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米脂县对岔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来源:知库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胡书堂等:陕西水土保持治理开发模式十三倒 ・39・ 治理效益的配套发挥.使沙地的光、热、水、沙资源潜力利用率 不断提高。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对大面积流沙实行一次全面固定或 两次分期固定相结合的办法。河谷两岸用稻草或麦草做网络, 网带内栽植紫穗槐,播种花棒、踏榔,沙坡丘顶一次快速固定。 河岸沙坡以上流沙地先在丘间地迎风坡栽沙柳、紫穗槐、柠条 等林草,丘顶暂不栽种,2-3年后,丘顶被风蚀为平缓波状沙地 时,再在丘顶栽种灌草,从而使沙地全面固定。对大片距村庄 远的流沙,实施飞播林草。 长武县塬面条田治理模式 赵垒玉,董荚民(长武县水土保持局,腱西长武713600) 塬面条田也 水平埝地,是在塬面坡地上修成的田面宽平 顺直、地边有埂、蓄水保土保肥的基本农田工程,也是塬区保塬 固沟的主要工程措施。 长武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全县被黑河、南河切割 为长武塬、枣元塬和巨家塬3部分,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 芹河流域通过8年综合治理,完成各项水土保持措施面积 104.79 。其中,新修水地586 hm2,营造水土保持林8 236 ,栽植经济林247 hm2,人工种草1 4l0 l珈 = 芹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模式显示了巨大的生产力,其技术成 果已在陕北和毛乌素沙漠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他同类型地区也 值得借鉴推广。 米瞻县对岔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崔文琪,常春(米脂县水利水保局,陕西米脂718100) 对岔小流域位于米脂县东沟重点治理小流域上游,系无定 河二级支流,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 对岔小流域的治理,严格遵循“预肪为主,全面规划,综合 肪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保方针,从建立综 合、规模、优质、高效农业人手,以建立良性生态环境和生态农 业系统为目标,以全面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发展小流 域经济,加快区内群众致富为根本,坚持“四个原则 (即:因地 制宜、综合开发的原则,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起点高、标准高 的原则,治理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努力把该小流域开发成优 质、高教,能够促进水土资源永续利用,加快群众致富,达到改 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小流域经济双重目的的小流域。 针对流域的实际,治理措施配置分为坡面治理和淘道治 理。坡面治理又分为梁峁坡和沟谷坡治理:梁峁坡以修水平梯 田为主,辅以建果园、种植林草、兴建水窖、集雨场,峁边布设以 柠条为主的灌木带,少量耕地采取了草田轮作、水平沟和垅淘 种植;在比较平缓完整的淘谷坡上,采用水平沟、水平阶、反坡 梯田和鱼鳞坑等工程整地措施,营造经济林和用材林,在陡峻 破碎的沟谷地上,种植以柠条为主的灌木林。淘道治理采取打 坝、围井、建池、箍洞等措施,建成了以骨干坝为骨架、以淤地坝 为基础的坝、井、池、洞串连配套的能蓄、能排、能拦、能浇,肪盐 碱、保下游工程安全的构道坝系防护体系。同时硬化了乡村公 路,修环山公路3kin 形成了山、水、田、林、路、草、窖综合治理 格局,并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本村经济特征,利用自然资 源优势,开发酥梨等果品产业.发展池塘养鱼业和其他养殖业, 采用股份制兴建食品加工厂。变水害为水利,变土地优势为商 品优势,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对岔流域山、沟 坡兼治,工程林草配套,坝、井、池、洞结 合,生产、蓄水、拦泥坝合理分工,用洪用沙,化害为利的综合治 理模式,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下,水分不足是影响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彻底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早在60年代初, 我县就开始塬面条田治理,特别是从1973年以来,县委、县政 府把塬面治理列为水土保持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制定了总体规 划,形成了治理高潮。到2000年底,全县累计建成基本农田 2.04万l珈 ,其中水平埝地1.1万 ,修成骨架道路827条 796 km,并进行了绿化,建成生产方1 071个,基本上实现了塬 面方田林网化。 在塬面条田的布设上,按照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充分利用 土地资源,减轻水土流失,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粮食单 产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道路为骨架,实行田、林、路、圃、渠 埂 (地边埂、沟边埂)、电、池“八配套”,建成了优质高教农业生产 基地。其具体布设方案包括三个方面。 (1)以道路为骨架,划田成方。以村庄为基点,向四面辐 射.主干路与生产路配套,尽量做到垂直井字形布设,路、槊、 林、电、田相结合,达到四端(路、林、槊、电线)一平(田)。每隔 200--400 I"ii规划一条生产路.每生产方面积达到6.67}m (100亩)以上。共形成了1 071个生产方。 (2)以生产方为单元,逐方进行埝地布设。根据各方的地 形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整治。对地面坡度较缓并朝一个方向 倾斜的地形,埝地长边基本上顺等高线方向布设。对局围高、 中问低的宽浅洼地,在周围较高坡地上,埝地长边顺等高线布 设,在中间(底部)洼地,长边垂直水流方向布设。对在两沟之 间的狭长地,埝地长边与水流方向垂直布设;对坡度多向、高差 悬琳的地段,埝地长边基本沿等高线修成弧形,大弯就势,小弯 取直=埝地地块宽度主要根据地面坡度大小确定。根据有利 平整、机耕和灌溉要求,宽度一般以40~50 I"ii,长度一般以200 -300 Ii"i为宜,对地形较为平坦的,长度可达400~砷0 Ii"i。在 条田地坎上种植花椒、黄花等灌草,保坎固埂,增加收人。同 时,结合道路建设,每隔400-500 m营造一道垂直于主风向的 林带(副林带可因地制宜的加宽),防治风害,保护农田,美化环 境。 (3)蓄排并重,综合配套。条田的建设,大大提高了蓄水防 洪能力,为了防止超标准洪水造成连链反应,在村边、低洼和沟 边修建蓄水池窖,汛期拦蓄多余洪水,旱时进行灌溉。同时,在 田边设置进水口,引路洪进田;在塬边沟头修筑沟边埂,防止洪 水下泄而造成坡面水土流失。 塬面大面积条田化的建设,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挤和社会 效益。实践证明塬面条田化治理模式程适合黄土高原沟壑区 旱作农业的经济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