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参考答案

来源:知库网
心理健康

1、荣格根据心理能量的指向划分性格类型。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 内倾型 )的人;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 外倾型 )的人。

2、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能够( 适应 )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且其( 认知 )、(情绪反应 )、( 意志行为 )处于积极状态,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3、传统的气质类型有四种,即抑郁质、粘液质、( 胆汁质 )、( 多血质 )。

4、( 择业 )期望是指大学生对职业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个人愿望的评估。

5、( 自我接纳 )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骄傲,不因自己缺点而自卑。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天5分,共25分)

1、“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属于人际交往中的哪一种心理效应( D )。

A、晕轮效应

B、刻板效应

C、相似效应

D、近因效应

2、下列属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特点的是( AD )。

A、过分地自我关心、自夸、自尊和以自我为中心;

B、极度地依赖他人;

C、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

D、以极端的眼光看人,对人的评价不是说得很好,就是一无是处。3、产生挫折的内部因素有( ABC )。

A、智力因素

B、挫折承受能力

C、抱负水平因素

D、社会因素

4、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ACD )。

A、利他

B、利己

C、亲密

- 1 -

D、依恋

5、大学生主要的学习特征是( ABC )。

A、学习的自主性

B、学习的专业性

C、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D、学习方法的单一性

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适度地释放自己的消极情绪。( √ )

2、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3、意志的强调与克服困难的大小、多少呈正相关性。( √ )

4、气质和性格都有好坏之分。( × )

5、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越强,学习的效率越高,成绩提高越快。(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心理健康有什么意义?

1、心理健康可预防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和恶性事故的发生

√ )√ )

- 2 -

2、使大学生成才

3、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2、大学生如果加强自我意识的修养?

1、树立远大志向,使自我意识向具有社会意义的远大目标

2、学会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3、节制自我需求和欲望

4、加强自我反省与监督,不断调整与完善自我

5、加强社会实践的锻炼,增强承受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怎么样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

1、进入角色,熟悉生活,提高自身适应能力

2、培养健康心理,提高学习效率

3、克服学习过度焦虑

4、预防、消除心理疲劳

5、正确对待考试,提高应试技巧

- 3 -

4、如何克服自我中心?

1、要认识到自我中心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特征

2、要正视社会现实

3、在社会上要做对他人负责的人,使自己有一种使命感

4、在行为上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控制自我的欲望与言行,把自我利益的满足置于合情合理、不损害他人的可行基础之上。

五、论述题;(10分)

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的大学生应达到哪些标准?在现实生活中,你将通过哪些方面的努力来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提升个人的心理品质?

标准:1、人格完整 2、智力正常 3、情绪健康 4意志健全5、适应能力强6、能够悦纳自已,7和谐的人际关系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所想的、所说的、都是协调一致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正确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其心理行为能顺应社会文化的进步趋势,在发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社会需要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能迅速进行自我调节和修正,以谋求和社会协调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是与社会需要背道而驰;对自己不提出苛刻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即不会跟自己过不去,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切合实际;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正确接受;乐于与人交往,且交往动机端正,即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积极交

- 4 -

往中保持独立完整的要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客观地评价别人和自己,在交往中关于取长补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举止言行符合其年龄特征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六、案例分析题。(12分)

晓君和小英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晓君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小英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

请用ABC理论分析以上案例,并谈谈你的看法。

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Consequence)。通常观点认为是A引起了C,而艾利斯则认为A是引起C的间接原因,更直接的原因是B。也就是说,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压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反应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包含了(压力诱因的出现 )、( 个体对刺激源心里感受与评估 )、( 生理心里反应 )三个阶段。

2、绝对挫折阈限与挫折承受力成( 反比 )关系。

3、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 心里倾向 )、( 个性心里特征 )和(心里过程 )的认识和评价。

- 5 -

4、荣格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感觉、( 直觉 )、( 情感 )、( 思维 )四种基本机能。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属于人际交往中的哪一种心理效应( B )。

A、定势效应

B、投射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2、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应该( ABD )。

A、做出合理的归因;

B、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C、任意选择一种情绪宣泄来缓解受挫后的心理紧张和焦虑;

D、正确地认识挫折。

3、以下描述属于戏剧化人格障碍的是( ABCD )。

A、爱虚荣; B、善变、爱挑逗;

- 6 -

C、自我为中心; D、喜欢引起他人注意。

4、大学生身心问题的调适,以下哪项除外?( C )。

A、合理的情绪发泄;

B、运用正确的自我暗示,树立自信心;

C、闭门苦思反省;

D、与人交往,对自身潜能进行新的认识。

5、( D )是人际交往的前提。

A动机

B态度

C情感

D认知

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在正常的情绪下,情绪反应应符合哪些条件?

1、它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该原因并为当事者所觉知,2、情绪反应的强度,应和引起

- 7 -

它的情境相称。3、当引起情绪消失之后,反应会视情况而逐渐平复。

2、怎么样培养大学生挫折承受力?

1、关于调节自我抱负水平2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3确立合理的自我归因4、增强挫折认知水平 5、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6、建立合谐的人际关系。

3、简述人格障碍常用的几种矫正方法。

1、反向观念法2、习惯纠正法3、行为禁止法4、情绪调整法。

4、要正确的认识自我可以有哪些途径?

1、通过自我分析认识自我2、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3、从别人的议论、态度中认识自我。

三、案例分析题;(15分)

“小明和小军是某大学的同班同学。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明活泼开朗,小军性格内向,寡言。小军逐渐觉得自己处处比不上小明,心理很不是滋味,常常以冷眼相对小明。小明知道后,很想不通小军要像这样对待他。”

案例中造成朋友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源是什么?,请针对小军的情况,给他一些克服心理问题的方法与建议。

嫉妒心里问题 1.培养豁达的人生态度,心胸开阔, 2.转移注意力,给自己一个不嫉妒的理由。 当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时,我们就无暇去嫉妒别人。因此,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活

- 8 -

动,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使自己真正充实起来,那么,嫉妒的毒素就不会孳生、蔓延。为了缓解自己的失败带来的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可以找一些理由,使自己不再嫉妒别人。 3.看到自己的长处,化嫉妒为动力。 一个人在嫉妒别人时,总是注意到别人的优点,却不能注意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其实任何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我们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想一想自己比对方强的地方,这样就会使自己失衡的心理天平重新恢复到平衡的状态。

一、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1、以下不属于克服猜疑心理的方法的是( C A、培养自信心;

B、无视“长舌人”传播的留言;

C、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

D、抛开陈腐偏见

2、怎样的人容易产生报复心理( AC )。A、心胸狭窄的人;

B、性格开朗,乐观活泼;

C、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 9 -

D、不卑不亢的人

3、下列心理防御机制中,哪一项是消极的( B )。

A、认同

B、反向

C、幽默

D、升华

4、 下列不属于性心理障碍的是( C )。

A、同性恋

B、恋物癖

C、人际纠纷

D、异性装扮癖

5、消除考试焦虑的方法有( ABCD )。

A、转移注意力; B、做好应试准备;

C、稳定情绪; D、考前充足的睡眠,保证充沛的精力进入考场。- 10 -

二、名称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

1、( 自我接纳 )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骄傲,不因自己缺点而自卑。

2、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能够( 适应 )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且其( 认知 )、(情绪反应 )、( 意志行为 )处于积极状态,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3、气质:气质是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4、性情绪与情感:主体对异性所持的态度以及同性对象接触中的态度和所得到的体验。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需要养成哪些良好的心理品质?

1、真诚2、信任3、克制与宽容4、自信与谦逊5、热情主动

2、人际交往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正常的人际交住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上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 的必要前提:1交住是个性发展与人格健全的必经之路。2、人的心态与性格状况,直接受到与别人交住和关系状况的影响。3、交住有助于大学生在材

- 1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