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使语文课堂呈现出充分的 人文特色,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关键词:中学语文;情感教育;渗透策略中学语文教学过程,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更是
三、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陶冶学生情操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选文都是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不仅
往比较重视语文的知识性、思想性,而对情感性这一点却不够重 :向学生提供了知识信息,而且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观念和情感体
“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以往的教学往
视。事实上,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把每一篇课文中所表达的情 :验,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
感转化为学生强烈的情绪活动,从而使学生去感受文章所描绘的 :的情感因素,用饱含情感的语言去激发学生,引起他们情感上的
情景交融的意境,并获得审美享受,拓展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 :共鸣,把教材本身所表达的情感恰当地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受
:到强烈的艺术感染,这也正是教学中所要求达到的教学效果。例 的感情,使他们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和美的熏陶。一、 创设情境,以情导学:如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师语言表达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诗歌、散文、 :的基本功以及情感的表达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要通过自己
小说、戏剧文学等,这些文章都蕴含着作者浓郁的情感,具有非 :的语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去体会在这样一个静谧
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 :的夜晚,一轮月光洒满那一湾荷塘,夜是那样的安静,风轻轻地
作品的境界,让学生体会文章所流露的情感。例如讲余光中的 :吹拂着,月色如水,是那样的皎洁,月下的荷塘,荷塘中的月光, 《乡愁》,就可以播放一段低婉的带着愁绪的乐曲,把学生带入诗 :这美景就如同一幅和谐的画面。不仅要让学生发现文章中的美
人对家乡对祖国无尽的绵绵思念中,更能理解诗歌所流露的思 :景,还要引导他们想象自己内心深处所向往的荷塘月色,体会文 乡、思亲的情感;讲孙犁的《荷花淀》,可以大屏幕投影一些白洋 :章抒发的长期以来郁积于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淀荷花的图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这么美的家园岂容外来者践
此外,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情感教育中一
踏,激发起保家卫国的情感;讲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就可以 :项重要的内容。为了保证学生怀有一颗探究之心,教师不仅要动
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让学生僮得诗人是如何把神话传说加以改 :之以情,还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
造,来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以采用设置悬念、提出问题 :师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朋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等方法。这种“创设情境,以境动情”的导入就能一下子吸引学 :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会因为喜欢、崇拜某一位老师而对他所教
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 :授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会努力学好它。这样的老师,他的 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的一言一行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
:生产生了作用。这时,老师已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情感
朗诵是一门艺术,是情感体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不仅 :施加了影响。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就爱学、好学,并努力钻研,这 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感染,得到美的熏陶,而且能逐渐提高 :样既陶冶了情操,又使学生受益良多。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体现在
二、 在诵读中进行情感教育
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都是古今 :学生的方方面面。试卷分析中,让不及格的同学感受到的是老师
中外的名篇,其深含的韵味不认真朗读就体会不出来,还有一些 :心灵的呵护和扶持,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对待家庭困难的 课文所流露的强烈而真挚的感情都是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生要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学 和谐动听的韵律表达出来的。学生在教室里听着老师声情并茂 ;生之间发生矛盾,要公平对待解决,不能因为是好学生就加以偏 地朗读,听老师将无声的文章变为有声的语言,对文字进行再创 :袒。在这些点滴小事中,老师的爱像春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造,课文中那些最美、最富有情感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展示在学 :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充满信心,最终完成教学任务。总之,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良好的道德情感素养更能体 生面前,引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使他们忘却自我,融入作品的意
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当然,除了老师范读,也可 :现出一个人的品行和价值。因此,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就
以指导学生诵读,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进行朗读,有时也可以 :愈发重要,它是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优化教学质
:量的有效途径。它既陶冶了情操,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也让他们
配乐朗读,在优美的音乐衬托下,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从
: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教师应大胆探究与创新情感教育的措施与
而进行情感教育。这样更能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并且很
快地进入审美情感之中。例如,在学习《诗经•兼葭》这篇课文时, :方法,努力优化教育质量与效率,最终促使语文教学显著提高。
在朗读中配上一段《在水一方》的乐曲,学生就能体会那种追求 :
所爱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和苦闷之情。学习《雨巷》,除了美读,
参考文献:[1] 刘春兰.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9(7).让学生听一听《丁香花》这首歌,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 娘就活生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可见,这种配乐似的朗读更能读出
[2] 袭祥升.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
•编辑郭小琴感情,读出美感.读出意境,这样也更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审美的 :中华辞赋,2019(2).:
情感之中。-2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