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农大研发(2008)7号
关于印发木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内蒙古农业大学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内农大研发(2004)第1号〕),学校组织相关学科的学科负责
人、研究生指导教师、任课教师等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我校
2000年制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2003年、2005年新增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方案。现将修订后的木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印发给你们,希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遵照执行。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各学院、学科应结合实际情况,在实施过程中注意认真总结经验,并请将实施情况及时报研究生院。
附件:
1.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农业剩余物材料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设计艺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4.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5.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6.森林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7.森林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9.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0.动物发育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1.发酵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3.微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4.遗传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5.发育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6.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二○○八年十二月十日
主题词:研究生 培养方案 通知 抄 送:校领导、巡视员,校长助理
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2008年12月10日印发
(共印30份)
附件10
(090523)动物发育生物学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业务范围
本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生殖细胞的发生、发育、成熟、受精及早期胚胎的发育
和分化。在干细胞水平上研究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的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及其表面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确立该类基因在干细胞内的相关信号传导通路,探索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过程中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印迹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关键因子的作用机制和调控方式。在体细胞水平上研究不同体细胞重编程的机制上的普遍性和特异性,及其基因表达谱式建立和维护的表观遗传机制,探讨体细胞重编程的关键因子的作用机制。实现家畜育种关键技术和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的突破。获得家畜品种所具有的抗逆、抗病及生产等优异性状的相关候选新基因、主效基因、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及分子调控机理,创造新型家畜个体。在此基础上,通过体细胞克隆动物、超数排卵、性别控制、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繁殖生物技术的集成,迅速扩繁以建立新的家畜品系(种)。建立基因组和转基因育种技术新体系。
学科研究范围:主要研究动物个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发育、成熟、受精、胚胎发育、器官分化、生长、衰老直到死亡的生命不同时期细胞的动态变化过程和机制。在此理论基础上,开展细胞工程或基因工程的研究。
主要相关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兽医学、动物学、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等。
二、研究特色
本学科立足于地区特有的动物资源优势,以家畜及鼠为模式动物研究动物的生殖、发育、胚胎、遗传、克隆以及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揭示动物胚胎发育的机制,探索生殖细胞发生发育的机理,核质互作和细胞周期调控的机理,探索更加有效的转基因新手段,主要研究动物生殖细胞的发生、发育、成熟、受精及早期胚胎的发育和分化;细胞间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干细胞保持未分化状态及定向分化的调控机制;动物克隆及核质互作和对细胞周期的调控来提高动物克隆效率的研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遗传资源,有效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提高优良品种个体基因的利用率,加快遗传进展和改良速度,使地方种群优良性状合理组合,为培育优质高产家畜新品系(种)提供基因资源,创造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特色育种新种质材料。
三、研究方向
1、动物细胞发育调控与细胞工程
重点在生殖细胞水平上研究配子发生和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蛋白质对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的调节机制,功能基因在胚胎图式形成中的作用,
阐明其所涉及的信号调控网络,在生物技术水平上研究动物克隆和转基因动物。
2、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生物技术
重点研究地方优良家畜品种在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漫长的自然和人工选择所蕴藏的独特的基因型如抗逆性强、抗病力高、肉品质好等性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发掘其特色优异基因,筛选主效基因、功能基因和辅助分子标记,为培育抗逆性强、生产性能高、产品质量优的家畜新品系(种)提供基因资源,创造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家畜特色育种新种质材料。
四、课程设置
动物发育生物学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时 90 54 54 18 36 36 36 54 36 80 讲 课 90 54 54 18 36 36 36 54 36 80 实 验 学 开课 分 学期 4 3 3 1 2 2 2 3 2 2 开课 单位 学 第一外国语 位 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 课 发育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专题 信号转导 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选 基因组学 修 蛋白质组学 课 动物细胞工程学 基因工程学 第二外国语*
1 外语学院 1 2 1 1 2 2 2 2 人文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1-2 外语学院 *注:第一外语非英语的研究生,必须选英语为二外语
附件11
(082203)发酵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业务范围
本专业涉及获得特殊反应或过程所需的最良好的生物细胞(或酶)及选择最精良的设备,开发最优技术操作,创造充分发挥细胞(或酶)作用的最佳环境。建立在发酵工程理论基础之上的现代发酵工业是将传统发酵技术和现代DNA重组、细胞融合等技术合并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技术,并通过现代化学工程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体系,主要涉及食品、饲料、抗生素、有机酸、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甾体激素、单细胞蛋白等的菌种的筛选、诱变、选育、种子的扩大培养、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和设备的优化。是将生命科学的最新发现通过中试、大生产,最终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转化为规模化的过程(系统)。
学科研究范围:发酵工程技术应用,从菌种、工艺控制及发酵设备等方面研究发酵技术应用;微生物生理与发酵工程: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特性,代谢途径及发酵过程中的生理条件。发酵产物分离与分析:研究发酵原料、中间物、产物的性质特征及数量特征,依据相关理论建立其科学可行的分析与分离方法。
主要相关学科: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工程等。
二、研究特色
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生物技术的中心地位。绝大多数生物技术的目标都是通过发酵工程来实现的。现代发酵工程不仅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制造有用产品的工程技术,而且是以生物作用剂(酶、整体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体)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或社会服务的多学科、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发酵工程是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三、研究方向 1、发酵工程技术应用
从事酿酒、谷氨酸、抗生素菌肥等微生物工程的菌种、发酵工艺、设备及生物工厂设计的研究。
2、微生物生理与发酵工艺工程
从事真菌发酵工艺条件、真菌生理生化及真菌生长发育调控规律的研究。
3、发酵产物的分离、分析与鉴定
从事寒旱地区植物如甜高粱、沙棘等发酵工艺、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四、课程设置
发酵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第一外国语 学 位 课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微生物生理与遗传 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 发酵工程科学研究进展 工程数学 必 修 课 色谱分析技术 发酵动力学 生物化学工程与设备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及实验 生化分离技术 选 修 课 现代酿造技术 仪器分析 文献检索 高级微生物学 第二外国语* 学时数 180 36 18 36 36 36 72 36 36 36 72 36 54 54 18 36 80 讲 课 180 36 18 36 36 36 72 36 36 36 36 36 54 36 18 36 80 试 验 36 18 学 分 5 2 1 2 2 2 3 2 2 2 3 2 3 2 1 2 2 开课时间 1-2 1 1 3 2 3 1 2 2 1 2 3 3 2 2 2 1-2 开课 单位 外语学院 人文院 人文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理学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理学院 图书馆 生工院 外语学院 *注:第一外语非英语的研究生,必须选英语为二外语
附件12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业务范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基因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以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的科学,应用物理、化学原理和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调节方式,从而阐明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
学科研究范围:主要研究生物新陈代谢的过程,从而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糖、脂、蛋白质、生物碱及其他化合物在体内的合成规律,以期获得优质高产的农作物新品种。研究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以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培育优良作物新品种。
主要相关学科: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动物发育生物学与胚胎工程等。
二、研究特色
学科主要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实验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深入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培养具有从事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动植物资源,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表达,代谢过程及其调控;组织和器官的机能生化、药物生化,资源生物的活性成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植物抗逆分子生理及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研究植物抗逆基因及其调控序列的结构、功能、信号传递机理及其利用。生物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优异基因的开发利用,分子标记与辅助育种、植物发育的分子机理、植物逆境下生理生化、代谢途径及基因调控。以及内蒙古重要家畜功能基因的研究。
三、研究方向 1、植物抗逆信号转导
该方向主要运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植物抗逆基因及其调控序列的结构、功能、信号传递机理及其利用。
2、植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以农作物和旱寒荒漠区特有资源植物为材料,利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植物生物转化和生物材料高效利用。
3、种质多样性与抗性分子生物学
该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物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优异基因的开发利用,分子标记与辅助育种、植物发育的分子机理、植物逆境下生理生化、代谢途径及基因调控。
4、蛋白质化学
本研究方向包括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蛋白质与大分子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
四、课程设置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第一外国语 学 位 课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及实验 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生物化学研究技术 必 修 课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细胞信号转导 分子生物学及其实验技术 生物信息学 生物电镜技术 植物分子育种 多元统计分析 选 修 课 计算机应用 发育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 免疫学 第二外国语* 总学时 180 36 18 72 36 36 36 36 72 36 54 36 72 36 36 36 36 80 讲课 实验 学分 180 36 18 36 36 36 36 36 36 36 18 36 72 36 36 36 36 80 36 36 36 5 2 1 3 2 2 2 2 3 2 2 2 3 2 2 2 2 2 开课 学期 1-2 1 2 2 1 1 1 1 2 1 2 1 1 2 1 2 1 1-2 开课单位 外语学院 人文院 人文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动科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理学院 计算机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外语学院 *注:第一外语非英语的研究生,必须选英语为二外语 附件13
(071005)微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业务范围
本学科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微生物的分离、鉴定、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及功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功能和调控并进行微生物遗传改造;从事菌根技术、乳酸等有益菌种的开发和利用等工作,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优良菌种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稳定性、遗传变异性、微生物分子育种的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究以及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微生物DNA、G+C%含量测定、PCR扩增技术、同源性搜索和GENEMARK的基因定位方法,从基因水平研究有益菌的各种生物学特性,建立菌种基因库;应用研究如选育优良性状的菌种并产业化等。主要培养在食品业、轻工业、医药检验、动植物检疫、动植物病虫害防止领域从事微生物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
学科研究范围:微生物学科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以及进化、分类、生态等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主要形成了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和资源微生物两个研究方向。
主要相关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预防兽医学、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
二、研究特色
利用微生物为人类造福已成为当今微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热点。以此为目标本学科形成几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和资源微生物,是根据当前微生物学领域发展趋势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其特色是将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来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环境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感应,环境有益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其功能和调控,以及相应的微生物遗传改造;筛选分别对病虫害拮抗和对农药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或固氮菌,构建相应工程菌株,提高广谱拮抗或降解能力;开展抗病毒基因工程工作。为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环保和乳业的发展开展菌根技术、乳酸等有益菌种的开发和利用的工作等工作。
三、研究方向 1、微生物分子生物学
从事农业环境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感应,环境有益微生物功能基因的
克隆和表达及其功能和调控,以及相应的微生物遗传改造;筛选分别对病虫害拮抗和对农药有降解作用的微生物或固氮菌,构建相应工程菌株,提高广谱拮抗或降解能力;开展抗病毒基因工程工作。 2、资源微生物
开展如菌根技术、乳酸等有益菌种的开发和利用的工作,对优良菌种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稳定性、遗传变异性、微生物分子育种的新技术与新方法等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选育优良性状的菌种并产业化,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从基因水平研究有益菌的各种生物学特性。
四、课程设置
微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第一外国语 学 位 课 自然辩证法 总学时 180 36 讲 课 180 36 18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18 36 36 72 36 80 36 实 验 36 36 学 分 5 2 1 3 2 2 3 2 2 2 2 2 2 2 2 3 2 2 开课 学期 开课 单位 1-2 外语学院 1 1 2 1 1 2 1 1 2 1 2 2 2 2 1 2 人文院 人文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理学院 计算机院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8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及实验 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72 36 36 72 36 36 36 36 36 54 36 36 72 36 80 必 修 课 分子生物学及其研究技术 细胞信号转导 生物化学研究技术 资源与环境微生物 免疫学 微生物生理与遗传 生物电镜技术 选 修 课 动物细胞工程 高级微生物 多元统计分析 计算机应用 第二外国语* 1-2 外语学院 *注:第一外语非英语的研究生,必须选英语为二外语
附件14
(071007)遗传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业务范围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带头学科之一,是农业、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它以确定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遗传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它的发展对育种学、医学和生物工程等其他生命科学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内容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和模式动、植物基因组和蛋白质组计划的实施使遗传学再次成为当今生物科学中最活跃最前沿的领域之一,它必将对新世纪的生命科学、人类科技、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学科研及范围:本学科致力于动植物基因和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与教学,着重培养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调控、生物信息学、植物抗逆的分子机制与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以及内蒙古重要家畜和特色动植物基因组学等方面。
主要相关学科: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等。
二、研究特色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学科的主要方向凝练了当今国际遗传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将为深入探索生命的奥秘,提高我校在遗传学领域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学科主要围绕地方特色动植物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根据国内外遗传学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地区实际,在动物分子遗传学方向上,已全面进入分子水平,并形成以农业动物为主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特色明显。在动物毛囊生物学与分子进化研究方面,从分子水平揭示了牛羊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进化规律及绒毛生长调控机理。在动物遗传资源与品种改良研究方面,重点开展了对牛羊等农业动物分子遗传多样性和重要生产性状的基因标记研究。植物分子遗传主要集中于植物基因结构与功能及遗传规律、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调控、植物抗逆的分子机制与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的研究。
三、研究方向
1. 植物分子遗传学与基因工程
其一是自治区特有资源植物和作物的遗传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遗传多样性
及其利用研究;其二是抗极端环境基因的筛选、标记、克隆及用于作物性状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建立、特异表达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等。
2. 动物分子遗传学
本研究方向之一主要是应用遗传学原理与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动物种群的分类、进化;多样性;利用内蒙古丰富的种质资源,建立了典型动物的基因组研究的参考家系;另外对其他的家养动物,比如牛、马鹿、家禽的遗传资源和遗传结构方面也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内蒙古重要经济动物和模式动物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定位、分离和鉴定;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四、课程设置
遗传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第一外国语 总学时 180 讲 课 180 36 18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18 36 72 36 36 36 36 36 80 实 验 36 36 36 2 2 2 2 2 2 3 2 2 2 2 2 2 学 分 5 2 1 3 2 3 开课 开课单位 学期 1-2 外语学院 1 2 2 1 2 1 1 1 2 1 2 1 1 2 2 1 2 1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动科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理学院 计算机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自然辩证法 36 学 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8 课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及实验 72 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分子生物学及其实验技术 36 72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36 必 修 细胞信号转导 36 课 生物信息学 36 分子遗传学 36 发育生物学 生物电镜技术 数量遗传学 多元统计分析 选 计算机应用 修 课 动物繁殖技术 细胞遗传学 进化生物学 植物分子育种 第二外国语* 36 54 36 72 36 36 36 36 36 80 1-2 外语学院 *注:第一外语非英语的研究生,必须选英语为二外语
附件15
发育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业务范围
本专业对揭示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分化和发育机制具有直接的科学理论意义,为以家畜为主要模式动物的生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胚胎学、遗传学、动物克隆、基因的功能和调控的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论基础,将揭示动物胚胎发育的机制,探索生殖细胞发生发育的机理,核质互作和细胞周期调控的机理,探索更加有效的转基因新手段,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遗传资源,有效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提高优良品种个体基因的利用率,加快遗传进展和改良速度,使地方种群优良性状合理组合,同时,又可为其它物种,特别是濒危动物,相关研究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学科研究范围:动物细胞发育调控与细胞工程及家畜育种关键技术和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的突破,创造新型家畜个体。通过体细胞克隆动物、超数排卵、性别控制、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繁殖生物技术的集成,迅速扩繁以建立新的家畜品系(种)。建立基因组和转基因育种技术新体系。
主要相关学科:主要相关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兽医学、动物学、生理学等。
二、研究特色
本专业研究方向是动物发育生物学与胚胎工程,该方向主要是根据当前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并结合当地实际需要提出的,其特色是立足于地区特有的动物资源优势,以家畜为动物模型,主要研究动物生殖细胞的发生、发育、成熟、受精及早期胚胎的发育和分化;细胞间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干细胞保持未分化状态及定向分化的调控机制;动物克隆及核质互作和对细胞周期的调控来提高动物克隆效率的研究;动物转基因技术及外源基因的表达等方面。在干细胞水平上研究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的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及其表面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确立该类基因在干细胞内的相关信号传导通路,探索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过程中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印迹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关键因子的作用机制和调控方式。
三、研究方向
1、动物细胞发育调控与细胞工程
重点在生殖细胞水平上研究配子发生和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蛋白
质对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的调节机制,在体细胞水平上研究不同体细胞重编程的机制上的普遍性和特异性,及其基因表达谱式建立和维护的表观遗传机制,探讨体细胞重编程的关键因子的作用机制。在生物技术水平上研究动物克隆和转基因动物。
2、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生物技术
研究地方优良家畜品种在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漫长的自然和人工选择所蕴藏的独特的抗逆性强、抗病力高、肉品质好等基因,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发掘其特色优异基因,筛选主效基因、功能基因和辅助分子标记,为培育抗逆性强、生产性能高、产品质量优的家畜新品系(种)提供基因资源,创造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家畜特色育种新种质材料。
四、课程设置
发育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第一外国语 总学时 180 讲 课 180 36 18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72 36 36 36 36 36 实 验 36 36 学 分 5 2 1 3 2 3 2 2 2 2 2 2 3 2 2 2 2 2 开课 学期 1-2 1 2 2 1 2 1 1 2 1 1 2 1 2 2 2 1 1 开课 单位 外语学院 人文院 人文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计算机院 生工院 生工院 生工院 动科院 自然辩证法 36 学 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8 课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及实验 72 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分子生物学及其实验技术 36 72 细胞信号转导 36 必 修 发育生物学 36 课 动物组织胚胎学 36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36 免疫学 动物细胞工程 多元统计分析 选 计算机应用 修 课 动物繁殖技术 分子遗传学 生物化学研究技术 生物信息学 36 36 72 36 36 36 36 36 第二外国语* 80 80 2 1-2 外语学院 *注:第一外语非英语的研究生,必须选英语为二外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