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设工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项目自评报告
(2015年度)
项目名称:
自评类别:交通建设工程
原有等级:一级□二级□三级□ 无■ 自评等级:一级□二级■三级□
自评时间:2015年 3月15日至 2015年6月15日
中交二公局XX有限公司工程公司项目XX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自评报告 省交通运输厅:
根据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要求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及2011年11月,《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及《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的要求。为加强我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建立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我项目成立了以项目经理XXX为组长,XXX、XXX、XXX、XXX、XXX、XXX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标准化达标建设的落实整改及评价创建工作。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上级颁布的文件精神,按照《交通运输建设工程企业安全生产达标标准》、《交通工程建设企业安全生产评估要点》深刻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评价的实质内容和要求,认真扎实地对项目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设施设备的安全状况、作业环境等安全要素按照标准化达标指标进行全面详细的比对和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章 项目简介
一、项目慨况
我项目于2013年7月正式进场,承接的标段施工任务为XXXXXXXXXXXX,项目经理部驻地设在XX。项目施工起终点桩号为K130+195-K140+519.482总长10.324km。主要包括隧道一座(1355m,单洞累计),特大桥一座(1222m),中桥三座,高架桥一座(520m),涵洞通道27道,天桥4座,40mT梁310片,30mT梁192片,一个服务区(草塘服务区),一个互通区(瓮安北互通)。全线挖方共431.67万方(含草塘服务区、瓮安北互通、改渠改路工程);填方共253.57万方(含草塘服务、瓮安北互通、改渠改路工程)。合同总价为4.96亿元,合同总工期30个月。
目前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配备63人,累计进场路基施工队3个,桥涵施工队3个,隧道施工队1个,防排施工队4个,梁板预制、吊装施工队1个,进场工人300人,进场机械设备共178台(套)。挖机26台、自卸车40台、推土机5台、压路机7台、装载机8台、塔吊3台、吊车5台、龙门吊5台、架桥机200T1套、空压机6台、平地机1台、冲击钻3台、潜孔钻7台、罐车11台、钢筋弯曲机9台、调直机5台、切割机6台、拌和机2台、电焊机24台、滚丝机5台、。
项目发展状况
我项目至2013年进场以来,得到了行业管理部门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现已经完成施工合同额363377721.36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累计1000多个,为当地的经
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及政府一致肯定。 三、安全生产情况
我项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了相应安全管理机构,成立了以项目经理XXX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副经理XXX、安全总监XXX、总工程师XXX、副经理XXX、财务总监XXX、副经理XXX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置了独立的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环保部”按要求足额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员及应急管理人员;并设有综合办公室、财务部、工程部等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有项目安全管理规章制度34项,安全操作规程50项。项目坚持“依法管理、守法经营、诚实守信、热情服务”为准则的项目发展理念;强化落实项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承担经营风险的责任意识,项目进场至今未发生过安全生产责任故事和道路运输等级事故。
第二章 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概述
一、 自评目的
确认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达标的要求和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以确定改进机会。
二、 自评范围 :项目在建施工范围。 三、 自评依据
1、项目安全方针和项目安全生产目标;
2、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达标考评指标; 3、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管理文件。
4、适用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 四、 项目前期准备及所做的主要工作 1、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主管安全副经理、总工为副组长、项目书记、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施工班组,统筹、协调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推进工作,掌握项目达标工作动态,确保安全达标工作有序推进。 2、编制工作方案
为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顺利进行,项目根据国家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项目施工实际,编制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创建方案,方案明确了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分工、时间安全和要求等。 3、组织自评人员培训
按照省交通运输厅自评员培训工作安排,组织项目自评人员按时参加培训,为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4、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
组织人员对照全省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考评细则自检自查并完成自评。
第三章 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综述
一、 自评概况
1.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程序的要求,项目成立了由项目经理XXX为组长,XXX、XXX、XXX、XXX等为组员的2015年贵州省
中交安江高速公路第TJ9C合同段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组。按照自评工作安排,自评组进行了分工,制定了“自评计划”,熟悉了相关文件和贵州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细则。 2.按自评程序及自评计划,于2015年4月5日至4月10日期间对在建项目进行自评。
3.自评结果:本次自评共发现问题6项。 二、 对标自评情况 (一)安全目标 (35分) 1.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
(1)已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安全生产方针切合项目实际;安全生产目标明确、具体和量化。安全生产目标内容完善,不低于上级公司下达的安全考核指标。
(2)已制定保证项目实现安全生产工作方针与目标的措施,措施包括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管理、应急准备和相应、安全检查和培训等方面,保障措施明确各环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中长期规划:已制定和实施2015-2018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和跨年度专项工作方案。
3.年度计划:根据中长期规划,已制定年度计划和年度专项活动方案。
4.目标考核:
(1)将安全生产管理指标进行细化和分解。
(2)制定了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与奖惩办法,完成了2014年度考核安
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并兑现奖惩。 本部分考评分35分,自评得分35分。 (二)管理机构和人员(35分) 1.安全管理机构:
(1)项目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职责和权限明确,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
(2)项目设置安全环保部,已配备专职分管安全生产领导,已按要求配足专职安全员;
(3)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对安全工作防护措施进行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新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 2.管理人员配备:
(1)按规定足额配备专职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人员满足交通运输工程建设行业的要求。 (2)项目领导层设置有专职安全生产负责人。 本部分考评分35分,自评得分35分。 (三)安全责任体系(45分) 1.健全责任制:
(1)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全体员工安全职责明确,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落实到位; (2)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对安全生产负全面组织领导、管理责任和法律责任,并履行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
(3)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重要负责人,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主要职责、权利和相互关系明确,对安全生产负重要管理责任;
(4)通过宣传和培训,使其他责任人和员工熟悉和实行“一岗双责”,对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5)通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分包队伍的安全职责明确并落实到位。
2.责任制考评:制定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和奖惩规定,项目每季度考核一次;并落实考核奖惩。
3、存在的不足:“一岗双责”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本部分考评分45分,自评得分43分。
(四)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70分)
1.资质:已依法办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企业资质证书》,均符合要求。 2.法规:
(1)根据项目的三标一体体系文件要求,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了及时的收集、识别,并完成更新。 3.安全管理制度:
(1)根据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考核与奖惩制度》、《安全生产会议制度》等34项制度。
(2)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已印发至项目各部门、分包队伍,并组织在职员工进行了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和培训。
4.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制定并及时修订各岗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操作须知,并发放到项目各部门、分包队伍;
(2)对各操作规程存在的危险源进行了公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5.制度执行及档案管理:
(1)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主管机关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及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依据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特点,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每年安全检查时,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3)建立和完善了各类台账和档案,并按要求及时报送有关资料和信息。
2.本部分考评分70分,自评得分70分。 (五)安全投入(45分) 1.资金投入:
(1)项目已制定确保安全生产经费足额提取的办法,并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建立专项经费台账;
(2)编制安全生产经费使用计划,安全生产经费专款专用,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3)根据年度施工计划以及安全培训、审核等需要,及时投入满足安全生产条件的所需资金;
2.费用管理:项目财务部已建立安全费用使用台账。并且安环部、财务部监督安全费用使用情况。
3.本部分考评分45分,自评得分45分。 (六)装备设备(100分) 1.设备设施管理:
(1)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符合有关规定,项目现提供的设施设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2)项目办公区和各分包队伍办公区已按有关规定配足有效的安全防护、环境保护、消防、救生设备及器材
(3)按规定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检验设施设备的检验证书合法有效,见现场检验合格证书和检验记录
(4)按规定设置设施设备安全警告标志、指示牌。项目设置八牌一图,并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安全警告标志、指示牌。
2.安全防护设施设备:
(1)制定临建设施管理制度,明确规范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包括临时建、构筑物、活动板房)的采购、租赁、搭设与拆除、验收、检查、使用的相关管理;
(2)设施设备及操作人员证书齐全有效,并有定期更新年检; (3)定期对设备设施、电气线路、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特种设备定期进行检测检验,维护保养和检测检验有记录;
(4)项目设备物资部和分包项目设备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进行自检、
年检管理;
(5)项目设备物资部和分包项目设备管理部门建立并规范设备管理台账。
3.电气安全管理: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JGJ46-2005)进行安全管理
存在的不足: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扣除10分。 本部分考评分100分,自评得分90分。 (七)安全技术管理(110分) 1.施工组织设计:
(1)按照项目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审核、批准:
(2)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了安全技术措施; (3)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程序进行审核、批准;
(4)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执行,由施工员、专职安全员对过程进行监督,并形成记录。 2. 专项施工方案:
(1) 按照项目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写、审核、批准专项施工方案;
(2)专项施工方案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核、批准;
(3)施工过程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执行,由技术员、专职安全员对过程进行监督,并形成记录。 3.安全技术交底:
(1)按照项目项目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2)交底并形成记录,由专职安全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 (3)交底有书面记录,履行签字手续。
4.科技应用及创新:(1)取得ISO9001、ISO14001、OHSAS18000认证;
(2)隧道施工现场安装使用安全监管视频系统。
存在的不足:未使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科技攻关力度不够、安全生产科技攻关进度缓慢,扣5分。 本部分考评分55分,自评得分50分。 (八)队伍建设(90分)
1.培训计划:项目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制定年度及长期的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实施相关培训,明确培训内容和年度培训时间。 2.宣传教育:利用安全生产月活动等活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 3.管理人员:
(1)项目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具备相应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并取得行业主管部门培训合格证;
(2)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具备专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经验,熟悉各岗位的安全生产业务操作规程,运用专业知识和规章制度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4.从业人员培训:
(1)转岗员工、新员工入职前的安全教育不少于40学时,每年接受
再培训不少于20学时。项目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2学时;
(2)工程技术部门和设备物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对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5.规范档案:
(1)人力资源部建立健全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考评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评情况;
(2)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培训效果进行评审,对培训效果考核和评审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存在的薄弱环节,列为下一年度培训计划的内容。
存在的不足:新技术、新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专项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方式需要多样化,扣除10分; 本部分考评分90分,自评得分80分。 (九)作业管理(120分) 1.现场作业管理: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作业规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2)现场施工调度在下达生产任务的同时,布置安全生产工作要求;(3)项目的安全管理、特种作业人员人员持证上岗,已建立项目从业人员台帐,反映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资质情况; (4)对爆破、起重等危险作业现场均安排专人管理;
(5)已建立完善安全检查制度,严格执行现场巡回检查制度,无关人员严禁进入作业区;
(6)作业场所及设施设备采取防雷、防风、防火和防电等措施。 2.安全值班:
(1)已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值班计划和值班制度, 并有值班记录。 3.相关方管理:
(1)与关联单位共同协商,对存在共用生产作业的现场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并落实到人;
(2)在协作单位的选择上严格审查协作单位的资质、资格,并严格执行开工前准备、过程监督、续用等管理;
(3)与协作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各自的安全责任; (4)制定相关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职责和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告知应急避险知识。
(5)项目设备物资部和工程建设部均建立了合格协作单位名录和安全生产档案。 4.工作环境:
(1)在建项目认真规划布局,工作、生活场所的布置符合安全、消防和职业健康要求,疏散距离合理,消防通道畅通,设施布局合理。 5. 警示标志:
(1)在危险因素的场所和设备设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警示、告知危险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 本部分考评分120分,自评得分120分。
(十)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45分) 1.危险源辨识:
(1)已开展项目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 (2)已辨识重大危险源,建立相关辨识、评价、档案,按规定报备。 2.风险控制:
(1)已制定风险评估程序,针对风险,已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开展了现场风险告知,现场设置风险告知牌
(3)建立不可接受风险清单,建立了重大危险源档案。 本部分考评分45分,自评得分45分。 (十一)隐患排查与治理(70分) 1.隐患排查:
(1)已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
(2)项目定期开展安全自查自纠,现场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安全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缺陷和漏洞,消除安全隐患。检查及处理情况记录在案。
(3) 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了针对性控制对策。 2.隐患治理:
(1)项目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中已明确对项目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制定隐患治理方案。目前,项目没有重大安全隐患;
(2)对上级检查指出或自我检查发现的一般安全隐患,严格落实防
范和整改措施,并组织整改到位; (3)目前项目没有重大安全隐患; (4)建立了隐患治理台账和档案;
(5)建立项目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存在的不足:项目对每个月的危险分析没有深入,有关副职没有在危险分析上签字。
本部分考评分70分,自评得分60分。 (十二)职业健康(30分) 1.健康管理:
(1)项目人力资源部作为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
(2)按规定对员工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 2.工伤保险:
已制定保险制度,并为从事危险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险。 3.危害告知:
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宣传培训。使其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职业危害、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明确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4.环境与条件:
(1)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2)制定轮岗休假规定。
本部分考评分30分,自评得分30分。 (十三)安全文化(35分) 1.安全环境:
(1)设立现场宣传栏、横幅等员工安全文化阵地;
(2)公开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号码、通信地址。未接到安全生产举报和投诉。 2.安全行为:
(1)开展安全承诺活动。项目人员签订安全承诺书; (2)编制安全知识手册;
(3)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竞赛活动,有方案、有总结;
(4)项目发文对在安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5)项目通过经验交流会议材料对安全生产进行检查、评比、考评,总结和交流经验,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管理方法。 本部分考评分35分,自评得分35分。 (十四)应急救援(85分) 1.预案制定:
(1)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相应的应急保障措施; (2)结合实际将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3)应急预案已报送瓮安县安监局备案;
(4)定期评审应急预案,并根据项目机构调整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2.预案实施:
(1)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
(2)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应急处置方案;
(3)发生事故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报告。
3.应急队伍: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4.应急装备: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 5.应急演练:
(1)按照规定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2)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审,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审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存在的不足:应急救援人员日常训练频次不够,扣5分; 本部分考评分85分,自评得分80分。 (十五)事故报告调查处理(50分) 1.事故报告:
(1)发生事故及时进行事故现场处置,按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如实报告:
(2)跟踪事故发展情况,及时续报事故信息,建立事故档案和事故管理台账。 2.事故处理:
(1)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发生事故后,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积极配合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3)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分析事故原因,落实整改措施; (4)发生事故后,及时召开安全生产分析通报会,对事故当事人的聘用、培训、考评、上岗以及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责任倒查; (5)对项目发生过的的轻微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事故,严格追究责任领导和相关责任人。项目没有发生一般以上的事故。 本部分考评分50分,自评得分50分。 (十六)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35分)
1.绩效评定:项目成立自评小组,按照自评时间和任务分工,组织自评,形成自评报告。
2.持续改进:针对自评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化的计划和措施,实施持续改进。
3.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建立系统化、标准化、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按照PDCA原理持续改进,
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本部分考评分35分,自评得分35分。 第四章 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一、 自评发现的问题
1、存在的不足:“一岗双责”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本部分考评分45分,自评得分43分。
2、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扣除10分。本部分考评分100分,自评得分90分。
3、存在的不足:未使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科技攻关力度不够、安全生产科技攻关进度缓慢,扣5分。 本部分考评分55分,自评得分50分。
4、存在的不足:新技术、新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专项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方式需要多样化,扣除10分。本部分考评分40分,自评得分30分。
5、存在的不足:项目对每个月的危险分析没有深入,可操作性不强。扣10分。本部分考评分70分,自评得分60分。
6、存在的不足:应急救援人员日常训练频次不够,扣5分。本项得分85分,得分80分。 总扣分为42分。 二、 整改措施
自评组将上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开列了“问题清单”,项目要求责任部门和项目按照要求,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在15日
内整改完成。 第四章 自评结论
根据《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企业安全生产达标考评指标》标准,项目自评组通过文件审查、现场询问、抽查资料等方式,对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各要素进行了自评,自评得分958分且完全满足二级达标企业必备条件。项目自申请考评之日前一年内未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各项安全指标在控制范围内。项目自评小组认为: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达到了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企业安全生产二级企业标准要求。
XXXXXXXXXXXX项目部 2015年5月10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