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

来源:知库网
2016年12月下住宅与房地产【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

李江萍

(中鼎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萍乡 337000)

摘 要:中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项目工程的数量和规模持续加大。混凝土是建筑项目中的关键施工材料,是确保项目质量的关键问题。施工中要严格实施和监督每一道程序,使施工工艺质量提高,做好养护工作,拟定裂缝防护措施。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V54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6)12-0173-01 1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特点

1.1  工程条件复杂,混凝土的需要量大

现在基本都是现浇的大体积混凝土,因此整个浇筑项目的条件比较复杂,这对于浇筑技术的需求比较高。大体积混凝土本身的体积要比普通混凝土要大,在浇筑的经过中就需要许多的原材料。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时的特征之一就是混凝土相对大的需要量。1.2  施工技术与养护工作的要求高

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大,构造厚实,而且在浇筑时容易形成裂缝,因此在浇筑的经过中一定要确保其整体性。通常状况下需要混凝土实施连续浇筑,防止留下任何缝隙;后期的养护工作一定要做好,不然大体积混凝土就会发生一连串的问题,这对于整个项目而言都会形成非常大的影响。

1.3  施工难度相对大,容易形成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在现实浇筑中水泥的水化热量相对大,再加上混凝土的体积大,因此混凝土内部不容易散发热量,而混凝土外部的热量散发快,这就产生了温差。温差就会造成应力的出现,应力就会造成混凝土发生裂缝,裂缝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是严重的质量问题。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因素分析建筑施工时因为温差的影响经常会使大体积混凝土构造形成裂缝。①混凝土内部因素。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差不一样而且差距相对大,所有会让大体积混凝土形成裂缝;②其外部的因素。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构造的外部限制与混凝土各质点间的限制不一样,妨碍了混凝土实施收缩形变,混凝土尽管具备高度的抗压性,但是其抗拉力性却很小。温度一旦升高并超过大体积混凝土抗拉性承受的上限,那么自然就会形成裂缝。假如裂缝形成的宽度在计算或者在所许可的正常区域之内就不会对整体形成影响,但是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这种状况也要引发有关人员的注重,避免有大的事故出现。3 控制裂缝的措施分析

①选取科学的配合比。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经过中,选择混凝土配合比是一个重要的程序,因为造成裂缝的因素关键是水化热散发不均,所以,想要控制裂缝的形成就一定要使水化热的产生尽可能地降低。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

目的就在于此。科学的配合比可以推动混凝土具备优良的和易性与可泵性,使水与水泥的用量降低了。详细而言,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选取水热化相对低的矿渣水泥,同时添加合理的粉煤灰,以增强可泵性与减少水泥用量;②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初始温度进行控制。通过冷却砂石的方法把混凝土搅拌温度降低,从而使混凝土凝固时间延长,同时把浇筑的速度降低,以散发局部热量;③拆模时间要严格控制。在拆模以前要把测温工作做好,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时,能够实施拆模。但是,假如大于25℃的温差,就一定要使用降温措施,以让内外温差减少,之后才可以拆模。第四,把混凝土养护工作做好。4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4.1  防止出现施工缝

在浇筑经过中,一定要保证施工中不出现施工缝,铺摊厚度要依据混凝土和易性和振捣器深度来拟定。在泵送混凝土中一定小于等于600mm的铺摊厚度,而在非泵送混凝土中,要小于400mm的铺摊厚度。在混凝土现实施工经过中,单方水泥的用量是相对小的。合理添加外加剂的同时使搅拌时间延长,尽可能的控制在30min搅拌时间,同时要确保各类材料与外加剂的正确投放。4.2  分层连续浇筑

(1)混凝土浇筑时,完成第一层浇筑后,再实施第二层的浇筑。但要留意实施第二次浇筑以前,保证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没有初凝,并在这基础上实施一层一层地持续浇筑,直到完工为止。同时在使用分层连续浇筑或者推移式连续浇筑时,最好缩短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层间的间隔时间要比混凝土初凝时间要少,当中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能够经过试验来确定。

(2)对混凝土实施浇筑能应用分层浇筑的技术,分层浇筑技术一般能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全面分层是在第一层的浇筑完成了以后再实施第二层的浇筑,循环接替完成全部的浇筑工作,这种方案能有效地避免发生裂缝,如果形成了裂缝也能实施及时有效的修补,所以受到了普遍运用。

(3)分段分层是从底层实施浇筑工作,当浇筑到必然的高度后就由第二层开始向后浇筑,使用这样的技术所浇筑的层数非常多,在完成浇筑后第一层也

没有初凝,这种浇筑技术对长度、面积相对大而且略薄厚度的混凝土适用。

(4)斜面分层浇筑就是由最下一层开始向上浇筑,关键应用于构造、长度为厚度3倍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里。值得留意的是,为了把浇筑质量提高,要对振捣程序实施严格的控制,在粗骨料没有发生下沉状况时实施振捣,把混凝土里面的气泡排出,对振捣的时间也要提前计算好,让漏振、过振和欠振问题获得避免。振捣器插入混凝土下层要控制在5cm左右的深度,旨在避免混凝土中出现过振的状况。完成振捣后,要根据合理的方法实施拔出,要控制好速度和时间。

4.3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是建筑项目施工程序当中特别关键的一项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关键有:①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层温度不可以大于20℃的差值,如果混凝土构造的抗裂能力足够好,则要保持在20~24℃之间的温度;②混凝土在拆模过程中,中心温度与表层温度之间、内部温度以及外界气温之间要在20℃以下的温差;③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广泛使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内部降温法关键是在混凝土内部提前放入水管,在水冷却的条件下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降低。浇筑刚完成时便能实施冷却;④对混凝土表面施用保温法,关键保温材料有湿砂、草袋等。经过对混凝土表面实施保温,能达到散热缓慢的效果,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加强,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获得有效的控制;⑤为了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通常在混凝土的表层布设抗裂钢筋网片,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并且还可以对混凝土收缩经过形成干裂实施有效的控制。5 结束语

随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获得愈来愈普遍的应用,其施工技术难度大、项目条件繁杂,施工技术要求高。要充分认识浇筑技术和有关病害形成因素,使用科学的方式与施工工艺实施应对。参考文献:

[1]陈保国.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4,(5):309-310.[2]牛紫龙.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分析与控制[J].工程建设,2013.

1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