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意义和途径探讨--以“思想

来源:知库网
2014年1O月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Oct.2O14 第34卷第5期(总第161期) Journal of Baoi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 Vo1.34(Sum No.161) 【教育学研究】 “中国 梦"融入高校思想政 治理 论课 教学意义和途径探 讨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徐春妹 (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00014) [摘 要] “中国梦”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目标取向和本质内涵方面有着内在契合 性。“中国梦”融入“基础”课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协调个人 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激励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让该课程进发出强大吸引力。应该加强“中国梦”融 入“基础”课教学的理论依据研究,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并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两 者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中国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梦”成为了当下最强 成就一番事业,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 音。随着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的推进,** 量。”_1]因此,“中国梦”与“基础”课的目标取向、本 提出的“中国梦”思想必然也要进教材、进课堂、进 质内涵有着内在契合性。 大学生头脑,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中国 (一)目标取向契合性 梦”“三进”的主要载体。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 “中国梦”的提出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 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一门对大 一共同理想显得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它 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折射着人们内心深处 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公民法治精神教育的核 的“同呼吸共命运意识”,凝聚着“复兴中华”的探 心课程,与“中国梦”结合有着内在契合性。将“中 索与奋斗。它让每个人明白大家都共同享有人生 国梦”融人“基础”课,既可以提升“基础”课的实效 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其最终 性,又可以巩固大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 目的就是把全国人民更好地凝结起来,形成心往 梦想而奋斗的共同的理想信念。 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共同投身到中国 一、“中国梦”与“基础”课的内在契合性 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夺取全面建成小 **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 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 这一共同理想。 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 “基础”课是大学新生上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 *[收稿日期32014—05—25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中国梦”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课题编号:JB13749S)阶段 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徐春妹(1982一),女,福建武夷山人,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鳝溪学园路9号,Email:305565683@qq.corn. 139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www.bjwlxy.cn/zazhishe/shehui/index.htm 论课,主要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 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道德修养、培 育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成为“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接班人,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 想的实现。 (二)本质内涵契合性 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43因此,将“中国 梦”融人“基础”课教学,将开启“基础”课教学的新 篇章,丰富“基础”课的理论研究,促进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学科的发展,进而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 育的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工作思路,加强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以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思想的侵 蚀。 “中国梦”本质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 兴,人民幸福”,就是我们要在21世纪上半叶,在 与当代社会各种文明的交汇之中,在不断弘扬民 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中国梦”的内涵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 (二)引导大学生协调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 关系 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时, 经常很迷茫。部分学生一心追逐个人理想而漠视 共同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 益,它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为人民造福 的梦。 社会理想。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多数人 都在为梦想而奋斗,有的是美满婚姻梦,有的是家 庭幸福梦,有的是老人健康梦,有的是致富梦,有 的是学业梦,有的是事业梦,有的是幸福家乡梦, 有的是富强国家梦,等等,但是个人梦想的实现还 要依赖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了才能够为人们实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高校有两类课程:一 类是使人作为人、成为人;一类是使人成为某种 人。”[2]‘‘基础”课属于第一类,它的本质内涵就是 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现个人梦想提供物质保证和精神支持。同样,国 家梦又离不开每个人的梦想,国家梦归根到底是 由成千上万的个人梦组成的。这就好比“中国梦”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 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人生观、价值观、道 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是树干,每个人的梦是叶子,树干要茁壮成长离不 开树叶的光合作用,而树干又给树叶提供来自根 通过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帮助大学生加强自身思 想道德修养,提高法治观念与法律素养,把个人人 生理想融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树立为中华民 部的养分。一棵树要枝繁叶茂,要高耸人云,是离 不开树干和树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因此,通过 在“基础”课中阐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可 以很好地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最终成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中国梦”融入“基础”课的重要性 将“中国梦”融人“基础”课,可以使“基础”课 更加鲜活更有吸引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 拥有梦想、追求梦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关系,将个人理想统一到社会共同理想中去,在为 实现社会共同理想的奋斗中去实现个人理想。 (三)激励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 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梦 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励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和 时代精神,凝聚大学生强大的青春能量,共同为圆 “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 来最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 神做支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以来都深深埋在我们 心底。而今,时机已经成熟,它犹如一股强大的洪 水,一旦爆发,必将凝聚起惊人的力量。如在 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举办奥运会等一系列大事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 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 ’我们要 大学生树立一种崇高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 要能鲜明反映大学生的立场和思想,才能为大学 生所接受,而“中国梦”恰恰具备了这方面的特点。 面前,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都自觉担当、奋勇向 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时代精神。如今青 年大学生仍然是社会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活力的 一**在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 座谈会上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 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的缺钙。 ‘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 14O 股力量。大学生要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 命,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作支撑。因此,利用这一 点把“中国梦”融入“基础”课,恰恰能激发青年大 徐春妹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意义和途径探讨 学生澎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四)让“基础”课进发出强大吸引力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借助于情景教学。“情境教学”是充分 利用形象、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认 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中国梦”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情感,具有强大的共 “中国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犹如一盏明 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使我们不会迷失方向。 “中国梦”的提出唤醒了人们深层的历史记忆,引 起了强烈的共鸣,打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中国 梦”的提出是一种更加亲切、更加梦幻、更加广泛、 更加富有情感的理想表达。亲切是因为它贴近人 鸣效果,是开展情景教学的完美素材。通过开展 “中国梦”情景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 生的积极因素,促使他们更加主动接受“基础”课 教育。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再现”老一辈如何追 求梦想,如何实现梦想等情景,很好地促进大学生 们实际;梦幻是因为它有一种神秘的感觉,更能激 起人们的热情;广泛是因为它包容性广,能够与世 界梦想融合;更富有情感是因为它体现中华儿女 情牵梦绕追求美好梦想的感觉。因此,把“中国 梦”融入“基础”课中,可以使基础课传递出一份温 柔的真实感,使学生对“基础”课的理论知识感到 更加亲切、贴切、适切,更易于入耳、人脑、人心。 三、“中国梦”融入“基础”课教学的途径 对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熏陶相融合,从而唤起学 生追求真理、探索未来、实现“中国梦”的热情。 第三、采用生活化教育方式。陶行知先生指 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 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 是死书本。”Is]这就要求“基础”课教学内容来源于 生活,运用到生活,让学生在课堂里领悟到的“基 “中国梦”融人“基础”课教学,是当前摆在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崭新课题。如何将 础”课的精髓而引导自己。“中国梦”的实现过程, 必然是每个个人的人生竞相出彩的过程。没有个 两者自然有机地融合起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途 径着手: (一)加强“中国梦”融入“基础”课教学的理论 依据研究 人的人生出彩,就不会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国 梦”的提出,让原本看起来比较远大的共同理想显 得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生动活泼。因此,在“基础” 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去发掘现实社会中关于 面对当前国内外意识形态复杂化趋势,将“中 国梦”融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是十分必 要的。高校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要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的主渠道作用。“中国梦”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追求“中国梦”的典型生活案例,并将其注入到“基 础”课内容中,使“基础”课置于现实生活,贴近现 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中国梦”,不断追寻 “中国梦”。 课教材中,丰富了课程的内容。要切实提高“中国 梦”融人“基础”课教学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师要加强对“中国梦”内涵和外延进行梳 理,对“中国梦”的历史传承和时代意义进行发掘, 对“中国梦”融人“基础”课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实 效性进行全面阐述,真正找到“中国梦”融入“基 (三)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 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 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6]2013年2月,教育部党组提出,为 础”课的切入点,把“中国梦”研究推进到新的境 界,使“基础”课成为开展“中国梦”教育的坚实平 台,使“中国梦”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我的 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 调查、参观调研、志愿服务等各种校外实践教学, 来进一步增强“中国梦”融入“基础”课的实效性。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革 命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付出的努力。 第一,利用多媒体优势。将学生分成小组,让 学生课后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形式搜集有关 “中国梦”的新闻、文字、视频和图片资料,并将精 选的资料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 这样既可以打破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台上 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体验千千万万老百姓的 “中国梦”。通过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 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引 1 41 唾沫横飞,台下昏昏欲睡的局面,又可以通过“中 国梦”激发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http://www.bjwlxy.cn/zazhishe/shehui/inde x.htm 导大学生将自己梦想融入“中国梦”的实现过程 中,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谱写个人华丽的篇 章。 E2] 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发挥咨政育人作用——首届 省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专题 座谈会发言摘要[N].新华日报,2006—6—2(2). 我们将“中国梦”融入“基础”课教学,不仅是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5. 为了提高“中国梦”教育的效果,增强“基础”课的 实效性,最主要是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道路自 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导广大学生为实现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 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Eli**给北京大学学生回信勉励当代青年勇做走 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和开拓者奉献者[N].光明日 报,2O13—5—5(1). [4] **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 民日报,2013-5-5(2). [5]刘忠孝,孙相娜.主体间性德育的基本内涵及价值 取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22—24.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 2004-10—15. (责任编校周民) Discussion 0n the Teaching Meaning and Paths Integrating China Dream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aking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Basics of Law Course as an Example XU Chun-mei (Fuzhou Straits Vocational 8cTechnological College,Fuzhou350014,Fujian) Abstract:There is interna1 consistency between the”China Dream”and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1 Cultivation and Basics of Law Basis course in the goal orientation and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tegrate the”China Dream”into the course:it helps students to establish loft— Y ideals and beliefs,guide students to coordin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ideal and the so— cial one,encourages students to carry forward Chinese spirit,and activates the course.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grating the”China Dream”into the course,use the rich and colorful teaching forms,and carry out effective social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organic integra— tion of the two. Key words:The”China Dream”;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Basics of Law Course; significance;paths 1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