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叶复烤工艺复习题
一、 填空题
1、 真空回潮是利用抽真空技术排除烟包内的空气,再增加烟叶(温度)和(湿度)
的工艺过程。
2、 回透率要求(≥98%)。
3、 回潮后的包芯温度要求在(55-80℃)之间。 4、 回潮的方式有:(单周期操作、双周期操作)和三周期操作。 5、 烟叶经回潮后获得较接近的水份,(增加韧性),减少打叶过程中的破损。 6、 烟叶回潮的其中一个作用是去除(青杂气),杀死烟虫
7、 一类杂物含量为零,二、三类杂物含量不超过(0.00665%)。 8、 一般来说,低档烟叶含水率在(20%)时,其机械结实性最好。 9、 打叶方法有切尖打叶和(全叶打叶)两种。
10、 (流量)的均匀稳定是润叶和打叶质量稳定的先决条件。 11、 打叶是利用打叶机的打叶辊、(框栏)和打刀,将叶片从烟梗上撕裂下来。 12、 打刀在打辊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直线排列)和(螺旋状排列)。 13、 卧式打叶机主要由喂料机、打叶机、(风分系统)落料器、除尘器,回梗系统
及其有关控制部件等组成。
14、 风分的技术原理是利用叶片和烟梗不同比重所产生的不同的(悬浮风速),用
风分机来控制各断面风速,达到选分叶片的目的。 15、 烟叶在打叶机内受到打钉的冲击力,(烟叶和框栏)的摩擦力,打辊旋转所造
成的气流推动力和烟叶相互间的摩擦力。
16、 打叶辊每米上的打叶负荷最好是(900kg/h)左右。 17、 打叶后大于(25mm)以上的烟片称为大片。
18、 打叶后分离出来的长度大于(20mm)以上的烟梗称为长梗。 19、 (风机)是风送系统中气体运动的动力源。
20、 叶片复烤工序中,要机尾叶片含水率控制在(11-13%)之间。 21、 当叶含梗率不变, 梗含叶率调整(较小)时,造碎率会增大。 22、 二次润叶的侧重点是(提高叶温)使水分进一步内渗。 23、 大多级打叶设备中,打辊的宽度逐级(减少)。 24、 打叶复烤机内必须经干燥区、冷却区和(回潮区)。 25、 打叶复烤生产使用的落料器均为(切向)落料器。
26、 来料不均,解把率低时,容易造成打叶机(打刀、打钉)损坏。
27、 在烟叶水分小于17.5%的时候,烟叶的延伸率随着烟叶水分的增加而(升高)。 28、 回透率的高低,不仅与真空度有关,还与(蒸汽和水)的压力有关。 29、 热风润叶机由传动装置筒身、(机架)、滚圈、托轮和(热风循环系统)等组成。 30、 热风润叶机还具有(掺和配叶各种烟叶),解除解把机未解开的烟把的作用。 31、 滚筒式热风润叶的循环热风的温度调节范围为(120-150℃)。
32、 烟叶流量控制的方法有体积(流量控制)和(质量流量)控制两种。 33、 烟叶流量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流量(大小),二是流量的(稳定性)。 34、 打叶机分为(立式打叶机)与(卧式打叶机)。 35、 卧式打叶机的打叶辊是(水平)安装的。
36、 打叶强度即打辊上的(单位宽度)打叶量。 37、 打叶辊宽度与产量成(正比)。
38、 框栏的开口尺寸越大,叶片(也大)。
39、 打叶的出叶量随框栏的开口尺寸增大而(降低)。 40、 影响风分机风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风分比)、风速、风量。 41、 风分比是每千克空气量分离(物料)的千克数。
42、 打叶复烤成品水分含水率指(成品水分重量)占样品总重量的比率。 43、 叶片结构是衡量(叶片整碎)的质量要素。
44、 梗中含叶率是指烟梗中(叶片重量)占烟梗总重量的比率。 45、 打叶复烤生产线使用的除尘器一般多用袋式除尘器,其使用的清灰方法是(脉冲
喷吹法)。
46、 在打辊转速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框栏档距的增大,打叶效率相应变(小)。 47、 二次润叶的检测项目主要是(水分温度)、解把率、粘结率。 48、 打叶机组顺序电控系统主要由电源柜、(PLC柜)、电机柜、本地开关、紧急按
钮、本地操作盒人机接口装置等组成。
49、 Proctor叶烤机干燥一区风向为(下)进风,温度为75-90℃。 50、 Proctor叶烤机回潮区分为(两)个区。
51、 (风分比)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风分机梗叶分离效果。 52、 打叶去梗工序的主要检验项目是(大片率)、叶中含梗率、梗中含叶率、烟梗
结构、碎末率。
53、 回梗系统由出梗振筛式输送机、回梗吸管嘴、回梗(落料器)和配套的风机及
管路。
54、 烤机干燥器排潮风门和百叶窗开得大会导致干燥区温度(升不高)。
55、 影响烟叶干燥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干燥介质)二是烟草特
性。
56、 单向阀主要是控制调节压缩空气的(方向)。
57、 使物料飘浮于空气气流中,并由一点送到另一点的过程,称为(气力)输送。 58、 叶片分选筛主要由输送皮带机,机架,(筛盘),传动部件组成。 59、 叶片分选筛振动方式采用(偏心连杆)机构。
60、 风分系统中,筛分落料器筛鼓表面为圆孔状,其作用是(清除碎片和尘粒)。 61、 风分机网面风速不均匀,一侧偏高,一侧偏低,会造成所分出叶片(含梗)率
增加。
62、 在框栏档距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打辊转速的降低,打叶效率相应变(小) 63、 叶片复烤机主要由定量喂料系统、输送装置、(干燥段)、冷却段、回潮段、供
汽系统、气控系统和电控系统组成。 64、 逆流风分机有(两)个抛料辊。
65、 打叶机的打辊宽度每100毫米大约可以处理烟叶(100-200)千克/小时。 66、 干燥段的作用是将叶片干燥至(8-10%)的含水量。
67、 为了使回潮区喷嘴能较好的发挥作用,应经常检查、疏通,并使用(软)水。 68、 在回潮末端出料罩上装有(加热排管),蒸汽通过加热排管,使其周围空气温
度较高,以防止在上部产生(冷凝水)下落,影响烟叶质量。 69、 主油缸是预压机的关键部件,由(压头)、(主油缸)和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 70、 下进风区的输送带顶面,装有(挡叶网带),作用是防止叶片被气流带走。 71、 烟叶在调制过程中发生着两种明显变化,一是 颜色变化 二是烟叶水分变
化。
72、 烟叶在调制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速度,一是 变色速度 ,二是干燥速度。 73、 烘烤变黄期,保持叶组织生命活动状态,促进 酶 活动,使烟叶失水凋萎变
黄。
74、 烟叶烘烤 干筋期 结束,主脉干燥。
75、 烟叶烘烤的原理是合理调控变色速度和 干燥速度 使其相互协调同步进
行。
76、 白肋烟晾制时间过长,烟叶成褐色,晾制时间过短,颜色呈 淡黄 。 77、 白肋烟晾制后期适当提高温度,加强通风,降低晾房或晾棚 相对湿度 。 78、 香料烟晾晒分为凋萎变黄阶段 定色干燥阶段 以及堆积醇化。 79、 香料烟凋萎变黄阶段相当于烤烟的 变黄期 。
80、 香料烟调制在开始的一、二天 不可立即 在强光下曝晒。 81、 现行国标规定烤烟麻片包装,每包净重为 50㎏ 。 82、 烤烟包(件 )内自然碎片不大于 3% 。 83、 要使烟草商品运输顺利进行,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即要有一个畅通的渠道,
要有一支素质好的 运输队伍 要人一套健全的管理法则,要有一类安全的包装。
84、 烟草商品运输应贯彻 合法 及时、准确、安全、经济的原则。
85、 邮寄或 异地携带 烟叶、烟草制品、不得超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限量。
86、 烟叶分级操作室内不得堆放化肥 农药、油类 和有毒物品,以防烟叶被污染。 87、 烟叶分级回潮达到烟筋稍软不易断,手握叶片 稍有响声 不宜碎为宜。 88、 白肋烟分级回潮达到主筋易断,叶片 变软 时即可下竿。 89、 烟叶分级的目的是把 不同质量 的烟叶区分开。
90、 烟叶分级因素的选择应符合 外观特征 与内在质量密切相关的原则。 91、 烤烟烟叶成熟度划分为完熟、成熟、尚熟 欠熟、假熟 五个档次。
92、 烟叶油分是指烟叶组织细胞内含有的一种柔软的 半液体或液 体物质反映
在烟叶外观上的滑润或枯燥程度。
93、 烤烟油分划分为多、有 稍有、少 四个档次。
94、 影响烤烟油分的外观因素主要有 部位、成熟度 等。 95、 分级是指同一组内的烟叶按其 质量的优劣 划分级别。 96、 烤烟身份划分为中等、稍薄、稍厚 薄、厚 等档次。
97、 烟叶色度是指烟叶表面颜色的 均匀程度 饱和程度和光泽程度。 98、 烤烟叶片结构划分为疏松、尚疏松 稍密、紧密 四个档次。 99、 烤烟油分多的烟叶表现为 富油分 表观油润,韧性好,弹性好。 100、 烤烟色度浓的烟叶表面颜色均匀、饱满、视觉色彩反应映 强 。 101、 烤烟色度淡的烟叶表面颜色 不均 ,极不饱满,色淡,视觉色彩反映弱。 102、 白肋烟成熟度划分为完熟、 成熟、尚熟三个档次。 103、 白肋烟身份划分为适中、尚适中、稍薄或稍厚 较薄或较厚 薄或厚等档次。 104、 白肋烟叶片结构划分为松、疏松、稍疏松 稍密、密 五个档次。 105、 白肋烟颜色由浅至深分为浅黄、浅红黄、近红黄 红黄、红棕, 以及微带青
等。 106、 白肋烟光泽分为鲜明、尚鲜明、稍暗 较暗、暗五个档次。 107、 白肋烟控制因素有 长度、损伤度 。 108、 白肋烟品质因素有成熟度、 身份、叶片结构 叶面、颜色、光泽。 109、 白肋烟损伤度是指损伤 杂色、残伤 损害烟叶的程度。 110、 完熟的白肋烟产生的部位为 下部叶 。 111、 成熟白肋烟的叶片结构表现为 松至稍密 。 112、 完熟的白肋烟叶面表现为 微皱至平展 。 113、 烤烟中下部成熟叶的叶片结构为 疏松 。 114、 香料烟K类颜色为浅棕 红棕、褐色 。 115、 B型香料烟长度依次划分为≤8、10、14、18、20 ㎝。 116、 S型香料烟长度依次划分为≤12、16、18、20、22 ㎝。 117、 香料烟身份划分为 厚、中等、薄 。 118、 香料烟A类颜色为橘黄 金黄、深黄 。 119、 香料烟光泽划分为 鲜明、尚鲜明、较暗、暗四个档次。 120、 香料烟组织结构分 细致、稍细致 较疏松疏松四个档次。 121、 香料烟油分划分为富有 有、少 。 122、 白肋烟叶面分平展、微皱 皱、皱缩 。 123、 香料烟完整度划分为≥90%、85%、80%、70%、60% 。 124、 香料烟上部叶脉相为 细显露。 125、 烤烟B1K的杂色面积为不宜超过 30%。 126、 香料烟K类允许含青度为 ≤15% 127、 香料烟A1表示 上一级 128、 香料烟烟叶等级允许含青度A类为≤5% 129、 香料烟杂色残伤≤5% ≤10% ≤15% ≤20% ≤25%
130、 对于收购量500000Kg以上的烟站,设站长,副、主检验员、验级员、复核员、
付款员、会计员、保管员各一人。 131、 一批烤烟烟叶界于两种颜色的界限上、则视其他品质因素。先定色再定级 132、 一批烤烟烟叶在两个等级界限上,则定较低等级。 133、 青片、霜冻烟叶、火伤、火熏、异味、霉变烟、掺杂、水份超限等均为不列级、
不予收购。 134、 烤烟CX1K限于腰叶、下二棚部位。 135、 烤烟S1限于腰叶、下二棚部位。 136、 烤烟GY1限于含青二成以下的烟叶 137、 烤烟GY2限于含青三成以下的烟叶 138、 烤烟中部微带青质量低于C3V的烟叶应列入X2V定级 139、 烤烟CX1K杂色面积不超过30% 140、 烤烟B2K杂色面积不超过40% 141、 白肋烟成熟度、身份、叶片结构、叶面、颜色、光泽达到某级规定,长度、损
伤度符合标准规定时,才定为某等级。 142、 白肋烟中五、上四以下等级允许带青面积不超过10% 143、 白肋烟凡熄火率超过15%者,不予收购 144、 白肋烟脚叶在中部5级以下定级,顶叶在上部三级以下定级。 145、 香料烟部位、叶片长度、颜色、光泽、身份、组织结构、油分都达到某级规定,
叶片完整度、杂色、含青度、残伤不得超过某级规定,才定为某级。 146、 香料烟含水率、自然砂土率、纯度允差等不符合规定者不收购。 147、 香料烟允许含青度B类为不超过10%。 148、 香料烟B类的颜色为淡黄、正黄。 149、 真空回潮的工艺任务是增加烟叶的含水量和提高烟叶的温度使叶片松散。 150、 中烟公司打叶复烤工艺规范规定真空回潮后的烟叶包芯温度上等烟应50-60℃,
含水率应控制在16-18%,回头率≥98%。 151、 打叶复烤工艺规范真空回潮后的烟叶包芯温度中等烟应60-70℃,含水率应控
制在16-18%,回头率≥98%。 152、 中烟公司打叶复烤工艺规范规定真空回潮后的烟叶包芯温度下等烟应60-75℃,
含水率应控制在17-19%,回头率≥98%。 153、 打叶复烤工艺规范规定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回潮后包芯温度的允差为设计值
±5℃,含水率的允差为设计值±1%。 154、 中烟公司打叶复烤工艺规范规定铺叶、解把(切把)后烟叶已回潮的烟叶应≥
80%未回潮烟叶≥85% 155、 根据叶片含水率设定烤房温度,采用弧线定温法,低温慢烤,烤房温度*不超
过100 ℃;冷房温度为(35~45)℃;潮房温度为(55~65)℃。 156、 投料前,设备应进行预热(15~20) min。 157、 根据烟梗流量及含水率,合理设置网带速度和烤房温度,烤房温度不超过
120 ℃。
二、 选择题
1、 操作热风润叶机时,预热(A)分钟方可进料。
A 15-20分钟 B 30-40分钟 C 20-30分钟 D 10-15分钟 2、水渍烟叶是指烟叶水份大于(D)。 A 19% B 21% C 23% D 25%
3、经第二次润叶后,上等烟的水分应控制在(C)之间。 A 16-18% B 17-19% C 17-20% D 17-21% 4、一次热风润叶的主要作用是(B)
A 增加烟叶温度 B 增加烟叶水份 C 增加烟叶温度、水份 D 增加烟叶韧性
5、我国对打叶复烤的研究起步于(C)年代。
A 40年代 B 50年代 C 60年代 D 70年代 6、真空回潮机、热风润叶机属于 (C)设备。
A 加温、加压 B 加温、加热 C 加温 加湿 D 加压、加湿 7、卧式打叶机组各级打叶辊转速一般都在(B)之间。
A 450-750r/mim B 450-1000 r/mim C 750-1000 r/mim D 750-1500 r/mim
8、风分时,叶中含梗不变时,随着分叶量的增加,风分效率(B) A 增大 B 下降 C 不变 D 不确定 9、红外线水份仪主要功能是检测(D)
A 物料温度 B 物料厚度 C 物流流量 D 物料水份 10、当叶中含梗和梗中含叶调整较大时,造碎率会(B) A 不变 B 减少 C 增大 D 不确定
11、当风分机分叶量一定时,风分效率达到一定值后,风分效率的增加会导致(A)迅速增加。
A 叶中含梗 B 梗中含叶 C 造碎 D 长中梗 12、下列哪个因素中不是影响风分效率的主要因素(D) A 风分比 B 风分风速 C 风量 D 叶片大小
13、烟叶流量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流量大小,二是流量的(A) A 稳定性 B 瞬时性 C 恒定性 D 快慢性
14、打叶辊单位长度上的打叶负荷一般不应超过(D)
A 900Kg/(h.m) B 1500 Kg/(h.m) C 1800 Kg/(h.m) D 1000 Kg/(h.m) 15、如果风分效率低,会造成(A)
A 造碎率增加 B 叶含梗减少 C 大片率增加 D 造碎率减少 16、增加打叶强度,打叶效率会提高,但合格片率相应会减少,(A)增加。 A 碎片率 B 大片率 C 叶含梗率 D 梗含叶率
17、打叶过程中出现大片率、梗中含叶、叶中含梗等不合格,(A)是主要原因。
A 流量不稳定 B 烟叶内在质量差 C 烟叶产地不同 D 流量小 18、一般地,第一级打叶风分出片率应在(D)以上。 A 50% B 55% C 60% D 65%
19、在烟叶的烤机回潮过程中(C)大小是决定回潮速度的主要因素。 A 热空气的温度 B 铺料厚度 C 热空气的湿度 D 风速 20、一般地,第二级打叶风分出片率应在(A)以上。 A 20% B 25% C 30% D 35%
21、下列所述零部件中,不属于热风润叶机的是(C) A 托轮 B 热交换器 C 螺旋推进器 D 气动薄膜阀 22、控制叶片复烤机铺料厚度的关键设备是(B)
A 储叶柜 B 定量喂料系统 C 输送网带 D 挡叶风带 23、下列所述参数的变化,对打叶效率有影响的是(C) A 风分风速 B 筛鼓转速 C 打叶强度 D 除尘效率 24、叶片在干燥区烘烤不均匀,应调节下列哪个装置(A)
A 导风网板 B 风量调节盘 C 挡叶网带 D 排潮管路上的阀门 25、叶片在干燥部分,(C)区采用上进风。 A 二 B 三 C 三、四 D 二、四
26、一般地,最后一级打叶机的出片率不宜超过(B) A 3% B 5% C 8% D 10%
27、在打叶复烤生产中,最终使叶片水份达到标准的是(B) A 二次润叶 B 烤机回潮区 C 烤机冷却区 D 预压打包 28、下列所述零部件中,与叶片复烤无关的是(D) A 高压雾化泵 B 挡叶网板 C 截止阀 D 溢流阀 29、打叶去梗后上等烟的大中片率应达到(D)以上。 A 75% B 77.5 C 85% D 87%
30、下列所述参数的变化对打叶效率有关的是(D) A 网面风速 B 风分风速 C 风分风量 D 钉框距
31、叶片烤机干燥段的作用是将叶片干燥至(B)的含水率。 A 5-6% B 8-10% C 10-11% D 7-8% 32、造成打刀损坏的直接原因是(C)
A 打辊转速过高 B 框栏开口尺寸过大 C 来料不均,解把率低 D 钉框距过大 33、在叶片复烤过程中,如果一次干燥至工艺标准的水份,则物料水份(A)
A 不均匀,离散程度大 B不均匀,离散程度不大 C 均匀,离散程度不大 D 均匀,离散程度符合工艺标准偏差
34、如因意外第二级打叶停机,下列所述正确的是(A)
A 该设备及前置设备停机 B该设备及后置设备停机 C 该设备停机 D 全生产线停机
35、规格为1目/25.4mm2 的筛网,分选出(A)
A 大片 B 中片 C 小片 D 碎片
36、一般情况,滚筒式热风润叶机的循环热风的温度调节范围为(C) A 70-90℃ B 60-90℃ C 120-150℃ D 100-130℃
37、在风分过程中,要使梗叶分离,必须使风分气流速度要(A)叶片的理悬浮速度。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确定
38、如果回潮区末端出料罩装有的加热排管不能正常运行,导致(A),影响烟叶质量。
A 冷凝水下滴 B 机尾处蒸汽外溢 C 喷嘴雾化效果降低 D 排汽系统排汽效果差
39、热风润叶机及筛砂机滚圈底部都装有锥面挡轮,其作用为(B)
A 承受筒体的经向力 B承受筒体的轴向力 C 承受筒体的支持力 D 是筒体的动力源
40、热风润叶机托轮与滚圈间的传动方式为(C) A 传动 B 齿轮传动 C 摩擦传动 D 蜗杆传动 41、在风分系统中,风机出口处的风门可以调节(D) A 输送方向 B 风分方向 C 输送风量 D 风分风量
42、在打叶气力输送系统中,风机出中处的风门可以调节(C) A 风分风量 B 网面风速 C 输送风量 D 输送方向 43、风分室两侧设置活动玻璃窗,目的是(D)
A 减轻设备重 B 便于设备检修和维护 C 便于观察设备运行情况 D 便于观察物料风分情况 44、下列故障,(D)不会导致干燥区温度升不高。 A 疏水阀泄漏或堵塞 B 蒸汽管路阀件工作不正常 C 排潮风门和百叶窗开得过大 D 车速过快 45、机尾雾气太大的原因是(A)
A 回潮区排气量偏低 B 加热排管温度偏低 C 回潮区喷嘴雾化效果好 D加热排管温度偏高
46、纸箱烟的包装规格为(A)
A 1115×690×725 B 1000×600×670 C 1111×700×725 D 1115×690×730 47、回梗系统的回梗吸口可以(A)
A 调节吸口风速 B 调节网面风速 C 调节吸口方向 D 调节网面方向 48、(A)是导致润叶筒振动的原因。
A 当设备运转一定时间,托轮的外圆变形。 B 传动三角带张紧度不够 C 筒内物料流量不均 D 循环风量不均,忽大忽小 49、生产开始前,启动烤片机的第一步是(A) A 启动输送网带、挡叶网带 B 启动排气风机 C 打开总蒸汽阀 D 启动干燥风机
50、在叶片复烤机干燥段,由于水份挥发,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加,因此装有(A) A 排湿系统 B 平衡冷却系统 C 湿度监测系统 D 温度传感器 51、叶片复烤干燥段干燥三区的风向为(A) A 上进风 B 下进风 C 左向进风 D 右向进风
52、对于中等上部烟,完成的打叶指标较差的一组是(C)
A 大片率85,叶含梗1.2,梗含叶1.0 B大片率87,叶含梗1.1,梗含叶1.2 C大片率90,叶含梗3.1,梗含叶2.7 D大片率87,叶含梗1.8,梗含叶1.0 53、当打叶机动刀齿受到较大的冲击载荷时,(A)断裂,保证设备不受损坏。 A 安全销 B 螺栓 C 刀杆 D 束杆
54、就打叶而言,减少打叶机的钉框距,全使(D)增加。 A 大片率 B 叶含梗率 C 梗含叶率 D 碎片率 55、某一干燥风机反向旋转可能导致(A) A 取样间水份不均匀 B 出料水份偏低 C 机尾雾气太大 D 回潮区有滴水现象 56、不属于打叶去梗工序检验项目的是(C)
A 大片率 B 叶中含梗率 C 叶片水份 D烟梗结构 57、取样间水份不均匀的原因是(A)
A 叶片铺网不均匀 B 叶片内在质量有差异 C 冷却时间长 D 干燥区温度高
58、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打叶机而言,增加打叶强度会使(A)减少。 A 合格片率 B 叶含梗率 C 梗含叶率 D 碎片率 59、根据筛砂机的结构组成,下列所述错误的是(D) A 可筛除物料中的砂土 B 可筛除物料中的碎烟片 C 可输送物料 D 可对物料进行加温加湿
60、对打叶机而言,下列四项工艺技术条件中,不影响打叶效率的是(D) A 框栏档距 B 打辊转速 C 钉框距 D 打刀厚度 61、青黄烟是烟叶内(D)没有完全降解而形成的。 A、叶红素 B、胡萝卜素C、叶黄素 D、叶绿素 62、在烟叶烧烤中、(D)容易产生挂灰。
A、薄叶 B、下部叶C、中部叶 D、上部叶 63、初烤烟在含水量(B)%条件下进行堆放。
A、12—15 B、14—15 C、16—18 D、18—20
64、白肋烟新鲜烟叶含水量在80%以上,晾制结束时减少到(B)% A、5—6 B、12—18 C、20—25 D、25—28 65、烤烟叶片片完整度低于(D)% A、20 B、30 C、40 D、50
66、下列烤烟烟叶中属于不列级的为(D)。
A、光滑叶 B、杂色叶 C、青黄叶 D、青片,异味、霉变烟叶
67、烤烟回潮水分要求为(A)
A、16—17 B、11—13 C、12 D、15 68、香料烟回潮水分要求为(A)%
A、14—16 B、13—14 C、15 D、16—17 69、白肋烟回潮标准是(A)
A、主筋易折断,叶片变软 B、主筋不易折断,叶片变软 C、主筋较韧,叶片湿润 D、主筋很韧折不断,叶片变软 70、烤烟完熟叶油分档次是(C)
A、多 B、少 C、稍有 D、有 71、烤烟成熟叶具备的颜色是(B)
A、黄片青筋B、青黄色C、基本色 D、微带青 72、烤烟光滑叶的成熟度为(B)
A、成熟 B、欠熟 C、尚熟 D、假熟 73、烤烟微带青叶的成熟度为(D)
A、完熟 B、假熟C、欠熟 D、尚熟 74、烤烟成熟中下部叶的叶片结构(A)
A、疏松B、尚疏松C、稍密D、紧密 75、烤烟光滑叶的叶片结构为(D)
A、尚疏松 B、松C、稍密 D、紧密 76、烤烟达到完熟的烟叶,其身份为(B)
A、稍厚B、中等C、厚D、薄
77、烤烟色度浓的烟叶外观特征为(A)
A、颜色均匀、饱满、视觉反映强B、颜色不匀、尚饱满、视觉反映中
C、颜色尚匀、不够饱满、视觉反映一般D、颜色不匀、极饱满、视觉反映弱 78、一般情况下,烤烟下部叶的身份为(B)
A、薄B、薄至稍薄C、中等至厚 D、稍厚 79、下列外观因素中与烤烟油分关系最密切的是(C) A、颜色 B、部位 C、成熟度 D、长度 80、下列外观因素中与烤烟身份关系最密切的是(A)
A、部位 B、色度C、叶片结构D、油分
81、下列外观因素中与烤烟色度关系最密切的是(B)
A、叶片结构 B、油分C、残伤 D、部位
82、下列外观因素中与烤烟叶片结构关系最密切的是(D)
A、颜色 B、色度C、身份 D、成熟度 83、烤烟上部烟叶身份为(D)
A、中等B、稍厚 C、薄 D、中等至厚 84、烤烟的完熟叶产于(C)
A、中部B、下部 C、上部 D、任何部位
85、烤烟中下部杂色一级限于(A)部位
A、腰叶,下二棚 B、脚叶、下二棚 C、下二棚、上二棚 D、任何 86、青黄一级限于含青(D)。
A、一成 B、三成 C、三成以上 D、二成以下 87、烤烟H2F的颜色为(C)
A、橘黄色B、红棕色 C、橘黄、红棕色 D、柠檬黄、橘黄 88、烤烟褪色的烟叶在(A)组定级
A、光滑叶 B、杂色叶 C、微带青D、主
89、一片烤烟品质因素为B1F,杂色面积为5%,残伤面积为12%,则该
烟叶应定为(B)。
A、B1F B、B2F C、B3F D、B4F 90、烤烟CX1K的杂色面积规定为不超过(C)% A、40 B、20 C、30 D、10 91、烤烟B2K的杂色面积规定为不超过(A)% A、40 B、25 C、35 D、15
92、白肋烟中5和上4以下等级允许含青面积不超过(B)% A、30 B、10 C、5 D、15
93、白肋烟未级允许微带青,含青度在(B)以内。 A、一 B、二 C、三 D、四 94、烤烟上等烟的破损率为不超过(C)%
A、30 B、20 C、10 D、15 95、烤烟下等烟的破损率为不超过(B)%
A、50 B、30 C、40 D、20
96、烤烟每包(件)内烟叶自然碎片率不超过(D)%
A、5 B、2 C、1 D、3 97、烤烟色度档次划分为(D)
A、浓、强、中 B、强、中、弱C、中、弱、淡 D、浓、强、中、弱、淡 98、烤烟的油分档次划分为(C)
A、多、有、少 B、富有、有、稍有C、多、有、稍有D、有、稍有、少 99、白肋烟的损伤度包括(D)
A、破损、杂色B、杂色、残伤 C、破损、残伤D、破损、杂色、残伤 100、香料烟的控制因素有(A)
A、完整度、杂色与残伤B、杂色与残伤 C、完整度、杂色 D、残伤 101、白肋烟的控制因素有(B)
A、残伤 B、长度、损伤度C、损伤度D、杂色 102、下列外观因素中是烤烟分级因素的为(B)
A、叶面、颜色B、成熟度、色度C、杂色、损伤度D、光泽、部位 103、下列外观因素中是白肋烟分级因素的为(A)
A、叶面、颜色B、颜色、光泽C、成熟度、部位D、长度、色度 104、下列外观因素中是烤烟分级控制因素的为(D)
A、完整度 B、杂色C、损伤度 D、残伤 105、下列外观因素是香料烟分级因素的为(C)
A、长度、色度B、组织结构、叶面C、长度、颜色D、成熟度、部位 106、烤烟B1F的纯度允差为不超过(B)%
A、15 B、10 C、20 D、30 107、烤烟C4F的纯度允差为不超过(C)%
A、20 B、30 C、15 D、10 108、烤烟C3F烟叶的破损率为不超过(B)%
A、30 B、10 C、25 D、15
109、某烤烟上部橘黄色烟叶的品质因素为B3F,杂色面积10%、残伤面积30%则该烟叶应定为(A)
A、杂色叶组定级别B、B3F C、B4F D、CX1K 110、烤烟欠熟可能呈现的颜色是(B)
A、基本色 B、青黄色C、橘黄色 D、柠檬黄色 111、烤烟油分多的外观特征是(A)
A、富油分、表观油润 B、尚有油分、表观油润 C、较有油分、尚有油润感 D、缺乏油分,无油润感 112、烤烟成熟的上部叶叶片结构可能是(B)
A、疏松 B、尚疏松 C、较疏松 D、松 113、烤烟色度淡的外观表现是颜色(B)
A、尚均匀B、不均C、均匀 D、稍不匀 114、烤烟色度中的烟叶视觉色彩反映为(C)
A、强 B、较强 C、一般 D、弱
115、烤烟色度强的烟叶颜色饱和程度为(B)
A、饱满 B、尚饱满C、饱和度差D、极不饱和 116、烤烟油分少的外特征是(D)
A、尚有油分、表观油润 B、尚有油分、表观有油润感 C、较有油分、尚有油润感 D、缺乏油分,无油润感 117、烤烟油分有的外观特征是(A)
A、尚有油分、表观有油润感 B、尚有油分、表观油润
C、较少油分、尚有油润感 D、缺乏油分,无油润感、 118、烤烟色度弱的烟叶视觉色彩反映为(D)。
A、强 B、较强 C、一般D、较弱 119、烤烟假熟的外观表现为(B)。
A、青黄色 B、似成熟、颜色浅淡C、微带青 D、基本色 120、烤烟完熟的外观表现为(A)。
A、油分较少、有明显成熟斑 B、油分较多,有颗粒状物质 C、油分多、叶面皱折 D、叶片结构疏松、身份较厚 121、白肋烟叶面平展的外观特征为(A)
A、叶面自然舒展,弹性强 B、叶面自然展开,有微皱感 C、叶面皱缩、缺乏弹性 D、叶面皱折、弹性较强 122、白肋烟叶面微皱的外观特征为(B)。
A、叶面自然舒展,弹性强 B、叶面自然展开,有微皱感 C、叶面皱缩、缺乏弹性 D、叶面皱折、弹性较强、 123、白肋烟叶面皱缩的外观特征为(C)
A、叶面自然舒展,弹性强 B、叶面自然展开,有微皱感 C、叶面皱缩、缺乏弹性 D、叶面皱折、弹性较强 124、白肋烟完熟的外观表现为(A)
A、叶面微皱至平展,有成熟斑 B、叶面皱至平展,身份薄至稍厚 C、叶面皱缩、身份较厚至厚 D、叶面皱缩、身份薄 125、白肋烟成熟的外观表现为(A)
A、叶面微皱至平展,有成熟斑 B、叶面皱至平展,身份薄至稍厚 C、叶面皱缩、身份较厚至厚 D、叶面皱缩、身份薄 126、上部白肋烟叶尚熟的外观表为(C)
A、叶面微皱至平展,有成熟斑 B、叶面皱至平展,身份薄至稍厚 C、叶面皱缩,身份较厚至厚 D、叶面皱缩、身份薄
127、品质因素为X2L的烤烟烟叶,杂色面积为10%,残伤为30%,则该烟叶应定为(D) A、X2L B、X3L C、X4L D、中下部杂色叶
128、品质因素为X1F的烤烟烟叶,杂色面积为5%,残伤为25%,则该烟叶应定于(B) A、X2F B、X3F C、X4F D、X1F
129、品质因素为C2L的烤烟烟叶,杂色面积为5%,残伤为25%,则该烟叶应定于(C)。 A、C2L B、C3L C、C4L D、杂色组等级
130、品质因素为C1F的烤烟烟叶,杂色面积为10%,残伤为15%,则该烟叶应定于(C) A、C1F B、C2F C、C3F D、C4F
131、品质因素为B2L的烤烟烟叶,杂色面积为10%,残伤为25%,则该烟叶应定于(C) A、B2L B、B3L C、B4L D、BK等级
132、品质因素为B2F的烤烟烟叶,杂色面积为15%,残伤为25%,则该烟叶应定于(D)
A、B2F B、B3F C、B4F D、BK等级 133、B型香料烟A类的颜色和允许含青度为(D)
A、正黄、淡黄≤5% B、红棕、浅棕≤10%
C、金黄、深黄≤15% D、橘黄、金黄、深黄≤5% 134、B型香料烟B类的颜色和允许含青度为(A)
A、正黄、淡黄≤5% B、红棕、浅棕≤10% C、金黄、深黄≤15% D、橘黄、金黄、深黄≤5%
135、 B型香料烟K类的颜色和允许含青度为(B)
A、正黄、淡黄≤5% B、红棕、浅棕、褐色≤10% C、金黄、深黄≤15% D、橘黄、金黄、深黄≤5% 136、烤烟叶片结构疏松的烟叶产生于(D)
A、成熟的中下部叶 B、上部的完熟叶
C、成熟的上部叶 D、成熟的中下部叶和完熟叶 137、烤烟叶片结构尚疏松的烟叶产生于(C)
A、成熟的中下部叶 B、上部的完熟叶
C、部分成熟的上部叶或尚熟的中下部叶D、成熟的中下部叶和完熟叶 138、烤烟叶片结构稍密的烟叶产于(A)
A、成熟的上部叶或尚熟、欠熟的中下部叶
B、上部的完熟叶 C、成熟的上部叶D、成熟的中下部叶和完熟叶 139、烤烟叶片结构紧密的烟叶为(D)
A、成熟的中下部叶B、成熟的上部叶C尚熟的中下部叶D、上部叶或光滑叶 140、烤烟色度浓的烟叶产生于(B)
A、成熟的上部叶和下部叶 B、成熟的上部叶和中部叶 C、成熟的下部叶 D、成熟的中部叶 141、烤烟色度强的烟叶产生于(B)
A、成熟的上部叶和下部叶 B、成熟的上部叶和中部叶 C、成熟的上、中、下部叶 D、成熟的中部叶 142、烤烟色度淡的烟叶产生于(C)
A、上部叶和下部叶B、上部叶和中部叶 C、下部叶D、中部叶 143、下列描述是烤烟成熟叶的外观特征的为(B) A、叶面颗粒多、有明显成熟斑,闻香突出 B、呈现基本色,弹性好,色泽饱和,光泽强 C、颜色浅、可能带有黄片青筋,略有平滑部分 D、颜色浅淡、油分少、弹性差
144、下列描述是烤烟完熟叶的外观特征的为(A) A、叶面颗粒多、有明显成熟斑,闻香突出 B、呈现基本色,弹性好,色泽饱和,光泽强 C、颜色浅、可能带有黄片青筋,略有平滑部分 D、颜色浅淡、油分少、弹性差
145、下列描述是烤烟尚熟叶的外观特征的为(C) A、叶面颗粒多、有明显成熟斑,闻香突出 B、呈现基本色,弹性好,色泽饱和,光泽强 C、颜色浅、可能带有黄片青筋,略有平滑部分 D、颜色浅淡、油分少、弹性差
146、下列描述是烤烟欠熟叶的外观特征的为(D)
A、叶面颗粒多、有明显成熟斑, B、呈现基本色,弹性好,色泽饱和,
C、颜色浅、可能带有黄片青筋,略有平滑部分
D、弹性差、色泽弱、有硬实感和光滑感,多带青色。 147、下列描述是烤烟假熟叶的外观特征的为(D) A、叶面颗粒多、有明显成熟斑,闻香突出 B、呈现基本色,弹性好,色泽饱和,光泽强 C、颜色浅、可能带有黄片青筋,略有平滑部分 D、叶小而薄、主脉细、颜色浅黄、油分少、弹性差 148、烤烟油分多的烟叶产于(D)
A、成熟的下部叶 B、成熟的中部叶
C、成熟的上部叶 D、成熟的中部叶和上部叶 149、烤烟油分有的烟叶产于(D)
A、成熟的下部叶 B、成熟的中部叶
C、任何部位 D、成熟的中部叶和上部叶 150、下列烤烟等级中油分少的是(A) A、CX2K B、B2K C、S1 D、C3V 151、下列烤烟等级中油分稍有的是(B) A、CX2K B、X2V C、GY1 D、S1 152、下列烤烟等级中油分有的是(B) A、X2L B、C2F C、GY2 D、S2 153、下列烤烟等级中油分多的是(A)
A、C1L B、C2L C、B1K D、B1R 154、下列烤烟等级中色度中的是(C) A、X1F B、C2L C、C3F D、X4F 155、下列烤烟等级中色度强的是(B) A、B1F B、B2L C、H2F D、B1K 156、下列烤烟等级中身份中等的是(A) A、B3L B、C4L C、C4F D、B1F 157、下列烤烟等级中身份稍厚的是(B) A、B1L B、B1F C、B3R D、C3V 158、下列白肋烟等级中身份尚适中的是(D) A、C1 B、C3 C、B1 D、C2 159、下列白肋烟等级中身份适中的是(A) A、C1 B、B2 C、B1 D、C6
160、下列白肋烟等级中叶片结构疏松的是(B) A、C2 B、C3 C、B5 D、C2
161、下列白肋烟等级中叶片结构稍疏松的是(B)
A、B3 B、C2 C、B5 D、C5
162、下列白肋烟等级中叶面平展的是(B) A、C3 B、B1 C、C6 D、B5 三、判断题
1、 大片率是指大于25mm的叶片重量与总叶片重量之比。 × 2、 烤机回潮区排气量偏低是机尾雾气太大的原因之一。 √
3、 在风分系统中,风分风量大小可以通过风门和风机出口处的导流板进行调节。
√
4、 打叶工序物料输送都采用吸气式气力输送。
5、 测定叶含梗率时,梗是指叶片上大于某一长度范围的烟梗。× 6、 当叶含梗和梗含叶调至较小时,造碎率会增加。√
7、 对打叶复烤生产来讲,影响烟叶可加工性的主导因素是烟叶的水份和温度。√ 8、 测定梗含叶时,叶是指烟梗上附带的叶。×
9、 多级、低速打叶是获得较多大中片率和减少叶含梗的一项有力措施。√ 10、 来料不均,解把率低时,容易造成打叶机打刀大量损坏倒落。√ 11、 卧式打叶机打辊水平放置,打叶风分在同一设备中完成。×
12、 风分机网面风速不均匀,一侧偏高,一侧偏低,会造成所分出的叶片含梗率增
加。√
13、 抛料皮损坏不会影响抛料均匀性。×
14、 打叶机出叶量随框栏开口尺寸增大而降低,大中片随框栏开口尺寸增加而提
高。√
15、 热风润叶机其主要目的是给烟叶增加温度、增加湿度。√
16、 热风润叶机由传动装置筒身、机架、滚圈、托轮和热风循环系统等组成。√ 17、 一次润叶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烟叶温度。×
18、 在打辊转速一定的前提下,随着档距的增加,碎片率会稍有减少。√ 19、 当叶带梗和梗带叶调整较大时,造碎率会减少。√
20、 一、二级打叶效率低,烟叶过多地压给三、四级打叶来打,造碎增加。√ 21、 解把率的高低对润叶和打叶质量均有较大的影响。√ 22、 风分效率不受打叶效率制约。×
23、 同种条件下,打叶强度越大,打叶效率越高。√
24、 烟叶的悬浮速度是指烟叶在风分机中的飘浮起动速度。×
25、 在多级打叶机中,各级打叶机的钉框距一般会随着级数的增加而减少。√ 26、 框栏档距的变化不会影响打叶效率及叶片质量。×
27、 回梗系统主要由切向落料器、风机、比例喂料分料辊、输送管道、振动输送机
及吸料口等组成。×
28、 当润叶机运转一定时间,托轮的外圆变形是导致润叶筒振动的原因之一。√ 29、 梗复烤机热交换系统升温直接一步升到工作温度即可。×
30、 风分机十字门漏风严重会影响整个输送系统和风分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31、 加热排管温度过高是机尾水份偏低的原因。×
32、 回梗系统回梗风量过大,会增加打叶机负载,甚至堵塞。√ 33、 抛料辊的齿钉损坏,烟叶抛散不开会影响分叶效率。√ 34、 调节定量喂料机的分料辊不会影响打叶机的负荷。×
35、 风分机主要由箱体、抛料辊、打辊、输送网带、风机及管路等组成。× 36、 打叶机打辊转子上的打钉大部断裂,是打辊产生严重振动的原因之一。√ 37、 筛砂机主要由主传动系统、筛砂筒体、机架、热交换器、密封罩、,前后端罩
等组成。×
38、 立式打叶机造碎率高,叶片不均匀。√
39、 在框栏档距一定的前提下,随着打辊转速的增加,大片率会增加。× 40、 在框栏档距一定的前提下,打辊转速增加,叶含梗率会增加。× 41、 烤烟成熟期发生干旱、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不太明显。(×)
42、 叶片感染烟草角斑病后,病斑可扩大到1CM-2CM;但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
形或不规则形,有时病斑上可出现多重云雾状轮纹。(√)
43、 感染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的叶片,病斑边缘时常向上翻卷,叶基拉长,两侧叶肉
几乎消失,叶尖成鼠尾状,叶面绒毛脱落,泡斑相寻较少,有的病叶粗糙,如革质状。(×)
44、 感染烟草黄瓜花顺病的病叶、边缘时常向下翻卷,叶基不伸长、叶面绒毛不脱
落。泡斑多而明显,有缺刻。(×)
45、 地老虎主要危害苗床和移栽至团棵期的烟苗,3龄后幼虫食量增大,除取食嫩
叶外,还常常取食烟苗基部,切断烟株、造成缺苗,大田期造成断行。(√) 46、 蚜虫除取食烟草的养分外,还展转危害,传播烟草黄瓜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
病毒病、蚀纹病毒病等(√)
47、 干湿球温度计挂在烤房火炉上方,将导致其读数偏高。(√) 48、 干湿球温度同步上升,只能说明温度计本身有问题。(×) 49、 阶梯炉排前一部份为纵向炉排,后一部份为横向炉排。(×) 50、 温度计对水管内的装水无特殊要求。(×)
51、 青黄烟是在调制过程中,叶绿素没有完全分解造成的。(√) 52、 蒸片烟像黑糟烟一样身份较轻。(×)
53、 挂灰烟是在烘烤过程中,烟叶表面覆盖一层灰尘造成的。(×) 54、 烟叶烘烤的原则是烟叶的变黄速度大于干燥速度,保证烟叶烤黄。(×) 55、 白肋烟在晾制,当烟叶主筋比较软时,晾制即可结束。(×) 56、 香料烟对烟叶的要求是柠檬黄烟叶。(×)
57、 香料烟的定色干燥初期,需要把烟叶移到日光下全天暴晒,以加速干燥。(×) 58、 烟叶包装的材料必须牢固、干燥、清洁、无异味、无残毒。(√) 59、 香料烟烟包内不得有任何杂物,不得有水分超限、霉烂变质的烟叶。(√) 60、 白肋烟麻片包装每包净重有60kg、200kg两种。(×)
61、 香料烟包装的底包布上,应注明年份、产地、级别、重量、烟包序号等内容。
(√)
62、 无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的,一律不得运输烟草专卖品。(√) 63、 烟叶不能与易腐烂、有异味、剧毒或潮湿的货物混乱同运输。(√) 64、 运输烟叶的工具,应燥、清洁、无毒、有异味、有防雨设备。(×) 65、 装卸烟叶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丢烟包。(√) 66、 实行“五定运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商品运输过程中的相同运输、倒流
运输和重复运输等不合理现象。(√) 67、 烤烟完熟烟叶的油份较少。(√) 68、 烤烟光滑烟叶的成熟度为欠熟。(√) 69、 烤烟脚叶的成熟度为成熟。(×)
70、 烤烟正常生长发育成熟的中下部叶及完熟叶叶片结构疏松。(√) 71、 烤烟色度浓的烟叶一般有油分。(×) 72、 烤烟色度强的烟叶油分多。(×)
73、 烤烟油分多的外观表现是尚有油分、表观有油润感。(×) 74、 烤烟色度强的烟叶表面颜色均匀、饱满,视觉色彩反映强。(×) 75、 烤烟油分少的外观表面是尚有油分、表观有油润感。(×) 76、 烤烟色度中的烟叶表面颜色尚匀、饱和度与视觉色彩一般。(√) 77、 在一般情况下,烤烟上部烟叶的身份为中等、稍厚和厚。(√) 78、 在一般情况下,烤烟成熟度好的烟叶油分较多。(√) 79、 烤烟正常发育成熟的上部叶叶片结为尚疏松、稍密和紧密。(√) 80、 白肋烟的成熟烟叶产于上部叶。(×) 81、 白肋烟的成熟叶可产生于不同部位。(√) 82、 白肋烟叶片长度为控制因素。(√)
83、 香料烟的油分划分为多、有、少三个档次。(×) 84、 香料烟的身份划分为薄、中等、厚三个档次。(√) 85、 香料烟的A类烟叶颜色为正黄、淡黄。(×) 86、 香料烟B类烟叶颜色为橘黄、金黄、红棕。(×) 87、 香料烟的组织结构划分为疏松、较疏松、松三个档次。(×)
88、 一批烤烟烟叶介于两种颜色的界面上,则视其他品质因素先定色后定级。(√) 89、 一批烤烟烟叶在两个等级介面上,则定较低等级。(√) 90、 烤烟CX1K限于腰叶定级。(×) 91、 烤烟S1限于腰叶、上、下二棚部位。(√) 92、 烤烟GY1限于含青一成以下的烟叶。(×)
93、 烤烟中部微带青低于C3V的烟叶应列入X2V定级。(√) 94、 烤烟中部烟叶短于35CM者,为不列级。(×) 95、 烤烟完熟叶油分多,身份中等,闻香突出。(×)
96、 烤烟尚熟叶颜色多为浅色,可能带有黄片青筋,略有平滑部分。(√) 97、 烤烟假熟叶产生于各部位,颜色浅淡,油分少,弹性差。(×)
98、 烤烟油分有的烟叶表观有油润感,弹性较好。(√)
99、 烤烟油分稍有的烟叶表观尚有油润感,尚有一定的确韧性和弹性。(√) 100、 烤烟身份中等的烟叶一定是中部叶。(×) 101、 烤烟身份稍薄的烟叶一定是下部叶。(×)
102、 烤烟色度浓的烟叶,表面颜色均匀,视觉色彩反映强。(√) 103、 烤烟色度弱的烟叶,表面颜色不匀,视觉色彩反映弱。(×) 104、 烤烟叶片结构疏松的烟叶一定是成熟的中下部叶。(×)
105、 烤烟叶片结构尚疏松的烟叶为成熟度好的部分上部叶和尚熟的中下部叶。
(√)
106、 白肋烟完熟叶可产生于任何部位。(×) 107、 白肋烟叶片结构松的烟叶一般产于脚叶。(√) 108、 白肋烟叶片结构稍疏松的烟叶多产于腰叶或近腰叶。(√) 109、 白肋烟叶片结构密的烟叶多指上部叶。(√) 110、 白肋烟叶面平展的烟叶多产于中部叶和近中部叶。(√) 111、 白肋烟叶面皱缩的烟叶多产于上部叶。(√) 112、 白肋烟颜色为红棕的烟叶产于上部。(√)
113、 白肋烟任何部位的烟叶都可能呈现浅黄、浅红黄、近红黄、红黄、红棕。
(×)
114、 白肋烟光泽一般比烤烟暗,以纯净鲜明者为好,灰暗无光者差。(√) 115、 白肋烟的杂色包括黄色、带灰色斑点或变白等。(√) 116、 白肋烟的控制因素有损伤度。(×)、 117、 香料烟叶片长的烟叶质量好。(×) 118、 一般情况下,香料烟叶片短的质量好。(√) 119、 香料烟上部叶的颜色为红棕、浅棕、褐色。(×) 120、 香料烟任何部位的烟叶都可呈现A、B、K三类颜色。(√) 121、 香料烟组织结构疏松的烟叶质量好。(×) 122、 香料烟组织结构较疏松的烟叶质量较差。(√) 123、 香料烟组织结构细致的烟叶质量好。(√) 124、 香料烟的控制因素有杂色和残伤。(×)
125、 白肋烟中五、上四以下等级允许微带青面积不超过10%(√)
126、 白肋烟末级允许微带青含青和度在3成以内,或面积不超过30%(×) 127、 香料烟桔黄叶、死青烟、霉变烟、杈烟为级外烟。(×) 128、 香料烟的品质因素达到某级规定时定为某级。(×) 四、 简答题
1、 真空回潮的工艺任务是什么?
答:提高烟叶含水率(等同于水分)和温度,使烟叶松散、柔软,增加韧性和提高抗破碎性;排除部分青杂气。 2、润叶的工艺任务是什么?
答:(1)提高烟叶的含水率和温度,使叶片柔软,增加叶片韧性,减少造碎,满足打叶要求。
(2) 一次润叶主要提高烟叶的含水率;二次润叶主要提高烟叶的温度和松散程度。 3、叶片复烤的工艺任务是什么?
答:(1)将打叶去梗后的叶片经过干燥、冷却、回潮,有效控制其含水率(水分)。
(2)灭杀霉菌、虫卵,适度去除青杂气。 4、打叶去梗的工艺任务是什么?
答:将烟叶(叶基)进行梗、叶分离;将打后叶片进行筛分。 5、片烟包装的工艺任务是什么?
答:将复烤后的松散叶片,按包装规格和重量,经过计量、预压成型、复称、打包捆扎、标识。
6、打叶复烤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打叶复烤遵循的原则是柔打细分,低温慢烤,柔性加工。
7、打叶复烤的优点是什么? 答: ① 减少烟叶造碎 ②为卷烟厂提供高质量、规格化的原料③有利于复烤厂
和卷烟厂的技术改造④节约贮存、醇化和运输费用⑤有利于烟叶原料的出口。 8、影响打叶机打叶质量和产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打叶辊的转速、打叶辊的宽度、框栏开口尺寸、框栏形状、打叶级数。 9、打辊转速与打叶质量的关系?
答:打叶辊转速提高,使打叶钉与框栏的相对转速增加,有利于烟梗与叶片的撕裂,使生产效率提高,但烟叶的碎损会同时增加。 10、梗中含叶高,如何调整? 答:(1)调整回梗系统管道上的风门及吸料口的调节板。
(2)尽量提高各级打叶和风分的效率,减轻回梗系统的负荷。
(3)回梗振动输送机上物料偏向一侧,影响回梗效果,应给予调整。 11、打叶机框栏的种类及各自的用途? 答:(1)方格形:用于卧式或立式打叶机 (2)横条形(菱形):用于卧式打叶机 (3)锯齿形:用于卧式打叶机
(4)圆孔形:用于最后一级打叶机,减少烟梗断碎
12、什么叫烟叶的悬浮速度?
答:烟叶进入风分机后,随即受气流上升力和物料自身重力影响。重力使烟叶向下运动,气流的上升力阻力物料向下运动,烟叶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一是被气流上升带走,二是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如果两个力相等,则烟叶在风分机的气流中处于飘荡平衡状态,这时的空气速度称为烟叶的悬浮速度。 13、为什么在叶片复烤机的干燥上部安装挡叶网带?
在干燥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干燥I、II区,为下进风区,气流由下而上,
穿过烟叶层网、网面,如果没安装挡叶网带,叶片被由下而上的气流带走,带到散热器上,增加通风阻力,影响干燥效率,甚至导致叶片烤焦,严重时引起火灾,因此在叶片复烤机的干燥段上安装挡叶网带。 14、筛砂机的结构组成?
答:主要由传动系统、筛砂筒体、机架、密封罩,前后端罩等组成。 15、风分机的主要结构组成?
答:主要由箱体、抛料辊、输送网带、风机及管路等组成。 16、风分机风机出口的风量各部分的用途? 答:(1)风送 (2)风分风选 (3)调节网面风速 (4) 排放含尘空气 17、分析烟叶水份含量状况与梗叶分离的关系?
答:烟叶水份过低,烟片发脆,经过打叶机高速运转的打辊撕打,就会增加烟叶的破碎度。但烟叶水份含量过高,其机械强度减弱,尽管过小叶片减少,但大片也会相应减少。此外,水份过大,还常造成打叶设备堵塞,梗中含叶率增高,有时还会使烟叶变色。
18、回梗系统的工作原理?
答:物料由风分机排出后经振动输送机送到吸料口,由于振动的作用,含叶梗和烟片被振至筛网表面,当物料经过吸料口时,这部分含叶梗和烟片的物料被走,经落料器进入打叶机再次进行梗叶分离;烟梗由振动输送机排出。 19、解把率的高低对润叶和打叶的影响?
答:解把率的高低对润叶和打叶都有较大的影响,解把率高,润叶水份,温度就越均匀,效果就越好,打叶时的质量就越高,造碎率、叶带梗率、梗带叶率较低,反之润叶和打叶效果就较差。 20、简述叶含梗率的测定?
答:叶含梗的测定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仪器法,一种是人工法,其原理都是将残留在叶片中的烟梗进一步分离出来,经称量后计算出叶中含梗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烟梗重量(g)
叶含梗率(%)= ×100%
被测样品重量(g) 21、如果风分时叶含梗偏高,如何调整?
答:网面风速高:调整风分机上的旁通阀,降低风分的风速。
网面风速不均匀:一侧偏高,一侧偏低,也会造成所分出叶片含梗率增加。 22、若四打及沿程管路与落料器经常发生阻塞现象,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风分风速过小。2)前面的风分机风分效率低,物流控制不均,大量物料后置,由三、四级打叶风分完成。3)流量过大。4)回梗系统管路吸管嘴风速调节过大。5)十字门密封皮磨损。6)管路漏风严重。
23、打叶机框栏的作用及框栏开口尺寸对打叶质量的影响?
答:框栏的作用:一、打叶时它与打辊相互作用,使烟叶撕裂和梗叶分解;二是衬托烟叶。 框栏开口越大,叶片也大,反之,叶片则小,打叶的出叶量随栏口尺寸增大而降低,12.5mm、25mm的大片随框栏开口尺寸增加而提高。 24、 X2F、CX1K、B2F、C3F的定级原则是什么? 答: 等级代号 成熟度 叶片结身份 油分 色度 长度残伤(%) 构 (Cm) X2F 成熟 疏松 稍薄 稍有 中 35 25 CX1K 尚熟 疏松 稍薄 有 - 35 20 B2F 成熟 稍密 稍厚 有 强 40 25 C3F 成熟 疏松 中等 有 中 35 25
25、烤烟分多少个等级,并分别写出上等烟,中等烟和下等烟所含的等级?
答:烤烟分42个等级。上等烟有C1F、B1F、C2F、C1L、H1F、C3F、B1R、B2F、C2L、B1L、X1F共11个等级。中等烟有B2R、H2F、B3F、C3L、C4L、B2L、X1L、B2V、C3V、B3R、B4F、X2F、X2L、X2V、S1、B3L、B3V、X3F下低等烟B1K、X3L、CX1K、S2、B4L、B2K、X4F、GY1、X4L、CX2K、B3F、GY2。
26、简述烟叶在变黄过程中的外观变化?
答:变黄过程烟叶的外观变化,要保持叶组织的生命活动状态,并促进酶的活动,使烟叶失去一定量的水分而凋萎,促进烟内物质的转化,使烟叶变黄。当叶片变黄达到一定程度时(底棚烟叶达到基本全黄,仅余叶基部微带青,叶脉青白色外,其余全黄,并且叶片凋萎发软)进入定色期。
27、干湿球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1)应将购回的干湿球温度计用标准温度计进行校正。(2)玻璃管一定要装满清洁水,水质以蒸馏水最好,也可用清洁的雨水、澄清的河水和井水。一般甜水优于苦水,浑浊的脏水不能使用。(3)经常清洁纱布上水垢。(4)定色期以后玻璃管中的水分蒸发完毕,注意及时加水。(5)烤烟干湿球温度计应挂在能代表温度的地方,读数才准确可靠。温度计的倒置会引起断线,使温度值偏高,应及时更换。 28、烤烟堆放的方法是什么?
答:烟叶堆放一般是以烟垛形式堆放。烟垛的大小,一般是高宽各1.5米左右,长度根据房屋及烟叶数量的多少而定,垛与垛之间要留0.7米米宽的走道,离开墙壁20CM-30CM,烟垛堆放的密度是打包烟密度的40%。在烟叶堆放时,叶尖向里,叶柄向外,层层叠放整齐。码垛完毕后用塑料布包盖严密,上面再盖以麻袋片或草席等物遮光,防止烟叶褪色。
29、烤烟室外自然回潮的方法是什么?
答:烟叶烤干后,首先打开烤房门、天窗地洞、使烤房降温并尽可能地吸收室外湿空气。于傍晚或黎明前将烟卸下,轻拿轻放,连竿将烟叶呈鱼鳞状平铺地面;即后一竿
的叶尖部分压在前一竿烟的叶基部。待接触地面的烟叶回潮一段时间后翻转,整竿烟叶达到回潮要求时,立即解竿,堆放贮存。 30、烟叶包装标志的要求是什么?
答:(1)包装标志必须字迹清晰、整洁、端正、刷字时哪个等级用哪个等级牌子的字,不要用其他等级减画代替,包内放标志卡片。(2)按照标志内容,认真涂刷,不可马虎。(3)如果是回收麻布,可按麻布上原有的等级标记再包装同等级的烟叶,不要在刷唛头。如果原有的唛头等级与需要包装的烟叶等级不符合,必须把旧唛头除掉,以免标志不符,造成混乱。
31、烤烟(白肋烟)包装的要求是什么?
答:(1)每包烤烟必须是同一产区、同一等级、无水分超限,不允许混级烟叶打包,包内不得有任何杂物。(2)包装的材料必须牢固、干燥、清洁、无异味、无残毒。目前包装材料有麻袋、纸箱或木箱。(3)包内烟把应摆放整齐,循序相压,不得有任何杂物。自然碎片不大于3%。(4)烟包的上口二层填放三员卡片(分级员、司磅员、仓库保管员)。
32、分级操作室的要求是什么? 答:(1)分级室必须干燥、通风、清洁、空气清新、无异味,室内不得堆放化肥、农药、油类和有毒物品,以防烟叶被污染。(2)分级室内有一定面积的空闲场地,便于烟叶分级操作和烟叶分级后堆放。(3)分级场所光线好,宜为散射光,不宜有直射阳光或灯光下进行。(4)分级室内必须安静、不宣闹,以免分散分级人员的注意力。(5)分级室内不得有耀眼的颜色存在,要十分注意、墙壁、玻璃窗、室内堆放物品等物件颜色的干扰,以确保烟叶分级的准确性。 33、烟叶分级的意义是什么?
答:(1)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充分发挥其资源和经济效益。(2)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3)有利于贯彻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4)有利于促进烟叶生产的发展,提高烟农经济收入。(5)有利于商业经营和对外贸易。 34、烤烟成熟度各档次的外观特征是什么?
答:(1)完熟:完熟烟叶由于达到高度成熟,内在的化学成分消耗较多,叶片结构已表现出疏松状态,油分较少,叶较擀干燥,叶面皱叠,颗粒多,多为橘黄色和红棕色,有明显成熟斑,常伴有赤星病斑,闻香突出。(2)成熟:已具备了基本色的质量特征。叶片表、背面色泽相似,背面视支脉明显,叶面皱,柔而不腻,韧而不脆,弹性好,色泽饱和,光泽强,加压不易粘结,于虚飘之感。(3)尚熟:外观特征属中等成熟。烟叶已达充分发育,但刚成熟。尚缺少成熟烟叶的质量特征。烘烤时,由于叶绿素分解较缓慢,升温不当,易出现青黄烟。颜色多为浅色,可能带有黄片青筋,叶细胞尚未疏开,组织略密,有韧性,弹性略差,略有平滑部分,光泽中等,有份量。(4)欠熟:其外观特征为:成熟的最低程度。多指青黄色或发育不完全的烟叶,不具备成熟叶片的质量特征。弹性差,色泽弱,叶片结构紧密,无孔度。有硬实感或光滑感,多带青色。如青黄烟和光滑叶。(5)假熟:外观特征是:此类烟叶着生位置靠近地面,叶数2-3片,多则烟株自苗床带来,叶形宽圆,叶小而薄,主脉细小,颜色浅淡,色度淡,油分少,弹性
差,不具备成熟叶质量特征。
35、烤烟油分各档次的外观特征是什么?
答:(1)多:叶片韧性强,弹性好,手握松开后恢复能力强,耐扯拉力好,叶表面有油性反映。(2)有:叶片韧性强,弹性较好,耐扯拉力尚好、叶表面尚有油性反映。(3)稍有:尚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尚有耐扯拉力,叶表面油性反映不太显露。(4)少:韧性及弹性差、耐扯拉力弱不禁风,无油性反映。 36、烤烟色度各档次的外观表现是什么?
答:(1)浓:烟叶表面颜色均匀、饱满、视觉色彩反映强。(2)强:烟叶表面颜色均匀、尚饱满、视觉色彩反映较强。(3)中:烟叶表面颜色稍有不匀、不够饱满、视觉色彩反映一般。(4)弱:烟叶表面颜色不匀、饱满度差、视觉色彩反映较弱。(5)淡:烟叶表面颜色不匀、极不饱满、视觉色彩反映弱。 37、烤烟定级原则是什么?
答:烤烟定级原则为:烤烟成熟度、叶片结构、身分、油分、色度、长度都达到某级规定,残伤不超过某级规定时,才定为某级。 38、白肋烟成熟度各档次的外观特征是什么? 答:(1)完熟:特指下部叶,已达到充分发育,并达完熟程度。手感叶片结构疏松(多孔)有泡泡感。身份稍薄至较薄。叶面微皱至平展,叶片呈现成熟斑。(2)成熟:烟叶已充分发育,并达到成熟程度。可产生于不同地位。叶片结构松至稍密,身份薄至稍薄,叶面皱至平展。(3)尚熟:属中等成熟度。烟叶已达良好发育,但刚成熟,尚缺少成熟的质量特征。可产生于不同地位,多指上部叶呈现微带青等。上部叶结构密,身份较厚至厚,叶面皱缩。下部叶多因晾制时温度高,相对湿度小,烟叶干燥过急而呈现微带青色。
39、香料烟的定级原则是什么?
答:香料烟部位、长期度、颜色、光泽、身份、油分、组织结构均达到某级规定,叶片完整度、杂色、含青度、残伤不得超过某级规定时,才定为某级。 40、白肋烟烟叶叶面各档次的外观特征是什么? 答:(1)平展:多出自中部和近中部叶,叶面自然舒展,烟叶弹性强。(2)微皱:叶能自然展开,有微皱感觉,弹性较强。(3)皱缩:多指上部叶,叶面皱缩,有折叠感,烟叶缺乏弹性。
41、烤烟残伤的含义是什么?
答:烟叶组织受破坏,失去成丝的强度和坚实性,基本无使用价值(包括由于烟叶成熟度的提高而出现的病斑、焦尖和尖边)以以百分数表示。 42、烤烟含有杂色的烟叶怎样定级?
答:杂色面积小于20%的烟叶,允许在主组定级,但杂色与残伤相加之和不得超过相应等级的残伤百分度,超过者下为下一级;杂色与残伤之和超过该组最低等级残伤允许度者,可在杂色组内适当定级。 43、烟叶等级纯度允差的含义是什么?
答:纯度允差指某一等级允许混有上、下一级烟叶的幅度。这里上、下一级指上、
下一级的总和,不得只低不高,也不得只高不低。之所以规定纯度允差、是由于考虑到烟叶是农产品,分级靠感官、经验、难免有混乱高或混低的现象这一实际情况。而那些因主观故意造成的混低现象则不能列为允差范围。公式:纯度允差(%)=被检样品内上、下一级重量之和除被检样品总重量×1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