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环境对幼儿的成长,甚至智力、人格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尊重及呵护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及时把握教育契机,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一、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的美
春天,万物复苏,教师可以带幼儿到田野里做游戏、挖野菜、捉蝴蝶,观察柳树发芽;夏天,可以带幼儿到大自然捉蛐蛐、在水中嬉戏;秋天,可以带幼儿去户外踩落叶、拾落叶,观察叶子的形状并做成美丽的叶片粘贴画,或者采摘果子,体验丰收的乐趣;冬天,带幼儿去踏雪、看雪景、观察雪花的形状,并可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一雪像什么?或者利用幼儿对动植物的好奇心,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设置自然角、种植园等,教育幼儿学会爱护身边的美好环境。
二、采取生动形象的教育形式,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1.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以幼儿熟悉、喜爱的人物为主,让幼儿在有趣的情节中受到教育。如故事《搬家》讲的是动物村的村民嚷嚷要搬家的原因:通过故事,幼儿知道了人类砍伐树木,树木越来越少,猴子无家可归;工厂排放的废气笼罩在天空中,呛得小鸟直咳嗽,机器的轰隆声减弱了小鸟的听力;工厂未经处理的污水污染了小溪,小鱼生命垂危,这些生动的生活现象会给幼儿启发,从而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2.采用绘画的形式。有些幼儿在绘画时画出了黑太阳、黑鸽子,当教师问他为什么都画成黑色时,幼儿会说是被工厂里冒出来的黑烟染黑的。这些画面都是幼儿对生活经验的再现,因此,教师要启发幼儿给自己画的人物、动物等添画,如添加花草、树木、阳光,为其设置优美适合的生长环境。这既能帮助幼儿发挥想象,又能丰富幼儿的画面内容,也让幼儿有了环保意识。
3.开展以环保漫画为题材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欣赏漫画:戴面具的大肚子阿姨背着氧气瓶,戴着防毒面具,旁边是工厂烟囱里冒出的黑烟的画面。让幼儿讨论画上的阿姨为什么戴防毒面具?或者让幼儿讨论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它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这样不仅能使幼儿体会到漫画带给人们的欢笑,而且还能让幼儿受到生动形象的环保教育,了解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4.开展以看光盘、图片为载体的教学活动。通过看光盘、图片让幼儿知道:人类滥砍乱伐造成了沙尘暴现象;工厂的黑烟、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空气受到污染;乱丢垃圾,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使海洋资源受到严重污染,从而培养幼儿从小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三、再次开发利用废旧物品,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
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进行创造,让幼儿通过动手感受到快乐。为此,教师可以在班内建立废品回收箱发动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废旧物品。如,教师可与幼儿一起用收集到的废旧蛋壳制作不倒翁、小企鹅、长颈鹿;或者做蛋壳画;或者用蛋壳做花盆,种吊兰、麦子及各种种子等,然后将其摆放在班级的自然角上,既美化了环境,又能让幼儿体验到创造的乐趣。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会起到不一样的教育效果。
1.
在晨间谈话中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晨间谈话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有利途径。在进行手工活动时,总会在活动室的地面上发现许多垃圾。为此,我在晨间谈话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一起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活动室、幼儿园变得更整洁优美。幼儿都踊跃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幼儿说在活动室里摆些漂亮的花;有的幼儿说用彩链和灯笼装饰打扮活动室和幼儿园;也有的幼儿说不要随便乱扔垃圾,看见垃圾要把它们捡起来扔到垃圾筒里。我对幼儿的讨论给予了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最后一起总结出:要使我们的活动室、幼儿园变得更整洁优美,就要从我们自己做起,平时要做到不乱扔垃圾,看见垃圾要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而且还进行了“我是不乱扔垃圾的好孩子”的主题活动。
自从这次谈话后,幼儿不管在哪里看见垃圾都会主动地捡起来扔进垃圾箱,我们的教室里再也看不见垃圾了。由此可见,坚持正常开展晨间谈话,不仅能使班级的常规面貌都相对稳定、有序,幼儿园环境变得更舒适、优美,而且还能使幼儿的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