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2024年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

来源:知库网
2023-2024年考研《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

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5题)

1.认为“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 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的学者是( ) A.王守仁 B.王夫之 C.黄宗羲 D.颜元

2.由清末民初实利主义教育思想发展而来,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提出教育要 授人以一技之长和促进事业发展的教育思潮是( ) A.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B.职业教育思潮 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D.科学教育思潮

3.在朱熹教育阶段划分中,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 道,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的是( ) A.幼儿教育 B.小学教育 C.中学教育 D.大学教育

4.博士从一种朝廷备问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为主要职能的学官的历史时期是( )

A.汉代兴太学之后 B.兴鸿都门学后 C.兴郡国学后 D.兴宫邸学后

5.某4位学生的智力测验成绩分为王明100分、李佳110分、刘一澜115分和陈楠105,并对 这4位同学成绩进行排序比较,这种测量属于(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6.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A.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B.确立男女同校制度 C.设立学部 D.创设京师大学堂

7.宋老师除了给学生上语文课之外,还经常对学生进行生活和心理指导,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这表明他扮演的职业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也是()

A.学习者 B.教育管理者 C.研究者 D.家长代理人

8.以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为目的的教育理论是( )

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C.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D.实用主义教学理论

9.为统一经学,唐太宗诏令孔颖达等对儒经进行统一解释并颁行天下,成为儒生学习的 正宗课本,也是科举考试的依据。这部儒学经书的名称为( )

A.《熹平石经》 B.《五经正义》 C.《开成石经》 D.《三经新义》

10.被称作是我国近代设立陆军军官学校之始的是( ) A.天津武备学堂(1885李鸿章) B.福建船政学堂(1866左宗棠) C.江南陆师学堂(1896 张之洞)

D.湖北武备学堂(1896张之洞)

11.学习“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这类学习主要属于( )

A.智力技能的学习 B.认知策略的学习 C.言语信息的学习 D.运动技能的学习

12.当一年级的教师遇到他班上差不多都是6岁的孩子时,他实际上面临着能力不同的孩子, 从他们准备状态的差异来说,实际上是5岁到11岁,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3.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项的内容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 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 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综合,这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 )

A.专业理想的建立 B.专业能力的完成 C.专业知识的拓展 D.专业自我的形成

14.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实践中,以“骑士七技”为主要学习内容的阶段是()

A.家庭教育 B.礼文教育 C.侍从教育 D.社会教苻

15.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 )

A.艺友制 B.小先生制 C.学徒制 D.实习制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发展先行”“教育预见”“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三种现象,其中“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现象产生根源在于:

A.制度化教育弊端 B.非正规教育的弊端 C.学校教育的过度发展 D.学习化社会来临

17.访谈者在没有征求访谈对象意见的情况下,悄悄地将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这种做法 有可能违背了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 A.客观性原则 B.伦理原则 C.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D.创新性原则

18.20世纪70年代美国“回归基础教育”改革运动提供理论指导的教育思潮是

A.泛爱主义教育 B.要素主义教育 C.进步主义教育 D.自然主义教育

19.使其皆出于吾之口,使其皆出于吾之心”,这一要求体现朱熹读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 B.熟读静思 C.虚心涵泳 D.切己体察

20.古罗马帝国后期,创立了基督教哲学体系,并为中世纪基督教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的 是( )

A.昆体良 B.西塞罗 C.奥古斯丁 D.托马斯阿奎那

21.认知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以下不属于布鲁纳理论基本

主张的是( )

A.理智发展的教育目标 B.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 C.学科知识结构 D.程序教学方法

22.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民政府对中学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其重要举措有

A.高中不分文理科,废止综合中学 B.高中不分文理科,建立综合中学 C.高中分文理科,建立综合中学 D.高中分文理科,废止综合中学

23.某班一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是:72、80、56、87、80、94、76、92,这组 数据的众数是( ) A.76 B.78 C.80 D.82

24.下面不属于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 A.教育调查报告 B.教育实验报告 C.政策文件 D.学术论文

25.朱熹的朱子读书法中的“居敬持志”,其中“居敬”的确切含义是( ) A.敬畏之心 B.保持读书场所安静、肃穆的气氛 C.全神贯注 D.恭敬态度

26.在教育测量中,难以控制偶然因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这种误差被称为( )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抽样误差 D.操作误差

27.某研究团队采用观察法研究幼儿游戏中的冲突事件。事先制定了观察记录表,记录幼儿冲突行为主体、起因、过程和结果。为了不干扰幼儿园正常活动,经与幼儿园沟通,研究者每周二上午入园观察。这种记录方法是

A.事件取样法 B.行为检核法 C.时间取样法 D.轶事记录法

28.关于人为教育、事物教育和自然教育的实施,卢梭的主张是 A.人为教育、事要教育配合趋同于自然教育 B.自然教育、事物教育要配合趋同人为教育 C.自然教育、人为教育要配合趋同事物教育 D.人为教育、事物教育、自然教育要分别独立实施

29.泰勒原理有两条密切相关的基本原理俎成,一条是课程编制原理,另一条是( )

A.课程实施原理 B.课程设计原理 C.课程评价原理 D.课程组织原理

30.“要求所有儿童均接受四年的基础学校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观察阶段的教育。观察阶 段的教育旨在给予学生充分发展能力和特长,以便通过考试遴选进入不同类型的中等教育机构” 这个计划是( ) A.魏玛宪法 B.《改组和统一普通公立学校的总纲计划》 C.高等教育总纲法 D.汉堡协定

31.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呼吁教育应该从古

典主义的传统 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应当教授有价值的知识。因此,他认为最有用的知 识是( ) A.科学知识 B.社会知识 C.生活知识 D.生产知识

32.儿童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发展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的第一年,第二个高 峰出现在青春期,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A.整体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3.杜威所谓教育的内在目的是指()

A.教育过程中的目的 B.学校系统中的目的 C.教育以人格发展为目的 D.教育以知识掌握为目的

34.为了研究教师的强化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把被试学生分成受表扬组、受训斥组、 静听组、无强化组等四种强化方式组开展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设汁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A.客观性跺则 B.创新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伦理原则

35.在西方教学设计的理论中,存在众多的教学设计模式,有一种教学设计模式的程序是: “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列出操作目标、确定测验项目的 参照标准、测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材料、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正教学”,这些教学设计模式 是( ) A.系统分析模式 B.目标模式 C.过程模式 D.程序模式

二、判断题(5题)

36.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A.正确 B.错误

37.“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明荀况在师生关系问题上强调不唯师说。 A.正确 B.错误

38.学习者就是学生。 A.正确 B.错误

39.科学技术无论多么发达,都难以替代教师职业。 A.正确 B.错误。

40.认知风格就是认知策略。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C

6.C1905年,清政府在中央建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事务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ABCD中,只有设立学部是属于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内容,故选C。

7.B题干中所表述的是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

者身份所做的表现。

8.C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主要观点是:第一、真正的学习涉及到 整个人,而不仅仅是行为或认知等方面;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自己独特的品质, 发现自己作为人的特征,而教学就是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第二、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充 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自我实现的人;第三、非指导性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以 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第四、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所谓意义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 行为、态度和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为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它具有如下四个特点:个 人参与性;自我发起的;渗透性的;由学生自己评价的。这种意义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非指导 性学习;第五、要形成真诚、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 9.B 10.A 11.A

12.D正常儿童的发展须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由于人的遗传、社会生活条件、教育、主观能 动性的不同,使其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千差万别,彼此间表现出发展的个别 差异。个体差异性有多个层次的表现:首先,从群体角度看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从 个体角度看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 13.D专业自我的形成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教育教学 生活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综合;专业理想的 建立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目的、教育本质、教育价

值 和生活等理想和信念;专业知识的拓展是指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 专业能力的发展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 务的本领和能量。 14.C《311应试宝典》原文:骑士的训练和养成分为三个阶段:①从出生到7?8岁为家庭教育阶段.儿童在家接受母亲教育,内容有宗教知识、道德及身体的养护:②7?8岁以后为礼文教育阶段,低一级的贵族将儿子送到高級贵族的家庭中充当侍童。③14-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马、游 泳、投枪、击剑、打猪、弈棋和吟诗.同时还要侍奉领主和贵妇。年满21岁时,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 15.A

16.A当制度化教育发展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就会出现教育成果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产生教育与社会的脱节,从而出现“社会拒绝使用毕业生”的结果。 17.B

18.B1976年,美国开始提出“返回基础”的要求。“返回基础”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校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薄弱问题而开展。在四个选项中只有要素主义教育才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 19.B 20.C

21.D认知教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布鲁纳理论的基本主张的是:理智发展的教育目 标、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学科知识结构和发现教学法。

22.A国民政府最初中学的体制最初沿袭综合中学,1932年以后教育部整顿全国教育,认为中学系统系统混杂,后12月教育部颁布《示范学

校法》、《职业学校法》、《中学法》,废除综合中学,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别设立、高中不分文理科。所以本题选A。 23.C 24.C

25.C本题有难度,一则学生有可能忽视这样的细节,二則学生会认为是恭敬之意,实际上居敬的 敬虽有恭敬的含义,但是“居敬”实际说明因为对学习恭敬,所以有专心致志,全神贾注,不要分心。

26.B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而引起的变化无规律的误差,它使得多次测量的结果不一致,其大小和方向是随机的。随机误差常常被认为是可以容忍的。

27.A事件取样法指以事件为单位进行观察,对事件从头到尾地进行观察,注重特定行为或事件的特征和全过程,记录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原因、结果和事件发生时情境。题干中记录幼儿冲突主体、起因、过程、结果,属于事件取样法。没有提到记录行为呈现与否,呈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不属于时间取样法;没有提到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不属于行为检核法;没有提到记录有价值的行为,不属于轶事记录法。 28.A卢梭从儿童受的多方面的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归于自然”。他说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只有三种教育圆满的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自然的教育人力不能控制,所以无法使自然的教育向事物的和人为的教育靠拢,只能是后两者向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因此,教育“归于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能是良好有效的教育。

29.C“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选择学习经验),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現(评价教育计划)。通过学习泰勒原理,他最大的两个主題就是编制原理和评价原理,且都以教育目标为中心,参与编制和评价之中。 30.B 31.A

32.C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即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在生理发展方 面,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均衡。例如,青少年身高、体重有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出现在 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出现在青春期;在心理发展方面,儿童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和最佳期。 例如,二至三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的关键年龄,四至五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年龄

33.A这道题是各个班型必讲的重点和难点,教育内在目的也叫作教育无目的理论,杜威不是说教育没有目的,而是教育没有外在目的,教育只有教育过程中的内在目的,促进人发展的内在目的。

34.D如果受训组的强化方式在降低学生的成绩,那么经过一年的实验,这组的人才会收到侵害, 这是我们教育研究要尽可能避免的,违背了伦理性。

35.B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迪克和科瑞,其主要观点是这种模式的程序有九步:确定教学目标、 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列出操作目标、确定测验项目的参照标准、测定教 学策略、选择教学

材料、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正教学

36.B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 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 设。

37.B《劝学》中这段话阐明了持久的学习和教育对人有完善的作用,也蕴含了学生必须向老师学 习求教的思想,但推导不出在师生关系问题上不 唯师说的结论,荀况也并无不唯师说的思想。荀 况认为,教师与天、地、君、亲处在并列的地位,关 系到国家的治理;教师是礼义的化身,人的完善 没有比向老师学习更为有效的办法。因此强调 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师云亦云”,否则就是背叛: 据此提出尊师,并以是否尊师为国家兴衰的 标志。

38.B首先,学习者不一定是学“生”,终身教育时代的到来将成年人甚至老年人都带到了学校, 并产生了成人教育机构,如继续教育学院、老年大学等;其次,学习者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者 灌输的“受教育者”,他们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学 习背景与基础、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也不同、对自身学习行为的反思与管理意识和 能力不同

39.A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教育与科技的融合也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在课程上,在线教育的发展与传统课堂教学之间的“较量”、在教师上,出现了人工智能教师与教师角色的“冲突”,但是无论怎么发展教师都无法被科技所取代。因为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教学,教师肩负着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展中起着引导作用,是人类文化的传递

者,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延续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师劳动还具有创造性的特点,需要运用权变思维根据学生、环境等的变化,灵活地运用教育机智。同时还要能创造性的运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这种“人本”的特质是科学技术、没有感情的机器所无法比拟的。 40.B(1)认知风格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处理信息时个人所偏好的方式,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习惯,如知觉时的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风格,问题解决时的冲动型与沉思型风格。 (2)认知策略指的是学习者用于调整自己注意、记忆、学习和思维过程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3)认知风格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它与智力和努力无关,但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常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加工信息,会对学习结果产生间接影响。而认知策略的功能在于调节、监控概念和规则的使用,它属于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与智力和努力有关,涉及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