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空压制氮工序操作法

来源:知库网
空压制氮工序安全操作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空压制氮工序的生产目的,开停车及正常运行时的安全操作法;异常现象及处理措施;安全技术及环境保护等。 2 生产目的

供给全公司各生产岗位符合要求的工艺空气、仪表空气、及氮气。控制好各项工艺指标,管理好所属设备、管道做的安全文明生产。 3 主要工艺流程

空气经过过滤,进入空压机进行压缩。一部分作为工艺空气,通过工艺空气储罐,供至各生产工序。另一部分先经过进一步除尘、除油、除水,作为仪表空气进入仪表空气储罐,供至各生产工序;然后,进入制氮机组生产氮气,氮气经氮气储罐,供至各生产工序。 空气缓冲罐 空 压 机 工艺空气储罐 仪表空气储罐 干燥机 4 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4.1空压机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4.1.1开机前要检查油箱、进气过滤器、进气管线、排气管线、旁通管线、冷却水管线是否有腐蚀和清洁情况。

生产工序 生产工序 氮气缓冲罐 生产工序 仪表空气储罐 制氮机组 氮气储罐 4.1.2检查仪表气管线情况:空气过滤器0.01微米级、开关阀

4.1.3检查冷却水管线情况:压缩机的联接、与油冷却器的联接情况、检查是否有漏水(保持冷凝水排放阀打开状态)、排水管线上的热动控制阀、壳体放气阀打开、检查冷凝水排放阀开关。

4.1.4检查压缩机润滑油是否符合规范(润滑油路冲洗后更换油过滤器滤芯)。 4.1.5手动盘车,包括压缩机轴和电机轴。。 4.2干燥机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4.2.1检查设备电源是否接通,是否出现故障报警信号。先开启空压机让干燥机两塔的压力达到额定工作压力。检查各个过滤器是否正常。检查各阀门是否在正常位置。

4.2.2吸附时间的设定值和再生时间的设定值必须满足:吸附时间—再生时间≥40s(秒)设备才能正常运行,否则会出现“运行时间设置错误”报警,且不能启动吸干机。

4.2.3 检查温度上下限设置:为防止加热器频繁启停,温度上下限设置必须满足温度上限值—温度下限值≥30℃(度)。

4.2.4加热延迟—再生延迟>5 s(秒),以保证在加热器加热之前再生气体已开始流动,避免造成加热器干烧。

4.2.5检查再生气节流阀开度(再生气节流阀不能关闭或开启过小,否则会造成加热器干烧和再生效果不好)。 4.3 制氮机组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压缩空气系统调试完成后,空气贮罐压力达0.75MPa以上时,制氮设备进入调试状态。 4.3.1调试前的准备

a. 检查各组阀门处于待机状态:按《制氮机待机状态阀位示意图》检查设备是否处于待机状态,否则按《制氮机待机状态阀位示意图》设置各阀门开关位置,使之处于待机状态。

至用户待机状态阀位图 b. 查控制柜处于待机状态:按《制氮机控制面板示意图》检查各控制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检查控制柜中控制气源三联体上的减压阀并调节压力至[0.5MPa],制氮机吸附塔压力表压力显示[0 MPa]、空气气源压力表压力显示大于[0.75 MPa]、氮气罐压力表处于[0 MPa],并按图调整相应开关使之处于待机状态。 5 运行操作

5.1空压机的开停车操作

5.1.1打开所有通往油冷却器,气冷却器或任何其他的可选的热交换器的冷却水阀。确认空气冷却器一直在通风。 5.1.2打开通往控制面板的仪表风阀。

5.1.3检查密封空气压力计。密封空气压力应在7-8 PSIG之间。(现场一般设定为11磅左右)如有必要,调节密封空气调节器。 5.1.4检查主电机与压缩机的油位。

5.1.5打开控制面板电源。预润滑油泵将启动。

5.1.6检查压缩机壳体内油压,正常值在20 PSIG(1.4BARG);检查油温,正常值在华氏95度(35摄氏度)。检查确认进气阀是关着的,旁路阀是开着的。 5.1.7打开出口管线上的切断阀。通过打开每个分离器的旁通阀,排空剩余的冷

凝水。从进口管线分离器中排空所有冷凝水。 5.1.8按下控制面板上的启动按钮。机组启动。

a. 油压在110-115华氏度(43-46摄氏度)下应增加到26-30PSIG(1.56 – 2.1) b . 预润滑油泵应自动关闭。

c. 如果压缩机是在“空载”模式下开启的,它将继续在此模式下工作直到被选择到其他模式下;如果压缩机不是在“空载”模式下开启的,排气阀将在开启时间结束后升高到设定排气压力值 5.1.9 机组运行后,观察以下情况:

a. 观察机组油压。如果油压不在推荐在范围之内,调节油箱回油处的油压感应阀。

b. 观察振动水平。如果出现超水平的振动,机组会自动停车。

c. 观察到机组壳体的的油温。在冷却水温度在华氏95度(35摄氏度)以下时,油温度应在华氏105-115度(40.6-46.1摄氏度)之间。

b. 观察空气冷却器流速。一般地,冷却水流过冷却器会有华氏25度(13.9摄氏度)的温升。在这种情况下满负载下空气离开冷却器的温度应只比入口冷却水水温度高华氏20度(摄氏11度)以下。 5.2空压机的停机操作

5.2.1按下“压缩机停机”按钮将会停机。

5.2.2压缩机停机后,预润滑泵会自动马上开(把内部的热量通过循环油带走启),运转20到30分钟左右以后,控制面板的电源会自动切开,并停掉预润滑泵。

5.2.3冷却水应当允许在停机后20-30分钟后,才可关闭控制面板的电源及相关水、气系统

5.3干燥机的开停车操作

5.3.1开机: 干燥机通入压缩空气,须待A、B两塔压力相等并静止后再接通程

控器电源,并按“启动按钮”干燥机即开始全自动工作。

5.3.2关机: 关机须先按“停止按钮”,控制器即停止工作,再关闭干燥机进气阀门。

5.3 制氮机组开车操作

5.3.1检查压缩空气压力:按制氮系统操作程序,供制氮机无油无水[油含量≤

0.003ppm,压力0.75MPa 的压缩空气。 5.3.2 调试控制气源压力:当空气贮罐压力0.75MPa,调整控制气路气源三联

体减压阀的压力表读为0.5-0.6MPa,作为先导电磁阀控制器及气动阀的动力源。 5.3.3缓慢开启压缩空气总进气阀 5.3.4启动制氮机程序控制器

a.将开关旋转至“开”状态,电源灯亮,进入人机界面主画面。

b.进入人机界面启动/停止画面,选择模式一自动运行开关,模式一自动指示灯亮,设备启动四塔运行模式,设备输出流量1500Nm3/h。

5.3.5启动氮气罐入口阀:当吸附塔达吸附压力0.6~0.75MPa时,打开氮气贮罐入口阀门,旋转角度根据压力现场调试确定。

5.3.6调试氮气出口减压阀:当氮气贮罐与吸附塔压力达到平衡时,调节氮气出口减压阀达到用户使用压力,调节范围0.1~0.7Mpa。不合格氮气排空 5.3.7供气(产品氮纯度达标后) a. 自动供气时 :

打开自动供氮气截止阀;关闭氮气排空阀;关闭手动供氮气截止阀;缓慢开启涡街流量计开关(开启时间大于2min)至额定流量。 b. 手动供气时:

打开手动供氮气截止阀;关闭自动供氮气截止阀;关闭氮气排空阀;缓慢开启蜗街流量计开关(开启时间大于2min)至额定流量。 5.4制氮机组停车操作

5.4.1关闭氮气供气阀自动/手动; 5.4.2关闭氧含量测试阀; 5.4.3关闭程序控制器电源开关;

5.4.4关闭制氮机空气总进气阀; 5.4.5切断压缩空气供气源。 6. 运行管理与故障处理

6.1空压机的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 6.1.1空压机的运行维护 a. 日常及每次开车前维护 检查并记录仪表气压; 检查压缩机油箱油位; 检查和记录进出压缩机的油温; 检查和记录压缩机的油压;

检查主驱动机的油位。[不要在主电机上使用抗摩擦轴承]。 检查和记录每级的振动值;

检查和记录所有的级间的压力;[如果可能的话] 检查和记录所有的级间的温度; 检查和记录入口风温;

检查有管线及接头有无漏的情况; 检查和记录空冷器水温(进,出口); 检查和排空疏水阀; 检查和记录入口过滤器压差;

确认空冷器连续放空。放空阀位于壳体顶部;

打开入口风线上的疏水阀,排空凝液;压缩机工作时不要打开此阀。 排掉排气口附近的冷凝水; 排掉旁路管线中的冷凝水;

排掉水平管线上可能的冷凝水; 检查油的泄漏情况;如果需要,整改; 检查垫圈和“O”型圈有没有泄漏; 检查水的泄漏情况;如有需要,整改; 打开控制气管阀,排空它收集的所有水气。 检查仪表风管线上过滤器,排掉其中的水气; 检查并记录油过滤器的压差。视需要更换滤芯。 过滤器的压差。视需要更换滤芯。 b. 季度维护

①.检查仪表风线空气过滤器:排空并清洁过滤器;更换滤芯。 ②排空控制气过滤;

③检查分离器:移开并清洁。视需要更换部件;视需要更换

④给马达轴承上润滑脂:请使用正确的型号和用量;只使用手动加油枪 ⑤外观检查进气口过滤器:清洗滤芯;视需要更换滤芯;外观检查过滤器,视需

要密封。

⑥换除油雾过滤器滤芯“:向U-型管中加油;安装干净的滤芯;检查原滤芯是

否过度破损,加入限位螺钉以防止过度破损;如果已安装侧翼螺钉,清除侧翼螺钉下垫片;更换侧翼螺钉下的密封垫片;检查确认滤芯盖与滤芯有良好接触,滤芯盖应笔直地安装

⑦检查除湿器滤芯,视需要更换。除湿器滤芯是一种长寿命元件,一般不需要经常更换。

⑧外观检查控制面板:观察:有无松动的线,错误线过滤,线过滤破坏,足够的抗曲性;清理面板风扇过滤器和面板;从终端中清理出所有的没有用的线;检查振动传感器,确认它们直接接到微控制器的终端上。

c. 半年维护

①润滑主驱动机联轴节。干型联轴件必须检查; ②更换油过滤器; ③检查空冷器的水路; ④按季度维护过程走一遍;

⑤在无作用力的情况下,更换套筒轴承单元中的驱动轴承润滑。 ⑥取一份润滑油样品并分析。

⑦按手册中的控制部分说明中的程序检查控制系统。 ⑧检查进气阀和旁路阀的振动。 d. 一年维护

①根据手册中制造厂的要求检查主驱动机; ②外观检查联轴节,视情况加以对中或润滑; ③更换过度磨损的部件。

④用手转动主齿轮,检查是否齿轮磨损; ⑤检查和清洗油箱入口过滤网;

⑥外观检查冷油器管子,根据需要清洗水流部分; ⑦外观检查油冷器。 ⑧外观检查入口节流阀;

⑨外观检查旁路阀; 外观检查排气检查阀;

⑩每年或每使用8,000小时更换一次油,除非使用TECHTROL GOLD。 如果确实使用了THCHTROL GOLD,润滑油可以三年或使用24,000 小时再更换一次

6.1.2 故障处理

现象 不能启动 可能原因 停车或联锁未复位 启动器没电 控制盘和启动器没电 处理措施 根据盘上指示纠正停车或联锁条件 检查启动器电压,保险丝 检查控制盘/启动器的电压,检查控制盘变压器 接头松动或腐蚀,电源电缆故障 检查接头,视情况清洗、拧紧或更换 马达启动器故障或电路故障 预润滑油泵不正常 预润滑油泵安全阀设定不正常 泵未运转 马达故障 泵故障 无密封风压(密封风压联锁可以作为一个选件) 高油温 油冷却器水量少或无水 水温高 温度设定值不正常 油冷却器水侧脏或堵塞 低油压 系统压力安全阀调校有误 泄漏或油管节流 滤油器脏(换滤芯或备用路) 主油泵故障 油位低

调整水量 采取措施降低水温 调校仪表 清洗冷却管,视需要加滤水器 调节系统压力安全阀至正常油压 修理或更换油管 换滤芯 修理或更换主油泵 根据制造厂的说明处理故障 调整安全阀到正常压力 检查泵的启动器及电压 修理或更换马达 修理或更换泵 建立密封风压 空气温度高 空冷器缺水或无水(考虑阀门开度或阀门故障) 冷却水温高 温度设定有误 空冷器水侧脏或堵塞(水质差或反冲不及时) 门型垫子脱落或损坏 空滤器过滤效果差空冷器翅片堵塞 不锈钢蒙皮开 调整水量 采取措施降低供水温度 调校仪表 清理冷却器水程,视需要加滤水器。与英格索兰代表机构联系。 重新焊接 参阅下面“仪表风压低”部分 重调密封风压到正确为止 减小抽风量 更换密封 引仪表风或更换管线 重调风压调节器 逐渐加热升温 检查并对中(对中后垫平马达) 润滑,更换联轴节或定位器 请与英格索兰代表机构联系。需要清洁并作 低密封风压 仪表风压低 密封风压调节器设定有误 抽风阀(选装件)调节过大 密封故障(漏气量大) 仪表或阀风压低 无风压,管线泄漏 风压调节器调整不当 油温低 驱动机与压缩机不对中 联轴节或定们位器磨损 由外来杂物堆积造成转子总成不平衡叶轮积灰(过滤器效果降低) 平衡 突然停电造成叶轮突然失速破坏动平衡 高振动 雷击影响电压波动引起转子平衡变化 由于组装引起转子不平衡 由驱动机传递来的振动 机组安装过程中出现应力 未定期盘车 滑动轴承积碳损坏 推力轴承磨损 与以前比较并咨询英格索兰公司 向驱动机制造厂或英格索兰公司咨询 现象 系统风压低 可能原因 压缩机未加载 进气过滤器脏 微喘振 需风量大于供风量 出口阀门未全部打开影响流量 环境温度低 功耗过大 低电压 马达效率低 过载 驱动马达高电流 不能加载 电压低 高负载 模式选择器在“空载”位置 压力控制器设定点低 处理措施 查阅以上部分 更换过滤器芯 参见以下“频繁喘振”部分 消除所有漏点,减小不必要用风 减少负荷, 向英格索兰公司咨询 向电力公司咨询,检查电源 向马达生产厂咨询 降低负载 恢复额定电压 降低负载 把选择开关转向所需操作模式 调整控制器至所需操作压力 旁路阀没关或进气阀未开 频繁喘振 出口截止阀关闭 喘振传感器调试不当 进气过滤器脏 最大节流点调节不当 级间空气温度高 冷却水温高 冷凝器结垢 气动部件损坏 纠正进气阀和旁路阀不正确的操作。 打开截止阀 校准仪表确保喘振传感器开关没有堵塞 更换过滤芯 调节节流点 调整冷却器水量 采取措施降低供水温度 化学清洗 向英格索兰公司咨询 系统需求在大的范围内快速变化 提高最小负荷设定(更保守,牺牲节能) 系统排起压力变化(升高) 上升至喘振太小(高压喘振) 仪表空气压力低,阀门无法正常控制 阀门变送器问题 阀门线性 电网电压波动(负荷恒定) 喘振敏感性设定问题 喘振增量设置太小 6.2 干燥机的运行管理与故障处理

6.2.1吸附塔组的维护与保养

运行4-6个月时应进行维护,维修时先将吸附塔和连接管路内的压力排空,表压为0。吸附塔压紧装置内有弹簧,法兰盖有预紧力,如需打开法兰盖,拆卸

校准 校准 电网平稳 更改设定值(提高) 提高设定数值 提高最小负荷设定 机器性能(夏季10%) 提高仪表气压力 时要将法兰盖螺栓缓慢松开,把预紧力全部释放,防止崩伤,以免发生危险!

吸附塔体上的压紧装置维护时,先旋开丝杠帽,检查丝杆座上的O型圈是否完好,如破损需及时更换。然后将压紧丝杆对角依次均匀用力旋紧,直至无法旋紧为止,以补偿分子筛下沉量。如不能及时旋紧丝杠,将会造成弹簧预紧力降低,分子筛产生沸腾现象,导致分子筛泄漏(消声器排出黑色烟雾),当压紧丝杠旋到接近法兰盖时(约50mm),应及时加装分子筛。

当设备消声器处排空时有黑色烟雾并同时氮气输出气也伴有黑色粉尘时,说明吸附塔组分子筛下沉量超出极限,分子筛沸腾,应立即停机,维修压紧装置,加装分子筛至正常位置。 6.2.2吸附剂的装填及更换:

吸附剂使用一年后,需全部放出进行筛选,去掉不好的,留下好用的,将好用的部分填装在筒体下部,新填的吸附剂装在筒体上部装满为止,切不可用棍棒捣实以免粉碎,这样可保证正常使用 6.3 制氮机的运行管理与故障处理 6.3.1制氮机的运行维护 a. 气动阀的维护保养

采用德国宝德气动阀,其执行机构为气动活塞制动控制阀门的开启,此阀门具有气动先导驱动旋转机构,制动器弹簧直接关闭阀门,自动调校插座位置,可达每秒一周期的运作。 b. 消声器的维护

当设备停机或长期不用时,消声器上的盖子要盖上,防止其它东西进入产生堵塞,避免排空不畅。 c. 活性炭罐和过滤器的维护

当活性炭罐和过滤器正常使用4-6个月时,活性炭和过滤器滤芯的使用寿命基本到期,其过滤油和水的能力大大降低,应及时进行更换。如果不及时维护,残留的油和水会污染制氮机的碳分子筛,造成碳分子筛中毒,导致分子筛吸附效率大幅降低,失去活性,给用户造成重大损失。

d. 测氧仪的氧电极是有使用寿命的,一般为1-2年(具体见测氧仪说明书),为

保证测量准确,请及时更换。 6.3.2制氮机的异常处理 a. 纯度超标

①设备工作压力正常(与调试验收时比较): ②检查设备产出流量是否超出额定值;

③如设备工作超过一年,请检查空气过滤器滤芯是否及时更换,如果过滤器滤芯超期使用,对空气中的油、水的过滤能力下降,将导致分子筛进油中毒,造成制氮机产能下降,纯度超标。

④工作区瞬时流量加大,使设备工作状态改变,工作几个周期就会恢复。 ⑤检查测氧仪:①检测气体流量是否过大 ②检测管路是否连接好

③氧电极是否过期 ④仪表是否已校准

b. 设备工作压力异常

①空压机出气压力比制氮机工作压力高0.15MPa以上:检查空气过滤器中的滤芯是否堵塞;空气入口阀口是否打开到位。 ②空压机出口压力与制氮机工作压力一致: Ⅰ.有大量气体从消声器排出:

左塔工作时,有大量气体排出,工作压力趋向正常:将制氮机运行模式切换到屏控模式;如果右吸附塔压力不断大幅上升,与空气源压力相等时,请检查右进气阀垫是否损坏;将制氮机运行模式切换到屏控手动工作模式;按下左吸键5-10秒后还原左吸键初始状态;如有大量气体从消声器排出请检查右出气阀垫及左排气阀垫是否损坏。

右塔工作时,有大量气体排出,工作压力趋向正常:将制氮机运行模式切换到屏控模式;如果左吸附塔压力不断大幅上升,与空气源压力相等时,请检查左进气阀垫是否损坏;将制氮机运行模式切换到屏控手动工作模式;按下右吸键5-10秒后手动还原初始状态;如果出现右吸附压力在右吸键手动还原后大幅下降并且消声器大量排气的情况,请检查右排气阀垫及左出气阀垫是否损坏。 Ⅱ.左右塔工作时都出现大量排气现象:请检查均压垫阀是否损坏。 Ⅲ.消声器排气正常(一分钟排一次):检查空压机工作是否正常;

检查制氮机气动阀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检查空气供气管道及制氮机手动进空气阀门是否打开到位;检查在对空状态下,氮气出口流量是否超出额定值; c. 制氮机工作状态异常

①左吸状态下,所有阀门不动作:请检查控制左吸状态的先导电磁阀片是否损坏

或连接线路故障

②均压状态下,所有阀门不动作:请检查控制均压状态的先导电磁阀片是否损坏

或连接线路故障

②右吸状态下,所有阀门不动作:请检查控制右吸状态的先导电磁阀片是否损坏

或连接线路故障

d. 系统氮气出口压力下降: ①纯度一起下降(跳到纯度检测);

②纯度未下降:工作点瞬间氮气流量变大;用户氮气需求量超出制氮机额定输出

量。

e. 流量不能达到额定值:

① 检测流量时是在对空状态下:旋转氮气出口流量控制阀加大流量但开大流量后纯度下降并超标(跳到纯度检测) ②检测流量时未在对空状态下

Ⅰ.浮子流量计:请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流量

标况流量=带压流量× (P:输出压力 单位 kgf/cm3) Ⅱ.涡街流量计:可直接从流量积算f. 从消声器排出的气体中有黑色物质 ①黑色物质为粉末状:请旋转压紧装置 ②黑色物质为颗粒状:请立即通知厂家人员 j. 罐体上法兰有大量气体泄漏并伴有尖锐的哨声 ①法兰密封垫损坏,请更换 ②法兰紧固螺丝松脱,请紧固。 h. 自动排空异常

①持续排空:纯度超标(跳纯度检测)

仪上显示流量

纯度不超标,纯度报警参数设置应与设备技术参数要求一致 ②间歇式排空:检查控制电磁阀是否故障

检查测氧仪是否故障 检查PLC输出是否正确

检查电磁阀与PLC之间的电气线是否正常 周围环境中是否有干扰磁场。

更 改 记 录

序号 章节/页码 更改次数 更改单号 更改方式 更改人

生效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