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一课文:七根火柴的文章理解

来源:知库网
七根火柴

1/王愿坚(1929—1991),山东诸城人,是在部队里成长起来的当代作家。他所写短篇小说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生活。代表作有《党费》、《普通劳动者》、《粮食的故事》等等。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擎( )着 寒颤( ) 霎( )时 青稞( ) 腭( )下 篝( )火 蓦( )地 一瘸( )一拐 一张一翕( ) 小心翼翼( ) 惶惑 腋窝 3/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人物、情节、环境

无名战士、卢进勇、后卫连指导员、战士们思考:主要人物是谁? 4/读小说认识人物的方法:(1)在环境中看;(2)从其他人或物方面看;(3)看对人物的描写 5/环境描写的作用:潮湿恶劣、多变 展开故事情节(作用之一)需要“火”

塑造、刻划人物(作用二)烘托出无名战士、坚定的信念顽强的品质 6/课文结构

变化异常 暴雨时作 遍地潮湿

打着寒颤 衣服湿透 又冷又饿

环境恶劣 需要火柴

精神伟大

躺在污水中 眼眶塌陷 嘴唇干裂 饥寒交迫

献 出火柴

胜利象征

转交火柴

篝火燃烧

点燃火柴

7/精读课文

15节:惶惑 因不了解情况而表现出吃惊疑惑的样子

16节: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 强调“焦干的火柴”与无名战士躺在水坑里、身上湿漉漉的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无名战士

为了保存火柴而不顾个人安危,对革命无限忠诚的崇高思想。

• 火焰:比喻句,也使人联想起无名战士的赤胆忠心永远向着党,留下了如火焰般的革命热

情。

• 小心翼翼数着::“一、二、三、四……”

• 这里一根一根数表现出他对火柴的珍视,向战友托付时神态的庄重,充分表现出他对革命

忠诚、愿意献出一切的伟大品格

• 第二次数:卢进勇用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 • 显示出卢进勇无比激动和完成战友嘱托时的庄重。

• 数火柴这一细节在内容上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A20节:双手捧起了党证,像擎着一只注满水的碗一样……

B21节: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他高高擎着,像一只路标,清晰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比喻句A形象的表现了无名战士交火柴时动作的郑重和感情的庄严,说明他献上的不仅是党证和火

柴,而是他的整个生命和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心。

比喻句B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无名战士指明了寻找前方部队的方向,他的革命精神指导和激励着更多

的人在革命的道路上前进。

(1)同志!——同志!—— 此处“!”表示感叹和兴奋,——表停顿 (2)“不,没……没有用了” 表示停顿和虚弱 (3)这……这里! “……”表停顿、无力

(4)记住,这,这是,大家的!“,”表示停顿,要对方明确,语气有力,“!”表肯定语气

(5)21节“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前面两个省略号表示身体虚弱,说话断断续续,第三个省略号话未说完,省略了“部队”

21节 模糊——清晰 模糊是写卢进勇悲痛的心情,“清晰”是写受托后的神圣使命感。

8/无名战士人物形象:无名战士是一位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全火种,有坚定的信念和对党无限忠

诚的红军战士形象。

卢进勇(线索人物),起陪衬作用——引出无名战士、展现无名战士的面貌、显示无名战士精神、完

成无名战士嘱托

8/文学评论界认为王愿坚的小说“善于捕捉人物性格发出耀眼光辉的一刹那,英雄人物完成自己性格的一瞬间”说说课文完成人物性格的一刹那,一瞬间在哪?

9/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整体的理解:这是一个用生命延续生命的故事。 总结

1.找出课文中有关火 ,火柴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要是有堆火烤,该有多好啊!”

“要是有堆火,有杯热水,已许他能活下去!” “一簇簇篝火烧起来了”

前两处都是烘托了火和火柴的无比珍贵

结尾写篝火,烘托出红军战士生起篝火后的欢乐情绪,

说明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下来的火柴发挥了巨大作用,给部队

和同志们带去了温暖和力量,从而进一步赞扬了无名战士的崇高精神 2. 理清文章线索。

火柴 需火 献火 燃 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