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写作思路。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叙事、写景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一、自学质疑
1、自学生字词
指指点点 姿态 大箩 浸 缠 糕饼 杭州 2、熟读课文。小组内检查阅读。 二、互动探究
1、审题,“桂花雨”什么意思?跳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关于桂花的什么事? 2、本课是按( )顺序写的。
3、按“小时候念在家乡──中学时在杭州”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二段。“小时候”主要写了( )、( )、( )、( )那几件事。“读中学时”主要写了( )、( )二件事。
4、勾画“小时候”“念中学的时候”作者爱桂花、摇桂花、赏桂花的语句,思考批注体会。
(1)勾画“喜欢桂花香”的语句,思考批注,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2)摇桂花的原因和目的各是( )( );“摇桂花”的动作有( );“摇桂花”的美妙乐趣是( )。摇桂花透露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3)“赏桂花”“带桂花”中“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表达了母亲什么思想感情?
5、.全文主要写了( )的事情,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作者主要用( )的写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交流展示 四、巩固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shâng kāi zī tài xīn shǎng pào chá
( ) ( ) ( ) ( ) 2、归类写词语(至少5个)
花类:梅花、桂花、 鸟类:大雁、麻雀、 树木类:松树、榆树、
三、拓展阅读
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亲到山的那一边的县城区工作,把我送到了住在山的这一边奶奶家。
小村的春天是可爱的,活跃的。当春天的温暖取代了冬天的寒冷时,田野里的土变的松软无比。奶奶牵着我的小手,漫步在田埂上,闻着清香的泥土的气息,那种融化在大自然里的感觉,是在城里永远体会不到的。这时候要是有乡亲经过,就会听到亲切温柔的呼唤:“小懿懿,这里是你的老家,你要好好地看个够,别回城里就忘了呀!”是呀,这就是我祖祖辈辈生活得家乡,此刻我不仅仅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更重要的是,我在家乡的怀抱里,感受到浓浓的详情。 “一日之计在于晨。”随着声声鸡啼,各家各户陆续开了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男的下田去了,女的做好的家务,便挽着一大篮衣服相邀来到小河边。这时,搓衣声,说笑声,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欢乐。
奶奶浇菜的时候,我便蹲在菜地边,用稚气而好奇的眼光感受奶奶的吃苦耐劳。奶奶道小河边摘菜,我便在河边跑来跑去捡石子,和河边洗衣服的大人玩。玩累了,奶奶把我抱在木桶里挑着走。这时候一边是菜一边是我,奶奶脸上放射着慈爱的光芒,祖孙喜洋洋地回了家。遇到了乡亲我可能就有了玩具,我常常会得到一些小动物,如小青蛙、小草蜢、小泥鳅,或者我叫不出名的小鱼;最常有的是,得到一些野花或一些菜花,小手捏着,鼻子闻着,真舒服。
有时邻居家的大婶,见我在屋外玩,塞给我一个刚煮熟的红薯,因为我人小个矮,小狗、小鸡经常会跟我抢食,我东躲西藏,急得哇哇叫,这时大婶吆喝着给我解围,赶跑了小狗、小鸡。我舒心地笑了,捧着温热的红薯,心里更是温暖无比。
上小学的时候我离开了小村庄,我的心却似乎遗落在村里了。我忘不了家乡,更忘不了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1、请用“ ”画出表现家乡美景的句子,用“~~~~~~~~”画出表现乡情的句子。 2、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3、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