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方法
作者:那仁其其克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04期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竞争、创新教育的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基础教育——幼儿教育,抓好幼儿时期的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很多人片面的认为:早期教育就是开发智力,即是让幼儿学读、写、画、唱和跳等等。这样往往忽视了幼儿的早期德育教育,造成不良后果。幼儿期是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从幼儿园和家庭开始。
俗说:“三岁看苗,七岁看老”,要想教有所获、学有所成,关键的基础和前提是要抓好幼儿期的德育教育。从小让幼儿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注重幼儿习惯的养成,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开展其他一切教育的前提和保证。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家长在平时琐碎而细小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引导、培养和强化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多年幼教实践中,我认为应注重以下方法:
一、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进行德育教育
由于幼儿来自不同家庭,受不同环境影响,行为习惯各不相同,加之幼儿年龄、接受能力上千差万别,使用的教育方法就不能千篇一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岁以下年龄段的幼儿,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事物的理解力差,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好模仿。针对这一特点,在生活中,家长和教师要以身作则,用榜样示范法直接告诉幼儿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并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新颖的手段,采用人物对话、故事表演、观看图片等直观的形式实施德育教育。
4—5岁的幼儿已初步形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但不很准确,这时他们就需要成人及时给以提示、引导、巩固和强化。比如:我班曾有一名幼儿把泡泡糖放在板凳上,致使同桌粘了一身泡泡糖,取都取不下来。针对这件事情,我直接告诉他错误的后果及可能带来的危害,使其稚嫩的心灵中确立一种是非的标准,从而明白自己今后该怎样做。久而久之,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渐渐养成了。
5—6岁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具备模糊的自发认知能力,自己能判断某件事情的对错,但存在个体差异,这时要针对性的因人施教了。对能力较强的幼儿运用“以一带十”的方法,使之成为他人学习的楷模;对聪明、灵活、能力发展水平均衡的幼儿,采用正面引导的办法。例如:我班一名男孩很喜欢一个小女孩,当别人欺负小女孩时,他就大步冲过去把别人推倒,结果别人因此摔破了腿,我耐心地告诉他制止别人欺负人时要讲究方法;对能力一般或稍差一些的幼儿采用榜样示范法;对能力水平中下,自控能力较差的幼儿利用讨论、评价的方法,效果可大有提高。
二、将德育中的随机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如:带幼儿参加升国旗仪式,行注目礼,唱国歌,让幼儿在升旗仪式中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受到祖国的伟大,从而萌发爱国的情感;在晨接晚送时请幼儿充当“文明礼仪好孩子”,以行为影响其他幼儿;在平时生活中,教师以身作则,并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教幼儿学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幼儿平时与同伴的交往中开展文明礼貌教育;在游戏和户外活动中,大人们要让幼儿不争抢积木玩具,不争抢角色,学会合作及分享,活动后要帮大人把场地收拾整理好、把玩具放回原处等。
三、利用各类主题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如在“三八”节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爱奶奶、爱妈妈、爱阿姨的感恩教育;教师节对幼儿进行尊师教育;“世界环境日”可以组织幼儿争做“环保小卫士”,到校园捡拾垃圾;“五一”节进行爱劳动教育,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争做老师、妈妈的好帮手;“十一”国庆节进行爱祖国教育,使幼儿懂得祖国妈妈和小朋友一样有生日,爱祖国就象爱妈妈一样。各种形式的节日活动无一不在孩子心中掀起爱的波澜。
在参观游览中也可以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画展和观赏家乡秀丽山河的视频;鼓动家长在假期里带幼儿外出参观名胜古迹等,激发幼儿从小爱家乡、爱劳动、爱人民、爱祖国的情感,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组织活动时,注意强调幼儿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大小便,爱护花草树木等;通过这些活动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使孩子们从中感受到劳动人民的伟大,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四、教师在不同领域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语言领域中,利用幼儿最喜闻乐见的故事,使幼儿明白一些道理:如讲《不快乐的白天鹅》的故事,使幼儿懂得,自己有了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才是真正的快乐;《三只小猪》的故事让幼儿明白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才能干成大事;从《拔萝卜》的故事中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从《孔融让梨》的故事中懂得尊敬长辈、礼让他人的优良品德。这一系列故事可引发幼儿潜在的道德共鸣。
五、利用《家园联系栏》、小贴士、温馨提示等进行德育教育
家庭环境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础教育,也是最关键的教育。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家庭与社会的配合。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迁就,家庭中又缺乏小伙伴,幼儿都以“我”为中心。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任性、骄蛮、无礼、自私、冷漠。在《家园联系栏》中,可以向家长宣传家庭对幼儿品德形成的影响。如在劳动方面,家长应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与小朋友一起过生日、一起分享自己玩具、图书、食物等,让他们体验其中的快乐。在家里,教育孩子分东西时应先给大人,最后给自己。以此培养孩子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
教无定法,但“因人施教、以人为本”却是我们遵循的最起码的原则。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德育教育要从幼儿抓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幼儿园是实施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前沿阵地,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德育教育时责任重大。俗话说的好:独龙下不了雨!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不仅需要教师的悉心教育,而且也需要家长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们必须时常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充分了解幼儿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差异,有针对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层次地帮助幼儿抓住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使孩子的良好习惯与孩子的天真无邪齐头并进,那么,孩子们将会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成为健康活泼、勇敢自信的新世纪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