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九年级全一册7-12课

来源:知库网
九年级全一册(7-12课)复习提纲

第七课 走科教兴国之路(科教兴国)

40、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和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九全P78—79,第二问三点)

(1)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2)①每次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都会导致生产力的飞跃,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并由此引起国家的兴衰更替。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41、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九全P78—82,第一问四点,第二问两点)

(1)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科学技术发展能引起国家的兴衰更替。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③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迅速提高科技和教育水平,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④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差距,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速培养人才。 ②优先发展科技事业,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

42、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什么赶超发达国家主要靠自己的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意义是什么?创新的重要作用是什么?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 )(九全P83三点)(以此为准,已经融进八下P68—70十五课题)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

②科技创新是我国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

③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

43、怎样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怎样才能进行创新?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国家需要的创新性人才?青少年怎样创新学习方法?)(九年级七课P87—88四点)(以此为准,已经融进八下P73—77十五课题)

①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②让创新思维闪光。要善于观察(重要前提),善于想像,(创新先导),善于求异思维(创新源头)。

③积累知识,勇于实践。知识越丰富,创新的机会就越多。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学以致用,勇于实践。

④要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学习。要了解自己再创新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

44、教育创新有何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实施教育创新?教育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我国是怎样进行教育创新的?(我国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九全P86第一问两点,第二问三点)

(1)①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②进行教育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①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构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为人才成长拓宽渠道。

③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

第八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

45、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什么说我国存在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是怎样的?)(九全P90—93,第二问三点) (1)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现代人的要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2)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③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46、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怎样理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九全P92—93三点)

①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②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大,就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而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③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7、我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九全P90—93三点)

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怎样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九全P95—96两点) (1)①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2)①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②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贯彻落实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8、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为什么说计划生育利国利民?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九全P95,第二问两点)

(1)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①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道路,也为解决世界人口问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②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利国利民,是每个公民的光荣职责,也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49、我国在保护资源、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九全P96两点)

①我国制定了保护环境和资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保护、治理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了法律依据。

②国家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重大措施。如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等。

50、怎样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青少年怎样为环境保护做贡献?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怎样保护大自然?青少年怎样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实施可持续发展,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九全P98三点)(以此为准,已经融进八下P50—52十三课题)

①提高环保意识。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认识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重要性。

②增强法制观念。要积极学习和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反对和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保护环境。

③落实环保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的习惯,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环境的事;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第九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

51、什么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怎样形成的?(九全P100,第二问两点) (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①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注入了更多新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5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什么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弘扬民族精神的伟大意义是什么?)(九全P102—104四点)

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民族精神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作用,是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精神支柱。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③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那几个方面?(九全P104)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方面。 54、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是什么?)(九全P105—106四点)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主心骨”。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汲取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55、青少年怎样培育民族精神?(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九上P105—108两大点)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要充分汲取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②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要积极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活动。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确立远大志向、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以实际行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第十课 共同描绘美好未来(理想奋斗)

56、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初级阶段要实现的宏伟目标是什么?党的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是什么?当代中国青年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什么?我国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是什么?)(九全P116)我们为什么要树立共同理想?(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为什么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九全P116两点)

(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①共同理想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②共同理想是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巨大精神动力。

57、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实现共同理想分哪三步走?)(九全P117三点)

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58、怎样认识我们现在已经达到的小康?什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怎样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是什么?)(九全P118—119) (1)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59、为什么说理想的实现要经过艰苦奋斗?(九全P120—121两点)

①艰苦奋斗精神是成就任何事业,实现理想和目标的必经之路。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

②实现共同理想仍需要艰苦奋斗。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实现共同理想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排除万难,战胜风险,不断取得新胜利。 60、青少年为什么必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青少年怎样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

(九全P123—124,各三点)

(1)①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宏伟蓝图将由我们这一代人来实现。

②当代青年要想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就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③生活富裕了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今天,艰苦奋斗并不是提倡过苦日子,而是培养一种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艰苦创业精神。

(2) ①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自觉担负起共同理想,并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②要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做起,自觉磨练自己,逐步把自己造就成能担负重任的人。 ③还要反对铺张浪费和贪图享受,自觉培养自己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艰苦创业精神。

第十一课 走向世界的中国 (走向世界)

6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九全P126—128)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62、怎样认识当今世界的趋势?(九全P126—128两点)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

②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这是任何国家、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改变的。它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63、怎样正确认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九全P129—130三点)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我国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

②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我国是世界商品的销售市场;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积极致力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力地支持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③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64、我国面临着怎样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九全P131—132,第一问四点,第二问三点) (1)我们面临着难得的机遇。表现在: ①世界格局多极化为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提供了可能。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来发展自己。③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④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表现在: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有所影响。 ②经济全球化也给我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某些西方大国,控制国际经济组织,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困难。③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劣势。 65、我们应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如何选择?)(九全P132三点)

①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集中主要精力,加快经济发展。

②要切实提高抓机遇的本领,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能力。

③在机遇和挑战面前,青年人应勇于担当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

66、日益开放的中国对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青少年怎样走向世界?)(九全P134—135四点)

①走向世界,需要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我们要树立全球意识,关心国际形势,关注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②走向世界,需要具有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还要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 ③走向世界,要树立国家观念,注意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安全。 ④走向世界,还要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技术和文化。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第十二课 美好人生我选择(实现人生)

67、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考试焦虑现象?填报升学志愿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合理填报升学志愿?)(九全P137—138,第一问三点,第二问四点,第三问四点)

(1)要正确认识考试焦虑现象。①随着中考的日益临近,有些同学出现了考试焦虑现象。 ②考试焦虑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严重的会影响学业水平的发挥和身心健康。

③考试焦虑是可以调节的,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就完全可以使自己拥有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从容地面对升学考试。

(2)要掌握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①平时要勤奋学习,对所学的知识技能做到真正理解和整体把握,才能成竹在胸、从容应对。

②要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端正考试的心态。要以平常心面对中考。

③还可以采取一些心理训练的方法,如想象训练法、自我暗示法、放松训练法等。 ④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或老师的帮助。

(3)①应认真衡量自身的实际情况。 ②要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指导。③要了解招生信息。 ④要慎重填报第一志愿。

68、青少年应当怎样选择职业?(面对就业和择业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九全P141四点)

①选择职业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各种职业缺一不可,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社会需要,能为社会做贡献,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

②选择职业应正确认识自我,给自己恰当定位。既要了解各种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又要考虑到自己的状况,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

③选择职业还要正视竞争、敢于竞争。要拥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顽强的意志。 ④创业是最大的就业,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要勇敢地走自主创业之路。

69、什么是人才?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九全P143,第二问三点) (1)所谓人才,是指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2) ①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②人才是多层次、多规格的,各行各业、各个层次中都有人才。科学家是人才,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也是人才;企业家是人才,科学种田的农民也是人才。

③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人,都是社会所尊重的人才。

70、我们成为人才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是什么?(应该怎样才能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九全P144两点)

①成才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不懈追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做到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是我们全面发展、成为有用人才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②我们每个人都应奋发向上、立志成才,让自己真正担当起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71、我们应该怎样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价值?)(九全P146—148两点)(以此为准,已经融进七上P15—17二课题)

①实现人生的价值,必须不断地追求学习、创造、奉献。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终身学习,不断学习,不断创造,不断开拓,不断为社会做出奉献,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

②实现人生价值,应从现在做起,从平凡开始,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提升生命的价值,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