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发展新局面。”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任务是学习人生之道。”高校教师队伍在建设过程中普遍重视科研成果而轻视教师的授课质量、师德作风、教育水平等。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是要求教师正确处理好教书、学术、育人之间的关系,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提高师德作风,强化人格魅力,以大师的风范作为榜样,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授课指导,将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诲和感染,教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应该加强师德培育和监管,师德作为教师选拔的第一标准,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树己。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做到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三、文化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隐形路径校园文化环境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是高校办学过程中长期的积累和传承,是大学“立德树人”的基础。在高校发展中,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对高校的投入越来越大,高校的物质条件不断提高,但随着世界多元化发展,高校的文化氛围不断受到挑战,校园文化建设多偏向娱乐性活动,思想类活动不足,文化制度不完善,物质条件不均衡。校园文化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的隐形路径,高校应根据时代特征和校园文化氛围的问题,均衡物质条件水平,顶层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重大纪念日文化活动等活动的开展,做到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程教育,增强文化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将“立德树人”理念深入师生内心,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四、实践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是“立德树人”得以落实的有效途径。实践育人包括课程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校园实践、平台实践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全实践制度对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解决高校“立德树人”在实践中的教育不足。我国高校在实践育人过程中缺乏监管和指导,过分重视实践成果,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坚持不懈地引导师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新时期高校应全面把握,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深邃内涵,努力提高认识,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问题导向,探索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与机制。一、课程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第一阵地课堂承担着获取知识的主要任务,教师通过授课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于教育过程中的思想、理论、道德等知识学习的全过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育现状整体良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本更新迟滞、知识理念有待更新、课程吸引力不足、理论知识与教育现实脱节,这些问题影响“立德树人”理念的传授。新形势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必须健全课程体制、创新课程建设体系、修订教材、改变课程传授方式,大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等相关课程的影响力,教师在课程中以“立德树人”为基本要求传授专业知识,课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传承,协同发挥作用,不断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同时做好课堂监管,优化课堂考核制度。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和课程这一重要载体,理论联系实际,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重任。二、教师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领路人教师承担着课程教学的全部任务,直接与学生接触,既承担着课程传授的任务,又承担着课后的解惑任务,师德是完成这些任务的第一前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先生不作者简介:徐瑞朝(1988—),男,汉族,陕西渭南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本文系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引领作用研究”(编号:XGH17063)。
2019年8月而忽视人才培养和德育。对此,高校应该优化和改进实践环节、实践方式、实践程序,通过课程实践和科研实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重视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团队协作能力、攻坚吃苦的精神;通过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立德树人”思想意识;通过平台实践优化平台建设,搭建合理、高效、全面的平台,依托平台任务、项目、宣传等方式推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思想意识。协同推进各类实践的育人方式,互相借鉴,互相依托,做好、做大、做强、做实高校“立德树人”。五、制度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保障良好的制度是高校开展一切工作的保障。十九大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求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指导思想,建立健全“立德树人”教育机制,服务师生,服务社会,营造“立德树人”的大环境。改革修正当前“立德树人”机制的不清楚、制度的不完善、制度之间不协同的局面,系统全方位地将“立德树人”的内容目的、政策规章、载体媒介由虚变实,将“立德树人”的各项体制机制、管理及人才队伍建设、物质和精神需求由软变硬[2]。量化统一,齐抓共管,协同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制度完善工作。在具体开展工作时,高校应该按照顶层设计的具体要求,科学运行,定期检验,不定期抽查,项项跟踪,件件落实,确保立德树人”制度长期、有效实施,使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成为一个育人有依据、运行有保障、内容完善、成效突出的工作质量体系,不断开创我国社会主义高校“立德树人”的新局面。六、管理是“立德树人”的万金油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道德涵养是高校良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管理部门众多,管理干部数量大,干部能力和业务水平不匹配,基层工作人员道德水平缺乏监管,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立德树人”工作的深入开展必须克服这一管理难题,才能将“立德树人”工作推向新的高度。高校应结合学校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制度体系,研究梳理高校各管理岗位的育人元素,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管理与服务的内容和路径,丰富完善不同岗位、不同群体公约体系,引导师生培养自觉、强化自律意识。配强配好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队伍,加强监管考核的评价体系,制定详细的岗位培训和职业规划,培养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育人能力及自身修养。深入落实高校管理育人工作是“立德树人”工作的要求,高校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应以卓越的工作能力、良好的道德涵养、良好的服务水平服务师生,传播“立德树人”的正能量,影响和感染师生,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添砖加瓦。七、网络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新阵地高校应清楚地认识到占领网络新阵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落实网络“立德树人”的目标和要求。信息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网络平台和电子媒介的知识传播手段越来越多,知识内容越来越丰富,但由于网络平台和电子媒介众多,网络信息的监管不力,境外敌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学生在使用网络获取知识和消遣娱乐时,错误的价值观、扭曲的意识理念、难以辨别真伪的知识时时刻刻、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高校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指导思想,建立健全网络育人体系,加强和创新校园网络建设,优化校园网络平台,增强校园网络监管力度,提高网络育人质量,净化校园网络环境,以弘扬时代精神、传播正能量、把握时代主旋律为基本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的开展网络“立德树人”育人工作。八、资助和激励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措施完善和落实高校资助工作、激励工作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能有效开展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激励工作体系尚不完善,资助分配不均衡、物质利用不合理、资助对象覆盖面有限,同时偏重物质和资金资助,忽视精神、道德、能力、智力、心理方面的帮扶资助和激励。高校在资助育人过程中应该合理分配物质和资金,落实国家资助、学校奖励、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3]。在国家脱贫攻坚的关键点上,高校应在大力抓好精准资助帮扶的扶贫工作的同时,融合学生的特殊需求,努力开展扶困、扶智、扶志、扶心工作,将“立德树人”工作通过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心理温暖、精神激励等方式的有效融合渗透,以显性、隐形、有偿、无偿的资助方式,以结果导向、进步导向、成效导向为方向的激励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自立自强、道德高尚、心理健康、知恩感恩的良好品质,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入学生内心,鞭策学生成长成才。总之,“立德树人”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复杂的教育工程,在开展工作时,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新时代中国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4],紧扣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紧紧围绕“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积极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5],创新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探索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着力培养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参考文献:[1]教育教习近学平在全过程全国高校开创我国高思想政治等教育工作会议上事业发展新强调局:把面思[EB/OL].(2016-12-想政治工作贯穿t20161208_08)[2019-07-16].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2]方晓珍.高校291306.html.究,2013(6):94-96
“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3]要》中的共通教育知[EB/OL].(2017-12-05)[2019-07-09].http://www.moe.edu.cn/src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原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320698.html.
[4][5]王清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三大规律[N].河南日报,2017-01-12(6).22)[2019-**07-出席1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8/22/c_1123310729.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8-htm.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