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学列2o14年第3期 湖湘竹编文化传承与创新研夯 张应军,王幼凡 摘要:湖湘竹编文化历史悠久。竹编工艺的传承方式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企 业培训传承、学校培养传承等;竹编工艺的创新体现在创新主题、器物造型、功能需要、编 织技艺等方面。探讨湖湘竹编文化及其传承与创新,对弘扬湖湘竹编文化,推进现代湖 湘竹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湖湘;竹编文化;传承;创新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竹文化的发源地。湖 的文化内容极为丰富,其独特的构思、精美的造 型、精湛的工艺,堪称世界一绝,形成了鲜明的 湘竹编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今 “湖南竹编”的提炼,是对湖湘竹编文化的传承与 地域湖湘竹编文化特色。 二、湖湘竹编文化的传承 创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彰显出浓郁 的地域文化特色,必将为湖南弘扬竹编文化、传 播中华文明、发展竹编产业、推进科学发展、富民 强省进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湖湘竹编工艺发展历史悠久,竹编文化博 大精深。湖湘的竹编工艺在中国竹编工艺发展 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考 、湖湘竹编文化的概念 古资料显示,2004年在洪江市高庙文化遗址考 古发掘中,出土了竹篾垫子(距今约7400年), 湖湘竹编文化,是指湖南省范围内竹编艺 人,以精湛的竹编工艺所编织的竹编作品而折 射出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编织工艺与艺术语 境,称之为湖湘竹编文化。湖湘竹编文化的主 要特点:民俗性、应用性、装饰性,具有造型优 美、品种花色多样、工艺精细等艺术特色,特别 是其类型繁多的品相具有很强的视觉艺术效 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多得或缺的应用品及装 饰艺术。由此可见,竹编是艺术中的艺术,包含 其竹篾菲薄如纸。如此精湛的工艺,成为考古 之谜。高庙竹篾垫子成为迄今为止我国已知最 早的竹工艺品。可以推断,湖南早在新石器时 期就有了竹编,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 古代湖湘竹编技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是授 徒传承。授徒传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收徒传 承。竹编技师从年轻人中选拔竹艺爱好者并有 志于学习竹编技艺的人进行授徒,进行口口相 传,身身相授;一种是家族传承,家族传承也可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武陵片区竹编工艺与竹编产业开发创新研究”(13YJA760069);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五溪流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体系及工艺师编目整理与研究” (13BG063)。 作者简介:张应军(1953一),男,苗族,湖南麻阳人,湖南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怀化学院)研究员,怀 化.418000。 王幼凡(1960一),男,湖南洪江人,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怀化,418000。 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