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通报BULLETINOFSCIENCEANDTECHNOLOGY
Vol.28No.4Apr.2012
2012年4月
一种石墨烯纳米纤维复合薄膜电容器研究
李
靖
(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51)
摘要:复合薄膜电容器的复合薄膜是一种层状的结构,在本文中采用的是石墨烯与纳米纤维间隔相容,使电容器的机械性能进一步的提高,也增加了它的柔软性,通过实验也进一步证明,复合薄膜电容器的电导率是传统纳米纤维薄膜电容器的10倍左右。关键词:石墨烯;纳米纤维;电容器中图分类号:TN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19(2012)04-0193-02
AGraphiteAlkenylNanometerFiberCompositeThinFilmCapacitor
LIJing
(NorthUniversityofChina;Taiyuan030051,China)
Abstract:compositefilmcapacitorsofthecompositefilmisalayeredstructure,inthispaperisusedingrapheneandnanometerfiberspacingcompatible,sothatthecapacitormechanicalperformancefurtherimproved,hasalsoincreaseditssoftness,throughexperimentsfurtherprove,compositefilmcapacitorconductivityistraditionalnanometerfiberfilmcapacitorbyabout10times.
Keywords:graphene;nanofiber;capacitor
0引言
纳米,众所周知是一个长度单位,在数量上的表示
子粘合剂,如全氟磺酸。但是多孔碳材料,如活性炭、中孔碳和碳纳米管也是极佳的选择,因为这种材质具有高的电学和热学传导性、高的机械强度。特别像是通过原位化学或者电化学的方法将PAN和石墨烯聚合,有着潜在的低成本,在储能装置和纳米复合材料方面已经被用于应用,也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
针对上述的情况,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制作方法,来制备稳定复合薄膜材料。通过真空过滤这两种混合分散的成分,并且使得PANI-NFs都夹在CCG层中间的间隔型薄膜,同时满足PANI-NFs和CCG的数值上的组合成分的达到3:2,充分地使这一种混合物发挥其优良的电导率,在一定的年限适用中保证高的循环利用率。
为:1nm=10-9m。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看到纳米技术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其中纳米材料一词更为广泛,其基础定义为直径是1~100nm的纤维纳米,原则上可以分成天然纳米纤维和人造纳米纤维两种。伴随着目前国内外的开发热潮,将纳米颗粒填充到其它物质中去,或者在其他物质中增加纳米材料,来达到改善其性能的作用,而且采用性能不同的材质,可以产生相对应功能不同的纤维材料,故在多种有机装置中都能看到纳米材料的身影。其中典型的纳米结构的聚苯胺纳米纤维(PANI-NFs),因为其拥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非比寻常的电导率和形式多样的掺杂/去掺杂化学过程被广泛地应用在化学传感器、制动器、存储设备、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聚苯胺纳米纤维(PANI-NFs)在原始状态下是一种绝缘状态,电极的添加剂首当其冲的考虑到了高分
1实验与讨论
参读一些文献,同时根据文献中的说明,本文研制
了要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CCG和PANI-NFs,并且通过真空过滤的方法使两者到聚合的状态。由于CCG片层
收稿日期:2012-02-13
作者简介:李靖(1988-),女,河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纳米器件、石墨烯、纳米线。
194科技图1两种实验材质图
Fig.1Twokindsofexperimentalmaterial
图2两种材质透射电镜图像
Fig.2TEMimagesoftwomaterials
图3典型的G-PNF复合材料的透射电镜图像(TEM)
Fig.3TypicalG-PNFcompositematerial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eimage(TEM)
图4PANI-NFs的透射电镜图像(TEM)
Fig.4PANI-NFsTEMimage(TEM)
本身具有的负电荷,且只能在环境为pH值为10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稳定,但是在试验中制备的酸性PANI-NFs的分散物的pH为2.6,这种混合物不稳定,极易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另外还附带着一个不可逆转性的特殊的性质。针对上述情况,采用不间断透析,除去
PANI-NFs过量的离子后立刻与CCG胶质聚集。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得出,如果rG低于20%得到的复合薄膜易碎;当rG大于40%时,得到高质量柔性薄膜在干燥后会发生收缩,故在rG在30%时保持的相当稳定,以至于只有很少沉淀物才能在1500r/min速度下离心10
min被发现,并且在元素分析之后,PANI-NFs和CCG的组合成分配备比达到3:2为最佳的状态。
如上述描述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条件,本文搭建了实验平台,得到了如图1中所示的两种实验素材,分别
通报第28卷
是复合薄膜和PANI-NFs薄膜,来作为对比,并且用透射电镜截取了如图2所示的两张对比的TEM图像。在实验过程中,明显的到如图1左面所示的那一瓶物质,采用了超声处理来之后并去掺杂,在环境pH值约为9的情况下,慢慢地从深蓝色物质转变为深绿色的胶质物
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少量,几乎很少的絮状物出现。但是如图1右面所示的那一瓶物质所示,但相同的外界坏境下面,经过相同的时间,确实有很大的一部分PANI-NFs沉淀出来。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的发现,在这些G-PNF复合材料中,由于PANI-NFs处在CCG层之间,由CCG片带来的负电荷使得整个材料中都保持在这个状态下面,因此形成一种稳定的分散物。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的认证本文的结果,分别截取了如图3所示G-PNF复合材料的两个透射电镜图像(TEM)和如图4所示的是PANI-NFs的透射电镜图像(TEM)。同时,同时在实验中本文还分别记录G-PNF和PANI-NF薄膜的各种评断数值,分别是BET-SSA(m2g-1),P/(g·cm-3)、Cm/(F·g-1)和Cy/(F·cm-3)等。
从上面的几幅图中,可以看到PANI-NFs夹在CCG层之间,不添加其他的材质,得到的G-PNF薄膜却异常的柔软,可塑造性非常强,可以直接适用在各种的组装电容器装置中,其次,通过实验,本文也得到了G-PNF有高电导率,比单PANI-NFs膜大约要高出10倍左右。
从记录下来的各种数值上,本文一一得到G-PNF比PANI-NF薄膜的比表面积,G-PNF比PANI-NF薄膜的比电容大,G-PNF膜的重量比电容比PANI-NF比电容要低,G-PNF的比表面积比CCG膜的高,这么的数值和优势也进一步说明在CCG中加入PANI-NF改善了双电层电容,有着良好的潜在应用优势。
2结论
在本文实验中主要用到了元素表和超声处理两种
技术,完成了G-PNF复合材料成功制备,且在实验中通过对比,得出G-PNF膜的电导率比纯PANI-NF薄膜高出许多,使得稳定性好,也进一步说明这两种组分的共同作用比单PANI-NF薄膜超级电容器的性能要好。
参考文献:
[1]吴大诚,杜仲良.纳米纤维[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33-37.
[2]江奇.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2002,17(4):649-656.
[3]汪形艳,王先友.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J].电池,
2004,34(3):192-193.
[4]
张治安,邓梅根.电化学混合电容器[J].电池,2004,34
(4):295-2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