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供给侧改革下第四方物流模块化服务创新模型设计

来源:知库网
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3月,第31卷第3期)ChinaBusinessAndMarket(March2017,Vol.31,No.3)

供给侧改革下第四方物流模块化服务创新模型设计丰佳栋

(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面对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新态势,为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主要基于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而在其运作过程中一般需要借助高效物流的参与来解决资源与要素的流动和调配问题,这再次为物流业带来了深入生产供给过程的条件,为第四方物流整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其他物流方式相比,第四方物流主要通过信息化、集成化的方式配置物流资源,符合供给侧改革下生产企业既要进行资源重新配置,又要降低成本的要求。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第四方物流可以通过模块化创新,构建高效而灵活的服务创新模式,充分拓展并发挥自身专业化服务优势,在实现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作为物流方为供给侧改革下的生产企业提供创新条件。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第四方物流;服务创新;模块化创新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66(2017)03-0071-08

近十年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实体经济中各类行业的运营频繁受阻,出现了产品滞销、出口下降等情况,造成了企业利润持续下滑以及劳动力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期待国家可以通过供给侧改革有效扩大

[1]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盛朝迅等、胡鞍钢等[2]认

司认为,第四方物流就是以供应链可见性和虚拟库存集成管理技术为顾客提供采购、订单处理以

[3]

及其他实质增值性的服务。周丹[4]认为,第四方

物流指集成物流供应商用分包的方式控制和管理顾客公司,进而形成点到点的供应链运作,同时指出了第四方物流的核心运作方式。约翰·盖特纳[5]认为,第四方物流企业属于供应链的集成商,它通过内部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商所拥有的资源和技术能力进行整合管理,能够提供一整套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他的观点比较完整地指出了第四方物流的角色和作用,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第四方物流是一个柔性集成物流系统,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信息服务公司等诸多类型的成员,能够通过经营的集约化和信息化为顾客提供一个综合性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从而满足顾客复杂而多样的需求。在我国物流业中,第三方物流已经发展得比

为,在供给侧改革中,主要是在宏观层面对要素端和生产端进行优化配置,其实现途径就是促进地区间与结构上的要素调整。供给侧改革下,第四方物流作为一个平台或者手段,可以在推动生产企业进一步调整的基础上,以专业化的配置方式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一、供给侧改革下第四方物流的作用及

服务创新

最早提出第四方物流概念的美国安盛咨询公

收稿日期:2017-01-09

基金项目: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公立医院服务补救机制的建立与完善”(13XGL020)

作者简介:丰佳栋(1970—),女,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市人,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服务管理。

71

较成熟,而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及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供给侧改革下第四方物流的作用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第四方物流可以参与到生产企业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来,发挥集成作用,提升供给结构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提高整体的要素生产率。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为例,自其2010年成立以来,以第三方物流为基础,以邮政品牌为依托,进入了第四方物流的整合过程,开始综合中小物流企业以及各类生产和服务企业,不断扩大规模与影响力,形成了以一体化物流信息系统为依托,服务覆盖我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区市,拥有国内知名的全球邮政特快专递(EMS)以及中邮物流(CNPL)等品牌的企业。其中,全球邮政特快专递以300多个城市为核心的信息处理平台,与国内外各类工业、农业以及快消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完善了与万国邮政联盟查询系统的链接,建立了网站、短信、客服电话三位一体的实时信息查询系统,可以实现邮件的全球跟踪查询,形成了比较先进的第四方物流服务模式。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的发展可以看出,第四方物流在供给侧改革中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当前,1.投资驱动模式已经无法继续维系我国经济第四方物流可以促进结构性产能的调整。

的高速增长,供给失灵成为经济新常态的典型特征,我国资本投资的要素条件已经改变,边际效应递减,造成了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的脱节,要素条件的变化、转型和调整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第四方物流可以通过集成信息系统的有效运

作,在物流配置环节增加对市场需求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整合,然后再通过信息的精准传输将之传递到生产端,作为供给调整的依据。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下属的内蒙古邮政物流速递公司为例,目前该公司整合了道路普通货物运输、冷藏保鲜设备、广告业务、礼仪服务、办公用品、家用电器等各类企业的销售,整合了物流、货品、顾客等信息处理系统,供应链上的企业类型不断增加,涉及不同类型顾客需求的整合,形成了能够有效促进各类企业间合作的平台,从而通过促进平台上顾客间的合作共赢推动产能重置。

2.第四方物流可以推动地区间产业整合。目

72

前我国经济不仅存在结构性问题,地区间产业配置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中西部地区产业形式单一,资源利用率低,东部地区因生产资源集中而出现过剩,在地区间产业不断调整并趋于合理化的过程中,物流业的参与是必然的。传统的自营物流或第三方物流由于仅仅关注个体和局部利益,容易导致整合中成本的高企,而第四方物流通过柔性整合的方式,能够适时提供物流能力强、成本合理的物流方案,推动地区间产业配置的重组。内蒙古邮政物流速递公司就本着这样的思路,配合地区经济特色与产品特色,在自己的物流服务流程中设计了一系列模块,如生鲜食品物流模块、贵重商品物流模块、礼仪服务物流模块等,这些模块所整合的服务内容各有侧重,生鲜食品物流强调速度,贵重商品物流强调特色服务,可在经济调整中进一步实现跨地区产业的整合。

化。过去几十年间,3.第四方物流可以促进劳动力配置的合理

我国经济主要依靠传统要素投入形成规模经济,凭借当时庞大

的劳动力人口,通过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的低端加工环节获取利润,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当前,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进入刘易斯拐点,随着现代服务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增强,人口资本红利不断下降,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改变,生产供应链上的人力成本不断上涨,致使企业难以承受,低成本扩张的相对优势不复存在,面临发展瓶颈。而第四方物流借助专业化的物流配置,可以整合内部要素,促进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在空间与时间上的调整,实现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其中,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就较早地建立了立体化分拣信息系统,从而可借助高效而先进的物流技术来降低人工成本,并通过整条物流链上劳动力配置与运作的合理化来获取竞争优势。

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在于,4.第四方物流可以推动企业产品创新。供给

通过化解过剩产能来助力需求端。第四方物流可以通过协助生产企业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彻底改变传统供给方式,营造创业、创新、创智的良好环境。例如,内蒙古邮政物流速递公司凭借自身较好的管理基础,利用邮政品牌这一无形资产与各类企业开展合作。当地知名企业——河套酒业为适应市场形势的变

(劳动和资本)化,开发了“顾客专属酒”这样的新产品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并由内蒙古邮政物流速递公司提供送货服务。专业物流设计配合企业定制化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有效帮助生产企业实现了产品的创新。

境。供给侧改革背景下,5.第四方物流可以推动形成有序的市场环

第四方物流可以通过整合物流的方式改变低端竞争模式,可以在政府整合市场的过程中,提供有效的信息,配置符合市场

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源,推动形成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内蒙古邮政物流速递公司在竞争过程中,就是通过对现代顾客需求的准确把握,尽量完善顾客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如整合利用邮政已有资源,开发“次晨达”“次日递”“限时递”等高端服务业务,建设“门对门”“点对点”的物流服务设施,采用“快递柜”“代收点”等物流服务模式,以物流升级推动市场有序竞争以及整体市场向以顾客需求为基础提供供给的方向转变。

四方物流可以在系统运作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物流6.第四方物流可以提高服务的知识密度。第

模式,通过技术升级与人员合理配置来提高研发科技支出密度与人力资本投资密度,在运作中提高经济地理密度、基础设施密度,促进供给侧改革下经济的转型升级。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中,内蒙古邮政物流速递公司通过整合众多运输、仓储以及其他类型企业,结合地区信息通信业发展实际,设计了物流与信息服务综合平台,适应内蒙古广大农牧区人口分散的情况,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收益,推动了供应链上知识的产业化。

可以看出,第四方物流能够从多个侧面参与经济结构调整,配合并促进供给侧改革目标的逐步实现。

(二)供给侧改革下第四方物流发展的服务创新供给侧改革下,第四方物流发展的主要手段就是创新。里奇(RicheyRG)等[6]认为,作为新型服务产业的物流业需要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等资源的支持,物流服务创新可以获得更多市场优势。此外,他还总结了物流创新的数据交换与知识网络因素,构建了新的服务范式,形成了物流服务创新的基本思路。黄华峰[7]提出了物流技术创新的综合化、集成化方向,形成了现代物流技术创新体系。舒忠安、苏贵影[8]进一步提出了物流创

新发展与整合的战略思路。由此可以认为,第四方物流作为供给侧改革下一种高科技主导的先进服务产业,其组织方式是灵活而虚拟的,其面对的顾客群体是复杂而多变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服务创新必然会成为一种常态。究其原因,一是服务创新可以体现第四方物流运作中的竞合观念。竞合观念是一种新的竞争理念,强调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与其他企业联合,通过与对手合作实现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双赢,实现在竞争中的长期生存。第四方物流本身就秉承了整合物流方式的理念,它整合管理咨询行业、IT行业、第三方物流以及传统企业等社会资源,通过资源的合理调配获取更高的利润。在整合过程中,由于各组成企业类型差别较大,需要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进行合作共赢。二是服务创新可以体现第四方物流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理论,即根据顾客需求,制定集成化的计划,把关联企业内部以及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类业务作为一个整体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形成集成化供应链,最后再加以实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以服务创新思维和供应链整体利益为导向,进行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三是服务创新可以体现第四方物流的专业化水平。在物流服务过程中通过让顾客满意的服务体现企业的业务能力、诚信与合作精神,既包括第四方物流服务组织与顾客之间的良好合作,也包括供应链企业之间良好的协作,第四方物流服务对管理咨询、信息技术、第三方物流的集成,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其灵活性。四是服务创新体现第四方物流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策略,只有当第四方物流具备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为供应链顾客搭建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时,才能实现整个供应链物流信息的集成共享。在信息技术实现过程中,需要创新设计体系实现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提供高质量、高柔性、低成本的服务。此外,服务创新还可以促进第四方物流互补性知识资产的有机集成。张维迎[9]认为,互补性知识就是两种知识集成所创造的价值应该大于每种知识独立创造价值之和,它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类企业的整合都可以加强对互补性知识资产的利用。第四方物流的发展也是如此,借助服务创新整合集成组织范围内的各类企业和人员,可以推动知识升级,促进利润的增长。

73

第四方物流借助服务创新还可以更好地集中所有资源,为顾客提供创新的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更加完善地解决问题,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

可以看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第四方物流主要通过灵活、创新、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参与到改革过程中来。然而,差异化的服务产品会导致成本的增加,为降低成本,可基于服务创新理论提出服务的模块化创新方式。

二、服务创新的理论研究

(一)服务创新理论

高里福(GalloujF)[10]

以功能特性方法为基础

进行研究认为,服务创新就是服务特性、技术特性、过程特性的变化或组织方式的变化,创新属于主动性的改变。熊彼特[11]进一步研究提出,服务创新是利用要素的不同组合来降低成本的过程,具体包括原材料的新来源、组织形式的新变化、开辟新市场等,此外还指出了创新过程中对资源和要素的重组和利用。对于服务创新的类型,张宇等[12]认为,其与制造业创新相似,包括服务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等形式。对于服务产品创新,魏江等[13]认为,是通过顾客信息系统的数据挖掘,形成全新的服务产品概念构想,进而对服务产品功能、形式、流程等进行设计开发和市场引入,即形成服务的新概念,从根本上形成新的产品,指出了服务产品创新的途径和概念;对于技术创新,胡振亚等[14]主要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及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技术创新就是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来提供新的服务方式和内容,认为技术创新是主要形式,是决定其他创新方式的条件和途径;对于组织创新,李国军等[15]认为,是指在组织内部针对项目和团队有意导入相对较新并对组织有益的思维、产品或过程,组织创新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外部,实质上就是创新活动在组织内部的完成;对于市场创新,乔欢等[16]认为,是指组织进行的市场创新活动的“新度”,按照首创、改创、仿创三种程度,从市场的角度评价创新的程度和认可度。上述研究对服务创新形式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描述,可以看出服务创新形式的多样化和多层次性。

(二)模块化服务创新74

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有很多创新模式可以采纳,针对第三方物流的整合性、集成性服务特点,我们认为采用模块化创新模式,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安东内利1.模块化的概念和特点。关于模块的含义,

(AntonelliC)[17]

从工程设计角度进行了界

定,认为模块是可以从系统中分离出来而不会破坏系统的一个或一组构件,指出了模块的独立性。青木昌彦等[18]进一步研究认为,模块属于半自律性的子系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该研究认可模块的灵活性和整体性。总结相关研究,模块化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模块封装化。采用模块化方式建立的系统,以分类组装的方式形成了预定模块。使用时,只要条件具备,输入信息后,模块就可以按照功能相应地产出有效信息。系统设计者在使用模块时,把模块视为具有特定功能、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不需要了解模块内部运行机制,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第二,模块标准化。在系统中,根据一定的规则设计模块,模块可以从系统中独立出来,每个模块作为一种专项功能加入系统来实现其效用,具备通用化、标准化的特点。当系统需要改变时,只需要以模块为单位,增加或更换某些模块。

第三,模块整体化。模块是相对独立的,不过规则统一的子系统可以通过灵活配置,构造方式多样、功能齐备、覆盖范围广泛的系统。系统性能与功能的更新可以通过增加、减少或更换某些模块得以快速实现。

第四,模块组合化。模块化的产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形成组合化的结构方式,模块组合不同,产品整体功能就不同。模块化包括系统分解和模块集成两个方面的内容,可使产品构成富有弹性,由乌尔里奇2.模块化创新的概念。模块化创新一词最早

提高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UlrichK)[19]

提出,他认为,模块化产

品开发过程应包括概念设计、系统设计、产品测试等步骤,涵盖技术准则、协议、计划等一系列内容,创新中需要更多的知识运用,从而系统提出了模块化过程以及创新的核心所在。陈劲等[20]认为,复杂系统的模块化创新过程包括系统功能分解、模块分包评价、模块开发调试、模块集成与系统调

试、系统运行完善等五个步骤,设计了比较完整的模块化创新步骤。邓爽[21]认为,服务过程中的模块化创新就是以创新的方式进行系统分解与模块集成,创新的途径既可以是模块本身的创新,也可以是模块组合的创新,是一种介于标准化与定制化之间的创新方式,模块化创新可以增加服务创新过程的灵活性,降低创新的复杂性、费用和风险,使组织创新变得可能。可以看出,模块化创新的目的就是在差异化与定制化生产方式下,运用单位模块的组合来简化创新程序和降低成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模块化创新的内容。模块化创新具体包括一是模块功能分解。这在服务创新中是非常必要的,基于顾客需求分析进行功能分解与模块选择,包括选择产品技术准则、功能组件和架构。

二是模块开发设计。开发设计就是在系统内部平行设计中进行产品架构开发以及开发组的任务分配。模块开发中的创新主要针对模块化架构,系统创新设计应关注组件界面的定义,可由专家参与相关协议和标准的细化,每个组件的细节设计都独立又同时进行,组件设计的同时会进行活动流程及界面说明。

三是模块集成测试。集成测试在服务创新中集中表现为模块的选择与参数调整,每个组件都要在经过独立测试修改后,按照系统功能进行组合集成功能测试,并进一步修改。

可见,服务产品的无形性等特质决定了其创新的特殊性。服务创新的目标是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形式是通过有效整合为企业形成竞争优势,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因此,可以根据第四方物流的特征和发展阶段,采用模块化创新方式,结合产品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运用模块化的系统管理方式,提高创新的效率,降低组织的成本。

流程组织。第四方物流企业根据生产企业提出的新的生产配置方案,及时调整物流设计,确定创新服务的内容。第四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过程比一般企业创新的过程更为复杂,处在协调物流方案与企业需要的交界处,既是外部企业的代言人,又参与企业内部服务的生产过程。这样,第四方物流既可以采用模块化创新方式,通过要素模块化组合,将创新放在模块内部,通过缩小范围降低难度;也可以在模块间组合创新,增加创新的灵活性,在灵活组合物流方式的同时结合模块化,可以更好地实现创新。具体参见图1。

(一)第四方物流服务产品的模块化创新和实现1.第四方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化创新的含义。

第四方物流服务产品主要基于服务产品组成的三个层次,也即核心层、附加层、外围层进行创新,这三个层次是服务产品满足顾客不同需求的界面内容。如图2所示,创新面向各个不同的层次。其中,核心层的创新是形成能够满足顾客需要的产

品的实质性内容,如新型物流服务产品的开发。这种创新方式需要的时间长、投入的资源多、面临的风险大,但创新后取得的利润也更高。附加层的创新针对辅助性服务,主要是解决顾客临时性的服务需求,该层次的创新时间短,主要运用现阶段流行的信息技术来满足顾客需求,如微信扫码等技术的应用,其创新成本较低,主要是为了方便顾客和提高顾客满意度,并不以提高利润率为目的。外围层的创新主要面向小众顾客群体的不确定需求,其创新效果很难衡量,但可以做为物流方案的要素提供给顾客。

资源重组要素重组供给侧改革产业重组内部重组结构重组生产企业第四方物流企业服务产品开发模块创新组合创新服务产品传递模块创新组合创新服务产品完善模块创新组合创新三、建立供给侧改革下第四方物流的模块化服务创新模型

供给侧改革下,生产企业为实现资源重组、产业重组、要素重组、结构重组和内部重组,在重组中形成了新的生产

图1供给侧改革下第四方物流服务创新模型

75

外围层服

附加层务产核心层品构模块模块⋯⋯模块成

创新创新⋯⋯创新组合创新图2第四方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化创新层次

服务产品的模块化创新就是要把上述三个层次的功能分成几个模块,创新既可以是模块内创新、模块间创新,也可以是通过有机组合为特定顾客提供新的物流服务产品。具体如图3所示。这样的服务产品创新概念可以在第四方物流与差异化服务特征较强的企业(如广告、礼仪服务企业及贵重商品销售企业)合作时使用,能够更好地突出服务特色。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全球邮政特快专递与美国苹果公司合作,为之承担网上商品的物流配送任务。在物流设计中,可以利用模块化组合定制个性化方案,缩短物流时间,从专人配送与配送员详细介绍产品服务内容等多方面入手提升用户服务体验,2.第四方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化创新的内容。

形成与产品相匹配的高端物流服务。物流服务产品的模块化创新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设计形式,它以结构中的标准界面创造一种具有弹性的产品组成。在模块化产品设计中,结构中的标准界面是预先定义好的,其界面特性包含模块化产品结构所允许的变动。模块化产品的变化能够通过不同产品结构的变化替代,具有弹性。模块化创新组合包括功能元素的组合、功能元素到产品构件的匹配、界面规则定义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里的功能既是产品的实体特性,也是功能需求,其结构存在多个抽象层次,服务产品越复杂,功能元素的组合越详细,所以一个复杂的产品可以被分解为很多个组合和层次;功能元素到产品构件的匹配即一个服务产品通常包含多个不连续的构件,这些构件可以通过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匹配来实现产品的功能元素,所谓匹配就是对模块的选择;界面指模块之间或者模块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规则,它预先设定了一系列方法来解决程序设计中各部分之间的潜在冲突,形76

成多个要素之间互动的协议,是服务产品正常运

作的条件,因此也要对模块界面规则进行定义。

陈和刘(ChenKM&LiuRJ)[22]认为,界面规则是

模块化的重要功能,通过设定标准界面,可以实现

产品的连接、交换和互动,比较容易地提高改变功能模块的能力,实现替代升级。界面在物流服务产品中体现与外界进行交互的功能,发挥它的作用。

服务产品模块化创新的实现主要包括模块设计、3.第四方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化创新的实现。

模块实现两个方面。模块设计就是通过模块识别出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模块、结构模块和功能模块,与服务概念形成的分解需求匹配。服务产品模块设计可分为服务概念形成、需求分析、需求分解三个阶段。服务概念的形成是从问题提出开始的,问题提出是企业创新的主要依据。在概念形成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与顾客互动,根据顾客提出的问题形成了创新点。然后,进一步深入了解顾客实际需求,把模糊不清的功能需求转化为可以实现的服务概念,形成初步的服务产品框架。该阶段被视为一个创新活动重要的开始,是提升顾客价值的途径,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需求分析要对目标创新内容进行市场调研,了解顾客群体的需求所在。最后,基于此进行需求分解设计,分成若干内容要素完成。模块实现就是通过系统资源配置来完成模块的功能,包括信息技术的使用、人员与资源的调配等。

在第四方物流整合过程中,结合了众多企业以及要素,且这些要素的构成比较复杂。服务创新就是采用创新的思路进而结合这些要素来形成新的产品,由于要素的复杂性会增加创新的难度和成本,成为第四方物流创新的难点。

(二)第四方物流服务产品传递的模块化创新

核心层附加层外围层服务创新服务创新服务创新服务时间、内物流服务人免费为容、要求的顾客化员的培训和专企业做产定制,体现高端化门化品介绍组合创新

图3第四方物流服务产品的模块化创新

第四方物流服务产品传递包括传递过程和传递组织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是与物流流程一致的横向传递,后者是组织内部各层级间的纵向传递。新。服务产品开发完成后,就将进入服务产品传递阶段,这是物流服务的实现过程,需要顾客高度参与。这样服务组织就需要对顾客进行关于服务界面规则的培训,使之了解使用方法,配合实现服务的传递。传递过程模块化创新指服务企业在传递过程中的创新,由于物流服务以跨越时空的服务流程为主要业务方式,传递过程创新对系统性、效率性、顾客参与性要求较高,传递过程创新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服务提供的结果,影响顾客所感知到的服务质量。传递过程创新可分为前台创新和物流流程创新两种。其中,前台创新主要针对顾客直接提供创新服务;物流流程创新是通过创新提高服务流程效率,形成顾客满意的长效创新服务,物流流程创新过程可以结合专门创新、技术创新等方式。由于整个物流服务链涉及众多环节,创新中可以先结合时间、空间及企业资源形成一个个模块,再进行模块中创新或模块间创新;可以把创新要素限定在模块之内,增加创新的可实现性,提高创新的整体性。具体参见图4。

传递过程模块化创新在与农产品、生鲜食品等地区性较强的企业合作时比较适合,可以通过更高的物流服务效率来确保货品质量。目前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在与山东、海南等地的水果或海鲜企业合作时,就是利用模块化管理加强流程控制以确保生鲜产品质量的。

2.第四方物流服务中的传递组织模块化创1.第四方物流服务中的传递过程模块化创

5所示,第一个层面是对各组成部分的企业进行灵活调整,为生产企业设计物流方案;第二个层面是对各分支企业的各部门进行企业间组合,也即业务模块创新,将不同企业不同的业务方式整合成新的物流服务包;第三个层面是对所形成的业务模块进行组合,形成新的服务模式。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组织,第四方物流的模块创新可以延伸到三维空间。这种组织创新大多在与大型生产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使用,可以完成多层次的创新管理,实现创新目标,中国邮政物流与中国铁路的合作就体现了这样的创新。中国邮政物流与中国铁路合作多年,尽管其组织运作模式各不相同,但通过部门合作衔接,形成了物流模块的创新组合,各自都可以在物流方面发挥服务特色,并实现共赢。

除以上创新模式外,第四方物流创新还包括专门创新、形式创新等。其中,专门创新指针对特定顾客特别的物流要求,通过交互的方式,构建并提出解决方法的创新模式,它产生于顾客和第四方物流界面,创新效果由顾客与企业各自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共同决定;形式创新指对服务要素可

产品传递生产企业服务4PL企业服务模块创新模块创新组合创新⋯⋯⋯⋯产品传递服务生产企业的顾客模块创新模块创新组合创新⋯⋯⋯⋯新。第四方物流作为一种整合的物流方式,对组织和技术的要求更高,需要通过灵活的组织方式结合物流资源服务于顾客。这样,可以根据服务需求,形成创新组织模块,通过组织管理的优化来激发服务理念的产生和提供。

第四方物流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打破了之前的组织边界,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重新配置。如图

组合创新图4第四方物流服务中的传递过程模块化创新

第四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咨询企业......信息技术企业......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业务模块创新组合创新图5第四方物流服务中的传递组织模块化创新

77

视性与标准化程度的改变,通过对各类物流要素进行详细说明,体现服务的有形性,降低服务要素的模糊性,使之变得更加有序,更加精细化。

(三)服务产品的完善

在服务过程中,有目的地运用信息系统的反馈功能,对顾客进行定期回访与长期跟踪,收集各层次用户对服务的反馈,在分类整理后,针对使用中出现的新问题修正功能模块参数,促使服务产品不断完善。

总体来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第四方物流可以通过服务模块化创新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形成有效的发展思路和空间。

参考文献:

[1]盛朝迅,陈蕾,王颂吉.重点领域改革节点研判:供给侧与需求侧[J].改革,2016(1):35-51.

[2]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2016(2):2-7.Transportationanddistribution,1999,40(2):78-80.产业观察,2002(4):20-23.社,2003:101-104.

[3]DOUGIASJB,JANSKM.Newforthemillennium:4PL[J].[4]周丹.缝隙中生存的我国第四方物流市场的破局分析[J].[5]约翰·盖特纳.战略供应链联盟[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6]RICHEYRG,GENCHEVSE,DAUGHERTYPJ.Theroleofresourcecommitmentandinnovationinreverselogistics&logisticsmanagement,2005,35(3/4):233-257.(6):32-33.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physicaldistribution[7]黄华峰.试探现代物流技术创新的方向[J].物流科技,2007[8]舒忠安,苏贵影.物流信息化的创新发展与整合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9(6):95-97.

[9]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0]GALLOUJF.Innovationinreverse:servicesandthere⁃agement,1998(3):123-138.2007:63-283.1996:69-72.

verseproductcycle[J].Europeanjournalofinnovationman⁃

[1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2]张宇,蔺雷,吴贵生.企业服务创新类型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9):130-133.

[13]魏江,胡胜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范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95-201.

[14]胡振亚,李树业.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88-91.

知识管理”耦合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2):

[15]李国军,王重鸣.组织创新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6(5):1240-1242.(4):79-84.

[16]乔欢,肖小溪.论信息服务市场创新[J].情报杂志,2004[17]ANTONELLIC.Themicrodynamicsoftechologicalchange[18]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113-126.

[19]ULRICHK,EPPINGERS.Productdesinganddevelopment[20]陈劲,桂彬旺,陈钰芬.基于复杂化开发的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2006(6):1-8.浙江大学,2008.

[21]邓爽.基于模块组合的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研究[D].杭州:[22]CHENKM,LIURJ.Interfacestrategiesinmodularprod⁃uctinnovation[J].Technovation,2005(5):771-782.

责任编辑:陈诗静

[M].NewYork:McGraw-Hill,1995:419-440.[M].London:Routlodge,1999:2-60.

TheModelDesignofModularServiceInnovation

in4PLinSupply-sideReform

FENGJia-dong

(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Hohhot,InnerMongolia010010,China)

Abstract:Facingthepostfinancialcrisisworldeconomicnewnormal,tobetteradapttoandleadChina’seconomicnewnormal,weshouldpromoteoureconomicrestructuringthroughsupply-sidereform.Supply-sidereformisbasedonthereallocationoffactorsofproductionwiththehelpofeffectivelogistics,whichprovides4PLthesoundopportunitytorealizetheintegrateddevelopment.Comparingtootherpatternsoflogistics,4PLdistributeslogisticresourcesbyinformatizationandintegralization,whichisinkeepingwiththerequirementofsupply-sidereformonmanufacturingenterprisesintermsofredistributingresourcesandreducingcost.Duringthisdevelopmentprocess,4PLshouldmakeinnovationthroughmodular,constructeffectiveandflexibleserviceinnovationpattern,exploreandmakeuseoftheiradvantagesintermsofspecialization,andprovidemanufacturingenterpriseswithmoreinnovativeconditionsinsupply-sidereform.

Keywords:supply-sidereform;4PL;serviceinnovation;modularinnovation

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