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基准点2. 4 点,放样图纸上外墙边线坐标点A、B、C、D四点。然后据已知坐标点利用如下公式:
⊿ x = X +cosα
⊿ y = Y +sinα 反算出控制线坐标,然后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出控制线位置,并加以保护。待建筑物出地面后,将控制线引测到建筑物内,并做好相应的控制点,加以保护,作为整个大厦的永久性控制点。控制点上方开予留洞,传递控制线和高程。把其中两条相互垂直的控制线延长至马路或已有建筑物的墙体上,做好标记,作为复核点。控制线位置如下图所示:(图略) 1.2 各施工细部点详细放样 1.各楼层控制轴线的放样
把控制轴线从预留洞口引测到各楼层上,必要时可放出轴线位置。每次传导时四个控制点必须相互复核,做好记录,检查四个点之间的距离、角度直至完全符合为止 2.墙、柱及模板的放样
据控制轴线位置放样出墙、柱的位置、尺寸线,用于检查墙、柱钢筋位置,及时纠偏,以利于大模板位置就位。再在其周围放出模板线控制线。放双线控制以保证墙、柱的截
面尺寸及位置。然后放出柱中线,待柱拆除摸板后把此线引到柱面上,以确定上层梁的位置。(表略) 3.梁、板的放样
待墙、柱拆模后,进行高程传递,立即在墙、柱上用墨线弹出 +0.50m线,不得漏弹,再据此线向上引测出梁、板底、模板线
4.门窗、洞口的放样
在放墙体线的同时弹出门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再在绑好的钢筋笼上放样出窗体洞口的高度,用油漆标注,放置窗体洞口成型模体。外墙门窗、洞口竖向弹出通线与平面位置校核,以控制门窗、洞口位置。(图略) 1.楼梯踏步的放样
根据楼梯踏步的设计尺寸,在实际位置两边的墙上用墨线弹出,并弹出两条梯角平行线,以便纠偏。如图示:(图略)
1.3 高程测量:
在一层核心筒墙壁上设置一永久性标高点,其正上方紧靠核心筒留置预留洞,标高预留洞,用钢尺引测上去,并设置每层永久性的楼层标高基准点 +1.00m 标高点,用红油漆标注,不经许可,不得覆盖或破坏。以后,每层用经纬仪在预留洞处沿核心筒的竖向方向引一通长直线。以消除钢尺的垂直误差。为了尽可能避免因传导的次数而造成累计误差,
在施工中高程每十层用钢尺复测一次,及时纠正误差。标高允许偏差:层高不大于±10mm ,全高不大于 ±30mm 。(图略)
1.4 误差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5 仪器
1. 日本产NIKON530E 全站仪。测角精度2
,测距精度2mm
±2ppm。主要用于控制点的定位、检测以及建筑物整体位移、垂直度的控制
2. 瑞士产莱卡光学铅直仪,测量精度为2mm/km
主要用于楼层控制点的引测
3. 天津产莱特自动安平水准仪LETAL3200。测量精度为1mm/km
主要用于楼层高程的引测及检测 4. 激光经纬仪。测量精度 ±1/20000
主要用于控制点的引测工作 1. 国产苏光J2 经纬仪。测角精度2
主要用于各楼层的轴线放样工作及配合铅直仪作控制点的引测工作 6. 50m 钢尺
主要用于量距及配合水准仪引测高程
1.6 沉降观测
观测点的布置及做法。根据图纸上观测点的位置,由专业测量单位负责观测,观
测点采用浇注后钻孔设置。(图略)
沉降观测的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建筑物内选择坚固稳定的地方,埋设三个水准基点,与图纸上给出的沉降观测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以确保观测结果的精确度。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固定的水准点,以及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根据《地基基础施工规范》上规定,基础做好之后每施工一层结构观测一次,主体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并做好每次的观测记录。必要时委托具有国家资格证书的测绘院,按照上述方案来完成此工作
1.7 控制点、预留洞的做法 1.控制点
待±0.00 层完成后,将控制线按分段施工的要求,作四个控制点。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在底板打混凝土之前,把事先做好的200×200×10 的钢板与底板钢筋牢固焊接。待混凝土彻底凝固后,用全站仪精确定位,在钢板上用钻头铳点做出标记。并加以保护,未经同意不得进行覆盖、击打等
蓄意破坏 2.预留洞
在控制点的正上方每层相应预留四个300×300 大小的预留洞,在紧靠核心筒一角处预留一个300×300 大小的预留洞。不用时用特制的盖子盖上加以保护,同时也防止落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