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例谈动态电路问题分析解答

来源:知库网
l .=t’ 础I 盯 中学教学参考2015年1O月 总第245期 例谈动态电路问题分析解答 江苏海门市实验学校(226100) 俞杨卫 [摘要]分析动态电路,需要灵活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动态电路分析题常用来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 局部——整体——局部 [文章编号] 力。文章结合例题谈谈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动态电路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动态电路,通常是电路中某个元件或局部电路的阻 及其比值问题,难度有所提升,学生应答时总是摸不着 值或电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相关元件的电压、电流等 头脑,差错比较多。其实这类动态电路分析题,既可以 发生变化。分析动态电路时,需注意电路的电压、电流 按上面所提的分析思路(1)(2)(3)分析求解,也可以按 的变化量。对于因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导致电路中电 这类题自身的规律分析求解。现不妨通过实例分析,为 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问题,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分析的 大家指点迷津。 思路,这种分析思路是:(1)明确电路结构,即电路是串 【例1】(2014・上海) 联,还是并联,或者是混联,具体还要画等效电路图,使 如图1,电路中定值电阻阻 电路更清晰易懂;(2)知道局部变化,滑动变阻器滑片移 值R大于电源内阻阻值r。 动后,局部电阻是变大还是变小;(3)沿“局部——整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 体——局部”的思维流程分析求解。应用闭合电路欧姆 动,理想电压表V 、v2、v3 定律,从局部电阻变化,分析判断整体的变化,如总电 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 阻、总电压、总电流的变化。再把它们与局部电阻、电 △V1、△V2、△V3,理想电流表 压、电流联系起来,判断局部各量变化情况。 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I, 图1 对于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 则( )。 生也很羡慕,自此以后学生们动手做实验的兴趣大增, 教师一开始就把各种条件出示在黑板上,再让学生进行 除了课本中“纸盒烧开水”、“小风轮”、“电铃”、“楼梯开 实验。那样做,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 关”等小实验外,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小发明、教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学具制作、科学小论文、实验操作技能比赛等活动,以 初中物理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往往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会给出实验方案,且方法单一,无探索性,不利于创新精 五、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神的培养。比如书本中一些验证性实验只是利用实验 物理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还要教会学生学 直接验证前人的结论,忽略了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忽视 习。创新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迁移,是利用已有信息探 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索新知识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我注意给学生提供更 性,而变为探究性实验后,学生对问题充满好奇,想去揭 多的思维机会和空间,以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进 开谜底,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如教材中的研究阿 而逐渐培养学生多方推测、假设和构思,寻求解决问题 基米德现象的实验,可以这样设计引导,先提出问题,浸 的思路方法。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要求学 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 生先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 学生猜想假设,学生可能猜想出:浮力与物体的重力、密 距离,直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注意观察像的大小和 度、体积及浸入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等因素有关。 正倒。然后移动蜡烛靠近凸透镜,并调整光屏的位置。 然后逐项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分析认证。从而得 问学生:在此过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 出结论。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 生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有学生提问:蜡烛 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样,让学生自己 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蜡烛在靠 去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 近凸透镜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为什么?教师 最大限度地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 可以提示看到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但是 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体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如果 (责任编辑易志毅) 中学教学参考2015年1O月 总第245期 A A的示数增大 B.v2的示数增大 C. 与△ 的比值大于r D.△vl大于△V2 解析:首先画等效电路,如 图2所示。明确这是一个含有 滑动变阻器的串联电路。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 动时,R措 一R总 ,根据闭合 电路欧姆定律得 十 所以电流 表A的示数变大。而电压表 V2的示数U2一E—Ir。 图2 因J十,故 。即V2示 数减小,选项A正确,B错误。 要判断变化量的绝对值△U1、△U2以 -K Y大小关 系,就要知道电压表V 与定值电阻并联,且R一 一 成立,这一关系对可变电阻不成立。要分析可变电 阻电学量的变化情况,可用电路中的其余定值电阻的相 关电学量,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来表示相应电学量的 示数。如@与变阻器并联,则示数写成U3=E--I(R+ r),才有△ =AIX(R+r)得 一R+r>r,选项C正 确。同理@也是与(R+R滑)这一变化电阻并联,则示数 写成 :E—Ir,△ 一△ , 一r,而⑤与定值电阻 R并联,便有 :==R,所以有 -_- R>1-,即zxU,> △ ,故选项D正确。 【例2】如图3所示,当滑片P移动时,电路中的四 个电表⑨、④、④、④的示数的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 AV、△ 、△f、△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图3 A△ >△ B.△ <△V C.△工 >△J D.△ 1<△ 解析:这是混联电路,由题图看出总电流为 ,流过 R;流过R 的电流值为I ;流过R。的电流为 。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路端电压为£一 ,分电压 U 一e—j(R +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无论 向上,还是向下),电学变化量的绝对值AU=AIr,AU一 (R +r),所以△U>△U,选项A正确。 从图中看出干路电流 一I 4-I2,当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P向上移动,R +R总 一J十,此时干路电流为J 物理・习题研究 +△ ,而流经R。的电流 减少,此时电流为 --AI2, 流经R 的电流J 增大,有J +△J 。因I—I +I ,必有 AI=AI1一△ ,即△ 1=ZiI十△ 2。 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R 十一R总十一 ,此时干路电流为卜一△ ,而流经R。的电流 增大, 此时电流为 +△ ,流经R 的电流 减小,有L一 △f1。因I—I1+I2,必有z ̄I=AI1一△I2,即△I1一AI+ △ >△ 。选项C正确。 总结:分析动态电路时,凡是涉及△U(电压表示数 变化)的动态电路分析题,可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出 【,一E一 定表达式,对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的电 路,应将R滑用其余定值电阻替换,得出AU=AIR定,分 析并联电路中电流变化量的绝对值△_r。具体应明确总 电流与分电流的关系,分析滑片移动后总电流、分电流 的增减情况。依据变化前i_-I +I2,变化后工±AI,I ±△ 得AI=z ̄I 一△ 的关系式,判断总电流变化量与 分电流变化量的大小关系。 下面两题供训练 1.在如图4所示的电路 中,闭合电建S,当滑动变阻器 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四 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 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 、 、 U2、和 表示,电表示数变化 量的大小分别用△ 、△ 、△ 和△ 表示,下列比值正确的 图4 是( )。 A 不变, 不变 B. 变大, 变大 c. 变大, 不变 D. 变大, 不变 答案:ACD 2.在如图5所示的电路 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向右滑动时,三个理想电流 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流表 A1、A2、 的示数变化量的绝 对值分别为△ △ 和△ 。,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2的示数一定 图5 变大 B电流表 的示数一定变大 C.△ 一定大于△厶 D.△J 一定小于△L 答案:BD (责任编辑易志毅) 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