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学生做作业拖拖拉拉并不少见。有时,他们看似是在做作业,其
实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常常边做作业,边做小动作或开小差,作业的效率极低,质量就可想而知了。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作业拖拉的毛病。在我任教期间,总有那么几个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一份简单的作业,一般同学半个小时就能完成,而他们通常要一个多小时,每天的作业几乎不能交上来。我很苦恼,对待这样的同学,老师应该怎么办呢?通过思考,我总结出了以下对策: 一、寻找原因,对症下药
学生不能迅速、高效的完成作业的原因很多:有的学生是因为上课不专心听讲、对课文不理解;有的学生是因为写作业时不专心、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才影响速度;有的学生写作业时不是很流利地写下去,而是写一笔看一笔,甚至要反复看几遍,这是由于学生的作业习惯不良导致的;还有的学生不仅写作业慢,其他的行动也都慢,而且笨拙,你怎么催他都没有用,这跟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反应的灵敏性等问题有关;有的学生书写粗心,经常出现计算错误,漏字、添字、改字,作业错误率高;有的学生态度不端正,字迹潦草,不愿意写作业或故意不做、少做,把老师留的作业不当回事;有的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是学困生;有的学生写作业时没有良好的策略:先写什么,后做什么,先易后难等不能很好的应用,没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二、分割时间,感受成功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力时间比较短暂,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大约是15到20分钟。为了不让他们对作业多产生抵触心理,选择作业拖拉,因此我们应该把时间科学有序的分割,比如,把一小时的作业分成三段,每段20分钟,中间安排5到10分钟的休息时间,由于每次时间短,还有休息时间作为激励,学生做起作业来感觉有了盼头,就会在规定时间内思想高度集中,作业质量也就提高了。当学生有点滴进步时,教师应给与肯定,让学生有成就感,对做作业的抵触心理也就减少了。
三、约法三章,加强自律
改变作业拖拉的习惯,关键还是靠学生自觉。因此在自愿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协议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从而从根本上是这种情况得到改正,可以制定这样的协议:
1、规定作业要求。譬如做作业时要专心致志,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规定作业时间。如第一周允许比其他同学慢30分钟,达到要求后,改变为15分钟……如此循序渐进。
3、规定奖惩方法。学生达到要求时,教师要给予奖励;未达到,则要实施相应的惩罚。
4、写清协议实施的起止时间,协议定好后,师生共同签字,并张贴在教室醒目的地方,由全班学生共同监督。
四、组织同伴比赛,加强竞争
班级里拖拉的学生不止一个,把这些同学组织起来,同伴比赛。每次比赛,看谁的速度快,正确率高,书写端正等,对比赛优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积极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