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3期 2008年6月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vo1.31.No.3 June.20o8 文章编号:1006—6993(2008)03—0125~03 浅谈不同种类森林火灾的扑救措施 海恩情 ,吴琼 ,黄伟 (1.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乌兰浩特137400;2.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呼和浩特010020) 摘 要:根据不同种类森林火灾的燃烧特点及其危害性,提出了积极有效的扑救措施。 关键词:柠条;森林火灾;扑救措施;种类 中图分类号:¥762.3 4 文献标识码:B Discussion of Fighting Blaze Measures of Different Forest Fires HAI En—qing ,WU Qiong ,HUANG Wei (1.The Second Forestry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of Inner Mongolia,Wulanhaote 137400,China; 2.Inner Mongolia Institute of Forestyr Monitoring and Desinigng,Huhehaote 010020,china) Abstract:Based on bu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iferent types of forest fires and hazards。positive and eL fective measures to fight blaz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forest fires;measures to fight blaze 1 森林火灾的种类 ~稳进地表火蔓延速度缓慢,一般每小时前进2 3km,有时仅前进几十米。因蔓延速度缓慢,燃烧 时间长,温度高,燃烧彻底,能够烧毁所有地被物,甚 森林除人为及病虫害的破坏以外,最大的敌人 就是火。森林火灾一旦发生,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生 命财产造成损失,而且还严重扰乱自然界生态系统, 甚至带来灾难。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因此,一旦发 至能烧毁乔木低层枝条,所以对林木的危害程度较 为严重。火烧迹地呈椭圆形。 1.2树冠火 生森林火灾,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扑救措施。 根据森林火灾燃烧的部位、性质和危害程度,可 将森林火灾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大类。 1.1地表火 地表火又叫地面火。是指火从地表面地被物开 始燃烧,并沿地表面蔓延的火灾。多发生在初春、初 树冠火又叫林冠火。是指地表火遇强风或遇到 针叶幼树群、枯立木或低垂树枝,烧至树冠,并沿树 冠顺风扩展的火灾。多发生在长期干旱季节的针叶 林、中龄林或异龄林内。按其蔓延速度和对林木的 危害程度,又可分为急进树冠火和稳进树冠火两种。 1.2.1急进树冠火 秋季节,是最常见的一种林火。按其蔓延速度和对 林木的危害程度,又可分为急进地表火和稳进地表 火两种。 急进树冠火蔓延速度快,火焰跳跃前进,每小时 可达8~25km,火焰向前伸展,能烧焦树皮,烧毁树 冠的小枝条,使部分树木致死,对林木的危害较为严 重。火烧迹地呈长椭圆形。 1.2.2稳进树冠火 稳进树冠火蔓延速度较慢,火焰全面扩展,每小 时前进2~4km,顺风时每小时可达5~8km。这种 火可烧毁树冠的大枝条,烧着林内的枯立木,是森林 中危害最严重的火灾。火烧迹地呈椭圆形。 1.3地下火 1.1.1急进地表火 急进地表火蔓延速度快,每小时达4~7km,有 时可达每小时lOkm。因蔓延速度快,往往燃烧不彻 底,有的乔灌木没有烧伤,所以对林木的危害程度较 轻。火烧迹地与风速有直接关系,一般呈长椭圆形 或顺风伸展成三角形。 1.1.2稳进地表火 收稿日期:2008—04—09 作者简介:海恩情(1968一),男,通辽市科左后旗人,技术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6・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8拄 地下火又叫泥炭火、土壤火。是指火在地下泥 火烧迹地内侧边缘,用二号工具斜向火烧迹地向里 要一打一拖,重打轻抬,边打边进。对于地被 炭层或其它有机物质中燃烧的一种火灾。易发生在 扫打,火热比较强烈的急进地表火,可多人同时扑 干旱季节的针叶林内。蔓延速度很慢,每小时仅为 物很厚,4~5m。温度高,持续时问长,对林木的根部危害极 打一点,工具要同起同落。必要时,在进行上述扑打 大,经过地下火的乔木、灌木的根部烧坏,大量树木 的同时,还可结合土掩、水喷等方法或利用其它工具 枯倒。火烧迹地呈马蹄形向四周伸展。 2森林火灾发生的条件 (如铁锹、斧子、锯)及化学药剂,借助地形(如河流、 道路、耕地)做依托,在林火必然经过的地段迅速点 烧防火隔离带,以阻止火灾的蔓延。 风力灭火机是扑救林火较为理想的机具。几十 森林火灾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 氧气和温度。 2.1可燃物 森林中所有的有机物质都属于可燃物。按其燃 烧性质可分易燃可燃物、缓慢可燃物和难燃可燃物 三类。易燃可燃物是指极易着火并且燃烧快速的物 质,如地表干枯杂草、树叶、细小树枝、地衣和苔藓 等,是森林中的引火物,所以又称危险可燃物。缓慢 可燃物的特点是不易燃烧,但一旦燃烧又不易扑灭。 如林内的枯立木、风倒木、枯树枝、伐根、腐植质等。 难燃可燃物是指林内正在生长的活的植物,包括乔 木、灌木、草本植物等。这种可燃物(含有松脂的针 叶树和富有挥发性物质的小灌木除外)只有遇到强 烈火并被烘烤干燥后才能燃烧。 2.2氧气 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助燃物,是森林燃烧必须 具备的条件之一。当森林燃烧时,产生空气不断流 动,不燃气体随风飘散,氧气不断补充,形成对流,保 持燃烧。如果氧气供给不足,燃烧速度就要减慢,最 终停止燃烧。 2.3温度 温度主要是指火源。火源是林火发生的关键因 素,分为人为火源和天然火源两大类。一切可燃物 质都可能由于有火源的作用引起燃烧。不同可燃物 的燃点各不相同,干枯杂草燃点为150~200 ̄C之间, 木材燃点为250~300 ̄C之间。要达到这样高的温度 必须要有外来火源。 3森林火灾的扑救措施 3.1地表火的扑救措施 森林火灾以地表火最多,占森林火灾总数的 90%以上,几乎所有林火都是由地表火开始的。地 表火烧到树冠则引起树冠火,烧到地下则为地下火。 可分为急进地表火和稳进地表火两种类型。对于地 面枯枝落叶少,火势比较弱的稳进地表火,扑救时可 采取人工扑打法,即用二号工具(或树枝等)单人单 独直接扑打火焰。其技术要领是:扑火手两脚站到 年的实战证明,风力灭火机在扑救森林火灾中起到 了很大作用,目前仍是专业扑火队最主要的灭火装 备。但是,使用风力灭火机扑救森林火灾有它一定 的局限性。如在扑救较茂密的乔灌木林明火和粗大 可燃物的暗火时,使用风力灭火机,灭火效果就不如 二号工具或铁锹等原始工具。在茂密的乔灌木林 中,地被物较厚,可燃物结构比较紧密,在这一地段 发生火灾,往往都是明火暗火同时燃烧,用风力灭火 机灭火,其风力不能吹透积蓄多年的枯枝落叶层,虽 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明火燃烧,但却为暗火燃烧起到 助燃作用。在熄灭粗大可燃物的暗火时,又很容易 将暗火变为明火,起到相反作用。因此,为了充分发 挥灭火机的技术性能,在使用风力灭火机扑救森林 火灾时,不仅要考虑到以上因素,而且在操作时还必 须要运用一定的战术技术。 根据火场风力、风向、地形以及可燃物的种类、 特性等因素,将风力灭火机编成各种战术队形,如编 成三人战术队形和五人战术队形,灭火效率最高。 在扑救次生林火时,根据林地树木矮小,落叶层薄, 火势相对弱的特点,可编配三人队形,实施灭火效果 好。实施方法是:第一台灭火机于火线外侧2m处, 用强风直压火的上、中部,压低火势,并强行改变火 焰运动方向,使其倒向火烧迹地内侧;第二台在第一 台后50cm左右处,用强风横扫燃烧物质上部即火焰 底部,灭掉部分明火;第三台在第二台后50cm,距火 焰1.5m左右处,继续用强风割火焰底部和直吹燃 烧物质,达到熄灭明火的目的。当火焰高度降低到 lm左右时,可改用两机灭明火,一机清理余火的方 法效果更好。五人队形适用于扑救沟塘,朝阳坡和 火头火势较强的地段。实施方法是:第一台灭火机 于火线外侧2.5m处,将火苗向地表处下压吹入火 场,为第二台打基础;第二台紧随其后约50cm猛扫 燃点,将正在燃烧的可燃物与没燃烧的可燃物分开, 向火场内吹入1.5~2m处,用第三台灭火机彻底灭 火;第四台灭火机用来加宽灭火面积和清除余火;第 五台灭火机是跟第一台灭火机后约2m处,用中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期 海恩情等:浅谈不同种类森林火灾的扑救措施 ・127・ 吹第一台灭火机操作手的上身和头部散热降温,以 要素着手,只要去掉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燃烧反应 减轻其热幅射强度,能进一步靠近火线压住火苗。 就会停止,这是灭火的基本原理。根据这个原理,要 还可与第一台交换灭火。 达到降低火燃烧强度最终使之熄灭的目的,必须采取 3.2树冠火的扑救措施 隔绝空气法、冷却法、封锁燃烧物质法这三种灭火的 地表火烧到树冠则成树冠火,约占森林火灾总 基本方法。①隔绝空气法:就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数的5%。树冠火一旦发生,燃烧猛烈,是各种森林 而窒息的灭火方法。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隔绝了空 火灾中最难控制的一种。扑救树冠火,多采取的措 气也就隔绝了氧气,燃烧就停止了。用扑火工具直接 施是伐树隔离法,就是在火头前方100—300m处,开 扑压灭火,就是使可燃物与空气形成短暂隔绝状态而 设与火头前进方向成直角的防火隔离带,其宽度一 窒息。②冷却法: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燃点,火灾就可 般在15—20rn左右。开设时要迅速将带内所有树木 以消除。冷却法就是采取降温的办法使火灾停止燃 伐倒,搬离隔离带或一律倒向火场内侧,清除隔离带 烧。用水喷法、湿土覆盖法均能达到有效降温停止燃 内的残枝落叶。这样,当树冠火烧来时,由于没有了 烧的目的。③封锁燃烧物质法P:就是切断火源,把在 可燃物,树冠火就会白行熄灭或转为地表火。此时 燃物与未燃物分开或用改变燃烧状态来灭火的方法。 要配备一定人力在隔离带内,以备扑灭随风飘来的 多采取设立防火线、挖隔火沟、开生土隔离带或用化 燃烧物,防止越过隔离带,造成跑火而前功尽弃。 学灭火剂开设隔离带等方法。 3.3地下火的扑救措施 5灭火的一般原则“打早”、“打小”、“打了”是灭火 在原始林或多年没有发生林火的林地内,地表 的一般原则 死地被物和腐殖层较厚,在极其干旱的年份发生火 ①“打早”:在火灾刚发生时,火势弱,燃烧面积 情后,很容易转为地下火。约占森林火灾总数的 小,用简单的扑火工具,投放较小的扑火力量就可消 1%。扑救地下火,首先要判明火灾蔓延的界线和方 灭。如果拖长时间,就会贻误战机,造成火灾的扩 向(判断方法一般是白天看烟,晚间看火光,早晨看 展,加重火灾的损失。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必须“打 烟气),其次在已判明的地下火场的四周或在火灾蔓 早”,将火消灭在初发阶段。②“打小”:要做到“打 延的前方,挖掘隔火沟,其宽度一般在7O—lOOcm之 小”,必须以“打早”为前题,“打早”是有效灭火的关 间,深度要穿过腐殖质层或泥炭层,达到土壤矿物 键因素。③“打了”:“打了”是指灭火的彻底性。林 层。把挖起的泥炭放到靠近火的一侧,而将土壤和 火是固态和气态两种燃烧的结合,森林可燃物的某 矿物质放到外侧。这样,当地下火烧来时,就被隔火 些结构特征、分布条件,加上气象条件的影响,使火 沟隔绝而逐渐熄灭。如果附近有水源可利用时,在 经常处于一种隐燃状态。而一旦可燃物配置和气象 隔火沟内灌进水,效果更好。 条件发生变化时,隐燃火要变为明燃火。因此,灭火 由于地下火在泥炭层或在地下其它有机物质中燃 时如不坚持“打了”原则,即消灭一切明燃火和隐燃 烧,地面上不易看到火焰,所以在扑救地下火时,要划分 火,就无法彻底消灭火灾。 危险区加以警戒,以免人们误入火场,造成烧伤,同时要 总之,扑救森林火灾,要根据森林火灾的种类和 配专人看管,以防止出现飞火,造成新的火灾。 燃烧状况,利用各种条件,采取相应的扑救措施,才 4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 能有效控制火灾的蔓延。 扑救森林火灾必须从可燃物、空气和火源这三个 参考文献: [1]邹国立,王立伟.实用森林草原灭火战术技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 (上接第114页)选拔、考核、激励机制 于形式,纸上谈兵,极少数的甚至是下乡“扰民”影 目前,一部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并没有发挥预 响基层正常的生产生活。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的作用,对农村工作认识不清、研究不够,工作流 是没有严格的选拔、考核和激励机制 。 参考文献: [1]周贵翔.华坪县“919”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实用技术指南[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2]王骏.贫困与发展.云南民族出版社[M].2003,p1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