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村企党组织联姻 共建和谐新农村

来源:知库网


村企党组织联姻 共建和谐新农村

“七一”前夕,京山县神地科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砚赶往武汉,为钱场镇舒岭村争取村级道路改造计划,履行他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改善民生的责任。神地公司是一家以蛋品研发、销售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其带动下,舒岭村有近300户农民从事蛋鸡养殖。2007年底,神地公司与其所在地舒岭村联建党支部,杨砚出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后,一系列村企统筹发展的措施相继实施:成立养殖协会、培训农民工人、改善村居环境等,使舒岭村很快坐上“湖北蛋鸡第一村”的交椅。

近年来,不少有实力的企业落户京山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厂务工,工农对接、人员就近流动等成为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的新特点。京山县主动适应城乡统筹新要求,打破传统的按行业、地域等要素设置组织的模式,本着优势互补、互助互惠的原则,将地域相邻的村与企业联合起来建立党组织,推行地缘式结对联建;对农村资源依赖性强的企业党组织和村级党组织之间以资源合作开发为主进行结对联建,推行共享式结对联建;以生产基地为依托,将党支部建在基地上,实现村企党建对接,推行互惠式结对联建。目前,全县45个有较大企业落户的村,相继推行“村企党组织联建”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初步形成了村企互利双赢、共谋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在村企党组织联建的过程,京山县推行村企干部双向挂职,通过人力资源双向交流,培育一支始终领导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形成一个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的致富带头群体。2007年以来,全县共组织120多名村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挂职,开拓了村干部的视野,激发了村干部创业热情,挂职干部把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运用于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的实践中。同时,全县选派了30名管理协调能力强、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企业党员到村挂职,帮助所驻村理清发展思路,制

1

订发展规划。京山县盛昌养龟基地是一家以养殖原种乌龟为主业的特种水产养殖企业,被中华水产养殖协会认定为全国最大的野生原种龟生产基地和成龟养殖基地,盛昌龟业副总经理张世刚任吴岭村支部书记后,带领全村大力发展乌龟养殖及饲料加工、销售运输等配套产业,村民养龟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三分之一,基地养殖规模逐年扩大,2007年饲养无公害食用乌龟60万只,年销售收入达1000多万元。

村企共建党组织之后,企业和村前所未有地加强了联系。联建企业党组织加大资金、项目和产业帮扶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湖北京兰水泥公司每名党员帮扶1-2名联建村贫困党员群众脱贫,联系1-3名农村空巢老人或留守儿童,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联建的荆条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解决失地群众的生计问题,吸纳荆条村的32位村民到企业就业,并为其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保险,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京山县国宝桥米有限公司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分布于全县多个乡镇,该公司党总支与24个村结对在生产基地上建立党组织,通过组织标准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开展技术服务,提高粮食补贴,带动农民增收,联建村优质稻每亩增产75公斤,人均增收785元。

联建村党组织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使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企业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信息、技术、人才、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钱场镇桥河村党支部书记邵言红进入联建的清河油脂厂任第一书记后,对企业加快发展的紧迫性体会更深,从各方面协调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村委会将留用的办公地租给公司建厂房,使企业短短3个月就实现投产,节约资金近百万元。而投产后的企业则主动反哺乡村,每年出资8万元,用于村内道路、水渠改造。永兴镇盘堰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富余劳动力到联建的永兴水泥公司务工,目前,

2

在企业常年工作和季节性打工农民达到45人。2007年京山县发生罕见特大暴雨,永兴水泥公司受灾严重,盘堰村党支部组织50多名党员群众,帮助公司紧急抢运物资设备,为企业减少损失近20万元。

为了确保共建取得实效,该县着力健全村企党组织联建组织协调、互帮互学、矛盾调解等长效机制,联建的村企党组织都签订了《村企互助共建协议》,制定了共建规划,落实了共建内容,明确了共建责任,实行村企重大项目统一决策和规划,村企资源统一共享,村企干部统一调配使用,将企业的发展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村级经济发展纳入统一规划和建设。村企党组织积极开展以“经济发展联创、公益事业联办、党员队伍联管、社会治安联防、文体活动联谊”为主要内容互帮互助活动,增进了企业员工与村民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不断缩小党员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上的差距。地域相临的结对联建村企党组织采取支部会或组织生活会等形式,解决企业和村民在用水、土地等方面的矛盾,协调解决企业与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改善了村企关系,为企业在当地发展凝聚了民心。

通过开展村企党组织联建,全县形成了“村企基础设施共建、优秀人才共育、经济发展共促”的良好局面。截止目前,企业已为结对村提供资金、物质累计达230余万元,完善硬化村级公路近20公里,提供就业岗位415个,培养企业技术人才180余人。同时,联建村积极帮助企业建立农产品基地,推行“公司+农户”运作模式,发挥土地、矿产、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为企业拓展项目、投资创业提供服务,形成了“互助共建、互动发展”的势态,有力地推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

案例思考题:

1、推行村企党组织联建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有哪些启示?

3

2、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村企党组织联建,推进新农村建设?

案例分析:

推行村企党组织联建,是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开展村企党组织联建,有利于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促进企业和结对村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加快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有利于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推进城乡、工业农业协调发展。因此村企党组织联建,完全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1、村企党组织联建必须把“双赢”作为思想基础。村企党组织联建以“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共同发展”为工作理念,以推动农村经济和党建工作科学发展为工作目标。推行村企党组织联建是对村和企业利益的拓展,绝不会以牺牲一方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另一方的发展。在推行的过程中,通过党组织联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等工作方式,不断创造村和企业发展的条件,寻找村和企业壮大的有利因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最深层次的挖掘和扩大村企利益的交集,达到农村经济发展、企业同步壮大的目的,实现村和企业互利共赢。同时,在推行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村和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双方优势互补,在扩大各自利益范围、巩固既有利益的同时,寻求和创造更多的“双赢”机遇,更好的实现“双赢”。

2、村企党组织联建必须把“三力”作为核心内容。推行村企党组织联建,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探

4

索和创新,通过村企党组织联建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发展,必须把提升村和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发展力和战斗力作为核心内容。在推行村企党组织联建的过程中,农村党组织观念日益更新,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阵地建设逐步完善;企业党组织在党员发展培养、党性知识学习和活动组织方面更为科学、规范、有序,企业党建水平不断提高。巩固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村企党组织联建为村和企业的党员提供了丰富的活动载体,充分体现了对每一个党员的尊重、理解、关心,极大的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村和企业的党员在联建中,密切了联系,加强了交流,使视野不断拓宽,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创业致富能力不断提高,使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3、村企党组织联建必须把“互补”作为重要手段。实行党建资源优势互补是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高效挂钩的重要手段,在村企党组织联建中能发挥“1+1>2”的效应。在党建资源配置上,村党组织和企业党组织各有优劣,各具特色。通过互补这种手段能更好的把企业党组织的优势与村党组织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企业的利益追求与村的发展需求联结起来,使有限的党建资源发挥最佳效能。通过互补能更加便捷有效的解决村和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实现村企和谐共处、互利共赢。

4、村企党组织联建必须把“整合”作为基本保障。目前,在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下,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村人才、技术等资源纷纷流向城市,企业等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建设缺少生产要素资源,农村经济发展较慢。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导致城乡党建分割严重,党建资源无法实现统筹,党建工作突破不大。这种存在缺陷的外部整体环境,是村企党组织联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成为推行村企党组织联建的瓶颈。为更好地推进村企党组织联建,先要从整合外

5

部整体环境着手,着力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形成相互影响、互促互动、循环运作的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大环境、大格局,为推行村企党组织联建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进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发展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