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在喀什地区工程实用中的修正分析

来源:知库网
2012年第5期 西部探矿工程 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在喀什 地区工程实用中的修正分析 谢蕴华 ,李浩儒 (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CFG桩置换作用较强,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复合模量高,地基变形小,近年来喀什地 区建筑工程中逐渐应用,由于该地区经验值相对较少,CFG桩复合地基设计中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的计算,采用规范给定的公式,尽管合理但很难做到准确,使得工程设计值往往偏于保守,工程造 价偏高。通过喀什地区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施工及静载试验的实例探究,提出了《建筑地基处理技 术规范t(JGJ79--2002)中计算公式中关于桩间土折减系数的经验取值,为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折减系数;修正 中图分类号:TU75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OO4—5716(2O12)O7一O0O3—03 在喀什地区CFG桩复合地基设计中,复合地基 土承载力特征值,这种条件下,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 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通常采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 数卢的取值成为提高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规范》(JGJ79—2002)(以下简称《规范》)中的 准确性的关键。本文在确定的布桩形式和参数条件 (9.2.5)公式确定。通过计算值与施工后实际检测 下,通过对设计计算值与静载试验实测数据的分析, 值的对比分析发现,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提出了《规范》(9.2.5)式中桩间土折减系数针对喀 的准确性与公式中各参数的合理取值有关,尤其是 什地区的经验取值,为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地基加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 , 的取值,对计算结 1工程实例 果的准确性起到关键作用。如果. 。 取为加固后桩 喀什市区属昆仑山前冲洪积沉积平原区,地面标高 间土实际承载力,则计算与实测值的误差较小,但当 为1300m左右,地下水位埋深3.O~13.0m。50m内深 . 取天然地基承载力时,计算结果偏低误差较大。 度均属第四系冲洪积沉积粘性土、粉土和砂类土组成, 实际工作中,在工程设计前期,无法取得处理后桩间 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喀什某小区高层住宅11栋,地下1层,框剪结构, 300kPa,地基最终沉降量控制在50mm以内。在满足 筏片基础,埋深一4.5m。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桩径 上述条件下,经多次优化后确定CFG桩地基处理设计 500mm,桩距1400mm,桩长12.5m,承载力不小于 参数为桩径400mm,有效桩长12m,桩间距1.4m,面积 *收稿日期:2012—03—12 第一作者简介:谢蕴华(1966一),女(汉族),河南长葛人,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岩土工程勘察、施工及管理工作。 4 西部探矿工程 2012年第5期 置换率0.074,桩身强度C25,褥垫层30cm,桩端持力层 粉土,单桩承载力特征值370kN,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301.5kN。 2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与静载试验值的分析修正 2.1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理论计算 《规范》(JGJ79—2002)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为: 下式估算: R。=== E(q L )+q p (2) 式中: ——桩的周长,m; 、 ——桩侧第i层土的侧阻力、端阻力特征值 (kPa); L ——第i层土的厚度,m。 根据不同场地天然地层的划分,按上述公式计算后 , =mR。/Ap+卢(1一 ) , (1) 值汇总见表2,计算时桩间土折减系数取0.75。 式中: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2.2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分析修正 m——面积置换率; 为减少承压板面积、褥垫层压缩量等因素对承载力 R——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判定的影响,静载试验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经 A ——桩的截面积,m2。 计算用1.7m2钢质圆形承压板,承压板下设置200mm 卜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 厚细砂找平层,仅在承压板下设置以避免产生应力扩散 值,如无经验时可取0.75~O.95。天然地基承载力较 作用。试验结果复合地基压力沉降关系曲线,一般情况 高时取大值; 下是一条平缓的光滑曲线,根据《规范》可用s/d一 ——, 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易按地 0.004 ̄0.01对应的沉降量且不超过加载值的一半来 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以下分别选取s/d一0.008和 当采用单桩载荷试验时,应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0.01两种状况下的数据,经对比9栋楼3O组试验数据 R除以安全系数2,当无单桩静载荷试验资料时,按照 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表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值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比统计表 表2静载试验结果,各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0.0l。 均满足设计要求,实测地基沉降5.23~15.58mm,预计 进一步分析静载实测值与计算值,当取 ̄/d=O.01 后期均能满足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的规定。对比实测 时,实测值与计算值之比为1.05~1.11,平均值为 值可知,s/d=0.0l时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s/d 1.08;当取s/d=O.008时,静载实测值与计算值之比为 一0.008时承载力特征值的1.O5~1.1l倍。 0.91~1.O7,平均值为0.98,说明在CFG桩复合地基 采用两组实测值对 值做反演计算后可知,当s/d 承载力检测中,规范要求的取值范围较大,实测值差异 —O.008时, 值的范围在0.78~0.98之问;当s/d= 较大,因此,应在检测中考虑 取值,对复合地基承载 0.01时,J8值的范围在0.91~1.10之间,说明该地区, 力特征值的影响。 在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时,p取值对复合地基 3结论 承载力的影响较大。该区静载试验表明,更适合s/d= (下转第6页) 6 西部探矿工程 ④回填下料:当夯沉量达到2m左右时,停止强夯, 2012年第5期 验结果表明,经强夯处理后拟处理范围内标贯锤击数实 开始填料。回填完毕后,继续夯击,直至达到收锤标准。 ⑤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用推土机推平场 地。 ⑥重复步骤①~⑤,完成第二遍、第三遍全部夯点 的夯击。 ⑦夯坑用推土机推平场地。 ⑧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土夯实,并测量 夯后场地标高。 测值均大于标贯锤击数临界值,地基土受到强夯的强力 冲击和挤压,由松散变为密实,有效加固深度达到目标 (8.0m),强度大幅度提高。 (3)载荷试验及分析:在强夯结束后,我们在场区内 选取1O个点做静载荷试验,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分10级加载,对处理后的地基的承载力进行了检测,试 验结果表明:经强夯处理后地基土的强度明显增强,土 的承载力特征值由80kPa提高到200kPa,提高了将近 4效果检验及分析 2倍多,满足了设计要求。 (1)瑞雷面波(R波)检测和单孔、跨孔(P、S波)波 5结语 速测试,本次瑞雷波检测共做了222点、1O条测线,得 本工程共有8×1O m2采用强夯置换法进行处理, 出以下结论: 施工工期3个月,从上述施工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淤泥 ①强加固层:由于强夯置换挤密作用明显,对松散 地基经过强夯置换法处理后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满足 土体进行了全部置换,剪切波速及高, 为300~ 设计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与其他地基处理方法比较,采 380m/s。 用强夯置换法处理淤泥地基,不仅节约大量建设资金, ②次加固层:对填石层进行了挤密加固,对下伏淤 缩短建设周期,而且为采用强夯置换法处理广东省沿海 泥进行了部分置换,剪切波速较高, 为250~ 地区的淤泥地基积累了经验。 300m/s。 ③弱加固层:由于受强夯能量衰减和其它因素的影 参考文献: 响,挤压和置换作用不如上述两层,剪切波速为250 [1]JGJ 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2]张庆国.强夯法加固机理与应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 300m/s。 出版社,2003. (2)标贯测试试验及分析:在强夯加固处理后,分别 [3]徐至钧.强夯和强夯置换法加固地基[M].北京:机械工业 对基础以下10m范围内的土层进行了标贯试验,其试 出版社,2004。 (上接第4页) 筑工业出版社,1994. (1)在喀什地区高层建筑地基加固时采用CFG桩 [2]阎明礼,等.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M].中国水 复合地基加固效果较好,一般情况下,承载力可提高 利水电出版社,2001. 2.O~2.5倍;地基变形较为均匀,符合现行规范允许变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 形的控制标准以及允许整体倾斜规定的要求。 计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计算时, 的取值 E4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7--2002地基处理技术规 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影响较大,建议 值取_1,0。 Es]郑刚,等.复合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及承载力确定的标准 (3)CFG桩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中,针对本区 化问题[J].建筑结构学报,2003(2). 应考虑s/d取值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建议该区取 E6]冯震,等.CFG桩竖向荷载作用下水平位移和弯矩的试验 s/d=O.O1时加载压力的一半,且不大于最大加载压力 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O5(2). 的一半,作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7]顾余志.CFG桩复合地基计算与设计研究[J].现代商贸工 (4)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较多,工程实 业,2007(3). 践中应注重不同的布桩型式、桩长及不同施工工艺条件 E8]张小敏,等.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J].岩土 下,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数据及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力学,2002(12). 数据的收集和研究,为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施工及检 [9]齐宏伟,等.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分析[J].华 北科技学院学报,2004(9). 测提供技术依据。 Elo]阎明礼.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施工检测[J].工程勘 察,2004(5).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岩土工程手册[M].中国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