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游记》导读课教学案例及反思(1)

来源:知库网
《西游记》导读课教学案例及反思

广附东江中学 王慧琳

《西游记》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对于我们山区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让学生阅读《西游记》的要求不能太高,学生读完《西游记》之后,能够了解大致情节,能够对书中主要人物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便可。而《西游记》导读课的目的是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围绕以上目的,我的导读课课堂操作流程如下:

一、导入

师:在唐代,有这样的一个人,为了求解经义,只身远赴天竺,出游十七年,行程数万里,九死一生,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取回佛经657部。同学们,这个人是谁呀?

生:唐僧(唐玄奘、唐三藏)

师:可能说法不一样,但是都是同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西游记》里唐僧的人物原型。(多媒体出示玄奘画像和“西行路线图”。)同学们可以看一下经历了多少个国家?最后到达了印度。从这幅图便可以看出,西行取经路途之遥远、历程之艰难。玄奘的这种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可见一斑。后来,玄奘回国后,奉诏口述沿途见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后来,门徒慧立、彦琮又写了一本《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穿插了一些神话传说。吴承恩正是在上述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写出了这部不朽的著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部千古奇书《西游记》。

二、明确学习目标 由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运用跳读的方法阅读第一回,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圈画“石猴出世”、“美猴王”称号由来和“孙悟空”姓名由来的关键信息。

2.能够根据圈画的关键信息制作故事卡,并根据故事卡讲述相关故事。 师:可能读一遍还记不住,老师再强调一遍我们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将目标分解为三点:跳读圈画关键信息、根据关键信息制作故事卡、根据故事卡讲述相关故事。目标明确了吗?

生:明确了。

三、跳读文本,圈画信息

师: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目标走进《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请同学们翻开第一回,运用跳读的方法阅读第一回。可能同学们还不知道跳读的方法是什么,请看旁边的“温馨提示”,请同学们齐读“跳读法”。

生: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段落)。

师:同学们便运用跳读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圈画关于孙悟空身世、“美猴王”称号及孙悟空姓名由来的关键信息,其余不相关的内容怎么办?

生:跳过。

师:读不懂的地方怎么办? 生:跳过。

师:那么我们如何圈画关键信息?请同学们齐读“‘六要素’关键信息标记法。”

生:用横线划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的关键词语、句子。

师:如何圈画关键信息?圈画哪些内容?

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请同学们带着目标,带着任务,运用跳读的方法阅读第一回,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读完的、圈画信息的同学举起手,让老师知道大家的进度。好,现在开始阅读。

全班同学读完、圈画完信息所花时间为12分钟。 四、制作《西游记》故事卡

师:同学们基本读完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运用圈画的关键信息制作故事卡。第一个故事就由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第一个故事我们给它起个标题,标题是什么?

生:石猴出世

师:阅读章回及段落? 生:第一回第3段。

师:文本中有没有具体的石猴出世的时间?

生:没有。

师:那么我们直接填“不详”。地点? 生:花果山

师:老师想知道花果山在哪里。 生: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 师:花果山那么大,在哪里出世的? 生:山顶。

师:同学们找的地点要尽量具体。人物? 生:石猴。

师:除了石猴之外,还有什么人物? 生:孙悟空

师:石猴不就是后来的孙悟空吗?还有人物应该是? 生:玉帝。

师:对了,人物是石猴和玉帝,那么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请同学们说出你圈画的原话。

生: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师:需要写出这块仙石长多少宽多少吗? 生:不用。

师:对了。仙石怎么样了呢?制作故事卡可以简单一些:自盘古开辟以来,仙石受天地日月精华,久之,有了灵通。那么经过呢?这块仙石后面发生了什么? 生: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具备,四肢皆全。便就学了爬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师:对了,找得非常准确。可以用自己的话梳理一遍:仙石内孕育了仙胞,一天迸裂,产下一个石卵。石卵因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四肢皆全。出生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金光,射冲斗府。那么最后的结果呢?

生:惊动了天上的玉帝,玉帝派人查看,发现金光已逝,并未觉得奇怪。 师:对了,同学们请看上面,这就是我们做的“石猴出世”的故事卡,接下

来,就由同学们自主完成“美猴王称号由来”和“孙悟空姓名由来”的故事卡。我们分组完成,一到三组的同学完成“美猴王称号由来”故事卡,四到六组的同学完成“孙悟空姓名由来”故事卡。尽量在六分钟以内完成故事卡。

故事卡信息较多,学生完成所花时间将近十分钟。 五、西游故事会

师:同学们的故事卡基本完成,接下来我们举行“西游故事会”的活动。根据故事卡信息讲述相关故事。请同学们看上面的“故事会等级评价量表”,请同学们一会展示时尽量做到等级A。

故事会等级评价量表

等级 A 故事内容 表达技巧 准确抓住文本主要信息,事用语气和声调配合情节;表情自件描述清晰有条理。 然,动作恰当。 基本抓住文本主要信息;事能运用一些语气和声调;表情拘件描述较清晰,大致有条理。 束,动作僵硬。 大概抓住文本主要信息;表不能运用语气和声调;缺少表情述不够清晰,缺乏条理。 和动作。 B C 学生齐读等级A相关内容。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好好运用你们制作的故事卡,讨论以

下要点:1.由哪位同学给大家讲故事;2.怎么讲;3.是否你们的组员能够愿意上台做一些动作。一至三组的同学准备“石猴出世”和“美猴王称号由来”的故事,四至六组的同学准备“石猴出世”和“孙悟空姓名由来”的故事。

由于是大型公开课,学生比较胆怯,教师鼓励许久之后才有一位同学上台展示,并且有三个组员配合。但是展示的同学没有理解清楚要求,没有讲故事,而是直接表演。虽然形式更丰富,但是由于没有足够时间准备,效果并不好。之后教师又请第一组学生讲故事,但是学生仍然放不开,效果依然不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仍然是努力找寻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之后指出学生的不足。

在教师的鼓励下,第二组和第三组有学生一起举手。 师:只需要讲故事便可。

学生A:在有一次,石猴想要洗澡,看到了花果山上有一个瀑布,非常长,

他很喜欢,于是便想着去那里看一看。旁边的一群猴子都想知道源头在哪里,有一只猴子说道:“谁能进去找到源头出来并且不伤身体的,我们就拜他为王。这时,石猴出来,“我进去,我进去!”石猴一纵身跳进水里,往前游,跳进水帘里面,看见里面没有水,里面有石床、有凳子、有石碗,很温馨。他非常高兴,又跳了出来,和众猴说道:“里面根本没有水,里面是房子呀,大家随我进去吧!”说完便又跳了进去,众猴跟着进去,看见里面高大的树木,丰盛的果实,简直美不胜收,一个个抢这抢那。这时,石猴又说:“你们不是说过,谁进去了不伤身体的,就拜他为王吗?我们说过的话要算数,可不能不讲信用呀。”于是众猴都围在他身边,纷纷跪下拜他为王,之后石猴便自称美猴王。(旁边表演石猴的同学也十分配合,表演得活灵活现,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师:非常好!(伴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第二组的同学,你们还要不要上来?你们有没有信心超过他们呀?

学生B带着三位同学上台。

学生B:在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的山涧中,众猴正在洗澡。众猴见水奔流,便好奇这水是从哪里来,想顺水涧去看源流,看见瀑布飞泉,便说:“谁进去出来者,我等拜他为王!”这时,石猴跳了出来,大声说:“我进去!我进去!”石猴跳进瀑布飞泉,发现水帘洞,便又出来告诉众猴听:“里面有一水帘洞,随我进去吧!”而后又跳了进去,到了水帘洞之中,石猴对众猴说:“你们不能不讲信用,我既跳了进去又出来,还带了你们来这,你们要拜我为王!”于是,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去,遂称美猴王!(讲故事的同学慷慨激昂,配合做动作的同学让同学们备受感染,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师:非常不错!第二组的同学胜在简洁,第三组的同学足以用细节打动同学们。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评价量表为刚刚展示的同学评一个等级。第四组的同学等级是?

生:B(C)

师:你们也太苛刻了吧,还有一些同学给C的。第四组的同学从故事内容来看上来看,故事信息不够全面,那么后面就请四至六组的同学下课后进一步完善故事卡信息。在表达技巧上可以拿到哪一个等级?

生:B

师:那么综合起来,为了鼓励他们,我们稍微松一点点,按高的等级去打,给他们一个B等级。那么第一小组呢?

生:B

师:第一组呢,主要是表达技巧上有点欠缺,希望第一小组的同学下课后多

努力,希望第一小组下一次能够拿到A等级。那么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同学呢? 生:A。同学们异口同声都是A等级,我们说不管是讲故事还是表演的同学都非常好。再一次把掌声送给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同学。

六、总结

师:今天这堂课到了最后的阶段了,同学们本堂课表现得非常好。通过这堂课,我们学习了跳读的阅读方法。学习了“六要素”信息标记法,学习了制作故事卡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将今天所学的阅读方法运用到今后的阅读过程中。

七、明确阅读任务和相关活动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明确十二月的阅读任务和活动安排,由于十二月要准备期末备考,所以暂时只读七回。请同学们将阅读任务写在书上。

十二月阅读任务安排表

章回 核心故事 阅读任务及具体要求 跳读圈画获得神通关键信息,制作“悟空得神通”故事卡。 跳读圈画悟空装备获得地点、方式,绘制“装备get”思维导图。 4 齐天大圣称号跳读圈画“齐天大圣”称号由来关键信息,制作故事get! 卡。 5 悟空大闹蟠桃宴 跳读,圈画“大闹蟠桃宴”关键信息,制作故事卡: 天宫兵团齐登场 圈画悟空团和天兵团势力,写出双方PK过程及结果。 6 打遍天宫逢敌手 精读,用批注的形式回答文本批注中的问题。小组对话表演“孙悟空智斗二郎神”情节。 7 八卦炉中逃大圣 跳读,圈画”大圣与如来斗法”关键信息,制作故事卡,并给同桌讲述故事。 五行山下定心猿 师:阅读《西游记》第一阶段活动安排主要有三项,分别是:①西游故事会。②“悟空装备get”思维导图大比拼。③每组推选两名学生上台对话表演《孙悟空智斗二郎神》。到时候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我们在《西游记》的魔幻世界里尽情遨游吧!

2 悟空神通get! 3 悟空装备get! 这一堂课历时将近一个小时,终于结束了。回顾这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跳读法和六要素信息标记法,也学会了制作故事卡的方法,教学目标基本达成。而且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去读,用心去圈画信息,这便是学生阅读《西游记》最好的开始。另外,课堂的亮点是最后两组上台展示的同学,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他们的展示赢得了所有同学的掌声,带给了全体师生以欢乐,这也得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展示欲。

但是,这堂课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在时间的把握上,《西游记》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师起初便应该在留足充分时间给学生阅读。虽然在课堂上给学生阅读和制作故事卡的时间不少,但从学生展示表现来看,学生准备仍然不够充分。学生基础较好,教师应该更信任学生,在方法指导时避免过多的重复,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其次,对于学生错误的展示,教师应该及时纠正,避免学生浪费过多的时间做无用功。当时作为教师的我,也多次想着打断他们生硬的表演,但又不忍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于是还是让他们完成了展示。这也是我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如何平衡纠错和学生积极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在小组任务分配上,应该直接忽略第一个已经制作了故事卡的“石猴出世”故事,直接分两大组分别展示“美猴王称号由来”和“孙悟空姓名由来”的故事。这样安排课堂将会更高效。

学生“唱戏”,老师搭台。把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形成整体,让三者交流、碰撞、沟通。这是阅读教学的较高境界,也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