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基础形式 抗震等级 地上层数 全椒西王49.5MW风电场项目 工程地点 独立 四级 两层 主体结构 滁州市全椒县西王镇 框架 抗震设防烈度 六度 地下层数 0 各责任主体名称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中广核全椒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 中咨工程有限公司 滁州东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刘业胜 施金龙 总监理工程师 李国友 专业监理工程师 张滢恭 1.1、 试验及配合比设计控制:
1.1.1.配合比试验:
混凝土搅拌机设施及水泥、砂石料(外加剂)等,提前将所用的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需要时)送到指定的当地权威试验部门,按所需混凝土等级试配,得出优化配合比,并把试配结果提前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方准许浇筑。当水泥厂家、品种、标号发生变动或砂石材料有较大变动时,必须重新试配确定配合比,不能任意串用配合比。商品砼由厂家根据设计要求提出设计配合比。 1.2.2.现场试验:
试验准备工作:
1.2.1.1、 施工现场未设养护室,由质监部门试验室标准养护室统一集中养护。 1.2.1.2、 标准养护室设有自来水及加温炉,温、湿度计、试块架。温度需保持在20±3℃。相对湿度应在90%以上,相对湿度要求每天有记录。
1.2.1.3、 试件模具: 100mm×100mm×100mm 的试模应不少于20 组。砂浆试模不得少于10组。试块成型,必须设试块专用平板振动器一台。坍落度筒及不吸水的刚性平底板、振捣棒、钢卷尺。作好试块成型记录。
1.2.1.3、 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规定,取够试块组数。混凝土试块取样应有代表性,注意
标准养护条件,及时送检。
1.3、取样方法: 1.3.1、普通混凝土:
1.3.1.1、每100 盘,但不超过100m3 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组。 1.3.1.2、每一工作台班的同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 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组。取样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但每组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
1.3.1.3、在砼强度标准差未知时,每一验收批不得少于10组。
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如拆模时间的确定)。每组三个试件应随机抽取,砼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到3/4之间抽取,按标准规定制作试块。
1.3.1.4、 混凝土强度试验以三个试块为一组。采用标准养护的试块成型后应覆盖表面,以防止水份蒸发,并在温度为20±5℃的情况下静置一昼夜至两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的试块应立即放在温度20±3℃。湿度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在标准养护室内试块应放在架上,彼此间隔为10~20mm,并应避免用水直接冲淋试块。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成型后应覆盖表面,试块的拆模时间与标准养护试块相同。拆模的试块需与结构或构件同条件养护。
1.3.1.5、 水泥试验的取样方法及数量规定按GB 12573-90 规定执行。常用水泥试验的取样应按下述规定进行:
1.3.1.6、散装水泥: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以一次进厂(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00t,随机从3 个车罐中抽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 水泥作为检验试样。
1.3.1.7、袋装水泥: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以一次进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100t。随机从20 袋中各采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 水泥作为检验试样。
1.3.1.8、对已进厂(场)的每批水泥,视在厂(场)存放情况,应重新采集试样复验其强度和安定性。存放期超过三个月的常用水泥,使用前必须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1.3.1.9、取样要有代表性,一般可以从20 个以上的不同部分或20 袋中取等量样品,总数至少12kg。拌和均匀后分成两个等份,一份由试验室按标准进行试验,一份密封保存,以备复验用。
1.3.2.1 、混凝土用砂应按JGJ 52-92 规范执行。
1.3.2.2、砂试验以同一产地。同一规范、同一进场时间,每400m3 或600t 为一验收
批,不足400m3 或600t 时亦为一验收批。
1.3.2.3、每一验收批取一组,数量为22kg。 1.3.2.4、取样方法: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8 份(每份11kg 以上)搅拌均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22kg 组成一组试样。
1.3.2.5、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应按规范进行抽样。
1.3.2.6、碎(卵)石试验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厂(场)时间,每400m3 或600t 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 或600t 时亦为一验收批。
1.3.2.7、每一验收批取试样一组,在料堆中取样,应从顶部、中部、底部各部位抽取分布均匀的5 个不同部位,铲出表层后取样。共15 份为一组,在皮带运输机上取时,应在机尾出料处定时抽取8 份
1.4、混凝土浇筑施工:
本标段工程采用商品砼混凝土泵送浇筑,由商品砼搅拌站根据设计要求提出设计配合比。并严格按配合比生产混凝土。混凝土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1.4.1.混凝土工程工艺流程:
1.4.2.混凝土浇捣的一般要求:
1.4.2.1、 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筒或溜管等。
1.4.2.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1.4.2.3、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一动,顺序进行,不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1.4.2.4、 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
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1.4.2.5、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1.4.3.1、柱的混凝土浇筑:
1.4.3.2、、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1.4.3.3、、柱高在3m以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采取用串桶措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门子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1.4.3.4、、 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1.4.3.5、、 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1.4.4.1、梁、板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各单体工程的混凝土浇捣将采用龙门架送至浇捣部位。
1.4.4.1.1、、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1.4.4.1.2、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1.4.4.1.3、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1.5.1、楼梯混凝土浇筑:
1.5.1.1、楼梯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1.5.1.2、施工缝位置: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在楼梯段1/3的部位。
1.6、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小于7昼夜,防水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14d。
1.7.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7.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1.7.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1.7.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1.7.4、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1.7.5、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1.7.6、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1.7.7、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冬期施工在覆盖保温层时,上人过早或未垫板进行操作。 1.8.施工噪声控制: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在居民、文教区的等效声级为 夜间: <40dB 昼间: <50dB
施工现场噪声较大的机具为振捣棒、空压机、运输车和搅拌机等。针对本工程施工期间主要噪声源(振捣棒、运输车和搅拌机),特采取如下措施:
1.8.1.振捣棒采用低噪声产品;
1.8.2.在搅拌场设临时简易厂房,将主要发声的搅拌机具放置在厂房内; 1.8.3.教育工人保证施工现场不发生大的、刺耳的响声。 1.9、 质量控制:
编制完善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建立质量保证责任制,现场由项目经理牵头,质检部负责实施,现场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精心安排施工。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和浇筑质量,并随时进行混凝土各指标的测试、现场施工工序的监督,严禁现场违反操作规程和施工规范施工。
1.10.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序号 名称、现象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1)混凝土配合比防治措施: 不当,或砂、石子、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水泥材料加水量计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量不准,造成砂浆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少、石子多。 料高度超过2m时设串筒或溜槽;浇(2)混凝土搅拌时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间不够,未拌合均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匀,和易性差,振捣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不密实。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1 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3)下料不当或下1~1.5h,沈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料过高未设串筒使避免出现“烂脖子”。 石子集中,造成石子处理方法: 砂浆离析。 小蜂窝:洗 刷干净后,用1:2.5(4)混凝土未分层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下料,振捣不实,或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够。 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5)模板缝隙未堵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严,水泥浆流失。 或浇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6)钢筋较密,使浆处理。 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造成水泥浆流失。 2
麻面(混凝土(1)模板表面粗糙防治措施: 局部表面出现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
缺浆和许多小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水泥砂浆等杂物;浇 凹坑、麻点) 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灌混凝土前,模板浇水充分湿润,粘坏。 模板缝隙,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2)模板未浇水湿选用长效的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润不够,构件表面混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凝土的水分被吸去,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处理方法: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出现麻面。 理,表面无粉刷的,在麻面部位浇(3)模板拼缝不严,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1)在钢筋较密的防治措施: 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3 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高埋设件处,混凝土下一标号的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料被搁住,未振捣就板内充满啐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工捣固;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土。 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2)混凝土离析,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砂浆分离,石子成人混凝土内,及时清除干净。 堆,严重跑浆又未时处理方法: 行振捣。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3)混凝土一次下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
料过多过厚、下料过盒的模板,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高,振动器振动不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1)浇灌混凝土时,防治措施: 钢筋保护层垫块位浇灌混凝土,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移,或垫块太少或漏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放,致使钢筋紧贴模集时,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板处露。 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并有良好的和易(2)结构构件截面性;浇灌高度超过2m,用串筒或溜小,钢筋过密,石子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充卡在钢筋上,使水泥分湿润半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捣露筋(混凝土砂浆不能充满钢筋时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内部主筋、副周围,造成露筋。 4 可采用刀片或振动棒进行振捣;操筋或箍筋局部(3)混凝土配合比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裸露在结构构不当,产生离析,靠扣等及时调查直修正;保护层混凝件表面) 模板部位缺浆或模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模时间,板漏浆。 防止过早拆模,碰坏凌角。 (4)混凝土保护层处理方法: 太小或保护层处混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凝土漏振或振捣不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充满露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部位抹平;露筋较深:凿去薄弱筋或踩踏钢筋,使钢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筋位移,造成露筋。 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缝隙、夹层(混(1)施工缝 或变形防治措施: 5 凝土内成层存缝未经接缝处理、清认真按有关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在水平或垂直除表面水泥薄膜和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
的松散混凝土) 松动石子或未除去杂物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软弱混凝土层并充高度大于2m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分湿润,就灌筑混凝浇灌前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土。 无石子砂浆,或100-150mm厚半石(2)施工缝处锯屑、子混凝土,以处结合 泥土、砖块等杂物未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密实。 (3)混凝土浇灌高处理方法: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度过大,未设串筒、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溜槽、造成混凝土离1:2或1:2.5水泥砂浆强力填嵌密析。 实;颖隙夹层较深时,清除松散部(4)底层交接处未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净后支撑,强力灌细石混凝土或将处混凝土未很好振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捣 (1)木模板未充分防治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认真江水够;混凝土浇筑后养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护不好,造成脱水,凝土具有1.2Mpa以上强度;拆模时强度低;或模板吸水注意保护棱角,避多用力过猛过急;缺棱掉角(结膨胀将边角拉裂,拆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构或构件角处模时棱角被粘掉。 6 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材料保护好,混凝土局部掉(2)施工时气低湿以免碰损。 落不规则,棱且过早拆除侧面非处理方法: 角有缺陷) 承重模板。 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3)拆模时,边解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受外力或重物撞击,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充整,或保护不好,棱角被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抗实掉。 (4)模板未涂刷隔
补好,认真养护。
离剂,或隔离剂涂刷不均 (1)混凝土浇筑后,严格按施工要求操作,灌筑混凝土表面仅用铁拍平,未后,根据水平控制标专或弹线用抹用抹子找平压光,造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成表面粗糙不平。 表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7 凸凹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模板未支承在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坚硬土层上,或支承积,并防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面不足,或支撑松在浇灌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凝动、泡水、致使新浇土强工达到1.2mm以上,方可在已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结构上走动 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湿凝土未达到一下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1)水泥过期或受防治措施: 潮,活性降低;砂、水泥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石集料级配不好,空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隙大,含泥量大、杂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符合要求;强度不够,均物多;外加剂使用不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质性差(同批当,掺量不准确 8 准确;混凝土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混凝土试块的(2)混凝土配合比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抗压强度平均不当,计量不准;施冻,冬期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值低于设计要工中随意加水,使水土,强度达到30%以一,矿渣水泥求强度等级) 灰比增大。 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3)混凝土加料顺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定要求认颠倒,搅拌时间不真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加强对试块够,拌合不匀。 的管理和养护。 (4)冬期施工,拆处理方法:
模过早或早期受冻。 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5)混凝土试块制法9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作未振捣密实,养所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管于是不善,或养护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 条件不符合要求,在校核结构的这全度,研究处理方案,同条件养护时,早期采取相加固或补强措施。 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1.11、季节性施工:
雨期施工:按进度计划安排,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处于雨期,为做好雨期施工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做好如下规定:
1.11.1、搅拌站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时将砂石中所含水量计算在内,严格控制坍落度,确保混凝土强度。
1.11.2、下雨时不易露天浇筑混凝土,开盘前要与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避免突然下雨影响浇筑混凝土。
1.11.3、已入模振捣成型后的混凝土要及时覆盖,防止突然遇雨,受雨水冲淋。 1.11.4、合模后如不能及时浇筑混凝土时,要在模板的适当部位预留排水孔,防止突然下雨模内积水。
1.11.5、采取表顼覆盖彩条布,防止雨水直接冲刷模板致使脱模剂脱 落、流失,影响拆模及混凝土表面质量。
1.11.6、在浇筑混凝土时如突然遇雨,小雨不停,大雨搭设防雨棚或临时施工缝方可收口,雨后继续施工,要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后再浇筑。
1.11.7、雨期施工期间要加强防风紧固措施,所有施工机械采取相应防漏电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