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9067A*
(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79067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2.23
(12)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010504008.3(22)申请日 2010.10.08
(71)申请人彭世红
地址221006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工农南路
俊园小区2-3-502(72)发明人彭世红(51)Int.Cl.
A61K 36/9062(2006.01)A61P 13/00(2006.01)A61P 15/00(2006.01)A61P 31/04(2006.01)A61K 35/02(2006.01)A61K 35/56(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淋病的中药(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淋病的中药。本发明的具体配比为石菖蒲10克、益智仁10克、乌药10克、黄柏10克、石苇10克、车前子10克、冬葵子10克、黄芪10克、菟丝子10克、莲须10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该中药的药量的精确度为各药的±10%。该种治疗淋病的中药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扶助正气,增强机体免疫力,治愈彻底,药效显著、安全有效,无任何毒副作用。
CN 101979067 ACN 101979067 ACN 101979072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治疗淋病的中药,其特征是:本发明的具体配比为石菖蒲10克、益智仁10克、乌药10克、黄柏10克、石苇10克、车前子10克、冬葵子10克、黄芪10克、菟丝子10克、莲须10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该中药的药量的精确度为各药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淋病的中药,其特征是:将龙骨与牡蛎分别用大火炒干,将炒干的龙骨、牡蛎与石菖蒲、益智仁、乌药、黄柏、石苇、车前子、冬葵子、黄芪、菟丝子、莲须一起混合入筛,用清水筛冲,捞出烘干,研磨成细粉,机制成丸。
2
CN 101979067 ACN 101979072 A
说 明 书一种治疗淋病的中药
1/3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神经精神性药物,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淋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淋病是淋病奈瑟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是一种古老而又常见的性病。近年来发病率居我国(中国)性传播疾病首位,淋菌为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呈肾型,成双排列,离开人体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剂容易将其杀灭,多发生于青年男女,然而目前治疗淋病的药物疗效并不乐观,多伴有毒副作用。
[0002]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针对治疗淋病的药物存在的一些疗效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淋病的中药,该种治疗淋病的中药见效快,药效显著、安全有效,无任何毒副作用。[0004] 本发明的具体配比是:石菖蒲10克、益智仁10克、乌药10克、黄柏10克、石苇10克、车前子10克、冬葵子10克、黄芪10克、菟丝子10克、莲须10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该中药的药量的精确度为各药的±10%。[0005] 本发明的药理是:黄芪: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益智仁:温脾,暖肾,固气,涩精;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黄柏:湿热泻痢、黄疸;石苇:利水通淋,清肺泄热;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止泻;冬葵子:行水滑肠,通乳,清热排脓;石菖蒲: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菟丝子:滋补肝肾,固精缩尿;莲须:固肾涩精。用于遗精滑精,带下,尿频;龙骨:敛气逐湿,止盗汗,安神,涩精止血;牡蛎:收敛、镇静、解毒、镇痛。[0006] 本发明的配制工艺:将龙骨与牡蛎分别用大火炒干,将炒干的龙骨、牡蛎与石菖蒲、益智仁、乌药、黄柏、石苇、车前子、冬葵子、黄芪、菟丝子、莲须一起混合入筛,用清水筛冲,捞出烘干,研磨成细粉,机制成丸。[0007] 本发明的用药方法是:每日三次,一次5-6克,一个月为一疗程。[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治疗淋病的中药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扶助正气,增强机体免疫力,治愈彻底,药效显著、安全有效,无任何毒副作用。
[0003]
具体实施例
[0009] 经过4年来,对100例治疗淋病的患者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5%,有关临床治疗情况详述如下:[0010] 1.病人概况:选择病史、病情、年龄及原始治疗方法等项目。[0011] 2.病人来源:以综合医院患者和专业门诊医院患者。[0012] 3.病例入组标准,依照治疗淋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分,性别、年龄不限,治疗前停用其它各种治疗药物和治疗方式。[0013] 4.配制工艺:将龙骨与牡蛎分别用大火炒干,将炒干的龙骨、牡蛎与石菖蒲、益智仁、乌药、黄柏、石苇、车前子、冬葵子、黄芪、菟丝子、莲须一起混合入筛,用清水筛冲,捞出
3
CN 101979067 ACN 101979072 A
说 明 书
2/3页
烘干,研磨成细粉,机制成丸。[0014] 5.用药方法:每日三次,一次5-6克,一个月为一疗程。[0015] 6.疗效评定[0016] ①痊愈:症状消失,彻底痊愈。[0017] ②显著:治愈后1年以上未有复发。[0018] ③有效:各种淋病患者的病发症状显著减少。[0019] ④无效:治疗前后变化不大,或一度好转,后又恢复至治疗前症状。[0020] 7.疗效分析:[0021] ①性别:按照入组标准,我们共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0例(60%),女性40例(40%)。[0022] ②年龄组:23~30岁35例,31~40岁50例,41~50岁15例。[0023] ③第一种配制药量方案:石菖蒲11克、益智仁11克、乌药11克、黄柏11克、石苇11克、车前子11克、冬葵子11克、黄芪11克、菟丝子11克、莲须11克、龙骨11克、牡蛎11克。
[0024] 该方案的疗效分析,用药时间为1~2个疗程。
[0025]
患者类型 痊愈 显著 26 22 4
有效 14 7 2
无效 1 1 1
轻度患者50例 10 中度患者40例 10 严重患者10例 3
[0026]
第二种配制药量的方案:石菖蒲10克、益智仁10克、乌药10克、黄柏10克、石苇10克、车前子10克、冬葵子10克、黄芪10克、菟丝子10克、莲须10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
[0027] 该方案的疗效分析,用药时间为1~2个疗程。
[0028]
患者类型 痊愈 显著 25 20 4
有效 15 9 2
无效 1 1 1
轻度患者50例 10 中度患者40例 10 严重患者10例 3
[0029]
第三种配制药量的方案:石菖蒲9克、益智仁9克、乌药9克、黄柏9克、石苇9克、车前子9克、冬葵子9克、黄芪9克、菟丝子9克、莲须9克、龙骨9克、牡蛎9克。[0030] 该方案的疗效分析,用药时间为1~2个疗程。
[0031]
4
CN 101979067 ACN 101979072 A
说 明 书
患者类型
痊愈
显著 23 20 4
有效 15 10 2
无效 1 1 1
3/3页
轻度患者50例 12 中度患者40例 9 严重患者10例 3
[0032]
通过本发明的中药药物治疗淋病,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该疾病的症状很多,本临床实验按照临床特点分为“轻度”、“中度”和“严重”几种类型,该临床实验是在综合医院和专科门诊共同进行。
[0033] 本组病例治疗前,多数患者进行过中、西医方式的治疗,但均未取得较好的疗效,尤其西药内服,副作用较大,对人体产生抗药性及造成很大毒副作用。在服用本发明的中药药物的过程中,不得服用西药和使用针剂,或其它治疗该病的药物。该种治疗淋病的中药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扶助正气,增强机体免疫力,治愈彻底,药效显著、安全有效,无任何毒副作用。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