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方案首页
课程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授课班级 授课顺序 电气班 1 2 课题 授课学时 课题类型 理 论 教学任务 1、电力电子技术的定义与学科分类2、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3、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4、本课程性质与学习方法 学生特征分析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适用于电力类和自动化类相关专业。改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模拟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和自动控制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本节主要讲授电力电子技术的概念、发展和应用的领域,明确本课程的内容、学习方法、性质和基本要求。 1、导出本次课内容。2、讲述:1.1电力电子技术的定义与学科分类1.2电力电教学内容分析 学案设计(选) 子技术的发展历程1.3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1.4本课程性质与学习方法3、学生提问,布置作业。 教 学 过 程 教学策略、 手段、教学媒体选用等 通过交流达到熟悉学生基本情况并使学生熟悉课时间段落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或 教学评价 15分钟左右 课程介绍(包括教材、课程性质、内容、学时安排、程情况。提高学课堂要求、作业要求、考勤及考核标准等) 教学手段:讲授与互动交流。 生的学习兴趣。 35 分钟左右 一、 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 1.电力电子技术的组成 2.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任务 二、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三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 可控整流器(AC—DC)、有源逆变器(DC—AC)、无源逆变器(AC—DC—AC)、直流斩波器(DC—DC)、无触点电力静态开关 讲授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20分钟左右 讲授与多 媒体课件 相结合。 20分钟左右 了解本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 讲授与互动交流。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首页
课程 电力电子技术 授课班级 电气班 课题 1.1 电力电子器件基本模型 1.2 电力二极管 授课顺序 授课学时 2 2 课题类型 理 论 教学任务 1. 了解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分类与应用 2. 理解和掌握电力二极管的工作原理、电气特性和主要参数 学生特征分析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适用于电力类和自动化类相关专业。改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模拟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和自动控制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重点:电力电子器件原理、性能上的不同,各自应用的场合。 难点: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 1、复习上次内容。2、导出本次课内容。3、讲述:1.1电力电子器件基本模型,1.2电力二极管。4、学生提问,布置作业。 教 学 过 程 教学策略、 手段、教学媒体选用等 复习与互动交流 讲授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课堂小结或 教学评价 教学内容分析 学案设计(选) 时间段落 教学内容 15分钟左右 总结上节课所讲内容 1.基本模型与特性 (1)基本模型和基本特性 2. 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 3.电力二极管 (1)电力二极管及其工作原理 (2)电力二极管的开关特性及主要类型 (3)电力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20分钟左右 40分钟左右 讲授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15分钟左右 本次课内容小结布置作业。 讲授与互动交流。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首页
课程 电力电子技术 授课班级 电气班 课题 1.3 晶闸管 1.4可关断晶闸管 授课顺序 授课学时 理 论 3 2 课题类型 教学任务 理解和掌握晶闸管的工作原理、电气特性和主要参数 学生特征分析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适用于电力类和自动化类相关专业。改课程要求学生具备模拟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和自动控制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重点:电力电子器件原理、性能上的不同,各自应用的场合。 难点: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 1、复习上次内容。2、导出本次课内容。3、讲述:1.3 晶闸管。 4、学生提问,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分析 学案设计(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策略、 手段、教学媒体选用等 复习与互动交流 时间段落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或 教学评价 15分钟左右 总结上节课所讲内容 1.晶闸管及其工作原理 2.晶闸管的特性与主要参数 3.晶闸管的派生器件 4.可关断晶闸管的结构 40分钟左右 讲授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20分钟左右 5.可关断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讲授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15分钟左右 本次课内容小结布置作业。 讲授与互动 交流
55分钟左右 答 疑 讲授与解答相结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