学生的营养。正如缺少了空气和雨露植物便无法 生长一样,没有了爱和智慧,学生也不可能健康成长。 因此。“阳光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爱智共育”的教育, 它强调以爱心呵护成长,以智慧引导发展,培养“阳光 少年”,成就“阳光人生”。 在这里,“爱”、“智慧”、“学生成长”都有着很丰富 ◆爱: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包客、相互扶助、 相互激励 的内涵。我们所提倡的“爱”不是一种单向的爱,而是 ◆智:知识、智能与创造 一种相互尊重的爱,不仅老师爱学生,学生也爱老师, 图 “阳光教育”的基本内涵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扶助、 相互激励。于是,“阳光教育”成为了一种相互感染、相 二、“阳光课堂”的基本特质 互呵护和相互促进的教育,包含了生命教育、关爱教 育、合作教育、挫折教育、理解教育、赏识教育等内容。 课堂是当代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场所,任何教育理 我们所谓的“智慧”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概指学生成 念,只有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才能真正变为现实,实 长所需要的一切知识、智能和创造力。以智慧育人是 现由理念向实践的转化。“阳光教育”同样是如此,其 一切教育的责任与追求,也是“阳光教育”应有之意。 实施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实践。从爱智共育 没有了智慧,人便如坠入云雾,远离了阳光,迷失了方 的理念出发。结合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我 向。而“阳光教育”正是要拨开云雾,用知识和智慧之 们将“阳光课堂”的基本特质概括为以下几点: 光照亮学生的人生道路。它要通过知识引导学生智慧 f一)师生关系的互爱性和和谐性 的成长,唤起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开启思维的闸门,点 “阳光课堂”是爱的课堂,因而十分关注课堂师生 燃智慧的火花,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 关系的状况。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建立和发展一种良性 习中学会创造。我们坚信,在这种“爱”的温暖和“智 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课堂行为表 慧”的导引下。学生终将获得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 现和学习发展成效。强化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建立和 曾继耘/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 史俊/济南市阳光100小学校长 ∞ ∽ 蹦焖 泊 教改前沿 2010年第2期 坶教育科学 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长。(3)沟通性。与个体自学相区别,在课堂中,学生的 是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催化剂”。只有在宽松和谐、 学习与发展是在一定的学习共同体中,通过与教师和 真诚融洽的师生关系下,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才有安全感、愉悦感和自信心.才敢于真实地表 现自己,积极地参与交互,体验到展示自我、与人交往 的乐趣,感受到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和谐。因 同伴的交流沟通而得以实现的。因此,在“阳光课堂”. 应关注学生与人沟通的活动与实效,最为适切地为学 生提供交流沟通的对象与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 自己的积极努力并借助于他人之力,获得尽可能丰富 此,在“阳光课堂”中教师应把课堂温暖起来,努力在 而多样的发展。(4)生成性。由课堂教学活动情境的不 课堂教学中建立全面、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 可复制性和不确定性所决定,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 共同享受教学活动的愉悦,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获得 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精确预设的。教学过程的真实 阳光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逐渐将这种体验与态度 推进及最终结果,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 迁移到他的同伴关系之中,使他与社会、他人形成积 与学生的活动状态所决定的。因此,“阳光课堂”应是 极的交往关系,进而为其整个的人生涂抹上阳光的色 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统一的课堂,应采用“弹性化教学” 彩。 策略,将课前预设“弹性化课程方案”和课中捕捉“生 f二)教学目标的全体性与差异性 成性教学资源”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使课堂由机械操 f四)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与实效性 “阳光教育”是关注生命成长的教育,而生命是丰 作的车间转变为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性的活动场所。 富多彩的,是平等而独特的。因此在“阳光课堂”,每一 个孩子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与尊严,教学应全面关注每 一这里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 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爱的温暖和智慧的 两个部分,它们对课堂教学都具有极强的引导性。“阳 灵光;同时,每一个孩子又都拥有自由与解放,教学应 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因此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拓展多样化的成功新标 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全面性,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 准,指导学生积极探究,让每一个生命中个性的种子 得、智慧的提升,而且更多地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和 在阳光的照耀下自由地萌芽、开花。生命的平等性决 发展。对于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其实效性,从重点关 定了“阳光课堂”教学目标的全体性.而生命的独特性 注教师的表演转向重点考察学生的活动与发展.以引 则决定了“阳光课堂”教学目标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在 导教师转变角色,由“权威”到“顾问”,实现“阳光课 “阳光课堂”中,老师要依据学生实际制定层次化的教 堂”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师生共同活动为主”的转 学目标,既要为全体学生设计共同的目标,又要为学 蛮 有余力者和学有困难者设计差异化的目标,既要有基 本要求,又要有提高要求,让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不 同层面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阳光课堂”的构建策略 (三)教学过程的自主性、参与性、沟通性、生成性 学校教育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工 “阳光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是学生的智慧被点 作的有机配合。“阳光课堂”的构建除了要在课堂氖 燃、激发、发展的地方。为了保证学生智慧活动的积极 围、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课堂自身的环节 性与有效性,“阳光课堂”应具有:(1)自主性。课堂是学 上下功夫外,还需要学校各方面条件的支撑。 生发展的场所,而学生发展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自己。 (一)建设“阳光校园” 只有学生自主的学习,才能激起学生生命的活力,激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环境具有暗示作用,教学环 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拥有勃勃生机。因此, 境的好坏无疑会影响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开展,从 “阳光课堂”应是学生自主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老 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学环境有软环境f课程、文化氛 师应努力突破传统教学全班“一盘棋”的观念和模式, 围、心理环境等)与硬环境(校园环境、敦室布置、课桌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水平、速度和方式完成学 椅的放置等)之分,这里的“阳光校园”主要指硬环境。 习任务。f2)参与性。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度是学生 为了打造“阳光课堂”。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上,应在色 学习的鼋要影响因素,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背景性意义 彩的运用和细节的布置上下功夫,努力营造“温暖”、 和动力性价值。在“阳光课堂”,应该通过良好课堂教 “阳光”的感觉.因为“温暖”的感觉往往来自细节的处 学情境的创设和课堂教学活动的合理组织。最大限度 理。在教室的布霞和课桌椅的放置上,应特别注意它 地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让全体学生主动地、持续 的教育意义、整体效果和各班独特的风格,营造开放 地、深度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沐浴阳光,健康成 的、动态的情境,让教室的四角和墙壁都会说话,使教 一l4~ 警健教育科学2010年第2期 教改前沿 室真正成为孩子学习活动的乐园。 动,需要相应的制度支撑。这里的制度包括很多,其中 (二)培养“阳光心态” 对课堂教学影响最大的主要是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 人是理性的,更是感性的。人的, 态对人的活动 教师评价制度。与“阳光课堂”的构建相配套,需要建 过程及其效果往往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1j目光教育” 设 套“阳光制度”,它应该以人为本,强调制度制订 不仅关注“阳光课堂”的构建,还关注师生“阳光心态” 的普遍性与校本性的结合、制度条文的科学性与人文 的形成,并以此为构建“阳光课堂”的基础。“阳光心 性的结合、制度执行的强制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以最 态”包含的特质主要有:对自己,自信、坚强;对同事, 大程度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阳光课堂”质量的 理解、宽容;对学生,欣赏、鼓励;对工作,认真、执着。 提升。 带着这样的心态,师生将能够健康发展和幸福成长, “阳光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积极进取的教育。 学校也会充满活力与生机,变成师生共同的温馨家 让我们以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通过“阳光环境”的打 园。 造、“阳光制度”的制订和“阳光策略”的实施,形成以 f三)构建“阳光策略” “阳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培养“阳光少年”,将阳光 “阳光课堂”的构建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 100小学办成有特色、高质量的区域名校,实现学校 策略的支撑。这种教学策略包括“阳光课堂”教学总策 的内涵发展和品位提升。 略和分学科“阳光课堂”教学策略两大部分.需要根据 参考文献: “阳光教育”的理念、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的教学条 …参见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件来加以精心设计。 2003:122. f四)形成“阳光制度” (责任编辑:陈培瑞) 学校教育是一种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的群体性活 (上接第5页)普适性的脱离具体学科的检测工具,而 的?”继而考察在实践中,这些关键维度在教师的教 脱离情境的实施理论不可能产生有力的解释或精确 室、作业布置、教研活动、师生互动等各类活动中,到 的预测。每个革新项目都有其关键特征和对教师的要 底呈现怎样的状态。通过将关键的维度实践化、等级 求。 譬如说,我们不可能检测“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教 化,我们才能澄清,这些宽泛而模糊的“渗透交际策 师实施程度,这是没有意义的。检测能做到的,是检测 略”、“渗透文化因素”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教师在每个具体的课程方案,比如语文、数学、综合实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绘制出英语学科教师的 践活动上的实施程度。这种和具体学科相联的检测才 课程实施程度表。如果是服务于改进的目的,可以吸 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课程品质有足够的指 纳教师参与学科课程实施程度表的研制.让教师们积 导价值。 累各敏感维度上,教案、课堂、作业、师生交往、教研活 以检测英语课程标准的落实为例,如果我们要检 动等各个方面的样例,进行自我和同行的检测。根据 测教师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程度,首先要澄清,英语 检测结果制定干预方案,干预后再检测,再干预。这一 课程标准有哪些关键维度。它有哪些方面是与以往不 过程对提升教师理解具体学科课程标准的能力非常 同的,是需要教师做出改变的?通过对英语课程标准 有促进作用,而这种针对实施问题的循环改进过程整 的解读和对标准、教材的编写者、教师的访谈,我们可 合了行动研究的优点,比“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具 以初步确定一些关键的维度,比如:教师要善于运用 有实践和理论价值。 任务型教学法:教师要促进学生获得语言运用的能 参考文献: 力;教师要具有教材内部重组的技能;教师要有意识 …夏雪梅.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估:一种整合架构Ⅱ】教育发展研 地渗透文化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交际策 究.2009(2). 略。 [2]Connelly,F.M.&Clandinin,D.J.(1988).Teachers as CumcHum Planners.OLSE Press&Teachers Collee Press.P.6 仅仅有维度当然还不够,我们需要将这些维度实 【3]张善培.课程实施程度的测ttlJ].教育学报,1998(26). 践化和等级化。我们需要继续追问:“根据这些维度, [4]Leithwood.K.A.&Montgomery.(1982).A Framework for plann— 教师要出现怎样的具体行为?在这一维度做得好的教 ed educational change:application to the assessment of program im— 师身上。我们将看见什么?在做得不好的教师身上.我 p onal Ev ̄uafion and Policy Analysis.4(2).157—167 们又将看见什么?教师怎样实施这一维度是不被接受 (责任编辑:张斌) 一l5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