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膳食结构

来源:知库网
一、概念:

1. 什么是膳食模式或膳食结构?

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例。p117 二、分类及特点: ①高动物、低植物 ②高植物、低动物 ③动、植物比较均衡 ④特殊类型 反映:

地区的环境和资源 饮食习惯 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状况 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膳食结构或膳食模式:p119 第一类

人均食物消费量:谷物160~190 g/d

动物性食物,肉类约280 g/d 奶及奶制品300~400 g/d以上 蛋类40 g/d左右

特点:高能量3300~3500kcal 、高脂肪130~150g 、高蛋白质100g左右 、低膳食纤维 营养过剩是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高植物性、低动物性类型

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较少,膳食质量不高

特点:能量2000~2300kcal 、蛋白质50g左右、脂肪30~40g 、低钙、高钠、低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

☞食管癌、胃癌发病率高 ☞儿童营养不良(如缺铁),劳动效率低下 ☞与高血压高发相关

动植食物均衡性类型

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比例比较适当

特点:能量2000kcal、宏量营养素供热比合理

蛋白质16%、脂肪26.3%、 碳水化合物57.7% 能量及饱和脂肪摄入量低于西方膳食

膳食纤维和钙、铁等微量营养素比较充足

地中海膳食模式(特殊类型)

☞丰富的水果配洋葱、番茄、 绿色蔬菜

☞肉类食物以鱼类为主,不至于造成动物脂肪摄入过多 膳食脂肪中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1

☞用橄榄油作为烹调油 特点:

提供了人体必需维生素和矿物质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 三、食物消费的三个阶段1. 饱腹消费阶段:初级阶段为生存而消费食物2. 口福消费阶段:中级阶段美食、精细、方便第一将饮食视为享受3. 保健消费阶段:高级阶段以平衡膳食为目标用营养科学规范饮食行为美食与营养保健兼顾三、食物消费的三个阶段饱腹阶段目标动力内容特点评价结果8口福阶段美食享受食欲驱动啥好吃吃啥口感为先食不厌精营养失衡体质略强保健阶段健身防病保健驱动食物多样科学合理食不厌杂营养平衡健康长寿9吃饱肚子饥饿驱动有啥吃啥饥不择食食不厌精营养缺乏体质差 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

 低脂肪、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膳食纤维  心血管疾病的保护因素

 高Na、低K、低Ca、低优质蛋白质及某些Vit如Vit B12、Vit D  与高血压和脑卒中发病率高相关,心血管病的不利因素

变化趋势:

★ 西方膳食的传入和普及

★ 以家庭为单位逐步转到社会化生产,大量半加 工、冷冻、方便食品不断涌现  粮食消费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逐年增加  能量来源分配的变化:

碳水化合物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增加  脂肪摄入量逐年增加

 维生素A、B2、钙摄入量普遍不足

中国膳食结构的十大长处:

1. 每天吃新鲜蔬菜,城市居民几乎每天都上菜市场 2. 以谷类杂食为主,喜食粗粮 3. 爱吃植物油

4. 爱吃豆类,如豆腐、豆芽、豆制品 5. 爱喝茶,少吃含糖饮料

6. 爱吃瓜果,多是未加工过品种,随季节而变换。 7. 很少吃罐头、冷冻和加工制品。

8. 喜欢家庭中人齐了就餐,心情愉快。 9. 用筷子,就餐时手脑并用,使手腕灵活

10. 佐料丰富,葱、姜、蒜、辣椒、胡椒和香料、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中国膳食结构的八大短处 1.放盐太多 2.味精太多 3.油太多

4.离不开炒锅,营养物质破坏较多。

2

5.一日三餐,忽略早餐

中国人的疾病负担:慢性病 心脑血管病:

每年:新发脑卒中150万,死亡100万; 冠心病死亡25万; 呼吸系统疾病:

每年约造成100万人死亡

肿瘤:每年新增加160万、死亡130万人 糖尿病:占全球已诊断2型糖尿病人的1/4 2004.10.12国务院新闻公报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 2004.10.12国务院新闻公报(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2.9%高甘油三酯11.9%正常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血症7.4%胆固醇边缘性升高3.9%血脂异常患病率18.6%(人数约1.6亿)182004.10.12国务院新闻公报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 糖尿病:

>18y患病率2.6% 估计患病数2千万 空腹血糖受损率1.9% 估计受损人数2千万 肥胖: 成人

超重率22.8% 肥胖率7.1%; 大城市

超重率30.0% 肥胖率12.3%; 儿童肥胖率8.1%

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发生密切相关高盐膳食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密切相关

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 世纪警钟!

WHO在1997年度世界卫生状况强调指出 “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造成人类 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3

健康生活方式 《上古天真论》

饮食有节(健康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 起居有常(生活节奏有规律) 不妄作劳(适度运动)

故能形与神具(身心健康) 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六、我国常见的营养缺乏病问题

(2)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

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

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7.3%和9.3%,贫困农村则高达29.3%和14.4%。  生长迟缓率以1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20.9%,贫困农村则高达34.6%,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

(2)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

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

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2%、21.5%和20.6%。 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其中城市为3.0%,农村为11.2%; 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5.1%,其中城市为29.0%,农村为49.6%。 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 391mg, 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 41%。

四、中国膳食模式存在的营养问题2、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1)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谷类食物消费偏低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1.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同时并存。2.微量元素以及钙的缺乏普遍存在。3.营养不平衡和体劳动不足所致的肥胖。23

25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