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课堂教学多元评价策略的运用与探索
摘 要:中职课堂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现状和特点,充分运用评价策略等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让学生学得更有自信,更有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课堂教学;多元评价策略;探索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中等职业教育从岗位教育、专业教育过渡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要达到以上目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是关键,课堂教学必须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紧密结合中职学生的现状和特点,对症下药进行教学。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感到,评价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谈点粗浅看法与同仁们共商。
一、中职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现状
(一)中职学生课堂教学目标
中职生课堂教学目标是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劳动基本技能,培养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为主要目的,并力求减少青少年误入歧途的可能,为他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证。课堂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中职学生的现状和特点
中职学生处于少年转入青年时期,其思想、心理等方面尚未成熟且不稳定,可塑性大,虚荣心、自尊心强又脆弱。自尊心强,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而现实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而没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视;多数中职生知识基础差,有的虽然名义上初中毕业实际上根本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平;学习方法不当,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差,不能专心听课,不积极主动思考,学习被动;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差,缺乏联想,思维难以展开,在问题面前往往茫无头绪,无所适从。学习的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往往只注重问题的结论,不重视形成过程;有的学生对许多事物缺乏应有的兴趣,尤其是谈到学习就心生厌倦。实事表明,不少中职学生对学习都有“被逼无奈”的感觉,他们迫于家长的压力上学,没有学习目标及学习动力。往往因为学习习惯不良,上课听不懂、跟不上上课进度,从而丧失学习信心,引发信心危机,导致情绪低落,厌倦学习,甚至引发不良行为等等。
二、中职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内涵及运用的必要性
(一)内涵 评价策略就是在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对象等方面的设计与安排,有技巧、艺术、智慧的成分在内,也有以学生为主体、育人为本的理念。
(二)运用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学生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特点,结合课堂及工作实践,对中职学生的培养应该设计教学评价,从教学评价入手,运用课堂评价策略,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千方百计让学生品尝成功,慢慢培养其自尊心、自信心、改善不良习惯,从而培育健康向上的心理,形成健康的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以促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三、多元评价策略的运用与探索
(一)评价方法的多元。课堂评价既要关注共性,又要关注个性。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由于先天素质、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基础、性格、智力等存在着差异。同样的评价,对于这个学生是合适的,而对于另一个学生可能是不适的。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实行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对于不同气质(指人的心理反映的快慢和是否灵活及敏感性)的学生,要用不同的评价教育方法,发挥其优点,克服其不足;对于优等生的评价,重在引导他们创新,而不能满足于知识的简单运用,“还有一题有挑战性,我想你也能做出”,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多角度去思考,而不能满足于一种方法,要追求独特的创见,发展自己的潜能。而对相对落后的学生,则要千方百计抓住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发现,都要及时加以大力表扬,“别的同学能做出或愿意尝试,你怎么样?我相信你,我也愿意帮你”给他以战胜困难的支持。学生做出后,就大力表扬:“做出来了,很好!你能行的”。这样可有效地竖立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引导其参与到学习中,品尝学习的乐趣,实现不同基础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友善的动作,甚至可以是欣赏、赞许的目光。教师评价语言的技艺、方式、容量等,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评价的接受。另外,也可利用身边各种实物,以及评价中批评、否定的艺术等,使课堂评价寓教于乐。
(二)评价内容的多元。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智能、数理智能、节奏智能、空间智能、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九种智能构成,他同时强调,智能的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这种种智能都是同样重要的,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智能组合和智能表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
对一个学习成绩不达标的学生来说,他在其它方面也许会有独到之处。如果我们只把目光对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其它方面的培养,一个人才可能因此而埋没了;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成绩之外的如思维方面、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
价值观方面的关注及肯定,会从另一方面竖立、呵护学生的自信心,还会影响到其学业成绩,几个方面相互促进。评价内容是多元的,不仅要针对知识与技能,还包括探索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等。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养成;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评价,从多方面发现其闪光点,培养学生自信心。带动学生全面良好发展。
(三)评价对象多元化。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不能只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要有学生对学生、以学论教或学生、教师自我的评价。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多边活动,教学过程的展开是以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活动为载体的。通过多元评价,教师也能得到信息反馈,引发反思,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怎样做才能使学生有良好的发展。
(四)评价标准的多元。传统的评价标准往往客观,答案唯一,只在“对”与“错”上评价。这样的评价容易限制学生思维的拓展,影响学生发展的多样性,甚至扼杀有个性学生的发展。要运用评价艺术,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同时还要十分注意评价的“相对性”,如:有些解决方法虽然麻烦,但是自己想出的不是模仿,有利于引发多种思路;有的想法虽有错误,但给其他同学以警示,且是一种尝试。只有多标准的评价,不断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亮点,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习、愿意尝试,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地使用评价策略,能够使学生课堂中除了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之外,还能受到启发,在心理上、思想上受到良好的影响,且能逐步把课堂上培养的自信、自尊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将使学生终生受益,最终成长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2 河南省职业学校教师教育能力培训办公室[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