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生命力关系实证研究

来源:知库网
第30卷第3期2013生1E2月科技进步与对策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Vr01.30No.03Feb.2013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生命力关系实证研究张凤海1一,侯铁珊1,欧珊2,李晓红2(1.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连116023;2.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34)摘要:技术创新一直被认为是中小企业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以我国267家中小企业为样本,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生命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研效率、科研投入和科研人员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会正向影响企业生命力。关键词:技术创新;中小企业;企业生命力DoI:10.6040/kjjbydc.2011100103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48(2013)03—0078—04企业技术创薪意识淡薄、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经0引言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已成为当今一国经济发展的重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饶扬德等口3认为,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创新贯穿于企业成长的全过程,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要组成部分,但其成长持续性差、寿命不长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大约有62%的驱动其持续快速成长。迟宁等¨1提出,在同等外部环境条件下,仍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凭借自身强大的生命力而发展壮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技术创新。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能存活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及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一般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为10~12年,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42年,1000强平均寿命为30年。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占我国企业总量的99%,中小企业为我国贡献了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然而,据全国工商联推出的第一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所公布的以往的实证研究多将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其与绩效或成长的关系,主要用R&D投入或专利数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技术创新这一“黑箱”打开,重点研究技术创新各组成要素对中小企业生命力的影响。1研究设计调研数据显示,国内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因此,对中小企业保持健康永续成长和基业长青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现代著名经济学家、创新理论的创始人JASchum—1.1研究假设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了技术创新与企业成长及持续发展的关系。Richard等口3认为,R&D和资源配置是我国企业最重要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R&D能力能够保证大中型企业创新速度和产品的竞争力,而资源配置能力会促进小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GAUTAM[83认为,公司的规模、范围、联盟和网络位置、绩效等特征,以及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过程、治理结构和激励、管理者的背景、搜寻过程等属性对技术创新的投人和产出有显著影响。李凯飞[91指出,技术创peterEq指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小企业想要生存发展,就要积极创新、持续创新,依靠技术创新找出路。ErkkoAutio和AnnareettaLum—me[z3经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习惯通过技术创新促进自身成长。贾明德和樊增强口。认为,不管哪种基于差别化的中小企业的成长都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保持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动力。杨晓玲¨3认为,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精髓,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动力,收稿日期:2012-01—04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082035)新与企业成长呈正相关关系,即指数级关系。创新价作者简介:张凤海(1971一),男,辽宁岫岩人,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侯铁珊(1944一),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欧珊(1987一),女,甘肃华亭人,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顾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李晓红(1970一),女,黑龙江通河人,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运营管理和集群创新。万方数据第3期张凤海,侯铁珊,欧珊,等: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生命力关系实证研究・79・值越高,企业的成长也就越快。陈晓红等口阳实证研究表明,技术人员投入越多、研发技改投入越多和创新转化效率越高的中小企业,其技术创新能力越强,但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中小企业,其成长性并不一定越高。杨静等口妇研究了研发能力、高层支持、地理位置和技术和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杨智勇和覃锋口妇实证研究表明,投入能力和研发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陈晓红等口们研究指出,R&D投入量是目前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最有代表性的基础参量之一,技改费用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陈晓红口明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受技术人员投入、研发投入、技改投入、新联盟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王勇等口21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显著差异。即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创业期具产品产出、改进产品产出、有技术背景的高管人员投入有显著影响,对快速成长期具有反向影响,在稳定阶段影响不显著。姚世斌口胡认为,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的产品(服务)价格、产品成本和市场份额能够产生积极影响,较高的价格、不断降低的成本和不断扩大的市场份额对企业创新绩效能够产生积极影响。陈丹等口胡的研究认为,技术人员比重与企业的成长性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研发(技改)费用的投入比重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研发(技改)费用的投入比重与企业的规模扩张能力无相关性;技术人员的人均专利数量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技术人员的人均专利数与企业的规模扩张能力无相关性;技术创新(技改)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对企业的规模扩张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技改)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与企业盈利能力无显著相关性。综合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如下假设:人力、资金和设备等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管理和技术创新成果等要素对中小企业的持续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会正向影响企业的生命力。1.2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利用Likert五分等距尺度量表进行测量,以国内制造业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方式发放问卷。接受问卷调查的对象大部分是企业家或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构成了本次问卷填写的主体。研究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310份,回收率为62%。其中,有效问卷267份,无效问卷43份,有效率为86.13%。最后,运用SPSSl3.0数据处理软件对有效问卷数据作统计分析。1.3变量测量(:1)自变量测量。Lau[1明使用中间生产函数(meta—productionfunction)的改进形式,肯定了“创新转化效率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表现”。NicholasO’Regan等口63指出,与大中小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新产品的转化速度更快。李华晶和张玉利n73的研究表明,高管团队成员专业背景与企业创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支军和王忠辉口83认为,企业科技人员、企业科学家和工程师是创新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因素,并把企业科技人员占全部员工的比例、企业科学家和工程师占企业员工的比例作为衡量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指标。许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量与技术创新的强度、规模万方数据根据国内外学者前期的研究成果,本文初步选取(2)因变量测量。贺小刚口妇用盈利水平(如投资回3选择销售收入增长、雇员数增长和净利润中小企业的生命力主要表现为生存力和发展力,和专利数量7个要素的影响。陈丹等口41实证研究了技术人员比重、研发(技改)费用的投入比重、技术人员的人均专利数量和技术创新(技改)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对中小企业盈利与成长的影响。科研成果应用数、专利数、研发期、研发成功率、改进设备支出额、技术设备、高学历人数、科技人员、研发经费和消化吸收经费lo项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问卷设计,在数据分析阶段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公因子,再运用回归分析来研究公因子(自变量)与生命力(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报、净利润)、成长潜力(如市场占有率、营业额增长速度)和相对业绩(即与其它企业相比较的绩效,包括与竞争对手相比的净利润增长率、投资回报和营业额增长)来测度企业绩效。陈晓红等口叩运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近三年每股净利润平均增长率和近三年每股净资产平均增长率等指标测量中小企业的成长能力。吕一博等瞳2增长3类指标测度中小企业的成长绩效。由于绝对测量方法的选取受企业规模因素的影响,所以分别设置企业近三年平均销售收入增长率、近五年平均雇员增长率和近三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的相对测量题项。姚世斌口胡为了简化研究,主要将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利润的贡献和创新对企业规模(企业边界)的贡献作为评价的基础。企业的生存力表现为企业的适应能力。借鉴以上学者关于企业绩效和企业成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以近三年销售量的变化和企业年龄2项指标反映企业的生存能力;用近三年企业规模的变化情况反映企业的发展力;用Likert五分量表测量销售量变化,数值越大,则企业生存能力越强;用从企业创立到调查时的年限表示年龄,存活年数越多,则企业生存能力越强;用Likert五分量表测量企业规模的变化,数值越大,则企业发展能力越强。由于样本企业平均年龄为1.9年(有93%的年龄在3年以内),因此Likert五分量表取值区间为1~5,销售量变化、年龄和规模变化等变量数量级基本相当,本研究暂不考虑每个变量的权重,采取三者的平均值计算生命力。企业生命力公式为:y=(口+6+f)/3。其中,y为中小企业生命力,a为销售量变・80・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正化,b为企业年龄,C为规模变化。2数据分析与检验2.1信度分析本文首先对问卷整体题项进行信度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问卷整体信度的Cronbachd值达到0.842,说明测量的一致性程度较高。对题项所作的重复度量方差分析Ftest的P值结果都小于0.01,表明量表的重复度量效果较好,本次研究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表1问卷整体信度分析结果题项维度Cronbachd值方差分析F值方差分析P值题项数量问卷整体0.84271.2800.000102.2探索性因子分析本文排除对问卷中适用于描述性统计的2个题项,对其余的10个题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表2技术创新园子分析结果Kaiser-Meyer—OlkinMeasureofSamplingAdequacy.0.534BartletfsTestofSphericityApprox.Chi—Square1.358E3在因子分析前,首先进行KMO测度和巴特莱特球体检验(见表2)。KMO值为0.534,说明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巴特莱特球体检验的Y。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OOO,小于0.01,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不能看作单位矩阵,10个变量间并非独立的,而是有相关关系的,故此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Varimax正交旋转提取因子,10个题项共提取5个因子,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见表3。表3科技创新因子提取结果注:因素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方法:正交旋转法(方差最大法)通过以上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因子,将其命名如下:将有较大影响的研发期和研发成功率两项指标命名为因子1科研效率,用来反映企业技术研究效率;将科技人员和高学历人数两项指标命名为因子2科研人员,用来反映企业技术力量和整体科技素质;将消化吸收经费和研发经费两指标命名为因子3科研投入,用来反映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和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资金费用;将技术设备和改进设备支出额两项指标命万方数据名为因子4科研设备,用来反映企业物质技术基础状况;将专利数和科研应用数两项指标命名为因子5科研成果,用来反映企业的科研效果和技术领先水平。2.3回归分析与假设验证将上文5个因子与企业生命力进行回归分析。设中小企业生命力为因变量,上述5个因子为自变量,设立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TI—A,X。+A2X:+A。X。+A。X。+A5Xs+B其中,n为企业生命力,Al,...,A。为回归系数,x,为科研效率,咒为科研人员,X。为科研投入,X。为科研设备,X。为科研成果,B是常数,回归结果见表4。表4企业生命力与技术创新各因子的回扫分析绪果注:因变量:企业生命力;调整后R。=0.487,F’一49.651,P<O.01经过回归,有3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并且这些因子的系数均在0.01的水平上,且显著异于0。这说明,科研效率、科研投入和科研人员3个变量可以作为解释企业生命力强弱的变量存在于模型中。所以,得出技术创新与企业生命力的回归方程为:TI一0.750X。+0.241X。+0.283X。+3.509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假设仅得到部分验证,技术创新要素中的人力、资金和管理会正向影响企业生命力,而成果和设备与生命力的关系未得到验证。3结果分析3.1科研效率与企业生命力从回归分析结果可知,科研效率对生命力的贡献为0.750,是技术创新各要素中对企业生命力影响最显著的因子,通过研发成功率和研发期反映科研效率对中小企业生命力的影响。因为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差,一个研发项目的失败有时会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因此其在选择项目时都会比较谨慎,所以中小企业会选择有信心的项目进行研究,而不敢冒险。而且,由于大项目通常都要占用企业较多资金,所以中小企业一般无力进行大的项目研究,其一般会选择研发期较短的项目。因此,中小企业的研发效率较高,其对生命力的贡献最显著。3.2科研投入、科研人员与企业生命力资金和人才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保障。从回归分析结果可知,科研投入和科研人员对企业生命力的贡献分别为0.283和0,241,在本次调研的样本企业中,研发经费投入比例有157家不足3%,有第3期张凤海,侯铁珊,欧珊,等: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生命力关系实证研究.81・77家在4%~5%之问,而消化吸收经费投入比例只有12家在8%以上,多数中小企业都集中在2%~3%之间。在被调查企业中,直接从事研发的科技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6%~8%,超过20%以上的只有4家企业;多数企业专科以上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在11%~15%之间,占20%以上的只有31家企业。由此可见,由于受规模、资金和福利等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直接从事研发人数的比例和受到正规教育人数的比例都明显偏低,对科研人员没有太大的吸引力。3.3科研设备、科研成果与企业生命力科研设备和科研成果两个变量未进入回归方程。本研究主要通过企业专利数和科研成果应用数反映企业的科研成果,而中小企业在将技术成果商业化方面的能力有限。即使在技术开发方面已经获得成功,在商业化过程中也会遇到资金短缺和经验缺乏等困难,从而很难将技术成果大规模推向市场,实现技术开发的投资回报,也就不可能对企业生命力产生显著影响。同时,技术创新需要有超越工业水平的实验条件和手段,而设备是实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进行科技创新的基础,技术进步首先表现为设备的进步。科研设备未进入回归方程,主要是因为多数中小企业设备水平都比较落后,无力配备价格昂贵的先进设备,现有制造能力不能满足创新的需要,所以对生命力无显著影响。4结论与展望综上所述,科研效率、科研投入和科研人员对企业的持续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会正向影响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其中,科研效率对中小企业的生命力贡献最大,科研人员和科研投入对生命力的贡献程度次之。中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应重点关注这3项指标,并根据自身特点,将资金和人力等资源投入到能够尽快实现经济效益的技术创新项目中去,以加强技术创新管理,提高科研效率。本文仅从企业内部分析了技术创新各要素对中小企业生命力的影响,并未涉及外部因素。而体制环境、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和技术环境等外部因素对企业的生存和成长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未来研究可把外部要素作为控制变量,在对企业生命力进行量化时,应对生存力和发展力分配各自的权重,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命力。参考文献:[1]SCHUMPETERJA,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AUTIOE,LUMMEA.Doestheinnovatorroleaffectthepotentialforgrowth,9analysisoffourtypesofnew,technol—万方数据ogy-basedfirms[J].TechnologyAnalysis&StrategicMan-agement,1998(2):41—54.[33贾明德,樊增强.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础及实证研究EJ].管理世界,1996(2):120—129.E43杨晓玲.企业成长为技术创新主体与经济的持续增长[J].南开学报,2002(6):52—57.Es]饶扬德,梅洪常,王学军.创新协同驱动型企业成长模式分析口].中国科技论坛,2008(7):23—25.[6]迟宁,邓学芬,牟绍波.基于技术创新的中小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5):46—49.[7]RICHARDCM,GUANJIANCHENG.Anaudit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J].Rearchpolicy,2004,33(8):1123—1140。E8]schumpeter--managementGAUTAMA,MORRISLC,VIVEKT.Movingbeyondresearchonthedeterminants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J].AcademyofManagementAnnals,2008,2(1):1—98.[9]李凯飞,杨景岩.技术创新——企业成长的动力[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7):32—36.[10]陈晓红,彭子晟,韩文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成长性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沪深中小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EJ].科学学研究,2008,26(5):1098—1104.[n]杨静,宝贡敏.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典型地区民营企业的调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18-22.[12]王勇,程源,雷家蒲.IT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成长的相关性实证研究口].科学学研究,2010,28(2):316—320.[13]姚世斌.基于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成长性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5):12~15.[14]陈丹,张慧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成长性关系的实证研究口].财贸研究,201l(1):104—109.[15]BOSKINL.TheeconomicsofR&Dpolicy[M].香港:GreenwoodPublishingGroup,1997.[16]0’REGANN,GHOBADIANA,GALLEARD.InsearchofthedriversofhighgrowthinmanufacturingSMEsEJ].Technovation,2006(4):30一41.[171李华晶,张玉利.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5):9-13.[18]支军,王忠辉.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理论与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管理世界,2007(5):168—169.[19]杨智勇,覃锋.企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口].统计与决策,2008(7):35—37.[20]陈晓红,李喜华,曹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成长性关系研究——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4):9卜98.E21]贺小刚,李新春.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10):101—111.[22]吕一博,苏敬勤,傅字.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东北地区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1):14—23.(责任编辑:王敬敏)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生命力关系实证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张凤海, 侯铁珊, 欧珊, 李晓红

张凤海(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连116023;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34), 侯铁珊(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欧珊,李晓红(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34)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2013,30(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jbydc201303018.asp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