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继电保护的主要故障及管理措施
当今社会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可谓是与日俱增,但是巨大的用电需求和供电不足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激增的用电量促进供电设施的发展,然而变电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个问题。但是,变电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管理措施都有待考究。本文就变电继电保护装置故障问题和管理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此解决现如今变电继电保护装置常见的问题,为技术工人们提供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
标签:变电继电保护;主要故障;管理措施
目前,变电系统在电力输送中的作用最为突出。我国幅员辽阔,想要将电力从发电厂输送到千家万户就必须有变电站的协助,它可以通过改变电压的大小来减少电力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其中,变电站的安全与否取决于变电继电保护装置质量的好坏。所以想要解决变电站现存的故障问题,就必须保证变电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而在关注变电继电保护装置故障问题的同时,还要实施合理的变电继电保护装置管理措施,为变电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保驾护航。
1 当前我国变电继电保护的主要故障
1.1变电继电保护装置自身存在的故障
装置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被称之为产源性故障。由于变电继电保护装置的类型和数量过多,所以装置自身存在的问题很难做到完全避免。变电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查人员如果没有在检查中发现装置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使这些问题和隐患在装置的后期使用过程中不断扩大和发展,必然会诱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从保护装置的角度分析,保护装置自身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它的安全系数,所以当装置存在质量问题时,除了无法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外,甚至会阻碍系统的正常使用,诱发更加严重的安全问题。
1.2变电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缺乏规范性
在变电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工作能力,操作缺乏规范性,进而导致安全问题进一步加剧。由于技术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也可以被称之为运作性故障,这类故障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较差。操作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变电继电保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而且直接拉低保护装置的整体工作效率。不规范的操作不仅会为变电继电保护工作增加难度,还会提高运行工作中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频率,因为在发生事故问题时,受到最直接危害的还是工作人员。
1.3变电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隐患
潜在隐患问题与之前提到的两类故障问题相比,具有更低的发生频率,但是
由于潜在隐患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也会使它们在系统的正常使用过程中不易被察觉。除此之外,潜在隐患问题种类较多,不同问题的潜伏期也是不固定的,因此会引发更多的安全问题,主要原因表现在检修工作人员未能在第一时间对潜在隐患做出准确的预估和判断,一旦爆发大面积的潜在隐患问题,为系统带来的危害是不可控制且不可逆转的。
2 变电继电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2.1提高变电继电工作的安全性
对变电继电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强化系统的安全性,提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安全意识,并进一步降低由故障引起的安全问题发生的频率。
2.2提高变电继电工作的整体效率
科学有效的保护工作在提高变电继电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由于受到故障而浪费的工作时间。与此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将部分资金使用到设备和技术更新方面,为变电继电保护系统更新换代,从而加快变电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并使整个工作系统变得更具有高效性和创新性。
2.3提高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开展变电继电保护系统检修工作时,需要动用大批劳动力和资金,劳动力中包括大批量的知识分子,是具有较强专业素养的人才,以此完成特定设备和线路的定期检修工作。同时,当技术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保护设备或线路中存在潜在故障,首先要確定故障的存在位置,并立即暂停与故障相关部分的运行和生产工作,为技术人员的检修保驾护航。但是大规模的停产行为,必然会严重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保护系统的帮助下,要求技术人员们拥有发现潜在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凭借自己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有效地控制由于检修工作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和人才浪费问题。
3 变电继电保护故障的针对性解决对策
3.1提高变电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在变电继电保护工作中,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尤其针对素质水平和专业能力方面。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工作的时效与质量,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对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控制,并且将提高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首先,在招聘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学历等级选拔人才。在对招聘人员进行选拔和考察时,必须要对他们的专业知识进行重点筛选和排查,确保录用的每名员工都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要考虑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人员确定后需
要针对招聘人员开展特殊的培训工作,确保他们在正式上岗之前,拥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确保他们在抢修故障时既能够保护自身的安全,又可以顺利地完成出勤任务。
3.2提升变电继电保护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从我国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可来看,智能化已经涉及到了诸多领域。同时,经济领域的变化也使我国不同行业之间出现整合的情况。在智能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确保变电继电保护工作顺利平稳运行成为关键性问题。对此,可以采取将保护工作和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型方法,使保护工作的各项指标都达到智能化要求。
首先,要针对保护工作中的不同环节,开展不同类别的分析工作,将每个环节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批记录和总结,以此来寻找与各环节更加匹配的高新技术种类。运用高新技术可以替代传统人工保护,在加快保护工作效率的同时,将保护工作延伸至智能化。其次,这种方法将变电继电保护工作变成“互联网+保护工作”的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对故障问题判断的精准性,还大大降低了由于工作失误而造成的损失,真正实现减少经济损失的目的。并且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还能够节约百分之三十的劳动力成本,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而且能够利用更低的成本价格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并最终实现变电系统长期健康发展的目标。
3.3建立完善的变电继电保护工作制度
必要的制度保障是确保保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因此,相关管理者自身必须熟悉保护工作的各项流程,并针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技术分配合适的工作,使工作人员做到各司其职,只有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同时这样做也可以避免工作人员推卸责任。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实行一段一长制,具体到段、具体到人,使每段线路的保护工作都落到实处。通过这些方式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增强工作人员对保护工作的责任心,出现事情不逃避,并进一步提高保护工作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中出现问题是十分普遍的,即使是十分严密的保护措施也难免存在疏漏。而出现类似情况时,工作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抢修故障部位,制定有效的抢修实施方案,将故障可能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在迅速抢修的过程中,要求每位工作人员除了需要具备基本的抢修能力外,还应具备冷静对待突发情况的良好心理素质。只有做到全面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保护工作的智能化和规范性,为我国变电继电保护工作的长期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羽.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及应对措施探讨[J].通讯世界, 2016
(13):197-198.
[2]孟记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00217-00217.
[3]侯应旗.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处理措施分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7):191-1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