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光合作用
河南省鲁山县华光食用菌化学经营部
任岛峰
……………………………………………………………精品资料推荐…………………………………………………
摘 要:光合作用不是绿色植物的专属。食用菌的光合作用现象具有广
泛和普遍性。每产生1000克子实体,光合作用在500克以上,没有光合作用,不会产生子实体。食用菌菌丝的喜光、喜湿、排氧特性是光合作用的最初表现。屡见诸媒体报导的超大平菇、超大灵芝是食用菌光合作用的佐证。子实体中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均为光合作用物质,不能从基质中吸收。
关键词:食用菌、光合作用
……………………………………………………………精品资料推荐…………………………………………………
自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Ven·Helmont)把一棵2.5千克重的柳树苗栽种到木桶里,用纯净雨水浇灌树苗,五年后,否定了自己“水分是植物体建造自身的原料”的论述观点。到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J·Priestley.1733—1804)发现植物光合作用,后来,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Lngen—housz)的实验再现成功,经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历时一百多年,植物的光合作用才终于被人们发现。至今,光合作用被认为是绿色植物的专利。可是,作者经过10年努力,发现证实,光合作用不只是绿色植物所专有,会产生子实体的大型真菌也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近年来,屡见诸媒体报导的野生超大平菇、超大灵芝,为食用菌光合作用提供大量佐证,是食用菌光合作用的具体体现。
作者从事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已近二十年,为提高生物转化效率,防止杂菌感染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和实验,调研足迹已涉及全国十五个省区,搜集大量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食用菌的光合作用,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其光合作用十分明显,对提高生物转化效率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的出人意料。
现将6组调查数据列表于后): 例序 栽培方式 菌袋 规格 超光合作数据来源 类别 时间 W 2 W 3 G 1 A 2 W 2% 用比重% 备注 1 吉林延吉 黑木耳 挂袋 2009.6 17×33 980 1150 650 500 17.35 51.51 万袋平均 大赛现场单袋 2 黑龙江东宁 黑木耳 地栽 2007.6 17×38 1400 1745 780 965 24.64 55.65 3 河南鲁山 黄背木耳 挂袋 1998.6 20×45 2450 3360 1010 2250 37.1 67.91 万袋平均 4 河南鲁山 黑木耳 地栽 2009.6 17×38 1000 1200 650 550 20 57.14 单袋 5 河南鲁山 银耳 挂袋 2009.6 19×43 1700 2110 1170 813 17.89 52 万袋平均 6 河南鲁山 平菇 挂袋 2007.6 20×45 1740 2150 1070 1080 23.56 61.2 千袋平均 ……………………………………………………………精品资料推荐…………………………………………………
例1 食用菌光合作用培养基与子实体重量变化示意图 500克 1080克 1150克
980克 650克 例3 食用菌光合作用培养基与子实体重量变化示意图
3360克
2600克 2450克 1010克 2050克 1200克 900克 700克 900克 W1 W2A W2B W3 G1 W3B G2 W3C G3
……………………………………………………………精品资料推荐…………………………………………………
图表中:W1代表投入或装入的培养基干重(克)
W2代表投入或装入的培养基接种后的湿重(克) W2B代表菌丝长满菌袋后出菇前的湿重(克) W3代表带有子实体采摘前的湿重(克) G1代表子实体采摘后的残料重量(克) A1代表子实体鲜重(克)
以上数据代入食用菌光合作用数学模型方程式:
从以上例图表中,带有子实体采摘前的湿重(W3)比菌丝长满菌袋出菇前的湿重(W2)分别超重17.35%、24.64%、37.1%、20%、17.89%、23.56%,W3超出W2重量即为食用菌光合作用的效果数据显示,其超重部分分别占总产量的51.51%、55.65%、63.19%、57.14%、52%、61.2%。实验结果表明,长满子实体的菌袋重量远远超出在出菇前的重量,应是食用菌光合作用的结果。其超重部分占鲜子实体的比重,证明食用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研究食用菌光合作用现象还发现食用菌的光合作用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有很大区别,一是食用菌主要是依靠自然光进行光合作用,而绿色植物是依靠阳光直射进行光合作用;二是食用菌子实体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菌丝的光合作用不明显;而绿色植物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三是食用菌的光合作用,有对营养物质的聚集累积作用,而绿色植物对营养物质的聚集累积作用不明显。从例1与例3的W2对比看,其基质水分与光合作用效果成正比,即基质水分越大,光合作用效果越大。每产生1000克子实体,有50%以上都是光合作用的效果。没有
……………………………………………………………精品资料推荐…………………………………………………
光合作用,就没有子实体。
食用菌子实体吸收阳光散射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吸收氧,可以下式表示:
CO2+H2O (CH2O)+O2↑
光合作用由光反应(光所引起的化学反应和酶反应若干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所组成。是地球上利用太阳能最重要的过程。是规模较大的仅次于绿色植物由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质造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质的过程,绝大多数生物(包括人类)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光合作用所提供的有机物质和能量而生存,食用菌也概莫能外,食用菌子实体是最为典型的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食用菌子实体的光合作用是和菌丝的喜光、喜湿、喜氧特性分不开的,水分对光合作用起到决定性作用,菌丝的呼吸作用是光合作用的必要辅助功能,而光合作用是食用菌子实体最有效的增产措施。木耳、香菇、白灵菇、平茹中的蛋白质就是子实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的有机物质,即是食用菌光合作用的实证。
在1000克的鲜子实体中,其固体干物质仅为67克,是鲜重的十五分之一,水分即占933克。根据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食用菌百科》一书中食用菌营养成份表中的记载,在100克干物质子实体中的粗纤维(木质素)、灰份、钙磷铁等矿物质微量元素仅占13克左右,以此推算,在67克的干物质子实体中,从培养基中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足9克,其从空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营养物质为58克。也就是说在1000克的鲜子实体中,水份933克,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光合所得物质58克,空气水分占573克。从这里可以看出,三防生态智能高产菌袋保水透气,能和菌丝形成树皮状结构,其光合作用在食用菌生物的重要作用和在经济效益中的巨大份量。
上述食用菌光合作用现象数据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任何食用菌栽培者均可依据栽培过程采集数据,计算分析,从中发现和证实食用菌光合作用是广泛、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研究这一现象,会极大地促进食用菌栽培技术的革新和完善,大幅度提高其经济效益。
……………………………………………………………精品资料推荐…………………………………………………
项目来源:自选
作者简介 :任岛峰(1954—)男,会计师,河南省鲁山县华光食用菌化学经营部董事长兼总经理。研究方向食用菌栽培技术,已获六项授权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菌栽新论创立者。
参考资料:
《食用菌生物降解木质素的研究现状》李燕荣等;《中国食用菌杂志》200928(5)3—6;
《食用菌质量守恒转化定律与食用菌菌丝、子实体生长环境四要素》; 任岛峰著 内部资料:
《中国大型真菌的多样性 》 林晓民等著 农业出版社 2005年3月第一版; 《中国大型真菌 卯晓兰主编》 河南科技出版社; 《辞海》缩印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年第1版;
《中国食用菌百科》 黄年来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3年3月第1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主任胡乔木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年电子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