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妇姑荷箪食, (白居易《观刈麦》) ②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④ ,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⑤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⑥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 雪》) (2)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上阙默写完整。(4分) , 。 , 。沙场秋点兵。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①~③题。(10分)
命运有时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头,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机遇;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观望等待得久了也会被táotài( );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贪图享受安逸的人很难体味得到;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夸夸其谈者永远嗅不到她的馨香; 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不甘寂寞的人不可能获得这份报偿。
功业、幸福、成就,一个个都曾经从每个人面前经过。抓住的人就走出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一步步踏上胜利的顶峰;错过的人即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一点点跌入失败的深渊。所以,世人永远有高低中下之分。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zhìyí( )。
①.请根据上下文,按拼音写出合适的词语。(4分) táotài( ) zhìyí( ) 嗅不到( ) 馨香( ) ..
②.请选取划线词语至少两个另写一段话,力求语句通顺,表意准确。(3分)
③.请用对比的手法概括文段所述错过与把握的不同情形。(3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7分) 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 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 ”的主题。其中的典型人物和故事情节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出你最熟悉的一位好汉,说出他所做的事迹和性格特征。(事迹不少于两件) ⑴填写上文空缺。(2分) ⑵完成下列问题(5分) 人物:
事迹:
性格:
4.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今年 “世界读书日”那天,我校九年级六班开展“好读书 读好书”的主题活动,邀请你参加。请按要求完成以下活动内容。(8分)
(1)根据语意,仿写两个句子,组成排比句式,表达你读书的感受。(4分) 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每次阅读,犹如品尝香醇的美酒,使你沉醉不已;每次阅
读, , ;每次阅读, , 。与书为伴,你的人生会更精彩。 (2)当今社会林林总总的图充斥我们的课堂和生活,心浮气躁者认为已进入“读图时代”,不必耗时阅读文本。你觉得“读图”和“读文”各有何长处和局限?莘莘学子该怎样处理这二者的关系?(60字以内,4分)
二、阅读(5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9题。(20分)
你崇拜名星吗?当某一位名星出现在你眼前的时候,你是否会兴奋不已,你是否会同其握手,让他签名,向其赠花,与他合影,尽你所能表达你的崇拜之情?那就请你认识一下一位女工,当一代影帝真真实实地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依旧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努力干自己应该干好的事。也许这位女工更值得我们去崇拜。 电影明星洛依德将车开到修检站,一个女工接待了他。她熟练、灵巧的双手,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他。
整个巴黎全知道他,奇怪的是,这位姑娘丝毫不表示惊异和兴奋。 “您喜欢看电影吗?”他禁不住问道。 “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 她手脚麻利,很快修好了车。“您可以开走了,先生。”他却依依不舍:“小姐,您可以陪我去兜兜风吗?”“不!我还有工作。”
“这同样也是您的工作,您修的车,最好亲自检查一下。” “那么,好吧,是您开还是我开?” “当然我开,是我邀请您来的嘛。” 车子行驶得很好。
“看来没有什么问题,请让我下车好吗?”
“怎么,您不想再陪一陪我了?我再问您一遍,您喜欢看电影吗?” “我回答过了,喜欢,而且是个影迷。” “您不认识我?”
“怎么不认识,您一来我就看出您是当代影帝阿利克斯·洛依德。” “既然如此,您为何这样冷淡?”
“不!您错了,我没有冷淡,而是没有像一些女孩子那样狂热。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您来修车是我的顾客。如果您不再是明星了,再来修车,我也会一样地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他沉默了。在这个普通女工面前,他感到自己的浅薄与虚妄。“小姐,谢谢!您使我想到应该认真反省一下自己的价值。好,现在让我送您回去。”
5.当女工修好车叫洛依德开走时,他却“依依不舍”。你怎样理解影星的这种表现?(4分)
6.你认为洛依德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7.从这位女工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4分)
8.请想像一下,如果文中的女工是一个盲目、热情过头的崇拜者,你认为故事会怎样发展下去,写出简介。(4分)
9.请你再仔细研读原文,一定能发现一个新的问题。你能解答吗?(4分) 我的问题:
我的回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4分)
人生可以创新 王伟勇
①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
② 学生在学校就是学习,似乎谈不上创新。如果要说创新,那是指少数有才能的孩子, 写了小论文,有了小发明、小革新,可以到成人世界里去比较一番。这是过去的概念。当然,这个概念也不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的学习也真的具有创新的意义,我们何不把它揭示出来呢?如果揭示出来,我们的认识也就升华了,发展了。
③ 一般来说,我们的所想所做,对本人来说,有新的意义、新的认识,这就进行了创新。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独立作出了某个判断,添加了一个括号,有了新的思考、新的意思,都是创新。
④与成人相比,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是内创新,是与自己的认识来比较的。比如,一个学生通过剪剪拼拼,认识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对于他来说是新的。这样,他实际上进行了创新活动,有了创新的成果——这一成果对人类来说,虽早已经被发现,但对他本人来说却是新的。反之,对成人来说,我们通常强调的创新是外创新,它指对现实社会来说,得出了有用的新结果,认识了新事物。 ⑤创新的意义重在过程。在创新中,我们得到了认识的成果。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经历的种种探索,则可以给自己全方位的收获。比如,学生在做一个课题:考察蜗牛有没有眼睛。考察的结果可能并没有一致的结论,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学生十分投入地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学习,去探寻。这一过程获得的不仅有许多新鲜知识,更有着能力和态度。而对成人的创新,人们更关心的是结果。而且学生的创新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条件下进行的,比如有教室、教师和教学设备的支持,也有着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这与成人创新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人自我实现和意识下进行的。而自我实现是所有人类的共同需要。正因为如此,即使
是学生,也是人人可以创新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例如,一名妇女,她是没有受过教育的、贫穷的、完完全全的家庭妇女和母亲,她所做的工作没有一件是创造性的,然而她却是奇妙的厨师、母亲、妻子和主妇……她是个完美的女主人,我从她那里以及像她一样的其他人那里学到:第一流的汤要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
⑥据此,我们可以推知:人人可以创新,至少是人人可以思考。我们从创新的高度来看学生是天生的创新者,就会进一步解放思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选自2009年6月《科学24小时》,有改动) [相关链接]
材料一:据统计,在GPA(相当于平均成绩)的表现上,中国学生普遍比美国学生高。在美国学生来看,中国学生知识广博,学习用功刻苦。然而,在一次有着全球青少年“科学世界杯”美称的创新大赛中,虽然中国学生获奖数量不少,但是美国学生获奖质理更高。
材料二:一位幼儿园小朋友发现苹果里藏有一颗漂亮的星星,而有几十年切苹果经验的母亲却不以为然。小朋友将苹果一刀切开,在苹果的切口果真显现出一颗清晰的五角星。原来母亲习惯于纵切,而小朋友用的是横切。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1.第⑤段画线句“第一流的汤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句中加点的“第.....一流的汤”在文中喻指什么?(3分)
12.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4分)
13.文中说“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都是创新”。根据选文和相关链接材料,请你联系实际,用简明的语言例举学习中有关创新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并提出你的解决方法。(4分)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言,完成14~17题(21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亮涕泣曰:“臣敢⑥竭股肱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曹丕]曹操之子。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④[嗣子]此子刘禅。嗣:继承。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⑥[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⑦[股肱ɡōnɡ]比喻辅佐之臣。⑧[效]献出,呈献。⑨[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
14.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4分) 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事之如父 ④庶竭驽钝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⑵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16.[甲]文1、2自然段回顾了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临危受命和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5分)
17.课外阅读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乙]段具体说明[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子抄下来。(3分)
18.结合本文及《三国演义》的理解,你是如何评价诸葛亮这个人的?(5分)
三、写作(55分)
19.一次挫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劝慰,一种特别的爱好……凡此种种,会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
请你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卷面书写(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 ①童稚携壶浆②鸡声茅店月③ 燕然未勒归无计④无意苦争春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评分:8分。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每小题,错、漏、多l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2. ①. 淘汰、置疑 xiù xīn ②.略 ③.示例:错过机遇的人可能就永远地告别了成功,把握机遇并为之奋斗的人可能获得极大的顺利。
3.⑴农民起义 官逼民反 ⑵示例:武松 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 大闹飞云浦…… 武艺高强 崇尚忠义 有仇必复 有恩必报 4.(1)(4分)【示例】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使你神清气爽;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使你茅塞顿开。(2)(4分)【示例】读图轻松悦目,形象性强,信息量大,但思维受限;读书亲近文本,思辩性强,增长智慧,但耗时费心。(2分)学习中应扬长避短,合理利用。(2分)(只要言之有理,语言简明通顺,即可给分)
二、阅读(55分) (一)(20分)5.影星洛依德的这种表现一是被女工熟练、灵巧的双手、俊美的容貌所吸引,更主要是女工没有像一般人一样对他表示出惊异和兴奋,使他不甘心,他想探明原因,也有点“依依不舍”。6.洛依德是个过分看重自己的成就,自以为了不起,但又知错能改的人。7.人应该热爱本职工作,公平待人,无论什么情况下要懂得自尊自重。8.例:女工一眼认出了影星洛依德,异常兴奋,当即要求与他合影,并把自己的名贵首饰赠送与他。女工快速地修好车,并不收取一分钱,只求与洛依德交个朋友。这样洛依德带着自豪和满足离开了。9.问题举例:初读文章的开头两段,你会在心中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也就是文学作品中常说的悬念,它是什么呢?解答:女工为什么对名星丝毫不感到惊异和兴奋。
(二)人生可以创新(14分)
10.“人人可以创新”或“人人可以创新,至少是人人可以思考”(答成“学生可以创新”酌情给分,答成“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不给分)11.平凡的人把普通的事做得很好。(意思对即给分)12.通过学生创新与成人创新不同特点的比较来证明“人人可以创新”。(没有结合文章内容,答成“通过比较来证明观点”等酌情给分)13.例:(1)问题:课堂上不会提出问题或发表见解。方法:勇于思考,大胆、积极提出问题,发表见解。(2)问题:在课堂上不善于提出不同见解。方法:学会积极思考,善于多角度恩考问题,大胆提出不同意见。(3)问题:缺少独立思考,抄袭作业。方法:严格要求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刻苦钻研。(4)问题:重视书本学习,缺少实践活动。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不段地发展。(5)问题:缺少创新氛围。方法:学校、社会应积极营创新氛围,如开展创新大赛等活动。(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三)(21分)
14.①躬:亲自 ②卑鄙:出身低微,见识短浅 ③事:侍奉。④驽钝:比喻才能平庸15.(1)在乱世中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2)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16.三顾茅庐 临崩寄大事 表达了作者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和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帝创业的艰难激励后主。17. 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或: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8我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智慧化身”,“贤相典范”。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 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之形势,针对国计民生症结所在,提出兴利除弊的方案;能知人善任,选拔贤
三.19.(55分)
说明:(1)文章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具体,如果表达十分突出,可加3~5分。(2)文章不足600字,每少50字酌情扣1~2分。评卷要求:(1)每篇作文必须由两人独立评分。(2)两人所评的同一篇作文的得分,相差在5分以内的,最后得分取两人所评之分的平均分;相差超过5分的,交阅卷组评判后确定分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