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危难时刻显身手

来源:知库网
危难时刻显身手

————震灾中的彝良一中教师 汤朝阳 李 雁 吉学文

2012年9月7日11点19分40秒,伴随着一阵剧烈的震动与摇晃,一场猝不及防的地震发生了!这时每年两次雷打不动的地震演练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73个班级的上课教师没有慌乱,随着老师们一声令下“躲桌下”,师生们躲在了桌下,当震动稍微缓和些,老师们又喊“跑楼下”,同学们听从老师的指挥,按照平时训练的顺序撤离了教学楼。全校5000人,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迅速安全的撤离到了学校的安全地带。地震灾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广大老师们在灾害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舍生忘死,一切为了学生的高尚的情操更是给学生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惊险时刻见真情

学高身正方为师,在我们学校不乏学问好、师德崇高的教师。 徐明辉老师,地震发生的时候她正在高三年级215班进行英语教学,地震的巨大响动发生了,大家都不知所措。徐老师立刻让学生躲在课桌下,等到摇动稳定下来的时候徐老师就立即组织学生向操场撤离。在撤离的过程中,她看见本班学生郑国青因为腿有残疾,又受到了过度惊吓,心中害怕,渐渐落在了最后,此时她忘记了自身的安危,她不断给学生鼓励。此时,教学楼灰尘弥漫,下落的砖石不断掉在他

们的身上,但徐老师毫不畏惧,并且和另外两名215班的学生一起搀扶着郑国青同学一直逃离到了安全的地带。

在这次的赈灾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心系学生的班主任,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们正在其他班级上课,他们及时疏散了上课班级的同学以后,生怕本班的学生还有没有完全撤离教室,于是他们不顾自身的安慰,冒着生命危险跑回本班教室查看情况。他们之中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刚刚跨出大学校门的青年教师。比如:陶少春老师和黄碧飞老师… …

在地震发生后,学校要求学生集中在学校的操场,此刻,烈日当空,大家口干舌燥。我校的罗余红和吴迁两位老师,毅然决然将自己家里经营出售,大概价值人名币5000元以上的桶装纯净水,第一时间拉到学校免费分给同学们喝。帮助地震后,余震不断,物资短缺的学校解决了燃眉之急。

开饭时间到了,等学生们吃光饭,食堂已经没有饭菜了,老师们都饿着肚子,但是没有人离开,所有老师们都继续为了学生而忙碌着。

果断决策带好头

地震发生后,彝良一中校长谭乐昭做到了一个领头人应该具有的决策果断、组织周密和迅速及时行动的良好领导素质。

在果断决策方面,地震以后,我校谭校长并没有盲目疏散学生,而是按照防震演练流程,在有效的指挥之下安全有序疏散到学校操场。

校长心里明白我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让他们疏散,让他们回家无异于让他们回到危险的地方,所以校长果断做出指示,让学生先留在学校的安全地带,不能擅自回家,等候学校统一的安排。

在周密组织方面,当学生撤离到操场以后,首先让学生以升旗仪式的队形在操场集合,以便班主任及时清点人数,防止有学生还滞留在危险地带。其次,让学校领导班子全部到位,以便于进一步安排好震后的各种工作,对所有事项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再次,通过校讯通校园联系平台,通知全校教师,随时待命,听候学校安排。 在及时行动方面,学校以最快的速度为全校师生组织安排了矿泉水、桶装水和午饭。与此同时,组织学生志愿者帮忙,协助维持秩序、发放物资以及救助同学。校长第一时间和上级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及时上报灾情,请求上级派出医务人员和运送必须的物资。

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要求学生离开教学楼和学生公寓,并带上自己的行李,来到操场露营。并及时安排好值班人员名单,分组分时段进行查岗值班,确保每个学生的安全。

记得在上次防震演练的时候,校长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将来如果发生地震,我一定最后一个离开教学楼。”事实证明他真的做到了。地震发生时,他在教学楼指挥学生疏散,自己却是最后一个离开危险区域。谭校长在地震期间一直是带病工作,高烧不退,学校其他老师都劝他去医院看下,但是他坚持要和全校师生在一起,简单的吃了感冒药以后,又继续工作,四天四夜都在学校抗震指挥部的小房子里,商量对策,对学校的各项事务做出计划,部署和决策。校长太累

了,稍有闲暇就双眼一闭躺了下来,老师们心疼自己的校长,都不忍心打扰他,但是一旦外面稍有响动,他就会马上起来,开始部署。他既关心校园内所有的事务,也要通过各种媒体和社会各界了解外界的受灾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定。在校长正确领导下,全校救灾工作井然有序。

坚守岗位为人师表

在地震以后,学校的领导们都坚守自己的岗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我校书记周德选,作为党的领导人,真正做到了哪里飘着党旗,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周书记家就住在教学区围墙以外的生活区,但是在地震后的四天之内,他从来没有回过一次家,对于家里人的情况也只是通过电话了解,但是当学校统计教师家庭受损情况的时候,他对家里的受灾情况一无所知,真正做到了一个党员先锋作用。

在赈灾坚守这段时间中,周德选同志始终坚守在救灾一线,哪里最忙碌,他就出现在那里,哪里最需要,他就操劳在那里。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第一时间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向各个党员分配具体工作。他的精神感动了学校所有的老师,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

我校教导主任黄佑琪,在地震以后,一直坚守在学校,以便了解学生的情况,全面准确的了解学校的信息,让抗震指挥部对赈灾工作做出及时准确的计划安排。作为教导主任,他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任

务。从抗震指挥部到班主任执勤站岗,从帐篷区到学校食堂处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

我校教科室主任汤朝阳老师,在地震中从办公室是逃离出来就开始就近指挥高三年级的学生撤离,直到所有的学生撤离了危险的教学楼以后才离开教学楼。在震后赈灾时期,为了不让年幼的女儿影响自己工作,让从未出过远门的女儿自己乘车去昆明,自己一直坚守在学校的抗震指挥部。在赈灾工作中,哪里需要接待捐赠者,哪里需要发放赈灾物资,哪里需要维持秩序,哪里学生需要帮助,他就坚守在哪里… …

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好教师,我们彝良一中的好领导。他们是学生的依靠,是老师们的榜样。

无私奉献甘做无名英雄

在这次地震中,我们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可亲可敬的班主任,从灾害发生到现在他们时时刻刻和学生在一起,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地震发生的时候,很多班主任正在上其他班的课,但是他们在疏散了上课班级的学生之后,又冒着生命危险跑回本班教室,看有没有学生没有离开教学楼。学生在操场集合以后迅速对本班的学生人数进行清点,稳定学生的情绪,以最快速度让学生喝上水,和给学生统一分发午饭。在地震发生以来,很多班主任一直和学生在一起吃住。 回忆起地震的当天,班主任都忙于学生的安顿学生,解决学生的食宿问题,当天上午的午饭,由于学校所准备的饭菜有限,物资短缺,

所有的班主任根本没有吃上午饭,到了下午为了让学生有安全的住宿区,班主任在领导的号召下,及时召开会议,安排学生露营,在领导的指挥下,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把操场打扫干净,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公寓拿自己的行李,准备好打地铺露营,以确保安全。在这一切都安排就绪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这时很多班主任才回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吃晚饭,唯一入口的东西只有学校发放的矿泉水而已。 为了确保学生安全,地震当晚,没有一个班主任回家,他们陪在本班和学生一起露营,学生们都拿到了自己的行李,班主任却连家都没回去过,自己根本没有行李。困了,他们就胡乱找了一些方便面纸箱,铺在地上就睡了,很多学生看到自己的班主任这样辛苦,都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第二天,我们学校拿到了200顶救灾帐篷及其他物资,班主任指挥着在安全区域搭建起了帐篷,可是当帐篷住宿名单分配结束以后,老师们才意识到,学生安全地住进了帐篷,可是他们自己的帐篷却没有了,所以晚上还是只能是睡在地上。没有床单,没有被子,垫在身下的就是发放方便面以后剩下的纸板,第二天很多老师都被冷得感冒了,但是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学校里破旧的主席台就是他们的大本营,没有人抱怨自己的病情,他们心里只有学生。晚上班主任轮班值勤,很多老师每天只能休息不到4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很多老师都是带病工作,特别是在震后的第三天学校开始下雨,班主任就组织好学生把铁床搬到了帐篷里,经过一番努力,学生们都被安顿好了,被子和衣服都没有被淋湿,而转身看时,才发现,班主任们

垫在身下睡觉的纸板却被淋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他们却说“只要学生安全,我们就放心了。”

学校要求女班主任必须在12点的值勤结束后回家休息,可是很多的女班主任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真正体现出来我校班主任较高的职业素养。

周遵琴老师,自己的妹妹去世刚刚两天,带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她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学校,投身与学校的抗震救灾工作之中,她是我校高一年级的班主任,一有时间就和学生在一起,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她负责学校的宣传工作,她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在第一时间把我校的最新消息发布出去,与外界及时交流与沟通。 在彝良一中,忘我工作的女班主任还有很多,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牺牲小“我”为大“我”

有一种执着叫做坚守,有一种感动叫做付出。在这个危难的时刻,我校全体老师将这几句话体现的淋漓尽致。我校的罗余红老师,他老家的房子由于地震的影响发生坍塌,但是为了学生的安全,他毅然放弃回家,坚守自己的岗位,为学生服务。这样的老师,一中还有很多例如:王继奎,徐家永,林科德,罗明华,锡瑞才等几十位老师,家里房子坍塌开裂,却毅然坚守在学校,心系学生。

学校政教处,季兴毅老师没日没夜的工作,通过校园广播组织学生的各类活动,几天下来,嗓子都喊哑了。袁伟、陈光虎老师也在后

勤方面对帐篷和宿舍的各项事务进行了合理的分配管理。他们每天事情很多很杂,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坚持工作,但是依然不怕苦不怕累,尽职尽责。

在此期间,很多科任老师,他们都一直在学校等候学校的安排,帮助学校做事情,协助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为学生服务。例如:周钦老师,在地震后,丢下自己的幼子,一直在学校忙碌,学校的保卫巡查,学校的各种琐事,他都事无巨细地操劳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担任班主任的科任老师,他们放弃回家,和学生一起留在彝良一中的帐篷区,安抚学生情绪,给学生加油鼓劲。特别是对高考听力考试收到影响的同学们做好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还有协助班主任,关心每一位同学的身体健康,有什么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了不在其位却谋其职。这样的老师不计其数,在这里我们不一一列举,因为只要有人问起,学生们必定能够毫不犹豫地说出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的行为,他们的爱,已经深埋在了他们心里,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然后长出最美的果实,我坚信老师们的行为,必将在学生的心中得到升华,在他们日后的行动中得以展现。这就是一个老师生命价值,社会价值最好的体现。

还有很多教师,如:李维太,石元昌,母其胜,罗明华,孙继贵,林科德,何留意,李锐等多名老师自愿为同学办实事,办好事。他们在赈灾物资到达的时候,身体力行,和救援队员一起搭建帐篷,搬运物资。

电教主任钟寿钧老师,已经年过半百,差不多到了可以退休的年

级,可是为了给学校提供更好的材料,为媒体留下珍贵的影像,他带领这刘建康等几位年轻的老师,时时出现在第一现场拍摄和录制。 这样的无私奉献的事情数不胜数,每天都有新的感动。地震无情,人有情。我校教师团队时刻以学生为重。他们团结,他们拼搏,他们勇敢。大爱无疆,勇者无惧。坚守的教师们,以行动向我们展示着这个职业的神圣,这个职业的灵魂。

助人为乐不辞辛劳

9月12日上午,在学校党支部的组织和带领下,学校28多名青年教师主动到彝良县第一人民医院帮忙。由于连天的暴雨,县医院的地势较低,积水现象较为严重,给医院救治伤员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彝良一中的教师们,帮助县医院打扫卫生,疏通沟渠,彝良的天空还在肆意的一直飘落着雨,我们的老师们全都是站在泥浆里面工作的,天很冷,泥水很脏,可是他们无所畏惧。在学校他们是学生心目中景仰的好老师,在社会上他们是人民传颂的活雷锋。这就是我们真实的彝良一中教师形象。

彝良一中73位班主任,就是73座灯塔,254名教师就是254颗星星。每一座灯塔都在散发着他们的热量,每一颗星星都在闪耀着他们的光芒。这些热量,温暖了每个学生的心房,这些光芒照亮了每个学子求学的道路。我们多想记录下每一座灯塔的热,我多想保留住每一颗星星的光,遗憾的是在这种危急的时刻,每个老师想到的只是为学生多做点实事,都忙于为学生解决困难,他们不图名不图利,不愿

意把自己的功劳尽数详述,笔者也不能完全统计这些感人的事件,不能用我浅陋的语言描绘出他们的勇敢和无私,因为在这个时刻,所有的语言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不足以表达我心中所想。不过我坚信,每一个学生的心中,都已经记下了他们的名字,那些刻在他们心上的记忆,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清晰,照亮他们未来的路。 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我们有这么优秀的领导团队,有这么多伟大而勇敢的教师,所以彝良一中所有的师生们请您们都勇敢地站起来,坚强地面对地震,我们无惧艰难险阻。人间有爱,彝良不哭,我们整理好心情再次出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