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名校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名校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来源:知库网
 学校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24分)

1.以下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吸盘挂钩挂铲子,是利用大气压强

B. 把鸡蛋往灶台上一磕,鸡蛋就破了,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运动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土豆沉入水盆底部,是由于水的密度小于土豆的密度

3.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

) B

用夹子夹取盘子 托盘天平

C. D.

用筷子夹食品 用起子起瓶盖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甲容器为量杯形且越往上越粗,乙容器为圆柱形 两容器中水面高度相等 甲、乙容器内水的重力分别为 强分别为 A. B. C. D.

、 , , , ,

则 ( )

,水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

5.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

大 B. 拉力第一次做做功的功率大 C. 木块两次的动能一样

多 D.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6.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B. 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C. 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D. 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

7.在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 , 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 , 则对它们判断正确的是( )

A. p甲>p乙 , F甲=F乙

B. p甲=p乙 , F甲>F乙 C. p甲=p乙 , F甲D. p甲8.对行驶在路上的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车上的小迪对妈妈说:“我们怎么没动啊”,他这么说时所选的参照物是路两边的树 B. 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汽车所受重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 上车时司机要求乘客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造成的伤害 D. 下车后小迪发现汽车的四个轮胎上印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增大摩擦

9.一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其剖面如图所示,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但未装满,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

A. 压强减小 B. 压强不变 C. 压强增大 D. 无法确定压强变化

10.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提时,下颚须超过杠面;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陈强同学能连续匀速做16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动作。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现要估测陈强同学做动作时的功率,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A. 身

B. 体重 C. 臂长 D. 时间

11.甲同学用10牛的水平推力使一个重50牛的物体沿水平桌面前进了0.5米,则甲同学对物体做功为( ) A. 5

焦 B. 25焦 C. 30焦 D. 0焦 12.三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铜球,分别在如图所示的水、盐水、水银三种液体中静止,所受浮力分别为F

, F乙 , F丙 ,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 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 D. F丙<F甲<F乙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3.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下雨过后,饮料瓶内容易进入水,相当于一个________ 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 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14.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 ________,意大利科学家 ________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如下左图)测出大气压的值 ________。

15.世界杯揭幕战比赛前,一位装上智能机械脚的瘫痪少年从轮椅上站起来,走到场地,开出本年度世界杯足球赛第一球,如上右图所示.开球少年将足球踢出后,足球由于 __继续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球场地面的 作用。

16.磁悬浮列车是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工作的.站台设置安全线是防止列年通过时,人与车之间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__ (选塡“大“小”或“不变”),乘客被“吸”而造成安全事故。 17.如下左图所示,用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的动力F将重物从A位置缓慢提升到B位置,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该杠杆属于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18.如上右图所示,水平向右运动的物体受到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物体停止后拉力保持不变,在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_____;停止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_____、大小为________N。

三、作图题(每个图4分;共分)

19.如下左图一重为G的均匀木棒,可绕O点转动。若让木棒静止在图示位置,请画出木棒所受重力和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20.如上右图所示的弯曲杠杆A端吊一个重物G,要想在B端加一最小的力F,使AO(O为支点)保持水平平衡,试画出此力的方向和力臂。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34分)

21.如图所示,给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自由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小车在________表面速度减小得最慢;伽利略对类似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通过________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后来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揭示 关系的牛顿第一定律。

22.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两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她应把蜡烛向________调(选“上”或“下”);调节好烛焰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B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此成像原理可应用于________。

(3)晓军同学发现所在实验小组的凸透镜上部缺掉了一块,其它条件不变,用它来探究成实像,则光屏上________(选填“有”或“无”)完整的像。

(4)小明实验时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好烛焰、凸透镜、光屏中心的位置后,他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

(5)小芳做完实验后,接着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她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________.。

23.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

响 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小卡片容易扭转.

24.在学校的物理社团活动中,组织学生制作“浮沉子”.

1,器材:塑料瓶1个(含瓶盖),吸管1根,回形针1枚,剪刀1把,烧杯1只,适量水. 2,制作与原理

(1)剪一小段吸管,长约3厘米,再对折,将回形针套进对折的吸管管口,使吸管不会张开,就完成了浮沉子.如图甲,吸管受力能对折说明________。

(2)将烧杯装水,把做好的浮沉子轻轻放入.调整浮沉子,使浮沉子漂浮在水面上,只露出水面一点点如图乙.此时浮沉子受到的重力、浮力分别为G1和F1;在塑料瓶中装水(接近瓶盖下沿),把调好的浮沉子放进塑料瓶里,盖紧盖子,用手挤压瓶子,可以看到浮沉子下沉并能悬浮在图丙中的位置,此时浮沉子受到的重力、浮力分别为G2和F2 , 则G1________F1 ,F1________F2 (选填“>”、“<”或“=”)。

(3)在制作过程中,小陈同学盖紧了盖子,用很大的力也未能使浮沉子下沉.老师说,你轻轻地摇晃几下瓶子,再用力试试.果然,小陈轻轻地摇晃了几下瓶子后,微微用了点力就使浮沉子下沉了,摇晃后浮沉子易于下沉是因为________.你还有其他方法吗?请说出你的方法________。

25.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定前4组数据,用二个动滑轮和二个定滑轮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

(1)请根据前四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3)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________;根据图乙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②数据应为________.

(4)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无关。 (5)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_________有关.

(6)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认为这句话是________的(填“正确”或“错误”)。你是用小明收集的数据中__________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的. 26.小明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 __

调(填“左”或“右”)。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在B位置挂上________个钩码。

(3)下表是该组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

实验中测量三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

(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该结论最早是由古希腊物理学家________(填人名)得出 。

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27.(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23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力为125N,时间为20s.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的总功;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4)工人做功的功率.

28. 我国研发的平流层飞艇“圆梦”号(如图甲)首飞成功。飞艇依靠浮力可升到20km高的平流层,其推进系统有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与气流对飞艇的水平作用力平衡,可使飞艇长时间悬停.

(1)飞艇气囊内的气体密度比艇外的空气密度________(选题“大”、“小”).若飞艇的气囊体积为3×104m3 , 则飞艇在平流层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_N.(平流层空气密度取 0.06kg/m3 , g取10N/kg)

(2)飞艇悬停时,推进器将空气推向后方获得向前的推力,说明________;飞艇所受空气阻力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乙,推进器的功效(功效是指推进器的推力与功率的比值)为0.01N/W,当平流层风速为40m/s时,飞艇推进器的功率为________W.

一、选择题

1. A 2. C 3.D 4.A 5.B 6. B 7. A 8.D 9. C 10. A 11.A 12. B 二、填空题

13.凸透 ;会聚 14.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1.013×105Pa 15. 惯性;摩擦阻力 16.小 17. 先变大后变小;省力 18.水平向左;水平向右;10 三、作图题

19.如图所示: 20.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1. 木板;推理;力和运动

22.(1)烛焰、凸透镜、光屏中心没有在同一水平高度(2)上;右;投影仪 (3)有(4)烛焰放在一倍焦距以内(其他合理答案亦可)(5)D

23.(1)相反;钩码的数量(2)不能;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能否平衡(3)把小卡片剪成两半(4)A

24.(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

(3)使水进入吸管,增加浮沉子的重力;再向塑料瓶中加水,使瓶中水面上方空气的体积减小,气压增大,将水压入吸管,增大吸管的重力 25.(1)解:见下图:

(2)匀速(3)66.7%;1.6(4)重物上升的高度(5)重物的重力(6)错误;4、5 26.(1)水平;左(2)4(3)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4)F1L1=F2L2;阿基米德

五、计算题

27.(1)解:工人做的有用功: W有=Gh=230N×6m=1380J (2)解:工人做的总功: W总=Fs=Fnh=125N×2×6m=1500J

(3)解: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92%

(4)解:工人做功的功率: P=

=

=75W

28. (1)小;1.8×104N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44×105W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