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大作业二
本次作业共有3个题型,总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有4道,每题10分,共40分。)
1.社会群体
答: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一般说来,小至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家庭,大至一个民族或国家。在个人层次上,社会群体是人进行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在群体层次上,社会群体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
2. 组织结构
答: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即指一个社会组织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整个组织中的地位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人文区位学
答:称为人类生态学,是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古典人文区位学认为社区是一种生态区位秩序。它认为,人们由于社区内资源的匮乏而相互竞争,同时,为了共同生存而互相依赖。
4. 社会分层
答: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系列。德国社会
学家韦伯提出了经济、社会、政治是社会分层的标准。
二、简答题(本题共有3道,每题15分,共45分)
1. 制定社会组织的目标的决定性因素是哪些?
答:(1)环境的需要。一个组织如果不能满足环境的需求,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这里的环境包括其他组织和广大社会。
(2)组织的资源。如果组织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就不可能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
(3)组织的能力。社会组织本身的能力强烈制约着组织的目标。组织成员的工 作能力,组织所具有的技术能力及其生产力—将资源加工成产品的能力都影响着组织目标的确定。
(4)上级指令的影响。组织大多处在层次体系之中,为了实现整体利益,某些组织常常收到来自对它具有指挥的上级的指令,即要求它实现某种目标。
2. 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衡量城市化程度的指标是城市化水平,其内涵是某一区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重越大,这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越高。
我国人口众多,划分城市类型的人口标准中,100万以上的城市为特大城市,100~50万人为大城市,50~20万人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为小城市,其中不够设市标准的称为
镇。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如下:
(1)城市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大,密度高。
(2)城市居民以工商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
(3)城市社区成员的异质性高。
(4)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5)人际交往中情感色彩淡薄。
(6)城市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
3. 社会分层的理论有哪些?
答:为什么社会会分成不同层次。一般地说来有三种解释:一是功能论,二是需要论,三是天才论。
(1)功能论。这一观点是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家帕森斯的论点为代表。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分层制度能够帮助支持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帕森斯认为社会的组织,在结构上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称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制度系统。
(2)需要论。认为分层既然存在于任何社会,而且能够长期存在并发挥一定效能,是基于四个先决条件。第一,组织中有效的角色分配;第二,必须有一定分配位置来表现他们;第三,担任角色的人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第四,这些角色是自觉地表现自己的。
(3)天才论。事实上非技术工人和技术工人在工作中是同等重要的,分层是由于人们的各种机会和所受的待遇不同而形成的。
三、论述题(本题共有1道,每题15分,共15分)
1. 论述我国的城乡关系及城乡协调发展的演变过程。
答: 1、解放前我国的城乡关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我国的城市与农村一直处于对立状态,这是我国的城市基本上不是生产性城市,而是作为政治统治和军事中心存在,城乡对立。
2、解放后我国的城乡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城乡对立的局面。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农村落后表现出:农村人口众多,生产率低;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重点建设在城市,而且工农业产品存在剪刀差,农村支援城市建设。扩大了城乡差距。此外,国家对城市实现高福利、高就业等保障性政策,为了维持这种情况,我国通过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实际上造成了城乡差别制度化。到经济体制改革时才有改观。
3、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80%的人口住在农村。面对城乡间明显差别,我们应该制定合适的政策推动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为此,我国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
(1)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
我国大中城市承受压力更大,但我国又不可能不发展大城市,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政
府制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
(2)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沟通。1949年以后的30多年,我国形成了城乡壁垒隔绝的二元结构格局,使得城乡差别制度化。
(3)城乡结合,城市支援农村。国家从“六五”以来开始实行扶贫计划,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知识、服务等方式帮助落后农村地区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