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讨 田 宏等:不同温度下美丽胡枝子种子的发芽特性 不同温度下美丽胡枝子种子的发芽特性 田 宏 , 王志勇。。 张鹤山 , 熊军波 , 刘 洋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北省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64; 2.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 河南信阳464000) Seed Ger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espedeza form osa(vog.) Kochne.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IAN Hong ,WANG Zhiyong ,ZHANG Heshan ,XIONG Junbo ,LIU Yang 摘要:以美丽胡枝子为研究对象,设定1O,15,2O,25,3O,35, 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vog.) Kochne.)是豆科胡枝子属暖性中生多年生落叶灌木, 4O℃7个恒温和2O℃/30℃、25℃/as℃2个变温共9个处 理,研究种子发芽特性。结果表明,除4O uC发芽率较低 (39.67 )外,其它温度处理下发芽率均高于70 ,但经方差分 析,差异均不显著。发芽指数25℃和3O℃恒温处理下极显著 高于其它处理(p<0.01),但活力指数以25℃条件下最高,且 在我国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各省区均有分布, 多生长在海拔2 800 m以下山坡、路旁及林缘灌丛 中_1]。有许多优良特性,其嫩枝和叶子富含粗蛋白,养 分含量高,是优良的饲草;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也可 作为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的先锋复垦植物 ]。目前我 国对美丽胡枝子的研究相对较少,偶见于抗逆性r3 ]、 与其它8个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声<0.01)。综合考虑后认 为,美丽胡枝子最适发芽温度为恒温25℃,且初次计数和末次 计数时间分别为第5天和第l7天。 关键词:美丽胡枝子;温度;种子萌发 D0I编码: 10.16590/j.cnki.1001-4705.2O17.O7.O73 生物特性 和生理生化I8 方面,关于种子萌发条件方 面的研究则鲜见。在2001年颁布的《牧草种子检验规 程》(GB/T 2930—2001)中仅对达乌里胡枝子作了发 芽条件说明,再无其它胡枝子属资源,而研究确定野生 中图分类号:S 685.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05(2017)07-0073—03 收稿日期:2017-01—26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牛羊专用饲料作物品种选育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2015 BBA183)和农业部畜牧总站项目“华中片牧草种质资 源保护”(070401)。 作者简介:田宏(1978一),女,陕西周至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草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育种工作;E-mail:121556339@qq.corn。 通讯作者:刘洋,研究员,E—mail:liuyang430209@163.corn。 “种子生物学”课程参加华南农业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 需要[J].高等农业教育,2003(12):45—46. 教学观摩比赛,并最终获得一等奖。在参赛过程中,从 初赛到决赛,众多的评委老师对本课程的授课均给出 E2]宋文坚,晋胡,胡伟民,等.“种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J].高等理科教育,2009(1):119—122. 了较高的评价 未来,本人也将积极探讨将微课、 MOOc(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最新的教学形式用于“种 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本课程的成功经验将在 “种子检验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生产学”、“种 [3]刘子凡,罗文杰.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种子学”课程教学改 革I-J-1.种子,2016,35(3):132—134. I-4]郑跃进,孟超敏,王黎明,等.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 才培养战略研究——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 构建与实践[J].种子,2015,34(9):128—131. 子经营与管理”等其他种子系列课程上加以推广,全面 提高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为种子科学与 工程及农学等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刘为民.创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应农业发展 [5]王芳.“种子生物学”综合性试验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农业 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4):461—464. [6]王洋,马淑梅.“种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黑龙江 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0):6-7. [7]胡晋,宋文坚,胡伟民,等.《种子生物学》课程考试改革初探 [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101—102. ・ 73 ・ 第36卷第7期2017年7月 种子(Seed) 资源种子的适宜发芽条件是开发利用的基础。本试验 20。C/30℃处理下发芽率最高,达84.o8 ,但经方差 分析,除与l5℃和4O。C下的发芽率差异极显著外 (P<O.01),与其它温度处理差异均不显著。在不同温 以美丽胡枝子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温度处理下 的发芽特性,以期为下一步的新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 提供科学依据。 度处理下美丽胡枝子发芽指数与发芽率稍有不同,发 芽率最高的2O。C/30℃处理发芽指数并非最高,而是 25℃最高,为105.03;30 C次之,且两者经方差分析差 异不显著,但均与其它处理差异极显著(Pd0.01)。 试验中,不同温度处理下美丽胡枝子新鲜未发芽 种子略有不同,4O。C下种子均吸水膨胀,但随着时问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经 过多年栽培驯化而成的美丽胡枝子新品系,2013年对 其种子进行扩繁,于11月份成熟期收获,经去荚、整 理、干燥后贮藏于4。C的冰箱备用。 1.2试验方法 选取均匀、饱满一致的种子,采用纸上发芽,每皿 铺2层滤纸。设10,15,20,25,30,35,40。C 7个恒温 和20℃/30℃、25。C/35℃2个变温共9个处理,每处 理50粒种子,3次重复,加蒸馏水湿润滤纸,将种子均 匀排在培养皿中后放入生理生化培养箱,变温处理是 保持低温16 h,高温8 h。 1.3观察与统计 每天记录发芽数,发芽标准为有正常的、与种子本 身等长的胚根且胚芽长度达种子1/2。试验过程中保 持滤纸湿润,如有发霉种子立刻取出,情况严重者更换 培养皿。待发芽试验结束时,记录正常种苗、不正常种 苗、新鲜未发芽的数量。 发芽率( )一发芽终期全部正常种苗数/供试种 子总数×100 ; 发芽指数一∑Gt/Dt(式中:Gt为t日的发芽数; Dt为发芽天数)。 在试验第7天从每个培养皿中随机取10个幼苗 测定胚芽长和胚根长,计算活力指数,为发芽指数× (胚根+胚芽)长度。根据最适发芽条件确定计数时 间,以种子发芽率达到5O 以上的天数为初次计数时 间,以种子达到最大发芽率的天数为末次计数时间 ]。 1.4数据处理 用DPS 7.0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 析和Duncan多重比较,用Excel 2007做图。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温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任何种子的萌发都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适宜的 温度可以促进种子发芽内部所进行的一系列酶促反 应,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不利于种子的萌发 。不同 温度对美丽胡枝子种子萌发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 以看出,美丽胡枝子种子除在4O℃发芽率较低外 (39.67 ),其它处理下发芽率均高于7O ,其中 ・ 74 ・ 的延长大都发霉腐烂,而2变温处理下新鲜未发芽的 种子相对较少,其比例分别为11.30 和12.40 ,低温 处理则相对较高。不正常幼苗方面,各处理下均相对 较少,最高为1.67 。 表1 不同温度对美丽胡枝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注:同列不同小写母表示在5 水平-F差畀显署,大写字母表示 在1 水平下差异显著。下同。 2.2 不同温度处理对胚根胚芽长度和活力指数的 影响 不同温度处理下美丽胡枝子种子萌发过程胚根和 胚芽生长见表2,温度25。C和3O℃下幼苗发育最为健 壮,胚芽长度达5 cm以上,35 C次之,为4.61 cm,2变 温处理下胚芽长度受阻,均为1.30 cm左右,低温 (10℃和15℃)对胚芽生长影响较高温大(4O C)。胚 根长度变化与胚芽长度基本一致,以25 C和3O℃处 理下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但极端低温(10℃)和高温(45℃)均对胚根伤害较大。 发芽和幼苗生长都是以胚的生长为基础的,而胚 的生长则是种子内部所有生理、生化系统协调作用的 结果,为此本试验测定了美丽胡枝子的活力指数,结果 见表2。在所有温度处理下,25 C恒温处理下活力指 数最高,达886.49,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d0.01);而 1O℃温度处理下最低,仅为17.66。发芽率和发芽指 问题探讨 田 宏等:不同温度下美丽胡枝子种子的发芽特性 数相对较高的变温20。C/30℃和恒温3O℃2处理的 活力指数并不高,分别为298.54和489.28,仅为25℃ 处理下活力指数的33.68 和55.19 。 表2不同温度对美丽胡枝子种子萌发幼苗和 活力指数的影响 90.0O 8O.00 70.0o 6o.0O 50 o0 禁4o O0 3O 00 20 00 1O.O0 O.0O 发芽天数(d) 图1 不同温度处理下美丽胡枝子种子累积发芽 2.3最适发芽温度和计数时间确定 在试验过程中,美丽胡枝子种子在不同温度处理 下,除低温(10℃和15℃)处理下第3天有个别种子 发芽外,其余处理均在第2天就有种子发芽,见图1, 且不同处理下,发芽所需时间差异较大。变温25℃/ 35℃处理下,达到最高发芽率的时间最短,仅为11 d; 恒温30℃和35℃处理下稍长,为13 d;而2O,25℃和 25。C/35℃温度处理下需16 d;低温处理下达发芽率 高峰所需时间最长,达20 d。综合各温度处理下种子 萌发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发芽所需时间, 最终确定美丽胡枝子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恒温25℃, 这与柏明娥等对美丽胡枝子种子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的 萌发研究中发现25。C下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 最好相一致l1 。 根据美丽胡枝子在最适发芽温度(25℃)条件下 的累计发芽率变化规律(见图1),确定其初次和末次 计数时间分别为第5天和第17天。 3 结 论 3.1美丽胡枝子种子在9个不同温度处理下,除40℃ 发芽率较低外,其余处理下发芽率均高于7O ,其中 变温2O℃/30℃处理下最高,达84.08 ,其次为 25℃,为82.52 ,但经方差分析,两处理下的发芽率 仅与4O℃条件下差异极显著(P<o.O1),而与其余温 度处理均不显著。发芽指数方面,恒温25℃下最高, 为105.03,其次为3O℃处理,经方差分析,两者差异不 显著,但与其它各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3.2不同温度处理下,美丽胡枝子种子幼苗生长差异 较大,变温处理下胚生长受阻,而恒温25~35℃下幼 苗发育最为健壮。低温对胚芽生长影响大于高温,但 极端低温(10℃)和高温(45℃)对胚根伤害都较大。 活力指数均以25℃条件下最高,且与其它所有温度处 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3.3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确定美丽胡 枝子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初次计数时间和末次 计数时间分别为第5天和第17天。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41卷)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38—139. E2]陈默君,贾慎修.中国饲用植物E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560-561. [3]柏明娥,唐建军,洪利兴,等.两种基质条件下美丽胡枝子对 模拟中度干旱胁迫的响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 (3):549—553. [4]徐黎明,柏明娥,唐建军,等.鸡眼草和美丽胡枝子对贫瘠土 壤的生态适应性比较EJ].浙江林业科技,2008,28(4):12—15. E5]张启翔.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M].中国林业出版社, 2O12,425-431. [6]何建平,徐高福,柏明娥,等.美丽胡枝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J].华东森林经理,2010,24(3):68~72. E7]朱炜珍,陈金河,王颖光,等.美丽胡枝子幼苗生长规律研究 [J].福建热作科技,2008,33(3):18~20. E8]王玮,王奎玲,刘庆超,等. 。CoT辐射对美丽胡枝子生理生 化效应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8(10):109一ll2. [9]张义,毛培胜,苏红田,等.野生豆科牧草种子发芽条件筛选 与标准化的研究[J].种子,2015,34(10):17-30. [1O]韩建国.实用牧草种子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7:111-112. [11]柏明娥,朱汤军,洪利兴.美丽胡枝子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J].种子,2008,27(11):69—71. ・ 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