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一: 乡色酒(舒兰)
三十年前 三十年后 你从柳梢头望我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我正年少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圆 你满
人也圆 乡愁也满
1、本诗为表达作者情感所选用的意象是: 、 和 ;诗歌第一节表达了 的情感,第二节表达的是 感情。
2、我们曾学过的余光中的《乡愁》和本诗在定法上共有的特点是 ,《乡色酒》还运用了 手法。
例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顶是( ) A、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顶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发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支外地做官。 D、尾联紧接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基础训练
1、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二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 后四句 ,前后形成对比。
2
(2)、请描述颈联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含义。
2、 月 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1)、这首诗形象鲜明,意境 ,写的是 季节的一个夜间,北风呼啸,寒霜浓重,明月高照,寒气袭人。诗人在严寒中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显示出“五四”前夕一代青年 的精神和 的思想。 (2)、如何理解最后两句诗的深刻含义。
3、 【甲】 【乙】
小 池(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毕竟西湖六月中,
树阴照水爱晴柔。 风光不与四时同。 小荷才露尖尖角, 接天莲叶无穷碧, 早有蜻蜓立上头。 映日荷花别样红。
3
A、写出甲诗中表现自然景物之间融洽关系的词语。 、 B、甲、乙两面三刀首诗都写了荷花,但写法各有不同,请指出来。
C、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试作简要分析。
4、阅读晏殊的《浣溪沙》,然后答题。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 何花落 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是写作者 时的生
活和心情。
(2)词中“ , 一联工整流
畅,风韵天然,是深受后人赞赏的名词。 5、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初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1) 本诗第2至6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
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
,燕啄春泥,乱花迷眼, 。 (2) 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
结尾初却说自己“喜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扬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写的
是 。
4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
7、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3)题。 渔 家 傲 范仲安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用“/”划分下面诗句的诵读节奏。
长 烟 落 日 孤 城 闭
(2)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
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
了。
C、这首诗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道诗的感情悲观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3)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其中既有写江南美景的,
也有写北国风光的。请写出一个表现西北风光的名句,并谈谈你的理解。
诗句: 理解分析: 8、对下边这首诗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滁洲西涧 韦应物
读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A、首句中的“怜“为可爱之意,该句着力渲染了车马不至的幽静境界。
B、第二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不解人间事的黄鹂在树荫深处自由歌唱的情景。
C、末两句勾画出暮色苍茫,晚雨急至,诗人斜倚在无人驾驶的小船上,任凭雨打潮拍,悠然自得的图景。 D、全诗为我们展示的就是《醉翁亭记》所描写的“有美”“林壑” 中一幅深山野渡的画卷。
9、古往今来,诗人们都喜欢借大自然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当年苏轼被
贬黄州,处境艰难,但他在大自然中获得启迪,写下千古名篇,《浣
5
溪沙》就是其中的一首。按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写出这首《浣溪沙》词的下阕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字归啼。 ? ! 。 (2)这首词表达了苏轼这样的情怀?
10、欣赏下面古诗
君 子 于 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亻舌?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1)你能用一两句话概括这首诗的内容吗?
答:
(2)本诗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借景抒情。那么,诗中哪些诗句是写景,借此
景抒情的又是哪些诗句?
答:写景句
抒情句
(3)全诗两段文字、语言结构、内容几乎都是差不多的重复,你认为这样
写好否?好(不好)在何处?
答: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旅 夜 书 杯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公元765年默读副迫于无奈辞官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
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1)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 “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写近景的一来年是 ”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6
12、读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回答问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工沾巾。
(1) 品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
哲理的理解。
答:
(2) 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中是别具一格
的。
答:
13、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 词 刘寓锡
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扫碧霄。 天净沙〃秋诗 马致远
枯腾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潮”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
丽、万物更新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
秋天的萧杀之气;《秋思》中“枯腾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萧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
的情调。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