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起LNG储罐泄露原因分析

来源:知库网
018年第4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2

35

一起LNG储罐泄露原因分析

苗东升2,刘 岗1姜 波1,

(内蒙古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10020;

)内蒙古伊泰煤制油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 02.17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青睐。LNG是液化天然气的简称,  摘 要:

,其液态体积约为气态体积常压下将天然气冷冻到-1可使其变为液体即液化天然气(62℃左右,NG)L

/的l其储罐一20,其储运是由低温绝热储运容器实现的。LNG在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6

旦发生泄漏,将可能导致喷着火、爆炸等事故,会对周围的环境、人员、设备等造成极大危害。本文通过

为同类设备的制造、维护提供参考。对一起LNG储罐开裂导致泄露进行原因分析,

低温储罐;关键词:开裂;泄露;分析NG;L

()E881  文献标识码:006—7981201804—0053—02TA  文章编号:1  中图分类号:

1 设备总体情况

内蒙古某地一天然气公司发016年9月5日,2

生L企业采取停运及倒罐措施等应NG储罐泄露,

急措施。企业用来储存LNG的为A、B两子母罐,每个母罐内置10个子罐。子罐为工作罐,0个子1

罐之间填充珠光砂用以隔绝外部热源。通过对

NG储罐B罐查看,0个子罐下封头直边B罐内1L

处均不同程度存在贯穿性裂纹,裂纹始于下封头与筒体连接B类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垂直于焊缝,并沿直边轴向向下开裂,见部分现场照片图:

2 随机资料审查情况

经审查子罐质量证明文件发现,子罐设计依据

《钢制压力为《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版、9

制造依据《容器》固定式压力容器安B150-1998,G

使用单位提供的资料中全技术监察规程》009版,2

未见子罐制造的质量计划。探伤后有多处裂纹,集中体现在下封头与筒体对接接头封头侧,裂纹处最大返修次数为2次,对B2~B10子罐裂纹发生位置及长度进行统计如上表。

本批储罐采用等离子焊接,焊接工艺满足焊接要求。

3 检验与试验

从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制造角度考虑,封头冷成型工序控制不好,会发生加工硬化、马氏体相变,导致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强度、硬度升高、塑性下降,达

收稿日期:2018-12-20

子罐制造(包括封头制造)单位为四川某企业,

封头及筒体设计材质均为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制造过程中下段筒体材质变更为304奥氏体不锈钢;供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由山西太钢制造,0

货状态为固溶酸洗,经材质资料审查未见不符项。

审查无损检测报告发现,封头拼接焊缝经RT到一定程度时,在内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开裂;且奥氏体不锈钢膨胀系数大,冷却收缩时应力大,液相线和固相线距离大,凝固过程温度范围大,使低熔点杂质偏析严重,故焊接工艺执行不当、焊材或母材含杂质过量会导致焊接热裂纹产生,所以为进一步完善裂纹产生原因分析,进行了以下检验及试验:①宏观检查;②材质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③焊接接头金相分析;④硬度检测;⑤X射线应力分析。

54

缺陷情况储罐号罐B-1 罐B-2 罐B-3 罐B-4 罐B-5 罐B-6 罐B-7 罐B-8 罐B-9 罐B-10 

封头A类焊接接头

裂纹数量及长度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8年第4期 

封头与筒体连接B类焊

接接头裂纹数量及长度

1处(L=8mm)1处(L=5mm)

0 0

1处(L=5mm)

0 0 0

1处(L=5mm)

0 

筒体其他位置裂纹情况0

返修2次)5处(

5处(Lmax=30mm,Lmin=5mm)

00

1处(L=5mm)1处

00

2处(Lmax=15mm,Lmin=10mm)

10处(Lmax=30mm,Lmin=5mm)

15处(Lmax=66m,Lmin=2mm)5处(Lmax=13mm,Lmin=3mm)11处(Lmax=40mm,Lmin=5mm)14处(Lmax=40mm,Lmin=2mm)18处(Lmax=26mm,Lmin=3mm)19处(Lmax=25mm,Lmin=2mm)21处(Lmax=123mm,Lmin=2mm)7处(Lmax=13mm,Lmin=2mm)5处(Lmax=29mm,Lmin=3mm)

4 检验及试验结果分析

宏观检查”可知,问题LNG储罐内部的①由“

且开裂部位均集中在筒10个子罐均出现开裂现象,

体与封头的环焊缝的下方,裂纹方向与环焊缝垂直,由此可判定此批子罐的开裂原因具有共性;样品内

这说明该表面的焊缝两侧母材表层存在发黑现象,

压力容器产品质区域受到了焊接热的影响。根据《

量证明书》中压力容器产品材料清单可知,封头的原材料的厚度为1而样品厚度均有所减薄,应系0mm,

封头在压制成型过程的正常塑性变形。②由“化学成分分析”可知,封头的材料为0Cr18Ni9奥氏体不

其各元素的含量与出厂检测结果基本吻合。锈钢,

封头断口分析”可知,封头内壁一侧断口表面③由“

的红褐色附着物为锈迹,靠近焊缝一侧锈迹呈放射状扩展,由此可判定封头直边部位的内壁先发生开

开裂后的断口逐渐有锈蚀产物附着;电镜分析表裂,

明封头裂纹的开裂形式为沿晶与准解理的混合断裂方式。④由“焊接接头金相分析”和“显微硬度检测”可知,封头的焊接热影响区、封头母材的组织中除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外,还出现了板条状组织,此组织的硬度较高。由于封头的组织存在挤压变形,挤压变形时因塑变诱发相变产生马氏体组织,因此可判定该板条状组织为加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相变马氏体组织。封头热影响区出现局部组织粗大,晶界粗化的现象,由此可判定该部位受到焊接热的影响,组织发生长大,晶界析出了第二相,这使得不锈钢的晶界

易产生晶界开裂。封头焊接热影响区结合力降低,

中组织粗大区域与封头裂纹的起源位置相吻合。⑤由“可知,封头和环焊缝部位在XX射线应力分析”

和Y方向上均存在拉应力(由于封头已经发生开

,裂,封头部位的应力可能已经被释放)环焊缝的Y

方向(与裂纹垂直的方向)出现了残余拉应力的最大

,值4该应力值已经超过了《压力容器产品10.8MPa

,质量证明书》中封头板材的屈服应力值3由50MPa

此可判定焊接和封头的成型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残余拉应力。⑥由企业“操作报表和DSC系统监控记录分析”可知,排LNG储罐在使用过程中未见异常,除使用不当造成封头开裂。5 结论及措施

综上所述,LNG储罐封头板材在成型过程中产生了形变马氏体硬化组织,封头热影响区出现局部组织粗大、晶界粗化现象,焊接和封头板材成型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残余拉应力,导致LNG储罐开裂。

奥氏体不锈钢向马氏体转变有两个途径:①把

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奥氏体不锈钢温度降到MS点(

度)以下,其组织将转变为马氏体;②在高于MS点的温度下进行塑性加工也可产生马氏体,但马氏体发生转变温度的上限叫Md点。如果Md比常温高,则在常温下冷加工就会使部分奥氏体组织转化为马氏体。为避免奥氏体不锈钢冷加工发生冷作硬化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①因奥氏体的稳定性由其

、成分决定,奥氏NiC,Mn等奥氏体形成元素越多.

体就越稳定,即在不改变成形工艺的情况下改用高

如3实档次的材料.16、316L等。②提高加工温度,

行温旋压工艺。即将封头冷成型温度控制在高于室温且低于1可明显减少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50℃,

尽量减少变形引起的塑性下降。③控制应的数量,

变大小,且为防止风头开裂,对奥氏体不锈钢成型后,对其直边、过渡区、拼接接头及热影响区部位进行硬度、金相检测,当发现组织变化较大或硬度超过母材硬度较高,进行恢复材料力学性能热处理。④提高焊接质量。在旋制前后进行无损检测,消除内外部缺陷。选用并执行合适的焊接工艺,提高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减小热影响区。

[参考文献]

[]不锈钢加工技术[北京:化学工业1M]. 贾凤翔.

出版社,2013.[]影响冷轧不锈钢的质量、性能因素及2 王立梅.

]:预防措施四[潍坊学院学报,J.2005,5(2)62

4.~6

[]李志斌,王翔等.应变速率对奥氏体不锈3 刘伟,

’钢应变诱发a-马氏体转变和力学行为的影

():响[金属学报,M].2009,443285~291.

[]张腾,谢安.冷旋压不锈钢拼接焊缝开4 谢晓芳,

裂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化工装备技术,M].

()2012,3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