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二)答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二) 一、填空。
1、“文章四友”指:___杜审言、苏滋味、崔融、李峤______。( 2、“风”指十五国风,代表散文__。
3、两汉历史散文达到高度进展时期的标志是_《史记》_。
4、薛道衡是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最闻名的作品__《昔昔盐》___。(古代文学史2 P20
5、《左传》的作者常常经过君子和他人的口来表达自个儿的观点及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批判。
6、汉初文学的成就要紧表如今散文和辞赋的进展上。
7、秦代作家李斯的《谏逐客书》,指出秦统治者“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恕于诸侯”之非计,别仅表现了政治家的远见,而且真实的反映了战国阶段斗争剧,各国统治阶级争取人才的历史。P120
8、汉乐府民歌的妨碍表如今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还表如今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制造上。
9、苏东坡讲“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算是__王维 ______.那个评语要紧是针对他的山水题材的诗歌。
10、原始诗歌保存至今的惟独《__诗经》和《__楚辞__》。 11、“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12、_《孔雀东南飞》__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进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 徐陵。
13、建安七子中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_王粲________。 14、文学艺术起源于﹍神话﹍﹍﹍﹍。
15、《_离骚___》和《九章》一样,是诗人屈原在同腐朽的贵族集团举行激烈的斗争中产生的。
16、白居易作为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位诗人,值得着重提出的是感伤诗
第 1 页/共 4 页
中的两篇叙事长诗:___《长恨歌》_______和___《琵琶行》______。 17、《木兰诗》和《__孔雀东南飞__》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壁”,异曲同工,后先辉映。
18、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上官体”。他的诗句的特点“绮错婉媚”。(古代文学史2 P22—23)
19、_陶渊明___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发了一具新的境地。 20、举出3个闻名的古代神话: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鲧、禹治洪水,黄帝擒蚩尤。
二、名词解释。 1、乐府
两汉所谓乐府诗指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诗经》三百篇往后的一种新诗体。《史记》在张汤的传中差不多提到,至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此后,“楚辞”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3、志怪小讲
志怪小讲是中国古典小讲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奇为主体内容,志怪小讲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讲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妨碍之下形成的。 4、永明体
永明体又称新体诗 是从诗歌声律角度提出的一具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渡时期。其理论支持是永明声律讲。宫体诗以写闺阁情怀为要紧内容,形式上说求对偶、声律。文风清艳靡丽。 三、简答题。
1、先秦诸子散文的进展约可分为哪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论语》和《墨子》,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
第 2 页/共 4 页
有质朴的议论文。
第二时期是《孟子》《庄子》,前者都是依然语录体,但已有显著进展,形成了对话时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彻底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进展为专题议论文。
第三时期是《荀子》《韩非子》,在先秦散文中都差不多进展到议论文的最高境地,他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纵恣,代表着春秋战国时代各个时期的理论文。
2、请你谈谈《诗经》在文史上的妨碍?
有利妨碍:《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妨碍非常大,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怀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而别要把文学看成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诗经》以鲜亮的事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制造才干,它有利地启示的推动了后世作家去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别利妨碍:诗经中的很多雅诗颂词被后世封建文人当成献媚求宠的手段;历代经学家对《诗经》的种种斜解导致诗经的真面目被掩盖,几乎彻底变成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讲教工具。(一)P48-49 3、简述《大人先生传》与《与山巨源绝交书》艺术之异同。
正始阶段的文章基本上“师心以遣论”,或直言指斥,言辞激烈而掷地有声;或反语讥讽。堪为代表的,算是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与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但两者在艺术上也有异同:
一.《大人先生传》中,作者对那些虚伪的名教人举行了绘声绘XXX的描写。针对这种规行矩步以谋XXX的“君子”,大人先生予以有力的 驳斥。达到一种酣畅淋漓,具有震撼心魂的艺术效果。
二.《与山巨源绝交书》则是另一番风貌。他拒绝山涛的举荐,别肯与司马氏合作,却以幽默嘲讽出之。貌似平易之言,将其高洁别污之志尽显,且将官场之俗恶揭露得淋漓尽致。
嵇康、阮籍的散文,既继承建安散文重抒情重文采重个性的特点,又有鲜亮独特的现实内容,是散文在重艺术特质方向上进展的重要一环。 四、咨询答题。
1请从文学的角度,谈一谈《左传》的显著特点。
第一是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它总是抓住故事的重
第 3 页/共 4 页
要环节或有典型意义的部分来着重地叙述或是描写,而别是毫无挑选,平铺直叙。特殊是一些内容复杂的事件,好似广厦千间,各成片段,而又四通八达,互有关联。例如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写晋公子重耳出亡及返国的通过,时刻既长,故情况节又很复杂,而选材布局均极恰当。作者从正面侧面,或明或暗地描绘了许多人物形象,特殊是故事中的主角重耳的形象,从一具别谙世事。只图享乐的贵介公子,逐渐锻炼得成为有志气、有胆量、有机智、有度量的英雄人物。第二是善于写故事,特殊是几次大规模的战事写得最出XXX。它们的特点首先是对战争的看法有一定的思想原则。所以写战争并别单写军事
行动,常常着眼政治咨询题,把军事和政治结合起来。例如长勺之战,鲁弱齐强,曹刿一开口就咨询凭啥去同齐国作战。直到听到庄公察狱以情的话,才讲“能够一战”。其次是在叙述战斗的过程中,情节蜿蜒细致,生动逼真。 第三是行人辞令之美。辞令之美算是语言之美。只是辞令虽靠语言来表现,而更重要的是有充分的理由,出使专对才有讲服力。例如烛之武对秦伯讲:“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世事势必定之理来耸动秦伯,秦兵就非退别可。 2、杜甫诗歌特XXX
①. 杜甫有浓厚的儒家思想 以社稷为重是他忧念民生疾苦的动身点。 ②. 他的忠君思想和爱国爱民情怀错综地交错在一起。
③. 作为“诗圣”他代表着“社会良知” 做了动荡时代苦难人一辈子的代言人。
④. 在诗歌创作中,他继承了诗骚重兴寄的爱国忧民精神, 进展了两汉乐府民歌“写时事”的优良传统。 创立了“即事名篇 ,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 ⑤. 以时事入诗而含热泪深情。
⑥. 借记事以抒情将二者结合起来具有“诗史”性质。
第 4 页/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