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0000m3气柜检修规程

来源:知库网


10000m3气柜检修规程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第七章

目 录

总则……………………………………… ……… …01 设备技术参数………………………… ……………01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01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02 气柜防腐的一般规定…………………………… …05 气柜升降试验…………………………………… …06 总体验收…………………………………………… 08

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第一章 总则

本规程适用于10000m3气柜的维护及检修工作。

第二章 设备技术参数

设计压设计介质 力 温度 气柜基本风基本雪地震地基腐蚀容积 m3 半水煤气 压 kgf/m2 压 kgf/m2 50 7 Ⅱ 烈度 状况 裕度 mm 1.5 mmH2O ℃ 400 -10 10000 55

第三章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1、检修周期

检修类别 检修周期 检修时间 2、检修内容 小修

(1) 更换气柜外导轮。 (2) 调节导轮间隙,气柜纠偏。 中修

(1) 包括小修的全部内容。 (2) 气柜漏点焊补,焊缝焊补加强。 (3) 气柜中节、钟罩防腐。 (4) 更换内导轮。

(5) 气柜进出口煤气管道更换。 (6) 气柜水槽、中节、钟罩选点测厚。 (7) 气柜进出、口引风机检修。 大修

(1) 包括中修的全部内容。

小修 6个月 1天 中修 2.5年 10天 大修 15~20年 2~3个月 1000M3气柜

(2) 气柜中节及钟罩铁板或角钢更换。 (3) 气柜内外导轨更换。

第四章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1、塔节安装

(1) 各活动塔节的安装顺序一般由外向内依次安装,最后安装钟罩。

(2) 预置好的下挂圈的就位排放,应从基准线开始,全部在塔节位置线上就位后,用螺栓连

接,使下挂圈成一整体,,检查其半径偏差、垂直度及水平度偏差,并进行校正,符合要求后,将焊口点焊定位,然后沿全圈周对各接口对称施焊,以减少焊接变形。 (3) 下挂圈焊接结束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半径允许偏差为±5mm; 垂直度偏差≤5mm 中心线偏差≤3mm 水平度偏差≤3mm

下挂圈内充满水,所有焊缝不得泄漏。

(4) 检查下挂圈上内立柱安装位置无误后,方可吊装内立柱。组装后的内立柱不垂直度,径

向与轴向均不得超过柱高的1‰,立柱中心位置的轴向偏差不得大于10mm,两立柱的弦长偏差不得大于5mm。

(5) 上挂圈的安装可在立柱安装后进行,,吊装后的上挂圈应进行校正,校正合格后焊接上

挂圈组合件的接口,焊接应在全圆周对称进行。 (6) 上挂圈焊接结束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半径允许偏差为±6mm; 垂直度偏差≤6mm 中心线偏差≤5mm 水平度偏差≤5mm

(7) 壁板的安装焊接应按以下顺序进行:

导轨垫板上、下两端与挂圈的对接焊缝-大块壁板与挂圈的搭接焊缝-大块壁板与导轨垫板的搭接焊缝。焊接时焊工应沿四周均匀分布,并同时按同一方向移动,对称施焊。壁板组装后不应有大于30mm的鼓包。

(8) 活动塔节安装结束后,整体应符合下列要求:

塔体垂直度偏差≤1‰塔体总高

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塔体半径允许偏差为±6mm 中心线允许偏差为±4mm 上挂圈水平板水平度偏差≤6mm 安装螺栓孔密封焊缝用煤油渗漏。 2、外导轨安装

(1) 外导轨安装前必须检查其直线度,如不符合预制要求,应予矫正。导轨安装后的垂直度

偏差不得大于1‰,且径向不超过10mm,切向不得超过15mm。

(2) 两对称导轨位置的直径偏差不应超过±10mm,相邻两导轨间的弦长偏差不应大于5mm,

导轨与导轨间的接触面不应有大于2mm的凹凸不平处。 (3) 导轨位置校正后,即可焊接连板。 3、内导轨安装

(1) 内导轨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其高度的1‰,且径向不得超过8mm,切向不得超过10mm。 (2) 导轨与导轨间的接触面不应有大于2mm的凹凸不平处,导轨检查合格后即可焊接连板。 4、导轮安装

(1) 导轮安装必须依据内外导轨的垂直度来确定其位置,当导轨上端向着导轮一侧倾斜时,

导轮与导轨的接触面应留出与倾斜量相等的间隙,反之导轮应紧靠导轨安装。 (2) 导轮就位并经复测合格后,即可将导轮底板焊死。 5、钟罩安装

(1) 拱架安装时,应事先组装好罩顶边环的包边角钢。边环焊接结束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中心线偏差≤5mm 半径允许偏差为±6mm

垂直度偏差≤6mm 水平度偏差≤6mm

(2) 拱架中心环在支架上就位后,其顶面应根据拱架的直径大小比设计标高提高50~

200mm,中心环的位置偏差应满足下述要求: 中心线偏差≤5mm

水平度偏差≤2mm

中心环位置符合要求后应加以固定,以防碰撞移位。

(3) 拱架构件的吊装顺序应先吊主径向梁及环向梁的组装件,再吊装两梁之间的环向梁与斜

杆的组装件,最后组装次径向梁及环向梁散件。

(4) 拱架组装后各对称梁须成一直线,在中心环处偏差不得超过10mm,梁的弯曲弧度应保

1000M3气柜

持预制后的要求。

(5) 顶铺板吊装顺序是先吊顶边板,后由外向内吊装。

(6) 顶铺板焊接时,应先焊径向焊缝,再焊环向焊缝,顺序为由内向外,最后焊边板,以减

少焊接变形。搭接缝应贴严,间隙不超过1mm。

第五章 气柜防腐的一般规定

1、年度大修时,气柜各塔节、钟罩、水槽内壁必须进行防腐。

2、气柜的所有金属构件,在焊接结束并经检查合格后必须进行防腐施工。

3、喷刷防腐涂料前应进行表面处理,以清除金属表面的污物、焊渣、铁锈,并采用喷砂或碗式风动钢丝刷清理。

4、水槽底板上表面的防腐工作应在底板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下水封的里外表面防腐应在注水试验合格后进行,导气管的里外表面防腐应在安装前进行,水槽和活动塔体里表面的防腐应在水槽注水试验前进行,外表面在安装期间只刷底漆并留出焊缝不刷,待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补刷焊缝并最后完成防腐工作。 5、各部件的具体防腐方法

(1) 水槽底板、进出口水封底板、钟罩顶钢板组焊前防腐。钢板双面均喷砂除锈达Ⅱ级,

吹扫干净后涂无机锌,预涂底漆一道,24小时后涂环氧富锌底漆一道。

(2) 水槽内防腐:喷砂除锈达Ⅱ级――吹扫干净后涂环氧沥青底漆二道――24小时后涂

环氧沥青磁漆二道。

(3) 钟罩顶桁架防腐:喷砂除锈达Ⅱ级――吹扫干净后涂环氧富锌底漆一道――装配好

后涂气柜涂料底漆二道――固化后涂气柜涂料面漆二道――24小时后涂浅灰色冷固环氧防腐漆二道。

(4) 中节、钟罩内防腐:喷砂除锈达Ⅱ级――吹扫干净后涂气柜涂料底漆二道――固化

后涂气柜涂料面漆二道――24小时后涂浅灰色冷固环氧防腐漆二道。

(5) 中节、钟罩外防腐:喷砂除锈达Ⅱ级――吹扫干净后涂气柜涂料底漆二道――固化

后涂气柜涂料面漆二道――固化后涂铝粉罩面涂料二道。

(6) 中节上下水封、钟罩下水封防腐:喷砂除锈达Ⅱ级――吹扫干净后涂气柜涂料底漆

二道――固化后涂气柜涂料面漆二道――24小时后涂浅灰色冷固环氧防腐漆二道――三胶两布环氧玻璃钢胶结剂(冷固环氧防腐漆,中碱无捻无蜡玻璃布)。 (7) 进出口水封、进出口煤气管道内外防腐:喷砂除锈达Ⅱ级――清扫干净后涂冷固环

氧防腐漆六道。

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第六章 气柜升降试验

一.升降实验应具备的条件:

1、气柜1.2层防腐符合气柜防腐标准 HGJ212-83要求并验收合格,各漏点焊补按 HGJ212-83进行施工并验收合格;

2、气柜内各层之间异物全部清理彻底并验收合格; 3、气柜内导轮及导轨检查基本符合安装要求; 4、气柜及煤气系统人孔、放空全部封闭; 5、气柜水槽加水至溢流;

6、各润滑点加油,外导轮粗调间隙小于 10 mm。 二.升降实验方案: 1、气柜出口水封加水;

2、开Φ2.4M4#C500风机,通过Φ2.4M7#炉向气柜送空气;

3、送空气期间用U型压力计在气柜顶部取样点随时检测压力并随时记录(见附表); 4、充气后应使塔节徐徐上升,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应沿四周观察导轮与导轨接触情况和导轮运转情况并加以记录。凡导轨相互配合不好的地方,在第二次升降前均应加以调整。 5、在气柜充气过程中应经常注意压力计指示的数值及各塔节上升的状况,如发现塔节在升降过程中压力突然升高,需立即停止充气并检查阻碍上升的原因,清除故障后才能继续试验。

6、在各活动塔节上升过程中,用肥皂水检查塔体壁板焊缝,如有泄漏应予补焊,当塔节全升起后,应用肥皂水检查顶板焊缝,如有泄漏应予补焊。

7、塔节全升起后,如压力计指示的压力和设计压力偏差较大,则应调整配重块。 8、气柜升降速度控制在0.7m/min(折合体积流量为320/min),控制手段采用间断送风频率以及各放空点的放空量,气柜8200时快速下降,5000 m3时快速上升,合格后反复进行两次;

9、放空点主要为:气柜顶部放空管 Φ2.4M6#.7#炉烟囱(13.5m/s); 三.气柜升降实验人员组织: 总负责人:车间主任

工艺负责人:车间工艺主任 设备负责人:车间设备主任 总负责人职责:

1、按照升降实验方案进行现场指挥和监督;

1000M3气柜

2、对现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检测、处理; 3、围绕升降实验工作进行全面协调。 工艺负责人职责:

1、按升降实验方案进行充分的人员、物资及条件准备; 2、按升降实验标准停、送空气。 设备负责人职责:

1、按升降实验进行充分的人员、物资准备; 2、按升降实验方案进行检查、调节及问题处理。 工艺人员分工: 单炉操作工:

6#、7#炉洗气塔水封控制人员:

气柜顶部测压、记录:造气车间工艺技术员 气柜高度负责人:造气车间工艺员 保全人员组织:

气柜外导轮间隙检查、调节: 四.验收标准: 1、外导轮转动灵活;

2、外导轮与外导轨之间最小间隙为 3mm,最大间隙为40mm; 3、压力:钟罩层压力≤260mmH2O, 中节Ⅰ压力≤345mmH2O, 中节Ⅱ压力≤420mmH2O,

各层升降过程中压力波动≤25 mmH2O;

4、原泄漏点焊补无漏气现象;

5、导轮和导轨在升降过程中无卡轨、脱轨及因升降机构安装不当造成壁板严重变形。

第七章 总体验收

1、气柜的总体验收应在各塔节焊接结束,各单体验收合格,施工辅助构件基本拆除以后进行。 2、总体验收前应对气柜的防腐工作进行工程验收。

3、水槽注水前,应仔细检查下挂圈、底环等与垫梁是否有焊肉未有铲净,一切妨碍升降的因素均应

予以清除,水槽内及下挂圈内所有杂物均应清理干净。 4、气柜总体验收时,符合下列要求即为合格:

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1) 塔体所有焊缝和各密封口处均无泄漏。 (2) 导轮、导轨在升降过程中无卡轨现象。 (3) 各部分无严重变形。 (4) 安全限位装置准确可靠。 5、气柜进出口水封正常,通风机工作正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