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动销率

来源:知库网


1. 动销率低是共性问题

动销率:是一个月内动销(有进销存)的商品占整个经营商品的比例。

动销率多大为好:据统计,运行良好的超市,动销率在75%左右比较好。

大家可以看下自己店的KPI中动销率指标的值和得分。

目前的普遍情况,平均动销率约为59%(得分50)。动销率为75%的店可得分89分。说明能够达到75%水平的店只占11%。因此,对于连锁集团,动销率低是普遍的共性问题。

2. 动销率低的危害

动销率低,说明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商品在一个月内没有产生销售,对超市没有贡献。也就是商品的使用效率很低。

商品陈列在店内,需要占据货架空间,货架空间是用钱换来的资源,动销率低,本质上就是在浪费空间,浪费资源。如果这部分资源能够利用起来,应该可以赚更多的钱。例如动销率60%,就是40%的商品及相关的货架空间没有起到作用,浪费是很大的。

3. 动销率低的原因

动销率低可能的原因有:

1) 门店的形状或布置异常

门店的特殊形状或者不合理的货架布置,使得客户不能顺利的进入卖场的某一部分。例如过于扁平狭窄的形状,客户只方便集中在门口收银台。

2) 价格问题

价格是用来调整商品、商家与客户关系的量,产生销售并获得价值是目的。价格高可能会造成不动销。

可以通过冗价率来判断价格是否不动销的主要原因,冗价率是既销不动,又价格高于品均水平商品的比例。把动销率和冗价率一起考虑,就可以看出销不动的商品有多大比例可能是价格因素在影响。

例如动销率是55%,表示有45%的商品不动销,若冗价率是30%,则说明45%的不动销商品中有67%(30/45)的商品可能是因为价格过高引起的。这部分的商品价格可能偏高。冗价率与不动销(1-动销)之比高,代表价格有问题。

3) 商品问题

商品问题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商品结构,二是选品水平,都可能造成不动销。商品结构差,会表现在该大的品类品种少,不能满足要求,不该大的品类品种多,超出需求,造成不动销。选品水平低,不能选择适销对路的商品,在规格、价格带、功能等方面不能迎合用户的喜好,造成不动销。

可以参考结构调整潜力指标来判断商品结构调整所处的水平。潜力大,得分低,则是商品结构有问题,需要调整。

选品水平则要在不动销商品中排除价格因素后来做判断。仍然可以参考冗价率来帮助判断选品问题。例如动销率是55%,冗价率是15%,则可判断销不动的45%商品中,有67%((45-15)/45)不是价格因素影响的,很可能是商品不对路。另有33%还要等排除价格因素后再做判断。冗价率与不动销(1-动销)之比低,代表选品水平有问题。

4. 解决方案

根据不同的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对策:

1) 门店的形状或布置异常

想办法改变货架的布置,让顾客容易到达每一个货架前。

2) 价格问题

若价格问题突出,则重点操作“建议促销”的内容,选一部分降价,选一部分做促销。降价和促销要对外做宣传,贴海报。店内要有一定密度的促销标签烘托氛围。

降到报告建议的价格,经过计算,这时的降价在促进销售的同时不会降低品类的毛利率,不会出现商品之间的恶性竞争,可以放心操作。

降价会提高动销率。但也不要太性急,会有一个逐步被客户接受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3) 商品问题

在解决商品问题之前,最好先解决价格问题,排除了价格问题,才能更准确的判断是否商品问题。

如果诊断是商品结构问题(结构潜力大),则可重点操作“品种减少”,“品种增加”和“推荐畅销商品”。在指示需要增加的品类中加品,在需要减少的品类中减品。

减品需要一个过程:先把上下限调为零,先按报告降价,再卖不动的进行甩卖,甚至可以降到进价或亏本卖掉。

如果诊断是选品问题(冗价率相对于不动销的比例不高),则可重点操作“品种替换”,和“推荐畅销商品”。

5. 试一试

有时因数据质量问题会出现动销率测不准的情况,可以在解决动销率问题之前,操作一下“异常数据核查”,有助于校正数据。

看一看自己门店的动销率,诊断一下问题,做一定强度的操作,然后观察一下效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论坛”中讨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