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加强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知库网
加强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加强自主探究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加强自主探究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董福芝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

而小组学习是自主学习最常用的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师生、生生的互动。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一堂好课,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学生的知识不仅得以巩固,更会有能力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有能力进行自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一定好,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技能方面,还是在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百分数应用的例3时我们就采用了小组探究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例3是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这些应用题实际上与相应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类似,只是给出的条件以百分之几来表示。由于有了分数应用题的基础,所以不再分开编排,而是合在一起编排。并且同原通用教材相比,适当加以简化,例题不再细分。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联系对比,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分数应用题的基础,所以教材中没有画出线段图。着重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想应以谁作为单位“1”,以及根据题意能得出怎样的等量关系式,即“原有图书加上增加的12% ”。引导学生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式列出式子来解答。还可以先算出今年图书占原有图书的百分之几,再计算现在图书的数量。基于此,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和教学的。

一、首先复习有关的分数知识

1.找出单位“1”,并说数量关系式。

男生比女生多1/4。

六年级占全校人数的1/6。

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10。

根据学生回答大屏幕出示答案。

2.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3/25,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找单位“1”的方法及解题思路,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